内镜室工作计划_第1页
内镜室工作计划_第2页
内镜室工作计划_第3页
内镜室工作计划_第4页
内镜室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4内镜室工作计划内镜室五年发展计划一、科室经济效益预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 12%,具体措施:1、随着医院对门诊工作的重视,相关临床科室的门诊量会增加,筛选出的内镜检查患者会相对增多;2、出于对本科室工作的认可,复诊患者会逐渐增多;3、拓展内镜下治疗项目;4、争取新设备引进、新技术的开展。二、科室硬件设施科室现有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现有工作面积约 50,其中清洗消毒间约 8,使用面积明显偏小。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已使用近 5 年,将到机械故障多发期;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1 条;潘太克斯电子胃镜、肠镜,2016年 7 月引进。电刀,使用 5 年,尚正常使用。五年计划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工作面积增加至 200-300,清洗消毒间约 40-50,条件具备时可以将电子胃2 / 24镜、肠镜、支气管镜,甚至电子膀胱镜合并成为一个内窥镜室以便于镜子的保养和管理。更换先进的电子内镜主机3-4 台,每台配备电子胃镜 3 条、电子肠镜 2 条,并购置电子支气管镜、电子膀胱镜,分时段开展内镜诊治工作,以满足院感管理以及业务增长的需要。购置氩气电刀和 ESD技术配套设备治疗早癌。针对金华市超声内镜的空白,可以对超声内镜的引进进行可行性分析。三、人才梯队建设五年计划人才梯队建设具体目标:保证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现有科室人员梯队1、医师:科室现有医师 2 人,其中 30-40 岁的 2 人,主治医师 1 人,医师 1 人,正式职工 1 人,临时工 1 人。2、护士:科室现有护士 2 人,40-50 岁的 2 人;主管护士2 人。3、近五年期间,科室共计外出进修 0 人次。3 / 24五年计划人才建设通过招聘、培训、进修等措施,调整科室人才梯队结构。1、科室要增加医生人数,完善医生队伍结构,完成梯队建设。最好能在五年后形成 5-6 名内镜专科医生队伍。2、在科室医生、设备增加的情况下,逐步将护士人数增加至 6-7 名。3、增加选送医师外出进修的次数。四、科室学术水平学术水平现状1、科室研究方向:县域内独家开展了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2.、染色内镜检查;3、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诊治。2、规范化研究:科室现已制定的诊疗规范有胃镜检查操作4 / 24规范;肠镜检查操作规范;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诊治操作规范;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诊疗规范。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被列为县级课题, “钛夹在消化内镜诊治中的应用”被列为院级新技术。五年计划科室开展了多项内镜下治疗项目,使我们具备了业务上的领先优势。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引进开展高、精、尖技术项目,针对疾病谱的变化和发病率做出调整,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是今后五年的发展要务。1、研究方向的调整和完善:保持现有领先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加以完善;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普查,应用 ESD 技术治疗早癌,提高科室诊治水平;超声内镜的引进与诊治应用;HP 研究仍有的潜力,开展有关 HP 易感人群传播方式以及与胃癌发病原因、发病率之间关系的研究。5 / 242、规范化研究:诊疗规范的优化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的优化,包括适应症的扩大,结扎圈、钛夹等治疗附件的应用,降低出血、穿孔发生率等;ESD 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处理等;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镜下氩离子凝固术。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计划引进开展新技术项目 ESD 技术,能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经济有效的治疗,但技术难度大,穿孔率高,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设备支持和微创外科的配合;超声内镜技术,这是我院现需要转诊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开展可大大提高我院的诊治水平,但受病源和检查费用的限制,直接的成本回收时间较长,但可增加住院率和间接收入,此项目的开展需要设备的支持和人员培训。4、学术会议:为扩大科室的学术影响,拟承办 1 次市级消化内科、消化内镜的学术年会。五、科室质量管理水平6 / 24科室落实项核心制度的具体措施: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落实术前告知制度;落实会诊制度,对特殊病例及时请专科会诊;落实术前讨论制度;落实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制度。目前科室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科室现无专职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由于内镜洗消工作的特殊性,洗消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等,为节省医院及科室支出,可以招聘临时护工进行该项工作。