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疾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1页
《鸡常见疾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2页
《鸡常见疾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3页
《鸡常见疾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4页
《鸡常见疾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常见疾病防治 卜蜂品质袋袋相传 卜蜂集团金朝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YoungCrownBio tech Shanghai Co Ltd 技术服务部吴荣辉 疾病 一 问题 1 雏鸡在l 2周内特别在5 10d内如果出现很高的死亡率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2 在整个蛋鸡养殖过程中总是出现零星死亡是什么原因 沙门氏菌 1 发病分析 新鸡舍老鸡舍2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 嗉囊空虚 绒毛松乱 怕冷 翅下垂 不喜活动而喜欢拥挤一起 拉白色稀糊状的粪便 死亡率常可达40 一70 3 解剖症状 肝脏表面有 雪花样 坏死灶或针尖大坏死点 肺脏形成灰白至灰黄色坏死性结节 肝脏上有坏死点和坏死灶 白色稀粪 糊肛 肝脏肿大 有白色坏死点 盲肠肿大 内有黄白色干酪样栓子 盲肠肿大变粗呈蚯蚓状 青铜肝 心脏变形 有白色结节 眼睛呈云雾状 失明 预防 1 种鸡场必须进行鸡白痢的净化工作 2 作好鸡群在各个生长阶段和生长环节的清洁卫生工作 杜绝传染源 3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良好营养 保证鸡舍恰当的温度 湿度 密度和通风等 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4 进鸡前彻底消毒 治疗 1 歼灭战 2 游击战 疾病 二 问题 1 人最怕什么病 2 为什么可怕 3 鸡有没有类似的疾病 鸡马立克氏病 1 病原 2型疱疹病毒2 流行特点 蛋鸡开产前后高发 3 临床及解剖症状 1 神经型 瘫痪 腿麻痹 劈叉 翅膀麻痹下垂 嗉囊扩张 解剖可见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肿胀 变粗 2 内脏型 消瘦 下痢 脸苍白 解剖可见 心 肝 脾 肾等可见大小不一单个或多个白色结节状肿瘤 腺胃增厚 乳头融合肿胀 3 眼型 虹膜增生褪色 瞳孔收缩呈鱼眼状 边缘不整似锯齿状 单侧或双侧失明 4 皮肤型 皮肤上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 4 防治办法 发病鸡隔离淘汰 无特效药物 加强环境消毒 如果出现大的死亡率 可以使用干扰素2倍量饮水 连用3天 1个月以后再用1次 劈叉 虹膜增生褪色 瞳孔收缩 边缘不整呈锯齿状 肝脏上大的肿瘤结节 皮肤肿瘤 脾脏肿大肿瘤 肾脏肿大白色肿瘤结节 腺胃肿大呈球状 腺胃壁增厚融合肿胀溃疡 坐骨神经肿胀变粗 淋巴细胞白血病 1 流行特点 病原为禽C型肿瘤病毒 开产以后发生 300日龄后趋于稳定 2 临床症状 鸡冠苍白 皮肤和腿部或趾部可见血管瘤 容易碰破出血死亡 3 解剖症状 肝脏肿大 又称大肝病 内脏可见肿瘤 4 治疗 无特效药 主要加强消毒 病鸡隔离 淘汰 出现高死亡率时可使用干扰素饮水 鸡白血病 肺肿瘤 腹部出现血囊肿 出血死亡 肝脏极度肿大 肿瘤结节 脾肿大 白色肿瘤 腿部变粗 石灰腿 羽毛囊因血液凝固不良出血 疾病 三 大肠杆菌和支原体 条件性病原体治疗时 原发性和继发性 对症治疗 混合投药 疾病 四 新城疫 发病率高 高发日龄 常用疫苗 发病后治疗方案 鸡新城疫的免疫防控 鸡新城疫 NewcastleDisease 俗称亚洲鸡瘟 是由副粘膜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 高度接触性 烈性传染病 鸡新城疫病毒不易变异 只有一个血清型 但不同毒株间致病力不同 本病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 下痢 由神经症状 产蛋急剧下降 浆膜粘膜岀血 传播快 死亡率高 它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鸡新城疫病毒不易变异 只有一个血清型 由于各毒株对鸡的致病力不同 其死亡率有很大差异 美国Hofstad