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古代经济结构与特点复习.ppt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古代经济结构与特点复习.ppt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古代经济结构与特点复习.ppt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古代经济结构与特点复习.ppt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古代经济结构与特点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 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 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 以为币用 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民间俗语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正因为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所以有句老话 国以农为本 民以食为天 唐代 汉代 春秋战国 商周时期 原始阶段 发展阶段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 大镰 镂车 二 从 刀耕火种 到 以牛田 农具的变化 耕作技术的变化 石 骨 木 石 骨 木青铜农具 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曲辕犁 刀耕火种 锄耕 铁犁牛耕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铁犁牛耕 普及全国 西汉耦犁 东汉一牛挽犁 铁犁牛耕 2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三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贫者无立锥之地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农业 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主体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封建国家 地主 农民之间的关系 徭役兵役 均田 限田 封建国家 佃农 抑制兼并 地主 自耕农 田赋人头税 田赋 地租 土地兼并 沦为 农民起义 激化矛盾 新的封建国家 新的自耕农 轻徭薄赋 死亡或逃亡 四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 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战国 都江堰 李冰 郑国渠 郑国 汉代 井渠法 治理黄河 王景 隋唐五代 明清 风力水车 立井水车 北 高转筒车 南 京杭大运河 宋代 水转翻车 传说 秦 灵渠 思考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讨论 自然因素 地理 气候条件 人为因素 工具 技术 土地制度 赋役制度 水利建设 社会政局 政府政策 劳动者素质 T B 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组织方式 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 经营方法 农民有少量的生产资料 精耕细作 主要内容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经济类型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精耕细作生产经验的总结 汉代 氾胜之书 四民月令 北魏 齐民要术 元朝 农桑辑要 政府编写明清 农政全书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农业 二 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 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等于小农经济 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 含义 二 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 2 产生及存在的条件 3 存在时间 生产力的发展 根源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农业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农民具有一定土地 牲畜 生产工具 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历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扶植小农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 1952年底土改完成 1 含义 1 分工简单 生产规模狭小 很难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我们该如何评价小农经济呢 积极性 局限性 2 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 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4 封建王朝主要财源 5 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2 在封建社会后期 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 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 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4 认识评价 6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 封闭性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4 脆弱性 易受天灾 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1 分散性 耕作方式是小农户个体经营 3 落后性 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 拓展思维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 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 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农户的副业 自给自足 满足田庄和农民自身需要 缴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 在市场流通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 大作坊 满足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 不在市场流通 田庄中的依附人口 农民 民间工匠 无偿调用各类工匠 匠户 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大 一般 小 总目录 工官 制度 官营手工业 1 含义 2 表现 3 特点 4 影响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使新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 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利 弊 技术水平高 是一种政府垄断手工业生产的制度 起源 夏朝 发展 汉武帝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不计成本的奢侈性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东西织室 皇室 三服官 齐郡 匠户 制度 官营手工业 1 含义 2 发展 3 影响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唐代 宋代 元代 清顺治二年 利 弊 便利了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 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主要特点 从原料看 从经营形态看 从发展程度看 从发展趋势看 麻 葛纺织业 丝织业 棉纺织业 官营 地主官员私营 农民家庭 分布广 分工细 品种多 技艺高 是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下一张 一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 原始社会 早期商业交换 2 商代 初步发展 商人的由来 3 西周 交易频繁 货币增加 骨贝 铜贝 4 春秋战国 巨商和商业中心 都城 5 汉代 汉代商运活跃 开通丝路 6 唐代 商旅往来频繁 水陆均发达 俞大娘航船 邸店 柜坊 车坊 7 宋元时期 海外商运发达 纸币 交子 8 明代 在京城 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其中 晋商与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幻灯片12 汉武帝统一铸五铢钱 秦统一货币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 交子 元代纸币流通空前兴盛 商代货币 贝 明代普遍通行的银元 康熙通宝 材料一 邸店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机构 兼营旅店 货栈的场所 利润丰厚 东晋时已出现 唐朝时各大商业城市大量兴办 柜坊 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借贷和存放的场所 这是银行的雏形 比地中海金融机构早六 七百年的时间 天涯同此路 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 津桥税海商 王建 汴路即事 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 杜荀鹤 明码标价 专门管理机构 长安九市 草市形成 草市尉 草市普遍 夜市繁荣 突破了时空限制 商业街形成 商业区繁华 汉代的市 西汉时已开辟海陆丝路 商运活跃 市有专门管理机构 长安 东西九市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长安和 五都 洛阳 临淄 邯郸 宛 成都 及地方都会 汉书 地理志 四民月令 反映乡村商业活跃 但没有专门市场 西市 东市 两京诸市署 令一人 从六品上 丞二人 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 度量器物 凡市 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声 而众以散 唐六典 卷20 问 唐朝对市的设置有什么限制 北宋东京城 想一想 与唐朝相比 北宋时期市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坊和市界限被打破 突破了市在时间上的限制 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1 战国时期 有的城市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2 汉代的都市出现了繁荣景象 王莽曾在长安和 五都 即洛阳 邯郸 临淄 宛 成都 设 五均司市师 官 控制市场物价 以繁荣的 市 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 唐代除了长安 洛阳最为繁盛 扬州也是 雄富冠天下 杭州 湖州 江南 4 宋代都市商业繁盛 东京 市井最盛 夜市三更结束 五更又开晓市 此外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 清代繁华的都市有苏州 吴江的盛泽镇 汉口镇 广东佛山镇 景德镇 河南朱仙镇等 一 重农抑商政策 1 含义 又叫 重本抑末 主张重视农业并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 来历 开始于商鞅变法 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3 目的 直接目的 保护小农经济 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巩固封建统治 问题探究 统治者为什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4 原因 1 农业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 可以通过征收赋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3 有利于稳定社会 巩固封建统治 4 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根本原因 自主梳理 5 表现 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 抑制商人 先秦 汉代 唐代 宋代 2 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秦 汉 唐 历代私营工商业的管理 商鞅变法 吕氏春秋 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打击富商大贾 发展官营商业 继续实行汉代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 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改变 政府全面具体控制经济生活 统一度量衡 货币 商人赋税加倍 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对市场和商人严格管制 加重赋税征收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6 影响 封建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经济上 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 推动农业发展 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 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 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封建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 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 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课本22页第二段 23页第二段 24页第三段归纳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1 含义 海禁政策 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政策A 明朝朝贡贸易体制 朱元璋 通番 禁令B 清朝顺治帝的 海禁令 迁海令 闭关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只准在广州公行中进行 对外国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二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2 原因具体原因 明初统治者担心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清初是为了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 也为了防范外国侵略 荷兰 葡萄牙 沙俄等 思想原因 自认为是天朝上国 物产丰富 不需外夷货物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需对外交往 二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3 后果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 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 消极 主要 切断了中国和海外的联系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固步自封并导致近代的落后 三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一 产生 原因 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间 地点 明朝中后期 江南部门 纺织业标志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的手工工场产生 实质是雇佣关系产生 5 评价 1 在封建社会下 资本主义萌芽是新的生产关系 是一种进步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