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期末总复习_第1页
食品化学期末总复习_第2页
食品化学期末总复习_第3页
食品化学期末总复习_第4页
食品化学期末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题型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 15 分 三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15 分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每题 4 6 分 共 30 分 五 论述题 共 10 分 复习要点复习要点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食品化学定义 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质的一门科学 即从化学角度和分 子水平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 结构 理化性质 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 加工 储 藏和运销过程中的变化以及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 就是食品科学 食品化学的研究范畴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和理论探讨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和综合认识食品物质变化的方法 研究范畴 第二章第二章 水分水分 水在食品中的作用 1 水在食品储藏加工过程中作为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 又是水解过程的反应产物 2 水在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 影响食品的货架期 3 水与蛋白质 多糖和脂类通过物理 相互作用而影响食品的质构 4 水还能发挥膨润等作用 影响食品的加工性 食品体系中水的存在类型 定义与特点 食品中的水分为体相水和结合水 结合水又称固定水 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他非水组分 附近的 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一部分水 特点 呈现低的流动性 在 40 度下 不结冰 不能作为所加入溶质的溶剂 体相水或称游离水 是指食品中除了结合水以外的那一部分水 特点 水分活度定义 是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吸湿 附 等温线 在恒定的温度下 以食品的水分含量 用于每单位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 对它的水 分活度绘图形成的曲线 吸湿等温线的滞后现象 采用干燥食品样品中添加水 回吸作用 的方法绘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和按解吸过程绘 制的等温线并不互相重叠 这种不重叠性称为滞后现象 第三章第三章 蛋白质蛋白质 蛋白质的分类 1 单纯蛋白 仅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2 结合蛋白 由氨基酸和非蛋白部分所组成的蛋 白质 3 衍生蛋白 用酶或化学方法处理蛋白质后得到的相应产物 氨基酸的分类 1 非极性氨基酸 2 侧脸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 3 碱性氨基酸 4 酸性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共有八种 赖氨酸 Lys 色氨酸 Trp 苯丙氨酸 Phe 甲 硫氨酸 Met 苏氨酸 Thr 异亮氨酸 Ile 亮氨酸 Leu 缬氨酸 Val 英文缩 写要掌握 氨基酸的等电点的定义 特点 当氨基酸分子在溶液中呈电中性时 即净电荷为零 氨基酸分子在电场中不运动 所处 环境的 PH 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特点 此时氨基酸的溶解性能最差 蛋白质变性的定义 变性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常用的变性手段 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主要依赖于氨基酸残基侧链基团的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蛋白质的 天然构象 一些理化因素如酸 碱 加热 有机溶液 重金属离子等 可影响其链基团的相 互作用 从而使蛋白质的空间构象遭到破坏 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丢失 称之为 蛋白质变性 变性的结果 1 分子内部疏水性基团的暴露 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能降低 2 某些生物蛋白质的活性降低 3 蛋白质的肽键更多地暴露出来 易被蛋白酶催化水解 4 蛋 白质结合水的能力发生改变 5 蛋白质分散体系的黏度发生改变 6 蛋白质的结晶能力丧失 手段 加热 冷冻 机械处理 静高压 电磁辐射 PH 值 有机溶剂 还原剂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定义 有哪些功能性质 指出营养价值外的那些对食品需宜特性有利的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1 水合性质 取 决于蛋白质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结构性质 3 蛋白质的表面性质 