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验标准3_第1页
原材料检验标准3_第2页
原材料检验标准3_第3页
原材料检验标准3_第4页
原材料检验标准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沂攀登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 黄铜材料检查验收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4 3 20 发布 2014 3 21 实施 临沂攀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前 言 本标准所有内容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若与其相抵触时 以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为准 材料检验如需办理专项行政许可 应在取得专项行政许可证的专门机构 从事许可 事项规定的活动 并按要求备案 材料检验不需办理专项行政许可的 本企业质监部门组织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外购的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质量检验 本企业对本标准的合法性 真实性 准确性 技术合理性和实施后果负责 本标准中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规定 本标准首次发布确认时间 2014 年 3 月 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检查检验标准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检查检验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外购的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 本标准规定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为正常检查项目 化学成分和力学分析为特殊检 查项目 质量检验部门可按要求进行全检 抽检 送检 有检验条件和资质的专门机构 1 供方需提供有效合格证供方需提供有效合格证 1 1 供方需提供每批材料有效合格证和材料检测报告 2 材料牌号 状态材料牌号 状态 2 1 检查材料牌号及状态 3 黄铜材表面外观要求黄铜材表面外观要求 黄铜管材 棒材和型材表面无破损 凹陷 沙孔 杂质等 如果有缺陷 按表 1 要求 检验 表 1 序号缺陷名称检验范围表面质量要求 1拉伤划痕黄铜材表面 长 30 mm 深 0 1mm 宽 0 1mm 每米允许有 2 条 拉痕 长度方向间距 500mm 拉痕宽度 方向间距半个周长 黄铜材表面 直径 0 1mm 深度 0 1 在 25 平 方厘米范围内允许有 2 点 间距 30 mm2沙孔 以 25 平方厘米为单位的缺陷 个数在表面上分布 每米允许的缺陷数 2 缺陷数相 距 450 mm 3以上各类缺陷总和面积不超过黄铜材表面的 3 4裂缝黄铜材表面不允许 5局部凹痕黄铜材表面不允许 6杂质黄铜材表面不允许 注 1 铜材表面的拉伤 划痕检验 不包括车加工外圆表面的产品 2 在抛光完工后 以目力测试检验产品表面 表面的沙孔或杂质点等缺陷影响到外观装饰性的 这样的不良产品按退货处理 4 尺寸尺寸 4 1 1 技术要求中除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中有特殊要求 否则按 GB T16866 1997 一 般用途加工铜管尺寸及允许偏差执行 见表 2 表 2 黄铜管外径及管壁厚允许偏差 mm 黄铜管壁厚允许偏差 黄铜管外径允许偏差 壁厚 外径 外径 0 81 01 21 25 大于至 外径允许偏差 大于至壁厚允许偏差 315 0 05 315 0 06 0 08 0 08 0 08 1525 0 06 1525 0 06 0 09 0 09 0 09 2550 0 08 2550 0 09 0 09 0 09 注 方管的外径系指为切圆直径或两平行面之间的距离 4 1 2 黄铜管材制成品的规格尺寸按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执行 允许偏差参考表 1 4 1 3 黄铜管材的不圆度和壁厚的不均匀 不超出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 4 1 4 黄铜管材的不直度 5mm m 4 2 黄铜棒材及其制成品 黄铜棒材及其制成品 技术要求中除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中有特殊要求 否则按 GB T4423 1992 执 行 见表 3 表 3 常用黄铜棒材尺寸及允许偏差 mm 直径直径 大于至 直径允许 偏 差大于至 直径允许 偏 差 56 0 051830 0 08 610 0 063050 0 16 1015 0 075080 0 19 注 方棒 六角棒直径系指为切圆直径或两平行面之间的距离 4 2 1 黄铜棒材制成品的规格尺寸按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执行 允许偏差参考表 2 4 2 2 拉制黄铜棒材的弯曲度 见表 4 表 4 拉制黄铜棒弯曲度 mm 圆棒 直径 5 18 18 20 方 六角棒 每米长弯曲度 3 mm2 mm6 mm 4 3 挤制黄铜型材及其制成品 挤制黄铜型材及其制成品 技术要求中除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中有特殊要求 否则按 5 执行 黄铜型材的开 口尺寸除外 表 5 常用黄铜型材尺寸及允许偏差 mm 截面尺寸 mm截面尺寸 mm 大于至 公差 大于至 公差 03 0 14 1830 0 33 36 0 18 3050 0 39 610 0 22 5080 0 46 1018 0 27 80120 0 54 4 3 1 挤制黄铜型材的长度尺寸按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执行 4 3 2 挤制黄铜型材的弯曲度 1 5mm m 4 4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 4 4 1 铜黄材的随机抽样检验按相关抽样规定 4 4 2 黄铜材的外形截面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 长度尺寸用卷尺测量 弧位用 R 规测量 4 4 3 黄铜管的不圆度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管外径三处 以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表示 4 4 4 黄铜材坯料表面质量的检验应在适应的自然光线下目测 目测距离为 45 5cm 4 4 5 黄铜材抛光后的表面质量检验 按黄铜材的抛光表面质量检验标准执行 4 4 6 黄铜材在常温下 做冷弯试验 以检查铜材的抗裂性 610 0 22 5080 0 46 1018 0 27 80120 0 54 5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 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化学成分见附录 