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_第1页
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_第2页
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_第3页
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_第4页
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房屋上部结构和基础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地 震时 地面运动能量经过基础输入到房屋结构 致使房屋结构发生 振动 变形 甚至倒塌 隔震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使基础和上部房屋结构分离 隔离地震 能量向建筑物的输入 实现地震时地动建筑物基本不动 达到保证 建筑物安全的目的 基础隔震的思想 我国古已有 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位于西安 市的小雁塔始建于唐代 距今已有一千余年 历经两次大的地震而 不到 研究表明小雁塔的基础与地基连接处理采用的是圆弧形球面 而不是平面 其塔身与基础坐落于圆弧球面上 形成了一个类似 不倒翁 的结构 这也许是最朴素的隔震思想 文明于世的紫禁 城是现存的中世纪木结构建筑群 其主要建筑都建在大理石高坛上 下面有一层柔软的糯米层 在一定程度上把建筑物与地震输入隔离 开 从而使建筑物免遭震灾 中国的隔震研究开始于 70 年代 80 年代真正用于工程上 李 立教授多年研究砂垫层隔震结构并在北京建成了一座四层隔震楼房 这是我国最早的隔震建筑 1990 年我国首栋采用橡胶垫隔震器的多 层隔震房屋在河南安阳市竣工 1993 年我国另一栋采用橡胶隔振器 的 8 层住宅房屋在汕头市竣工 1998 年开始建设的北京 通惠家园 工程建筑面积 60 余万平方米 是距地面高 11 6 米的地铁车辆段大 平台之上的隔震建筑群 是目前世界上隔震面积最大的隔震房屋 地震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 周福霖认为 隔震 减震 消能控震都是 以柔克刚 抗震的好办 法 是未来的发展潮流 其效果远远好过加粗房屋柱子的传统抗震 方法 我国隔震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已有长足的发展 在 隔震房屋 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 可供应用的实用技 术 对提高房屋结构抗震安全度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已将建筑隔震 技术纳入国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隔震房屋 达 1000 多栋 隔震技术作为一种减轻多 低层房屋水平地震灾害行 之有效的新途径 将在我国在高裂度地震区逐渐推广应用 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的实例 一 香港葵青剧院一 香港葵青剧院 1999年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承建了香港葵青剧院的施工工程 在建筑中 成功的应用了弹簧隔振技术 这是香港首例采用隔振装 置的建筑 香港葵青剧院是一座建筑面积为13390m2 高37 85 m的钢筋混 凝土结构 并附有一层地下室 由于在剧院的附近有一条拟建的铁 路 为了防止列车通过时对剧院的振动影响 在剧院演奏厅的设计 和施工过程中 采用了弹簧垫隔振新技术 即利用设立在建筑物基础 上弹簧的弹性变形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及来自外部的振动 在隔振 建筑与非隔振建筑之间设立隔振缝 通过填柔性的防火材料连接两 部分建筑 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隔震弹簧示意图 香港葵青剧院隔振弹簧系统的安装施工于1999 年12 月完成 经初步调校和检测 表明工作性能良好 其隔振作用已达到预期效 果 香港葵青剧院的隔振装置是用来隔离铁路列车通过时 车轮与 不平顺的轨道撞击而引起振动 通过土介质的传播 对周围建筑物 造成的影响 同样这种隔振措施也适用于地震时建筑物的防震 减 震功能 二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昆明新机场航站楼 昆明新机场在通往航站楼途中的一段区域采用了高科技混合减 隔震技术 使该区域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的 防震减震安全 区域 在这段区域 即使突遇大震 给人带来的震感也是很微弱的 昆明 新机场航站楼面积达 50 多万平方米 是全球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 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混合减隔震技术 设防标准超过 9 度 昆明新机场模型 昆明新机场的减隔震层位于机场下14 2米处 该层内共有1800 多个大型减隔震支座 支座之间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横梁相连 这些减隔震支座支撑起了航站楼大约100万吨的重量 减隔震支座采 用钢板和特殊橡胶材料制成 一旦发生地震 减隔震支座可以大幅 吸收地震波的冲击力量 从而确保航站楼主体减震的安全 乘客对 震感感受很小 该层还采用了技术一流的监测观测装置 能为航站 楼提供防震抗震 安全健康诊断 地下发生震动 这里的感应器很 快就反应到地面的监控仪器设备上 技术人员可以在最快时间做出 反应 判断 三 大连地震综合观测基地会商大楼三 大连地震综合观测基地会商大楼 大连地震综合观测基地会商大楼项目作为大连市第一个引入基 础隔震技术的建筑 开创了大连地区建筑隔震技术应用先河 会商大楼抗震防烈度为8度 大楼采用国际先进基础隔震技术 在建筑基础上增加橡胶铅芯隔震支座 把建筑物与地面隔离 地震 时可有效减少地震能量向上传递 确保地震来临时建筑物各种功能 的正常运转 隔震支座 据悉 采用隔震技术后 大楼经历8级地震的震动感觉仅相当于 5 5级地震 不仅达到了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损坏的目的 而且建筑 装修及室内设备也能得到有效保护 四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四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2008年5月12日 中国四川汶川 北川地区遭受8级强震猝然袭 击 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遭到重创 灾难过后的家园重建过程 中 为确保建筑的安全 许多援建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的隔震技术 汕头市援建汶川县草头乡 援建的所有公共建筑在汶川县率先 使用新型抗震材料 隔震垫 装置 广州 东莞等地援建的汶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