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ppt_第1页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ppt_第2页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ppt_第3页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ppt_第4页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本节概述居住小区中的给水排水工程 是指小区内部的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是在室内给排水管道和室外市政给排水管道之间起衔接作用的室外管道工程 是一项重要的住宅配套工作 包括 给水工程 含生活给水 消防给水 排水工程 含污水管网 废水管网 雨水管网和小区污水处理 中水工程10 1小区给水工程10 2小区排水工程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居住小区概念 居住小区是指含有教育 医疗 文体 经济 商业服务及其他公共建筑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区 我国城镇居民居住用地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为三级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占地面积 10万m2 300 800户 1000 3000人 M个 N个 占地面积10 20万m2 2000 3000户 7000 15000人 占地面积 20万m2 7000 10000户 30000 50000人 属于市政工程 建筑和市政的过渡管段 建筑内部 服务范围 给水 排水的不均匀系数 计算方法不同 15000人居住小区和组团统称为居住小区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1居住小区的给水水源 市政给水管网 由厂矿水厂供水 自备水源井供水 小区给水系统设计应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宜实行分质供水 充分利用再生水 雨水等非传统水源 优先采用循环和重复利用给水系统 链接 云塘校区给水平面图 小区给排水图 链接 CAD设计图一 图书馆 综教 水泵房出2根DN300 食堂 宿舍 J300 J200 J300 进生活消防水池2根DN400 港航实验中心 一办 实习工厂 污水处理站 公路实验中心 文 工三 工二 工一 理 科技交流中心 二办 大会堂 实习工厂 建筑艺术 食堂 南大门 东大门 西大门 侧门 鼎 锅炉房 干管 支管 北门 医院 环状 枝状 返回 57万m2绿地 约1万m3 d平均用水 107万m2用地 11万m2运动 59万m2建筑 25万m2路 场 10 1 2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设计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时 应该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 以节省居住小区供水动力费用 小区建筑不设室内消火栓 生活 消防合用小区建筑设室内消火栓 生活 消防各自独立给水方式应根据小区建筑物类型 高度 市政水压 水量等考虑 技术先进合理 投资省 运行低 管理方便 有以下几种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直接给水方式分质给水方式分压给水方式 10 1 2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直接给水方式从城镇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给水方式 包括高位水箱夜间进水 白天使用的给水方式叫做直接给水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适用 市政的水量 水压均能满足小区给水要求尽量采用 分质给水方式分质供水就是将优质饮用水系统作为城市主体供水系统 只供市民引用 而另设管网供应低品质水作为非饮用水系统 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 分质供水 杂用水 自来水 原生活饮用水 优质饮用水 管道直饮水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发展趋势 10 1 2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 分压给水方式在高层 多层建筑混合的居住小区中 采用 3种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2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 适用 只有1幢高层或幢数少且各幢建筑高度相差大使用不多 适用 所有建筑高度和水压相近使用多 适用 几幢建筑集中 高度相近使用多 分片集中 集中调蓄增压 分散调蓄增压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有小区干管 小区支管和接户管三类 在布置小区给水管网时 应该按下面顺序进行 干管 环状 自成环或与城市管网成环 用水最大的地段支管 接户管 枝状干管 支管 应沿区内道路敷设 宜平行于建筑物敷设在人行道 慢车道或草地下 干管 支管 接户管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校区给水 10 1 3管道布置与敷设 水泵房出2根DN300 J300 J200 J300 进生活消防水池2根DN400 干管 支管 接户管 返回 干管环状 支管枝状 接户管枝状 水表 干管成环 2个接点 城市给水管网 城市给水管网 水表 接户管 干管 支管 1 2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覆土深度 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 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 车辆荷载 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 d 10 1 3管道布置与敷设 管顶最小覆土深度 土壤冰冻线以下0 15m行车道下不宜小于0 70m 管道敷设要求 建筑物 水平净距 给DN 垂直净距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3管道布置与敷设 净距指管外壁 套管外壁或保温管壳外壁 距离 链接 地下管线 构筑物 间最小净距 管水平 0 5m 管垂直 0 1m 室外给水管道上的阀门 宜设置阀门井或阀门套筒 管廊 沟 0 3m 建筑物外墙 1m 水平净距 覆土深度 给 上 垂直净距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3管道布置与敷设 室外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 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 且接口不应重叠 室外给水管道上的阀门 宜设置阀门井或阀门套筒 覆土深度 给 下 垂直净距 不接三通 四通 弯头 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面时 应设置钢套管 钢套管的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10 1 4 1设计用水量 8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水景 娱乐设施用水量道路 广场用水量公用设施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消防用水量 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 不计入正常用水量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1 4 1设计用水量a 居民生活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是指日常生活所需的饮用 洗涤 沐浴和冲洗便器等用水 居民生活用水量还应该包含居住小区内用水量不大的物业中心 小超市 邮局 银行等小型公共设施的用水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应按小区人口和表规定的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 链接 