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第七章)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ppt_第1页
土壤学(第七章)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ppt_第2页
土壤学(第七章)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ppt_第3页
土壤学(第七章)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ppt_第4页
土壤学(第七章)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七章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土壤胶体的表面性质 重点 2 土壤胶体对阳离子交换反应 重点 3 土壤胶体的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1 掌握土壤胶体的表面类型 表面电荷来源与种类 了解土壤双电层的结构特征 2 牢记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规律以及影响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和阳离子交换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一节土壤胶体 soilcolloid 的表面性质一 土壤胶体表面类型土壤胶体 无机胶体 粘粒 和有机胶体 腐殖质 多呈有机 无机复合胶体 按表面位置内表面 膨胀性粘土矿物的层间表面和腐殖质分子内的表面 其表面反应为缓慢的渗入过程 外表面 粘粒的外表面和腐殖质 游离铁铝氧化物等包被的表面 表面反应迅速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按表面的化学结构特点 大致分为以下三类表面 1 硅氧烷型表面 硅氧片的表面硅氧烷Si O Si 2 1型粘粒的上 下两面 1 1型粘粒1 2面 非极性疏水表面 主要电荷来源为同晶置换 Al3 Si4 少部分是边角断键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羟基化表面 R OH M 金属离子 OH 铝醇Al OH 铁醇Fe OH 硅醇Si OH等 水铝 镁 片 铁 铝氧化物及硅片边角断键 极性的亲水表面 电荷来源为表面 OH基质子的缔合 OH2 或离解 OH O H 3 有机物表面 腐质物质为主的表面 羧基 COOH 羟基 OH 醌基 O 醛基 CHO 甲氧基 OCH3 和氨基 NH2 可离解H 离子或缔合H 离子而使表面带电荷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 土壤胶体的比面1 土壤胶体的表面积比面 单位重量 体积 物体的总表面积 物体颗粒愈细小 表面积愈大 土粒直径 mm 总表面积 cm2 比面 cm2 cm3 103 146131 42600 05628 3212000 0013141660000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膨胀性2 1型粘土矿物总表面积大 以内表面积为主非膨胀性2 1型和1 1型粘土矿物总表面积小 一般以外表面为主 水化埃洛石例外 水铝英石比表面较大 内 外表面各一半 铁 铝氧化物的比表面与其晶化程度有关 以外表面为主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有机质的比表面大 表观比表面可达700m2 g 表7 1土壤中常见矿物的比表面积 m2 g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比表面的测定方法 1 仪器法 2 吸附法 三 土壤表面电荷 soilsurfacecharge 电荷主要集中在胶体部分 土壤电荷对土壤性质产生影响 通过电荷数量和电荷密度两种方式 1 电荷种类和来源 1 永久电荷 permanentcharge 来源 粘土矿物晶层中核心离子的同晶替代 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也不受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 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 又称pH依变电荷 A 腐殖质产生可变电荷腐殖质具有很多含氧功能团 这些功能团在介质pH值发生变化时 可解离而带电 羧基 酚羟基解离使腐殖质带负电 氨基质子化使腐殖质带正电荷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B 层状铝硅酸盐产生可变电荷1 1型粘土矿物的晶面特点是一面为硅氧烷型表面 另一面则为羟基化表面 后者在介质pH值发生变化时 吸附或释放一个H 使表面带电 C 氧化物带可变电荷氧化物不带电时的pH值称为电荷零点 ZPC pH ZPC氧化物带负电pH ZPC氧化物带正电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氧化物的电荷零点 与金属的价数有关 土壤中的铁 铝氧化物 一般为M2 3的形态 其ZPC大于6 5而小于10 4 故在酸性条件下 一般带负电很少 甚至带正电 2 影响土壤电荷数量的因素 1 土壤质地土壤所带电荷的数量 80 集中在粒径小于2微米的部分 故粘粒数量愈多的粘质土 带电愈多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胶体类型 有机胶体带负电荷150 450cmol kg 平均350cmol kg 无机胶体为5 100cmol kg 平均10 80cmol kg 2 1型粘土矿物带负电量大于1 1型粘土矿物 蒙脱石类带负电量大于水云母类带负电荷量 土壤中氧化物类胶体 由于电荷零点较高 因此一般带负电荷很少 甚至带正电荷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 土壤酸碱度 土壤pH大于胶体电荷零点 土壤带负电荷 土壤pH小于胶体电荷零点 胶体带正电荷 4 有机无机胶体的结合土壤中的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往往结合在一起成为有机无机复合体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的带电量不是二者分散存在时带电量的加和而是负电荷减少 存在非加和性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带负电荷的有机胶体与铁 铝 胶体结合后 消耗了有机胶体带负电荷的交换点 有机胶体沉淀在无机胶体上 掩盖了无机胶体的交换点 5 非交换性阳离子的影响同晶替代所产生的永久电荷可能被粘土矿物晶层间所吸附的非交换性阳离子所补偿 使其带电量降低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伊利石单位晶胞负电荷比蒙脱石高 但由于伊利石硅层晶穴中所固定的钾离子 非交换性 补偿了同晶替代所产生的负电荷 故实际上伊利石所带负电荷低于蒙脱石所带负电荷 6 配位体交换的影响土壤中氧化物类胶体表面的 OH 或 OH2 基 