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1页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2页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3页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4页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2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3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4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实施与展望 1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典籍 周礼 商君书 管子 墨子 等政治 伦理和经史书中 周礼 考工记 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图2 1 1 图2 1 1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周礼 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 管子 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一本革命性的极为重要的著作 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 从城市功能出发 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 其影响极为深远 2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进程及代表城市 曹魏邺城特点 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全面体现 严格的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 道路分级明确 隋唐长安 图2 1 2 特点 里坊制城市典范 整个城市布局严整 分区明确 充分体现以宫城为中心 官民不相参 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 中轴线对程的布局 城市干道系统有明确分工 集中设置东 西市 2 1 2唐长安复原图 后周东京 汴梁 特点 旧城更新改造 扩建 出现沿街商业街 打破传统的里坊制 城市建设密度大 多层楼阁式建筑物增多 设立专门的消防设施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 图2 1 3 特点 全部新建 按规划修建 更加强调中轴线对程 很多方面体现 周礼 所记载的王城的布局制度 合院式住宅的形式扩大到公共建筑及至整个城市的布局 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天人和一 思想的规划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2 1 3元大都复原图 3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 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二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典籍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 建筑十书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论述 1889年西特 按照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 美学与艺术的角度 2 西方古代城市建设发展进程及代表城市 古希腊城邦时期的 希波丹姆 模式 代表城市为 米列都城特点 城市布局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 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中世纪的城市多为自发成长 很少有按照规划建造的 由于战争频繁 城市的设防要求高 一些城市以防御为出发点进行规划建设 14 16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建设 城市改造多集中在局部地段 如城市广场 代表性的有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16 17世纪 欧洲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 新的资产阶级势力雄厚 城市的改建扩建规模超过以前任何时期 其中以巴黎的改建规划影响最大 特点 凡尔赛的总平面采用轴线对程放射的形式 这种形式对建筑艺术 城市设计 园林均有很大影响 其设计思想及理论内涵属于古典建筑艺术 未形成近代的规划学 2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1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托马斯 摩尔 2 康帕内拉的 太阳城 3 罗伯特 欧文的 新协和村 4 傅立叶的理想社会 法郎吉 二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 田园城市 理论 图2 2 1 背景 工业化条件下 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的矛盾 大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 城市 磁性 与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 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问题 理论要点 城市应与乡村结合 强调要在城市周围永久地保留一定的绿地的原则 控制城市的发展 当其发展到规划人口时 可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另建一个相同的城市 进步 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联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 对人口密度 城市经济 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都提出了见解 影响 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基本理论 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影响并促成 卫星城镇理论 对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2 2 1田园城市 2 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背景 大城市的恶性膨胀 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问题 理论要点 恩维 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镇 以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 美 惠依顿 在大城市的外围用绿地围起来 限制其发展 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 设有工业企业 和大城市保持一定的联系 实践过程及成果 第一代卫星城 卧城 巴黎市郊 卫星城镇除居住建筑外 没有生活服务设施 居民的生产工作及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尚需要去巴黎解决 子城极依赖母城 第二代卫星城 半独立或基本独立的卫星城 二战后 大城市重建规划时 郊区普遍新建一些卫星城 英国 大伦敦规划时 建造了哈罗 斯特文内几等8个卫星城 这个时期的卫星城独立性较强 城市规模在6 10万人之间 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 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业 居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基本上可以就地解决 瑞典首都 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卫星城市威林比 半独立的卫星城 第三代卫星城 独立的新城 代表城市为英国六十年代建造的密尔顿 凯恩斯 规划人口规模为25万 其特点是比第一 第二代卫星城扩大 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 总结 从卫星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 由 卧城 到半独立的卫星城 到基本上完全独立的新城 其规模逐渐趋向由小到大 3 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空间集中论 勒 柯不西埃 城市规划设计 针对巴黎改建提出的 光明城市 设想 反城市空间集中论 赖特 广亩城市 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 反对集体主义 相信大城市将死亡 共性 都有大量的绿化空间在他们的理想城市中 都已经开始思考当时出现的新技术对城市所产生的影响 4 雅典宪章 要点 城市的四大功能 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 城市的种种矛盾 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引起 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 要有区域规划为依据 城市规划是一个三度空间的科学 要考虑立体空间 要以国家法律形式来保证规划的实现 5 马丘比丘宪章要点 肯定了 雅典宪章 的积极作用 批判了 雅典宪章 的追求功能分区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 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 