小麦粉形成面团时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所发挥的作用 1 这些蛋白质的可离解氨基酸含量低 所以在中性水中不溶解 2 它们含有大量的谷氨酰 胺和羟基氨基酸 所以易形成分子间氢键 使面筋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和黏聚性质 3 最后这 些蛋白质中含有 SH 基 能形成二硫键 所以在面团中它们能紧密连接在一起 使其具有韧性 单糖 双糖 低聚糖和多糖的定义单糖 双糖 低聚糖和多糖的定义 单糖 单糖 是结构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是不能再被水解为更小的糖结构 根据单糖分子中碳 原子数目的多少 将单糖分为丙糖 三碳糖 丁糖 四碳糖 戊糖 五碳糖 和己糖 六碳糖 等 根据其单糖分子中所含碳基的特点分为醛糖和酮糖 双糖 双糖 二糖可以看作是由两分子单糖失水形成的化合物 均溶于水 有甜味 旋光性 可 结晶 根据还原性质 分为还原性二糖与非还原性二糖 低聚糖 低聚糖 指能水解产生 2 10 个单糖分子的化合物 按水解后所生成单糖分子的数目 低 聚糖可分为二糖 三糖 四糖 五糖等 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 如蔗糖 乳糖 麦芽糖等 根据还原性质分为还原性低聚糖和非还原性低聚糖 多糖 多糖 又称多聚糖 指单糖聚合度大于 10 的糖类 如淀粉 纤维素 糖原等 根据组成不 同 多糖分为均多糖和杂多糖 根据所含非糖基团的不同 分为纯粹多糖和复合多糖 主 要有糖蛋白 糖脂 脂多糖 氨基糖等 根据多糖功能不同 分为构成多糖和活性多糖 常见单双糖的比甜度值常见单双糖的比甜度值 单双糖在食品应用方面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如何应用单双糖在食品应用方面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如何应用 1 单双糖在食品应用方面的物理物理性质有 甜度 利用单双糖的甜度可将其作为甜味剂 溶解性 利用溶解性 可将溶解性最高 79 的果糖作为保存食品的防腐 物质 因为糖浓度只有在 70 以上才能抑制酵母 霉菌的生长 吸湿保湿性 利用吸湿保湿性 可将其应用在生产面包 糕点 软糖 调 味品等 结晶性 利用单双糖的结晶性 可将其应用在制造冰糖 黏度 利用黏度 可将其应用在糖果工艺中的拉条和成型的需要 或搅拦 蛋白时 加入糖浆利用其黏度来包裹稳定蛋白中的气泡 发酵性 利用发酵性 可将其应用在酿酒生产及面包疏松 2 单双糖在食品应用方面的化学化学性质有 美拉德反应 利用美拉德反应可改善食品的风味和色泽 焦糖化反应 利用焦糖化反应可生产焦糖色素 氧化还还原反应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可鉴定糖的种类或测定糖的含量 美拉德反应的利与敝 以及如何控制美拉德反应的利与敝 以及如何控制 利与弊 利与弊 香气和色泽的产生 美拉德反应能产生人们所需要或不需要的香气和色泽 例 如亮氨酸与葡萄糖在高温下反应 能够产生令人愉悦的面包香 而在板栗 鱿鱼等食品生 产储藏过程中和制糖生产中 就需要抑制美拉德反应以减少褐变的发生 营养价值的降低 美拉德反应发生后 氨基酸与糖结合造成了营养成分的损失 蛋白质 与糖结合 结合产物不易被酶利用 营养成分不被消化 抗氧化性的产生 美拉德反应中产生的褐变色素对油脂类自动氧化表现出抗氧化性 这 主要是由于褐变反应中生成醛 酮等还原性中间产物 有毒物质的产生 哪些是还原糖 哪些是非还原糖哪些是还原糖 哪些是非还原糖 还原糖 还原糖 所有的单糖 不论醛糖 酮糖都是还原糖 大部分双糖也是还原糖 判断依据是 看羰基碳 异头碳 有没有全部参与形成糖苷键 如果没有全部参与则属于还原糖 非还原糖非还原糖 淀粉 纤维素 蔗糖等 多糖的还原链末端反应性极差 实际上也是非还原糖 单糖 双糖或寡糖在与苷元生成糖苷后 也成为非还原糖 常见的单糖双糖有哪些 常见双糖的单糖组成常见的单糖双糖有哪些 常见双糖的单糖组成 常见的单糖 常见的单糖 常见的单糖主要有五碳糖和六碳糖 常见的双糖 常见的双糖 主要有麦芽糖 蔗糖 和乳糖 环状糊精的结构 知道什么是微胶囊技术环状糊精的结构 知道什么是微胶囊技术 环状糊精的结构 环状糊精的结构 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技术 是微量物质包裹在聚合物薄膜中的技术 是一种储存固体 液体 气体的微 型包装技术 构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糖苷键构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糖苷键 淀粉的结构淀粉的结构 淀粉是由 D 葡萄糖通过 1 4 和 1 6 糖苷键结合而成的高聚物 可分为直链淀粉和 直链淀粉 淀粉遇碘变蓝是不是化学反应 明白变蓝机理淀粉遇碘变蓝是不是化学反应 明白变蓝机理 淀粉遇碘变蓝是物理反应 机理 机理 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粉末 由直链淀粉 占 10 30 和支链淀粉 占 70 90 组成 直 链淀粉能溶于热水而不呈糊状 支链淀粉不溶于水 热水与之作用则膨胀而成糊状 其中 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 呈弯曲形式 并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 这时加入碘酒 其中 碘分子便钻入螺旋当中空隙 并借助范得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 从而形成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 波长范围为 400 750 钠米 从 而使淀粉变为深蓝色 淀粉水解酶的种类 注意同一种酶的多种叫法 淀粉水解酶的种类 注意同一种酶的多种叫法 切割的糖苷键 位置的区别之 切割的糖苷键 位置的区别之 处处 淀粉的老化 糊化定义 原理淀粉的老化 糊化定义 原理 定义 定义 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 