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表 b 公共建筑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是指医院 中小学校 幼托 浴室 饭店 食堂 旅馆 洗衣房 影剧院等用水量较大的公共建筑用水量 公共建筑用水量 应按其使用性质 规模采用表中的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1 4 1设计用水量 链接 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表 c 绿化浇灌用水量绿化浇灌用水按浇灌面积 1 0 3 0 L m2 d计算 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加 d 公共游泳池 水上游乐池和水景用水量初次充水时间 游泳池不宜超过48h 水上游乐池不宜超过72h 游泳池 水上游乐池补充水量按占池水容积的百分数确定 水景循环系统的补充水量按循环水流量的3 5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1 4 1设计用水量 e 道路 广场的浇灌用水量按浇洒面积2 0 3 0L m2 d计算 f 公用设施用水量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1 4 1设计用水量 应由该设施的管理部门提供用水量计算参数 当无重大公用设施时 不另计用水量 g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 15 计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1 4 1设计用水量 h 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和水压及火灾延续时间 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及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确定 一次火灾的最大消防流量 设有室外消火栓的室外给水管道 100mm 返回 居民生活用水 教师住宅 招待所 公寓 宿舍及银行等小型用水点 医院 综教 综实 工一 工二 工三 文 理 艺术 一办 二办 图 实习 活动 浴室 食堂 超市 会展 礼堂 港航 公共建筑用水 绿化用水 57万m2绿地 1 0 3 0L m2 d 水景 娱乐设施用水 游泳池 云影湖的补水 48h 3 5 的循环水量 道路 广场用水 25万m2 2 0 3 0L m2 d 公用设施用水 传达等 不另计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 以上6项 约2 2 5万m3 d的10 15 消防用水量 图书馆1次火灾 消火栓2h 外20 内30L s 自喷1h 中危I级 校核 不计入正常用水量 10 1 4 2供水水质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防直接混接污染 倒流防止器 真空破坏器 防二次供水污染 直接混接污染 防二次供水污染 材料 容积 贮水时间 管理 倒流防止器或真空破坏器设置在从高水质接入的起点 10 1 4 3供水水压室外生活 消防合用给水管道 管道末梢的室外消火栓从地面算起的水压 不得低于0 1MPa 生活饮用水给水管网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服务水压可按住宅建筑层数确定 一层为0 1MPa 二层为0 12MPa 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0 04MPa 高层建筑生活用水需要采用增压供水系统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1 4 4设计流量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室外给水管设计流量 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 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 1 服务人数小于下表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2 服务人数规模大于下表中数值的给水干管 链接 服务人数表 室内设计秒流量概率公式和室外最大小时平均流量计算方法的衔接点 此衔接点 即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服务人数 与住宅最高日用水量定额qo 用水小时变化系数Kh 每户卫生器具当量数Ng有关 10 1 4 4设计流量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 服务人数小于下表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 住宅 配套 其他 精确 住宅按概率公式 计算设计秒流量作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配套设施按平方根法公式和同时用水百分数法公式计算设计秒流量作为节点流量 10 1 4 4设计流量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节点流量 见给水工程 1 2 6 7 4 3 5 10 8 9 q3 q6 q7 q4 q9 q5 q10 q3 4 q4 q5 q8 q9 q10 q8 枝状管网 任意管段的流量等于该管段以后 顺水流方向 所有节点流量的总和 10 1 4 4设计流量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2 服务人数规模大于下表中数值的给水干管 住宅 配套 其他 粗 链接 服务人数表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 餐饮娱乐 商铺及市场等设施 其最大用水时时段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时段基本重合 应按10 1 4 1确定的设计用水量计算最大用水时平均用水量为节点流量 住宅 应按10 1 4 1确定的设计用水量计算最大用水时平均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类型 标准 qd kh T 10 1 4 4设计流量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 2 中的其他 其他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社区管理 绿化和景观用水 道路及广场洒水等设施的用水时间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并不重合 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10 1 4 4设计流量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3 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应符合下列要求 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上述1 2 规定计算 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 1 10 1 15引入管流量 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 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 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 的流量 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枝状布置时 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 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10 1 4 5水力计算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管段设计流量确定后 求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的方法与城市给水管网相同 注意 建筑物高度及外部条件估算H供水方式布置管线计算节点流量管段设计流量DNhyhjH流量校核确定增压 贮水设施 hj 15 20 hy计算 V 1 1 5m s 消防1 5 2 5m s 环状管网进行管网平差 大环闭合差 15kPa 小环闭合差 5kPa 1次火灾时消防流量进行校核 0 1MPa 