加强科室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完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重视报告单的书写质量,提供临床需要的诊断依据;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认真落实核心制度。六、科室发展潜力通过分析,科室现处于上升期,目前科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电子内镜的普及,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求诊患者不断增多;科室现有人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致使部分求诊患者需预约且等候时间较长;受设备的限制,有些诊疗项目不能开展。7 / 24在今后的科室工作中,要协调与各临床科室的关系,完善服务流程,多为临床提供诊断支持;积极开展内镜下治疗,吸引其他医院不能完成的治疗病人;加强内涵建设,以准确的诊断、轻柔的操作、热情的服务吸引病人;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项目,争取新设备的引进,提高竞争力。内镜室 2016 年护理工作计划2016 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特制定本计划:一、总体目标:争取全年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全部达标,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 100%,各项感染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全年无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发生。二、具体措施:1、加强护理技能学习:8 / 24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掌握相应的业务技能。因此,本年度将把护理技能学习放在首位。在督促自学的同时,严格执行定期学习制度,保证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医德医风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应具备的重要职业素质。它的好坏,关系到医院的根本宗旨和社会形象。因此,本年度要重点抓好护理工作规范化,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理念,深挖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声” 、“五心” 、 “五主动” , “五声”即:患者来时有问候、患者不适有安慰声、操作不成功有道歉声、患者提问有解释声、患者走时有祝福声。 “五心”即:对待患者诚心、接到患者热心、听取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服务细心。 “五主动” ,即:主动介绍、主动宣传、主动沟通、主动解答疑问、主动进行健康教育。要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形象。做到讲究仪表端庄、用语文明、加强队伍整体建设,打造敬业、协作、高效的工作9 / 24团队,提高护理业务水平。3、严格按照护理标准与流程开展工作:在熟练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各项流程要规范。还要及时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并认真组织讨论,吸取经验教训,制订防范措施。2016 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腔镜室主任职责一、在院长及分管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腔镜室的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二、指导本科室人员做好检查前登记,检查术前病人和器材准备情况,注意有无禁忌症。三、指导和做好内镜的检查和治疗工作,避免漏诊或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检查后观察和随访工作。10 / 24四、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了解国内外动态,新技术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及时指导下级医师做好进修和轮训医师的带教工作。五、指导护士做好器材使用、消毒、维修、保养工作。六、检查和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七、认真做好院长及分管院长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腔镜室医师职责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腔镜室日常的诊断、治疗及所分配的其它工作;二、与护士一起,组织实施有关腔镜室的管理规定与制度;三、负责对下级医师和进修医师的指导与带教;四、负责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诊疗的各11 / 24项规程、规章;- 1 -五、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及业务学习计划,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六、交待有关的医疗建议,解答患者询问;七、密切联系临床,加强信息反馈,做好内镜诊疗与临床、手术、病理的追踪随访。