但当水温至 53 以上时 淀粉的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淀粉在高温下溶胀 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 称为淀粉的糊化 含淀粉的粮食经加工成熟 是将淀粉糊化 而糊化了的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的条件下慢 慢地冷却 经过一段时间 变得不透明 甚至凝结沉淀 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俗称 淀粉的返生 原理 原理 淀粉老化对食品品质有何影响 怎样防止老化现象淀粉老化对食品品质有何影响 怎样防止老化现象 防止 防止 向淀粉中添加糖 盐 蛋白质 脂肪 抗老化剂以及适应食品工业生需要 用各种 工业方法制出的性能不同的多种改性淀粉 这些改性淀粉的出现也为烹调事业的发展提供 了新型的原料 烹调中利用加热的方法 能使食品中老化的淀粉发生一些逆转 这是由于 热能加上水的润滑作用 使淀粉是加热绝不能使已老化的淀粉恢复成原来的型淀粉状态 淀粉改性的定义 改性淀粉的种类有什么淀粉改性的定义 改性淀粉的种类有什么 定义 定义 改性淀粉是淀粉经过加工后的产物 种类 种类 1 预糊化淀粉 糊化后在干燥滚筒上快速干燥 2 淀粉磷酸酯 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磷酸盐在 120 125 下的酯化反应 可以提高淀粉 的增稠性 透明性 改善在冷冻 解冻过程中的稳定性 3 交联淀粉 嗲安分与含有双键或多功能团的试剂反应所生成的衍生物 产用的交联试 剂有 三磷酸钠 表氢醇 醋酸等 果胶物质的三种形态 相互间区别果胶物质的三种形态 相互间区别 第五章第五章脂质脂质 1 1 脂肪的作用脂肪的作用 1 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与同等质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相比 脂肪所 含的热量最高 每克脂肪提供 39 58KJ 热能 并提供必需脂肪酸 2 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3 是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赋予食品滑润的口感 光润的外观和油炸食品的 香酥风味 4 塑性脂肪还具有造型功能 5 是烹调中的一种传热介质 2 2 三酰基甘油的结构 几种命名三酰基甘油的结构 几种命名 立体有择位次编排命名法和 R S 系统命名法 3 3 几种常见脂肪酸 亚油酸 亚麻酸和几种常见脂肪酸 亚油酸 亚麻酸和 DHADHA 的系统命名 的系统命名 亚油酸 9 12 十八碳二烯酸 亚麻酸 9 12 15 十八碳三烯酸 亚麻酸 6 9 12 十八碳三烯酸 DHA 4 7 10 13 16 19 二十二碳六烯酸 4 4 脂肪的同质多晶现象 油脂的塑性定义脂肪的同质多晶现象 油脂的塑性定义 同质多晶现象 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 可以有不同的结晶方式 但融化后生成相 同的液相 三酰基甘油 脂肪 由于碳链较长 表现出烃类的许多特征 有 3 种主要的同质 多晶型 即 特性 堆积方式 正六方 正交 三斜 熔点 密度 有序程度 C S C N O C C C N C CC O 等 助色基 团 OH OR NH2 NR2 SR Cl Br 等 二 天然色素根据结构分为几类 吡咯类 叶绿素 血红素 天然色素 异戊二烯类 类胡萝卜素 按化学结构 辣椒红色素 多酚类 花青素 花黄素 酮类 红曲色素 姜黄素 醌类 虫胶色素 胭脂虫红素 水溶性色素 大部分合成色素苋菜红 胭脂红 赤藓红 新红 日落黄 柠檬黄 靛蓝 亮黄 合成 胡萝卜素等 脂溶性色素 大部分天然色素如 焦糖色素 红曲色素 姜黄色素 甜菜色素等 三 叶绿素 a b 的结构 四 叶绿素在加工储藏中的变化 1 酶促变化 2 热和酸引起的变化 3 光解 五 有哪些护绿技术 1 中和酸而护绿 2 高温瞬时杀菌 3 绿色再生 4 其他护绿方法 错误修改错误修改 P109 表 4 1 单双糖的比甜度 期中试卷问答题正确答案期中试卷问答题正确答案 1 1 简述美拉德反应利与敝 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控制美拉德反应 简述美拉德反应利与敝 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控制美拉德反应 答 通过美拉德反应可以形成好的香气和风味 还可以产生金黄色的色泽 美拉德反应不利的一面是还原糖同氨基酸或蛋白质的部分链段相互作用会 导致部分氨基酸的损失 尤其是必需氨基酸 Lys 美拉德褐色会造成氨基酸 与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损失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1 降低水分含量 2 改变 pH pH 6 3 降温 20 以下 4 避免金属离子的不利影响 用不锈钢设备 2 2 单双糖在食品应用方面的性质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 单双糖在食品应用方面的性质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 答 1 单双糖在食品应用方面的物理物理性质有 甜度 利用单双糖的甜度可将其作为甜味剂 溶解性 利用溶解性 可将溶解性最高 79 的果糖作为保存食品的防腐 物质 因为糖浓度只有在 70 以上才能抑制酵母 霉菌的生长 吸湿保湿性 利用吸湿保湿性 可将其应用在生产面包 糕点 软糖 调 味品等 结晶性 利用单双糖的结晶性 可将其应用在制造冰糖 黏度 利用黏度 可将其应用在糖果工艺中的拉条和成型的需要 或搅拦 蛋白时 加入糖浆利用其黏度来包裹稳定蛋白中的气泡 发酵性 利用发酵性 可将其应用在酿酒生产及面包疏松 2 单双糖在食品应用方面的化学化学性质有 美拉德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