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腕部设计
29页 8400字数+论文说明书+6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传动图.dwg
圆螺母.dwg
带轮.dwg
摘要.doc
机械手腕部设计说明书.doc








目录.doc
装配图.dwg
轴.dwg
锥齿轮.dwg
零件图5张.dwg
目录
1绪论 1
1.1机器人的组成 2
1.1.1驱动装置 2
1.1.2控制系统 2
1.1.3执行机构 2
1.2机器人分类 4
1.2.1按用途分类 4
1.2.2按控制形式分类 4
1.2.3按驱动方式分类 4
1.3腕部结构选形 5
1.3.1单自由度手腕 6
1.3.2两自由度手腕 7
1.3.3三自由度手腕 8
1.3.4装配机器人腕部结构选型 9
1.4机器人设计 11
2末端执行器 12
2.1夹持器 12
2. 2拟手指型执行器 13
2. 3吸式执行器 13
3腕部设计 15
3.1手腕结构的选择 15
3.2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7
3.2.1选择电机 17
3.2.2分配系统传动比和动力参数的设计 19
4锥齿轮设计 23
4.1确定锥齿轮的主要技术参数 23
4.2轮齿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24
5.选择带轮和齿形带………….. 26
5.1带轮的选择 26
5.2齿形带的设计 28
总结 31
参考文献 32
1绪论
机器人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因而受到各先进工业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
机器人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器人。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操作。它的特点是除了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它可以灵活运用在工业上的各个方面,如喷漆、焊接、搬运等。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机械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器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专用机器人,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种机器人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 ",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采用机械编程。因此是专用的。
本课题通过对通用机器人smart6.50R 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完成对其腕部的设计,并借助CAD/CAE软件完成从建模到运动学分析、应力分析的全过程。最终期望腕部与小臂、手部、大臂能够协调工作,能够完成各种现代工业加工过程中所要求的动作。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是:借助已有的通用机器人的腕部设计思想和方法,综合考虑腕部机构在机器人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器人的整体技术参数以及结构特点,然后选择合理的机构,确定传动线路,然后对机构进行分析,计算主要参数,并对部分零件进行设计、组装,综合评价腕部系统。
1.1机器人组成
机器人主要由驱动装置、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1.1.1驱动装置
工业机器人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和传动机构两部分,它们通常与执行机构连成一体。传动机构常用的有谐波减速器、滚珠丝杠、链、带以及各种齿轮轮系。驱动器通常有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液动和气动装置,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交流伺服电机。
1.1.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计算机和驱动装置伺服控制器组成。后者控制各关节的驱动器,使各杆按一定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置要求进行运动。前者则是要根据作业要求完成偏差,并发出指令控制各伺服驱动装置使各杆件协调工作,同时还要完成环境状况,周边设备(如电焊机,工卡具等)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
1.1.3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由腰部、基座、手部、腕部和臂部等运动部件组成。
1) 腰部 腰部是连接臂和基座的部件,通常是回转部件,腰部的回转运动再加上臂部的平面运动,就能使腕部作空间运动。腰部是执行机构的关键部件,它的制造误差,运动精度和平稳性,对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有决定性影响。
2) 基座 基座是整个机器人的支持部分,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该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3)手部 手部它具有人手某种单一动作的功能。由于抓取物件的形状不同,手部有夹持式和吸附式等形式。
夹持式手部是由手指和传力机构所组成。
手指是直接与物件接触的机构。常用的手指运动形式有回转型和平移型。 吸附式手部有负压吸盘和电磁吸盘两类
对于轻小片状零件、光滑薄板材料等,通常用负压吸盘吸料。造成负压的方式有气流负压式和真空泵式。对于导磁性的环类和带孔的盘类零件,以及有网孔状的板料等,通常用电磁吸盘吸料。电磁吸盘的吸力由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产生。
4)腕部 腕部与手部相连,通常有3个自由度,多为轮系结构,主要功用是带动手部完成预订的姿态,是操作机中结构最为复杂的部分。
5)臂部 臂部用以连接腰部和腕部,通常由两个臂杆(小臂和大臂)组成,用以带动腕部作平面运动。
6总结
经过几周的综合设计,我不仅充实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并得以巩固,并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使我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研究过程有了一定的贯通,理解了实际设计研究和理论知识的差别。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学习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极大地扩展了知识面,同时也经历了许多从点到面,从粗略到精准的过程。这些曲折对我的设计带来了许多麻烦,尤其是查各种资料的烦琐,但从中也体会到了做机械设计中严谨、细致的重要性,使我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课设我从通用机器人的整体结构对机器人腕部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了腕部的整体结构。首先确定机器人的整体结构参数,查找资料,以Smart 6.50R通用机器人为参考,在已有的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确定腕部的传动系统,然后假设腕部末端的结构,确定腕部的输出功率,然后计算出腕部所需的电机。在确定电机和传动机构的基础上,我对锥齿轮和传动中所需的带轮以及同步齿形带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且对它们进行了校核,确定所设计的腕部结构能够配合机器人的其他结构进行喷漆动作。
最终通过认真计算分析后我认为我所设计的腕部是比较理想的,基本满足预定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孔志礼等.机械设计.第一版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2] 成大先.机械设计图册 第五卷.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3] 《机械设计手册》编写组. 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册)部件、机构及总体设计.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年
[4] 毛昕等.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北京。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