八、爱惜仪器,正确使用仪器,落实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2 -内镜室护士消化内镜技术培训计划一、消化内镜的发展及电子镜系统构成及原理已讲二、临床常用内镜选择12 / 241、胃镜2、结肠镜3、变焦放大内镜三、消化内镜室布局和配置1、消化内镜室总体环境的设计理念2、设备系统的配置3、操作间的布局和设备及物品配置4、消毒间的布局和设备及物品配置四、消化内镜预约登记和资料管理1、预约登记的准备2、预约与登记13 / 243、资料保管五、消化内镜相关规章制度1、消化内镜室相关人员的配置2、消化内镜护士的培训制度和资质考核3、消化内镜护士的角色4、消化内镜各班次护士的工作职责5、各层次护理人员职责6、消化内镜室相关的工作制度7、告知制度六、消化内镜消毒、维护及故障指南1、消化内镜室的感染管理14 / 242、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剂的选择3、胃肠镜消毒的方法4、内镜附件的清洗消毒和保养5、常见故障指南6、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七、内镜常用附属器械的使用和保养1、冷光源的使用和保养2、注水和吸引系统的使用和保养3、高频电发生器及其器械的使用和保养4、氩气治疗机的使用和保养八、目前内镜室现有的内镜治疗附件的介绍与使用方法15 / 241、内镜下常规检查附件的介绍和操作配合2、内镜下止血相关治疗附件的介绍和操作配合3、内镜下肿物摘除、剥离术附件的介绍和操作配合4、内镜下食管狭窄相关治疗附件的介绍和操作配合九、消化内镜检查前患者准备1、胃镜检查前患者准备2、肠镜检查前患者准备十、几种特殊疾病内镜检查的要求1、慢性便秘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2、肝硬化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3、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16 / 244、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5、高血压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6、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7、心律失常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8、肺功能不全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9、肾功能不全患者胃肠道内镜检查的特殊要求十一、清醒镇静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1、清醒镇静消化内镜检查遵循原则2、清醒镇静消化内镜检查中常用药物3、清醒镇静内镜检查中适应证和禁忌证4、镇静内镜的操作流程及护理17 / 245、镇静内镜常见的并发症和护理干预十二、胃镜检查及相关治疗的护理配合1、胃镜检查护理配合2、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的护理配合3、内镜下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护理配合4、第七节 内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5、经胃镜下取异物术的护理配合十三、结肠镜检查及治疗护理配合1、结肠镜检查护理配合2、结肠镜下止血治疗术的护理配合3、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的护理配合18 / 24十四、特殊消化内镜检查及相关治疗护理配合1、食管、胃、肠染色内镜检查护理配合2、食管、胃、肠放大内镜检查护理配合3、食管、胃、肠黏膜剥离切除术的护理配合4、食管、胃、肠黏膜整片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十五、消化内镜常见的并发症护理1、胸痛护理2、腹胀、腹痛护理3、消化道出血护理4、消化道穿孔护理消化内镜室的设计与管理1、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江19 / 24苏省消化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消毒培训讲座的要求,内镜消毒的规范性已提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面前,作为卫生执法的一部分,非执行不可。 “为确保患者安全防止交叉感染,进行内镜的清洗及消毒预防交叉感染非常重要,这也直接关系到内经诊治水平与质量。故凡进行内镜操作的业务人员,都必须把这一问题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2、 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不容忽视消化内镜自 1973 年从日本引入,当时表演采用消毒为三桶法。三桶法洗消机消毒剂多样内镜室设计大小不规范消化内镜的管理 2002-03-28 卫生部令:消毒管理法确定消毒器械?消毒剂卫生许可证。XX 版操作规范20 / 24展望:清洗剂、含消化酶剂、消毒剂干燥、清洗、消毒时间,对现有消毒剂的评估,内镜统一的规范及管理,工作人员的防护。3、 内镜室设计的原则:一室一机,操作间要独立 一个房间要大于 20(2)操作和清洗要分开查前要筛选:HBV 及 HIV 两对半和艾滋病乙肝携带者要有独立的操作室一人一镜清洗时间要充分 20 分钟(7)清洗、消毒液要有效、无毒、无刺激性一人一手套21 / 24内镜操作部要清洗 要求单手操作医患通道要分开一人一活检钳 一次性 60 元/根或多备消毒必备相应科室及设备4、内镜室的构成:普通的消化内镜室:预约准备室,检查室,办公室,资料室;内镜中心:接诊预约室,候诊室,内镜诊疗室,术后复苏观察室,器械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医生办公室,护士技师办公室,多媒体示教室,储物室,更衣室,患者用卫生间,工作人员用卫生间。总面积大小主要依据工作量的多少而定,工作量少的可以一室多用,工作量大的要有教学任务或培训任务。较大的面积,国外条件好的内镜中心,年检 1000 例占用面积 100-200,国内日最高检查 20 例次面积至少需要 2005、内镜室的布局:根据医院的规模、年检查的例数、开展项目和现有楼房结构而定。原则:22 / 24房屋布局便于工作,便于病人就诊,环境安静整洁、宽敞舒适。设备齐全,安置适当,安全可靠,利于维修保管资料管理得当,便于查阅及总结教学医院、有培训任务的医院应具备教学条件。普通内镜室示意图 1消化内镜中心布局示意图:1、仪器储藏室 2、多媒体影视示教室 3、内镜储藏室 4、库房 5、配电间 6、候诊室 7、资料室 8、病人用卫生间 9、工作人员卫生间 10、消化动力检查室 11 工作人员休息室 12、病人登记室 13、器具室14、x 线操作室 15 特诊室 16 器械储备及清洁消毒室 17 内镜检查室 18 工作人员更衣室 19 消化 B 超 20 肠镜室 21 医生办公室 22 护士办公室 23x 线胶片洗印室6、基础设施 1、供电系统:大环境的稳压电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