与阴离子进行配位体交换后可使土壤所带负电荷量增加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胶体微粒的扩散双电层构造图式 3 土壤胶体表面电位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扩散双电层 土壤带电胶体与溶液界面的双电层 胶体表面的 负 电荷层紧靠表面溶液的反离子或补偿 阳 离子层 两者电荷数相等 符号相反 维持体系的电中性 静电引力使反离子靠近表面 热运动又使其脱离表面而形成具有扩散特征的反离子层 又称扩散层 其中反离子呈不均匀分布 如同地球的大气层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扩散层反离子分布和表面电位变化特征 扩散层中反离子的不均匀分布可用Boltzmann方程表示 Cx COexp ZF x RT CO 本体溶液反离子浓度 exp 以e 2 718282为底的指数函数 CX CO ZF RT x双电层中距表面x处的反离子浓度CX是x处电位 x的指数函数 不是直线而呈曲线降低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x Oexp x O 表面电位 常数与离子浓度 价数 介电常数和温度有关 在室温下 3 107ZCO1 的倒数 为扩散双电层的厚度 主要受离子价Z和离子浓度CO的影响 值大 双电层压缩 动电位 0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二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一 基本概念阳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与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互换位置 交换性阳离子 exchangeablecation 被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 能被土壤溶液中阳离子所交换的阳离子 交换性阳离子分为两类 一类是致酸离子 包括氢离子和铝离子两种 另一类是盐基离子 是除铝以外的金属离子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阳离子吸附 cationadsorption 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转移到土壤胶体表面 为土壤胶体所吸附 阳离子解吸 cationdesorption 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转移到土壤溶液中 二 阳离子吸附 cationadsorption 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 通过静电力 库仑力 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 在胶体表面形成扩散双电层 阳离子静电吸附的速度 数量和强度 决定于胶体表面电位 电荷数和电荷密度 离子价数和半径等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表面负电荷愈多 吸附的阳离子数量就愈多 表面电荷密度愈大 阳离子的价数愈高 就吸附愈牢固 不同价的阳离子与胶体表面亲合力的顺序 M3 M2 M 红壤 砖红壤和膨润土对阳离子吸附力的顺序 Al3 Mn2 Ca2 K 胶体对同价阳离子的吸附力主要决定于离子的水合半径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水合半径较小的离子 与胶体表面的距离较近 彼此的作用较强 同价阳离子的吸附力 NH4 K Na 随离子水合半径增大而减小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三 阳离子交换 cationexchange 一 阳离子交换作用的主要特征1 可逆反应 reversiblereaction 阳离子交换作用是一种可逆反应 动态平衡 2 以离子价为基础的等价交换二个一价的铵离子 交换一个二价的钙离子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 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高时 其交换能力增大 既可以将交换能力弱的离子交换出来 也可将交换能力强的离子交换出来 土壤中常见阳离子的交换能力 Fe3 Al3 H Ca2 Mg2 K Na H 例外 半径小 水合度低 运动快 交换能力强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 阳离子交换量 cationexchangecapacity CEC 1 概念单位重量的土壤所含交换性阳离子 一价 的总量 简称CEC 单位是cmol kg 阳离子交换量可作为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标 CEC cmol kg 1010 20 20保肥力弱中等强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四川紫色丘陵区由紫色砂页岩风化而形成的石灰性紫色土和中性紫色土CEC一般均大于20cmol kg 酸性紫色土CEC为15cmol kg 红壤 黄壤CEC一般在13cmol kg 甚至更低 2 影响土壤CEC的因素 1 土壤质地质地由砂质向粘质变化 阳离子交换量逐渐增大 质地砂土砂壤土壤土粘土CEC cmol kg 1 57 87 1825 30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有机质含量有机胶体所带负电荷量平均为350cmol kg 较无机胶体大得多 因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其阳子交换量高 保肥力强 3 无机胶体类型 2 1型 1 1型 1 1型 氧化物2 1型中蒙脱石类 水云母类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4 土壤酸碱度带可变电荷的土壤胶体 酸碱性是影响其电荷数量的重要因素 进而影响土壤保肥能力 例如 砖红壤的pH值由自然条件下的5左右提高到7左右时 其负电荷量约增加70 三 土壤盐基饱和度 soilbasesaturationpercentage 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 CEC 的百分数 交换性盐基总量土壤盐基饱和度 BS 100CEC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我国土壤盐基饱和度大致以北纬33 为界 以北盐基饱和度较高 一般达80 甚至100 以南盐基饱和度均较低 一般只有20 30 盐基饱和度高的土壤 交换性阳离子以Ca2 为主 其次是Mg2 分别占80 和15 盐基饱和度低的土壤 交换性阳离子以H 和Al3 为主 BS 80 肥沃土壤BS50 80 中等肥力土壤BS 50 低肥力土壤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四 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交换性阳离子对植物都是有效性的 但有效程度却不一样 1 离子饱和度 ionsaturationpercentage 