100mm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1 4 6小区生活用增压 贮水设施 1 小区生活用贮水池的有效容积 按小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15 20 确定 当生活用水贮水池贮存消防用水时 消防贮水量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消防规范执行 最大1幢建筑物发生1次火灾2 贮水池宜分成容积基本相等的两格 3 当小区的生活贮水量大于消防贮水量时 小区的生活用水贮水池与消防用贮水池可合并设置 合并贮水池有效容积的贮水设计更新周期不得大于48h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 1 4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1 4 6小区生活用增压 贮水设施 4 水塔和高位水箱生活用水的调蓄贮水量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 返回1 返回2 10 2 1排水体制居住小区排水体制 分流制或合流制 的选择 应该根据城镇排水体制 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居住小区的排水一般应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故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宜取与城镇排水体制相同 但是 新建住宅小区一般应该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小区排水系统应采用生活排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 链接 云塘校区污水 废水 雨水图 图书馆 综教 水泵房 食堂 宿舍 港航实验中心 一办 实习工厂 公路实验中心 文 工三 工二 工一 理 科技交流中心 二办 大会堂 实习工厂 建筑艺术 食堂 南大门 东大门 西大门 侧门 鼎 锅炉房 北门 医院 污水系统 进市政 污水处理站 图书馆 综教 水泵房 食堂 宿舍 港航实验中心 一办 实习工厂 公路实验中心 文 工三 工二 工一 理 科技交流中心 二办 大会堂 实习工厂 建筑艺术 食堂 南大门 东大门 西大门 侧门 鼎 锅炉房 北门 医院 废水系统 进市政 进市政 图书馆 综教 水泵房 食堂 宿舍 港航实验中心 一办 实习工厂 公路实验中心 文 工三 工二 工一 理 科技交流中心 二办 大会堂 实习工厂 建筑艺术 食堂 南大门 东大门 西大门 侧门 鼎 锅炉房 北门 医院 雨水系统 进云影湖 进市政 进市政 返回 10 2 2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一般采用按照总体规划一次设计 分期建设的原则进行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小区排水管的布置应根据小区规划 地形标高 排水流向 按管线短 埋深小 尽可能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 当排水管道不能以重力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时 应设置排水泵房 小区污水水泵的流量应按小区最大小时生活排水流量选定 应该采用埋地敷设 应优先采用埋地排水塑料管 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呈平行敷设 并尽量减少相互间以及与其它管线间的交叉 排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 应该敷设在给水管道下面 排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连接 应设检查井连接 布置在人行道或草地下面 不允许平行布置在铁路下和乔木下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10 2 2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覆土深度 建筑物 水平净距 排DN 垂直净距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管道敷设要求 管水平 0 8m 管垂直 0 1m 管廊 沟 0 3m 建筑物外墙 1m 10 2 2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链接 地下管线 构筑物 间最小净距 埋设深度 水平净距 埋设深度 埋地排水管道内底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最小覆土深度 小区干道和小区组团道路下的管道 0 70m 生活污水接户管道埋设深度 土壤冰冻线以上0 15m 且覆土深度 0 30m 当采用埋地塑料管道时 排出管埋设深度 土壤冰冻线以上0 50m 10 2 2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管底在冰冻线下的距离 埋设深度 埋地排水管道内底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10 2 3雨水口和检查井 雨水口设置在 道路交汇处和路面最低点 建筑物单元出入口与道路交界处 建筑雨水落水管附近 小区空地 绿地的低洼点 地下坡道入口处 结合带格栅的排水沟一并处理 雨水口间距20 40m 应设置雨水集水池和排水泵 下沉式广场地面排水 地下车库出入口的明沟排水 有效容积 下沉式广场地面 最大一台排水泵30s的出水量 地下车库出入口的明沟 最大一台排水泵5min的出水量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雨水检查井的最大间距 10 2 3雨水口和检查井 检查井设置 在管道转弯和连接处 管径 坡度改变处 小区生活排水检查井应优先采用塑料排水检查井 DN 160mm时 检查井间距不宜大于30m DN 200mm时 检查井间距不宜大于40m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10 2 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小区生活排水系统排水定额宜与其相应的生活给水系统用水定额的85 95 小区生活排水系统小时变化系数应与其相应的生活给水系统小时变化系数相同 公共建筑生活排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应与公共建筑生活给水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相同 10 2 4 1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系统排水量与设计流量 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的设计流量应按住宅生活排水最大小时流量与公共建筑生活排水最大小时流量之和确定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10 2 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2 4 2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排水方式布置管线计算管段设计流量DNi确定提升设施 管段设计流量确定后 求管段的管径 坡度和提升泵站 与室外排水管网相同 注意 设计流量用最大小时流量 管道自净流速V 0 6m s 满足 最小管径 最小设计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 见下页 10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 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 10 2 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10 2 4 2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小区室外生活排水管道最小管径 最小设计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 化粪池与其连接的第一个检查井的污水管最小设计坡度宜取值 管径150mm为0 010 0 012 管径200mm为0 010 接户管管径不得小于建筑物排出管管径 居住小区雨水量计算与屋面雨水排水相同 宜按满管重力流设计 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 75m s 选用埋地塑料管 混凝土管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