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_第1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_第2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_第3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_第4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0404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C C 卷卷 一 一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1 5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小题 赠苏绾书记 杜审言 知君书记本翩翩 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 楼中应计日 燕支山 下莫经年 注 书记 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 书记 指文学 书籍 文章等 红粉 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燕支山 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 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 一二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意 2 诗中 应计日 和 莫经年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 下面诗中的 闺中只独看 与 红粉楼中应计日 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请作简要分析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 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注 月夜 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鄜 f 州 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人在 鄜州的羌村 2 5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下列小题 十五从军征 第 2 页 共 8 页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1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中的 十五 八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 这首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 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3 5 分 阅读下列诗歌 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1 诗人通过描绘沧海的景象 抒发了 的雄心壮志 2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东临 两句既点明 观 的位置 又有 君临天下 的气势 B 水何 两句既有大海的动静相称 又勾勒了大海的辽阔壮观 C 树木 四句虚写山岛与海水的景象 表现其不息的生命活力 D 日月 四句想象大海吞吐星辰的景象 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 第 3 页 共 8 页 4 5 分 阅读全诗 根据已有内容 补全批注 夜宿七盘岭 唐 沈俭期 独游千里外 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 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 绿 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 褒城 闻曙鸡 首联破题 说自己将作远游 此刻夜宿七盘岭 独游 显示出无限失意的情绪 颔联即写夜宿所见的远景 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 通过诗句 我 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颈联是写夜宿的节物观感 纤巧地抒发了 独游 的愁思 空 字平淡中蕴含深意 结合全诗 可作这样的赏析 注 这首诗作于作者被流放途中 夜宿七盘岭之时 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 平仲 银杏的别称 褒城 地名 在今陕西汉中北 5 6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1 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2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是被王国维赞为 千古壮观 之名句 说说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观 再从 第 4 页 共 8 页 中任选一个词进行赏析 6 5 分 阅读下列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1 分别解释 临 与 澹澹 2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的手法和内容 作简要分析 7 6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 回答问题 名词解释 酬和诗 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 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 或寄托劝勉鼓励 之情 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 宋人洪迈说 古人酬和诗 必答其来意 代表诗作有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等 写作背景 嘉祐元年 1056 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 路过渑池 止于奉闲僧舍 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 再过渑池 苏辙作 怀渑池寄子瞻兄 寄赠兄长 后苏轼作诗相和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 共道长途怕雪泥 第 5 页 共 8 页 归骑还寻大梁陌 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 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请仔细品读上述内容 回答问题 1 苏轼以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一联答苏辙的 以 一句答苏辙 的 无方骓马但鸣嘶 以可见 所谓酬和必答来意 2 苏轼在首联里以 应似飞鸿踏雪泥 答苏辙首联的 怕雪泥 结合两诗内容 借助 名词解释 和 写作背景 简析苏轼的用意 8 5 分 下面这首诗 也是抒写乡愁 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第 6 页 共 8 页 永不老去 第 7 页 共 8 页 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