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概论与学情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教学设计概论与学情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教学设计概论与学情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教学设计概论与学情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教学设计概论与学情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数学教学设计概论与学情分析技能训练 2 一 师范生在数学教学设计中的突出问题 1 缺乏教学设计意识课堂教学无设计 不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分不清楚教学设计与编写教案的区别 2 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差照搬照抄 简单的 拿来主义 不适应应聘求职与中学数学教学需要归纳一句 表现为三个不知道 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why 不知道教学设计的内容 what 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how 3 二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概述 1 教学设计的涵义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Design 简称为ID 也称教学系统设计 InstructionalSystemDesign 简称为ISD 是运用现代学习 教学 传播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 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 来分析教学问题 寻找解决方法 评价教学效果以及修改执行方案的系统过程 简单地说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 安排和决策 也即对教什么 课程内容 和怎样教 教学组织 模式选择 媒体选用等 所进行的设计 4 教学设计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预先分析和决策 是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 其次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程序 以便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 教学设计包括广泛的内容 主要有教学目标的设置 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学媒体的选用 教学的监控与评价等 这些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5 2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美国学者马杰 R Marger 认为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 我要去哪里 即制订教学目标 我如何去那里 即分析学习者的起始状态 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 我怎么判断我已经达到那里 即进行教学评价 6 3 数学教学设计及其过程模式 1 数学教学设计的定义数学教学设计是以数学学习论 数学教学论等理论为基础 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数学教学问题 确定数学教学目标 设计解决数学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 试行方案 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7 2 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编制数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8 2 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 设计数学教学方案确定课的类型选择教学模式设计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形式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数学教学方案评价与反思 9 数学教学设计过程框图 10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1 函数单调性2 向量数量积3 勾股定理 11 四 学生分析 分析教学对象 1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学习是学生的学习 认真分析学生是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人的体现 正确分析学生的情况 是新课程教学得以生活活泼 主动和富有个性开展的基础 正确分析学生的情况 有利于选择正确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开发学生熟知的课程资源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 12 2 学生分析要点 1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生构建新知识的平台 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其对新知识学习的作用和影响 是制订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依据 13 例1 有理数 的学习前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分析 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在小学已学过关于数和数的运算 已具有非负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 生活经验 学生每天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大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温度升降 收入支出 向东向西 有充实的生活经验基础 14 例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的学习前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分析 已有的基础知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 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 余弦 正切 利用边的比来定义 函数的概念 利用对应与集合语言定义 知道函数三要素 以及几种具体的函数模型 初步掌握了学习函数的模式 利用坐标系 旋转等方式把教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弧度制 建立了角度和实数的对应关系 15 生活经验 生活中大量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和量 如摩天轮旋转 钟表指针旋转 车轮旋转等等 16 2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掌握本课时内容时应具备的学习技能 技巧与基本能力 以及学生对这些技能 技巧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怎样 以及应用情况怎样 17 例 学生在 有理数的除法 前已有的技能与能力分析学生通过小学算术学习后具有的起点能力 通过小学算术的学习知道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能熟练进行运算 具备应有的运算技能与技巧 学生通过有理数乘法学习后具有的起点力 通过有理数乘法的学习知道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乘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运算技能与技巧 18 3 任教班级学生特点与学习风格分析 基本理念指出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是基于学生个性及思维差异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 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任教班级学生特点 年龄特点 地域特点 兴趣特点 智力特点 任教班级学生学习风格 性格活跃 善于动手 爱提问题 乐于合作 19 了解学生起点能力的一般方法 一般性了解个别谈话书面测试问卷调查 20 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1 0 3岁感知动作思维感知和动作停止 思维停止2 3 7岁具体形象思维利用头脑中事物保留的形象进行思维3 6 12岁形象抽象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离开具体形象 运用概念 判断和推理等进行的思维分析 用字母代替数 4 11 15岁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 仍需要具体形象或经验支持 指数函数 5 14 18岁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 函数 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关键 初二成熟高二 21 分组训练 1 高中必修一 函数概念 学前学情分析 2 直线倾斜角与斜率 学前学情分析 3 有理数乘法运算 学前学情分析4 变量与函数概念 学前学情分析 22 1 高中必修一 函数概念 学前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从 运动变化 角度学习了函数的定义 知道函数是描述两个变量间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数学模型 并且通过几种具体函数模型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以及求代数式值等知识 学生对 对应 已经有了深入认识 在高中学生学习了集合的概念 这些为学生从集合与对应关系角度来认识函数的实质打下了基础 相对于初中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增强 但其抽象思维能力仍然薄弱 对于定义中的关键词 唯一存在 以及定义的符号表示理解还是有较大困难 23 2 直线倾斜角与斜率 学前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初中已经学习过直角坐标系 知道能用坐标来描述一个点的位置 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像 知道如何来确定一条直线 除此之外学生还学了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生活经验 对生活中的倾斜现象以及描述倾斜程度的方法有感性认识 24 3 有理数乘法运算 学前学情分析 1 在小学 学生已经学习过非负数的乘法 知道乘法的意义以及运算律 2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 知道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方法 3 学生积累了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相关生活经验 25 4 变量与函数概念 学前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的行程问题 效率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