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改私人车辆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 要注意在发展交通与 能源危机 之间取得平衡 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 土地和资源 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6 邻里单位 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邻里单位基本理论 背景 汽车交通引起城市机动交通问题增多 旧的住宅布置方式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中不适宜 居住质量下降 要点 邻里单位 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 每一个邻里单位是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首先考虑的是幼儿上学不穿越交通道路 并以此决定并控制 邻里单位 的规模 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 小区规划背景 二战后 欧洲城市重建 卫星城市建设过程中 在 邻里单位 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要点 小区作为居住区规划的基本组成细胞 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 也不限于以一般的城市道路来划分 更倾向于以自然 人工 界限或交通干道来划分范围 小区内居住建筑 公建 绿地统筹考虑 使小区内部与外部的城市有明显的划分 自成一体 我国的居住区规划理论源于前苏联五 六十年代的相关的小区规划基本理论 社区规划背景 20世纪60年代后 对城市规划中社会问题的关注 人们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不再局限于住宅和服务设施等物质环境 要点 解决居住区内的社会问题 规划理念多元化 如 在社区规划中给予弱者更多关怀 7 有机疏散理论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提出的具有哲理性的思考 背景 针对大城市的各种弊端 伊利尔 沙里宁提出要从改变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做起 人体 生物体 细胞等生长过程受启发 使城市空间的生长既有灵活性又能自我保护 要点 能把城市紊乱无序的集中变成有序的疏散 以生物学领域的有关知识来比拟城市 8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批判60 70年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可概括为 系统 理性和控制论 要点 系统工程的导入 把城市看成一个巨系统 理性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对象主要局限在物质方面 数理分析和大型计算机的运用使城市发展模型和城市规划控制模型成为可能 批判性问题焦点 理性主义规划多局限于物质形态 对社会问题关心太少 焦点 行政管理中 对决策者的立场观点缺乏充分的认识 规划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被要求过多的综合能力 细部处理工作占用了太多的综合性总体规划 易顾此失彼 9 城市设计的研究背景 二战后 理性规划设计的城市如何更漂亮 更美观 更能让人们满足 信服 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城市建设亟需形态设计的理论指导和一套操作性很强的分析方法 要点 60年代之前 当时 重点集中于城市空间景观的形态构成要素方面 城市设计研究的贡献在于对城市设计进行了全面的理性分析 并发现其中的科学规律 70年代 批判观点 规划师的规划的立场观点 为谁创造美 抑或是表达个人的舞台 80年代 1987年雅各布斯与阿普亚德 走向城市设计的宣言 不再单纯的采取对城市环境的批判态度 而是以积极的态度确定城市设计的新目标 良好的都市生活 创造和保持城市肌理 再现城市的生命力 10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 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批判简 雅各布斯1961年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社会公众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工作方法与理念的关注与批判 从专业理论的发展角度 由如何做好规划转而注意到是在为谁作规划 背景资料 60 70年代城市规划理论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决策理论1965年大卫多夫 规划中的倡导与多元主义 1962年大卫多夫与雷纳 规划选择理论 思想观点 对规划决策过程和文化模式的理论探讨以及对规划中通过过程机制保证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 尤其是弱势团体的利益的探索 新马克思主义1972年罗尔斯 公正理论 大卫 哈维 社会公正与城市 70年代后期 卡斯泰尔斯 城市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 1978年专著 城市 阶级与权力 特点 城市表象之下的社会 经济和政治制度本质的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11 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20世纪70年代 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意识形成强烈的冲击 由此 西方各国相继在城市规划中增加了环境保护规划部分 对城建项目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80年代 环保思想逐步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 人类环境宣言 第一次提出 只有一个地球 的口号 1976年人居大会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提出 人居环境 的概念 1978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在国际社会正式提出 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1981年布朗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出 我们共同的未来 的报告 1992年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 环境与发展宣言 和 全球21世纪议程 中心思想是 环境应作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必须对环境与发展进行综合决策 此次大会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 1996年人居二 又被称为城市高峰会议 提出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 和 城市化过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通过了 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 12 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规划理论出现全新的局面 大量对城市发展新趋势的研讨 大城市全球化 约翰 弗雷德曼的课题 世界大都市比较 研究成果题为 世界城的假想 1990年法艾斯坦 世界经济的变化与城市重构 1990年金 全球城 1991年萨森 全球城 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研究是城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研究 如卡斯泰尔斯的 信息化的城市 1994年他与霍尔的 世界技术极 与此同时 规划理论本身的核心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3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一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一 由单向的封闭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思想方法单向 双向 多环 信息反馈 封闭 系统外的作用 如几个关系 规划与管理 二 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思想方法几个相关词 过程 协调 运行 管理手段如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与如何运营 三 由刚性规划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思想方法几个相关词 多种选择性 唯一的最佳方案 机械的社会观社会多系统 诸力量的平衡规模的必要的弹性 时效期的必要的弹性 用地形态的必要的弹性 四 由指令性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思想方法几个相关词 城市规划 中心枢纽 控制引导性 各系统协调如 城市开发过程中用地选择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以及相关的价值观 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 二 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 一 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如 分析的广泛性 论证的严谨性 成果的弹性方面 二 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如 各工作单位之间的相互间的传递关系或程序 可分为技术设计论证工作 横向的 复合的 政府的立法执行工作 纵向指令性控制为主 同时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