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 规定 6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 6 1 黄铜管材的力学性能符合 GB T1527 6 2 黄铜管弯曲后的抗裂性 黄铜管按规定的弯曲半径和角度弯曲后 弯位不允许裂纹 6 3 黄铜棒材的力学性能符合 GB T4423 6 4 力学性能以所购铜带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文件 如合格证 质量保证书等 作为验收依 据 必要时也可由质检部抽样送专业检测机构进行 力学性能分析 对其力学性能含量 进行检测 分析方法按 GB T1527 进行 6 5 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力学性能见附录 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 能规定 附 录 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规定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规定 一一 H96 黄黄铜铜 化化学学成成份份 铜 Cu 95 0 97 0 锌 Zn 余量 铅 Pb 0 03 磷 P 0 01 铁 Fe 0 10 锑 Sb 0 005 铋 Bi 0 002 注 0 2 杂质 力力学学性性能能 抗拉强度 b MPa 205 伸长率 10 35 伸长率 5 42 二二 H90 黄黄铜铜 C2200 黄黄铜铜 材料名称 H90 黄铜材 半硬 0 3mm 牌号 H90 2200 标准 GB T 5231 2001 特特性性及及适适用用范范围围 强度比紫铜高 但在普通黄铜中 它是最低的 导电 导热性好 在大气和淡水中 有较高的耐蚀性 且有良好的塑性 易于冷 热压力加工 易于焊接 锻造和镀锡 无 应力腐蚀破裂倾向 化化学学成成份份 铜 Cu 88 0 91 0 锌 Zn 余量 铅 Pb 0 03 铅 Pb 0 03 硼 P 0 01 铁 Fe 0 10 铍 Sb 0 005 铋 Bi 0 002 注 0 2 杂质 力力学学性性能能 抗拉强度 b MPa 330 440 伸长率 10 5 注 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 厚度 0 3 热热处处理理规规范范 热加工温度 850 950 退火温度 650 720 消除内应力的低 温退火温度 200 三三 H85 普普通通黄黄铜铜 特特性性及及适适用用范范围围 具有较高的强度 塑性好 力学性能高 能很好的承受冷 热压力加工 焊接和 耐蚀性能也都良好 易成形 化化学学成成分分及及力力学学性性能能 化学成分 Cu 84 0 86 0 Ni 0 5 Fe 0 10 Pb 0 03 Zn 余量 杂质 0 3 力力学学性性能能 抗拉强度 b MPa 315 伸长率 10 25 伸长率 5 30 四四 H80 黄黄铜铜 材料名称 普通黄铜板 软 0 5mm 牌号 H80 标准 GB T 2041 1989 特特性性及及适适用用范范围围 H80 普通黄铜和 H85 性能类似 强度较高 塑性也较好 耐蚀性较高 用作薄壁 管 皱纹管造纸网及房屋建筑用品 化化学学成成份份 铜 Cu 79 0 81 0 锌 Zn 余量 铅 Pb 0 03 磷 P 0 01 铁 Fe 0 10 锑 Sb 0 005 铋 Bi 0 005 注 0 3 杂质 力力学学性性能能 抗拉强度 b MPa 265 伸长率 10 50 注 板材的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 厚度 0 5 热热处处理理规规范范 热加工温度 820 870 退火温度 600 700 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 260 五五 H70 黄黄铜铜带带 产品名称 H70 黄铜带 牌号 H70 标准 GB T5231 2001 特特性性及及适适用用范范围围 有极为良好的塑性 是黄铜中最佳者 和较高的强度 可切削加工性能好 易焊接 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 但易产生腐蚀开裂 化化学学成成份份 铜 Cu 68 5 71 5 锌 Zn 余量 铅 Pb 0 03 铅 Pb 0 03 硼 P 0 01 铁 Fe 0 10 铍 Sb 0 005 铋 Bi 0 002 注 0 3 杂质 力力学学性性能能 抗拉强度 325 410 伸长率 35 硬度 75 注 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 厚度 0 3 热热处处理理规规范范 热加工温度 750 830 退火温度 520 650 消除内应力的低 温退火温度 260 270 六六 H68 黄黄铜铜带带 材料名称 H68 黄铜带材 硬 0 3mm 牌号 H68 标准 GB T 5231 2001 特特性性及及适适用用范范围围 有极为良好的塑性 是黄铜中最佳者 和较高的强度 可切削加工性能好 易焊接 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 但易产生腐蚀开裂 为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 化化学学成成份份 铜 Cu 67 0 70 0 锌 Zn 余量 铅 Pb 0 03 铅 Pb 0 03 硼 P 0 01 铁 Fe 0 10 铍 Sb 0 005 铋 Bi 0 002 注 0 3 杂质 力力学学性性能能 抗拉强度 b MPa 390 530 伸长率 10 13 硬度 105 175HV 注 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 厚度 0 3 热热处处理理规规范范 热加工温度 750 830 退火温度 520 650 消除内应力的低 温退火温度 260 270 七七 H65 黄黄铜铜带带 材料名称 H65 黄铜带软料 H70 黄铜带 牌号 H65 C2680 标准 GB T 5231 2001 特特性性及及适适用用范范围围 性能介于 H68 和 H62 之间 价格比 H68 便宜 也有较高的 强度和塑性 能良好地承受冷 热压力加工 有腐蚀破裂倾向 化化学学成成份份 铜 Cu 63 5 68 0 锌 Zn 余量 铅 Pb 0 03 铅 Pb 0 03 硼 P 0 01 铁 Fe 0 10 铍 Sb 0 005 铋 Bi 0 002 注 0 3 杂质 力力学学性性能能 抗拉强度 b MPa 290 伸长率 10 40 注 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 厚度 0 3 八八 H62 黄黄铜铜 化化学学成成份份 具体要求如下表 元素Cu FePbNiZn 杂质总和 最小值60 5 含量 最大值63 5 0 15 0 080 5 余量 0 5 力力学学性性能能 带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 6 带材的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硬度试验 材料牌号材料状态 抗拉强度 N mm2断后伸长率 维氏硬度 HV 软 M 290 35 95 半硬 Y2 350 470 2090 130 硬 Y 410 630 10125 165 H62 特硬 T 585 2 5 1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