土壤吸咐某种交换性阳离子的数量 占土壤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 称该种离子的饱和度 离子饱和度愈高 其有效性愈高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表7 2土壤阳离子交换与离子饱和度 2 互补离子效应 effectofcomplementaryion 对某一指定吸附离子 其他并存的离子都是它的互补离子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互补离子效应是由于各种阳离子被胶体吸着的能力不同所致 一般说来 某离子的互补离子被土壤胶体的吸附力越强 该离子的有效度越高 表7 3互补离子与交换性钙的有效性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 粘土矿物 claymineral 类型高岭石类粘土矿物 主要是外表面而无内表面 阳离子吸着于外表面上 容易解吸 有效性高 蒙脱石类粘土矿物既有强大的外表面 又有内表面 吸着的阳离子有效性低于高岭石 水云母类粘土矿物由于硅层的晶穴对阳离子K 或NH4 产生固定作用 降低其有效性 氧化物类胶体对阳离子产生专性吸收 使阳离子失去有效性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4 阳离子专性吸收铁 铝 锰等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引起阳离子专性吸附后导致阳离子有效性降低 5 土壤pH和离子强度通过影响可变电荷性质和阳离子价态等来改变阳离子的吸附和有效性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四 阳离子专性吸附 specificadsorption 1 阳离子专性吸附的机理 土壤铁 铝 锰等的氧化物胶体 其表面阳离子不饱和而水合 化 产生可离解的水合基 OH2 或羟基 OH 它们与溶液中过渡金属离子 M2 MOH 作用而生成稳定性高的表面络合物 这种吸附称为专性吸附 Specificadsorption 不同于胶体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静电吸附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过渡金属 B B族等 水合热较大 在水溶液中呈水合离子形态 并较易水解成羟基阳离子 M2 H2O M H2O 2 MOH H 水解阳离子电荷减少 致使其向吸附胶体表面靠近的能障降低 有利于与表面的相互作用 若过渡金属呈M2 离子态被专性吸附 形成单配位基表面络合物 O M 反应后释放1个H 并引起1个电荷变化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若呈MOH 离子态被吸附 形成双配位基表面络合物 O M OH 反应后释放2个H 但表面电荷不变化 专性吸附在胶体表面正 负 零电荷时均可发生 反应结果使体系pH下降 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边面裸露的Al OH基和Si OH基与氧化物表面羟基相似 有一定专性吸附能力 专性吸附的金属离子为非交换态 不参与一般的阳离子交换反应 可被与胶体亲合力更强的金属离子置换或部分置换 或在酸性条件下解吸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影响阳离子专性吸附的主要因素 1 pH金属离子水解和专性吸附反应均释放H pH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 2 土壤胶体类型对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主要是氧化物 其中非晶质的氧化锰 氧化铝 氧化铁 非晶质 结晶质土壤中铁 锰氧化物多 具有更大意义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 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实际意义 1 对多种微量重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在红壤 黄壤的铁锰结核中 Zn Co Ni Ti Cu V等都有富集 其中Zn Co Ni与Mn含量呈正相关 而Ti Cu V Mo与Fe含量呈正相关 在地球化学探矿上有实用价值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控制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通过专性吸附和解吸 控制土壤溶液中Zn Cu Co Mo等微量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从而控制其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 被Pb污染的土壤中加入氧化锰 可抑制植物对Pb的吸收 降低毒害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 净化与污染作用土壤氧化物胶体对重金属污染离子的专性吸附固定 对水体起一定的净化作用 对植物从土壤溶液吸收和积累这些金属离子起一定的缓冲 调节作用 给土壤带来潜在的污染危险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三节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一 土壤中的阴离子吸收力1 易被土壤吸收的阴离子磷酸根 H2PO4 HPO42 PO43 硅酸根 HSiO3 SiO32 有机酸根 如C2O42 以及F F 易被土壤中氧化物产生专性吸收 故土壤是F 的净化剂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吸收力弱或进行负吸收的阴离子包括Cl NO2 NO3 等 它们主要是被土壤负吸收 很容易从土壤淋洗出去 NO2 NO3 的流失 不仅造成氮肥的利用率降低 而且造成水体污染 3 中间类型的阴离子包括SO42 CO32 被土壤吸收力居于上两类之间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 阴离子的静电吸附1 正吸附土壤胶体带正电荷的表面对溶液阴离子 主要是Cl NO3 ClO4 的吸附 交换性吸附 特点和影响因素类似于负电荷表面对阳离子的静电吸附 土壤中铁 铝 锰的氧化物是产生正电荷的主要物质 高岭石边缘或表面的羟基也可产生正电荷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有机胶体表面的胺基R NH2 H R NH3 也可吸附阴离子 正电荷主要是可变电荷 受pH的影响 当pH 7时 土壤胶体的正电荷基本消失 不发生阴离子的静电吸附 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负吸附 negativeadsorption 土壤胶体带负电荷的表面对阴离子的排斥作用 其斥力大小 视阴离子距土壤胶体表面距离 距离愈近对阴离子排斥力愈大 表现出较强的负吸附 反之负吸附则弱 2价阴离子 SO42 所受排斥力 1价阴离子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