M S 主编的Diseaseofpoultry第八版 根据病程 病状和病理变化等不同 将新城疫分成五个型 1 速发嗜内脏型 又称Doyle氏型 Doyle 1927 由某些速发 Velogenic 嗜内脏型ND毒株所引起 对各种年龄的鸡都是急性致死 死亡率可达100 消化道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 又称亚洲ND 2 速发嗜神经型 又称Beach氏型 Beach 1942 由某些速发嗜神经型ND毒株所引起 对各种年龄的鸡也都是急性致死性的 死亡率较前者略低些 消化道没有明显的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在呼吸道与神经系统 所以也称肺脑型ND 3 中发型 又称Beaudette氏型 Beauddette和Black 1946 由中发型 Mesogenic ND毒株所引起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 但只有部分幼龄鸡出现呼吸系统及神经症状 少数雏鸡发生死亡 年龄较大的鸡很少死亡 其中有些毒株已用作疫苗 如NDI系苗即为此型毒株 4 缓发型 又称Hitchner氏型 Hitchner和Johnson 1948 由某些缓发型 LentogenicND毒株所引起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 但都不发生死亡 仅在雏鸡可发生轻度的呼吸系统症状 其中数个缓发型毒株已被广泛用作疫苗 如B1 系 F系 系 和Lasota 系 等疫苗都属此型 5 无症状肠型 Lancaster 1981 由某些缓发型毒株所引起 没有可见的病理变化 只能从消化道或粪便中分离出病毒和特异性抗体而证明其存在 French等1967 Simmous1967 McFerra等1968 在我国习惯上将引起急性死亡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典型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的ND称为典型新城疫 而发病率较低 症状不典型的ND称为非典型新城疫 后者主要发生于免疫鸡群 鸡新城疫于1926年首次暴发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英国的新城 1926年以前中欧也报道过类似疾病 英国Doyle首次分离出此病毒 因为Doyle怕使用描述性病名可能与其它疾病相混 对该病命名为新城疫 1935年 我国河南某鸡场突然发生鸡只大量死亡 陈之长教授根据临床症状 解剖病变等 在我国首次确诊和报道了鸡新城疫的存在 1944年梁英 马闻天报道在四川荣昌县发生鸡新城疫 新城疫已遍布于亚洲 非洲和美洲许多国家 其所致发病及死亡 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直到目前 本病仍然是威胁养鸡业发展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由于世界各国都给家禽进行免疫接种 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 但在一些鸡场或鸡群中 常因免疫失败而造成非典型新城疫发生 因症状不典型常造成误诊 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导致很大经济损失 一 病原学 1 分类 鸡新城疫病毒 NDV 属副粘性病毒科 副粘病毒属 Tumov等人用与抗原性相关的血凝抑制试验 HI 进行副粘病毒PMV分类 将禽副粘病毒分成9个血清型 其中鸡新城疫病毒属于PMV FONT 1型 2 抗原性 病毒中和试验 VN 或琼脂扩散技术显示不同的NDV毒株存在微小的抗原差异 然而实际上所有ND不同毒力的NDV表现为单一的相同抗原性 根据这一特点 在ND的免疫预防上 不同来源的疫苗毒株可在不同地区通用 3 形态 ND病毒颗粒在电镜下呈多形态 大多数近似球形 直径为120 300毫微米 具有双层囊膜 表面具有12 15毫微米的纤突 纤突中具有能刺激宿主产生抑制红细胞凝集素和病毒中和抗体的抗原成分 核衣壳由一条直径为18毫微米的多盘绕的管组成 围绕中央孔心轴呈螺旋对称排列 核衣壳的中央是病毒的核酸 4 致病力 NDV对鸡的致病力在很大程度上由毒株决定 但也部分取决于感染的剂量 途径 鸡的品种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较小 5 分子生物学特性 NDV由单股RNA单分子组成 分子量约5 106道尔顿 约占病毒颗粒重量的5 NDV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显示它由15156个核苷酸组成 6 生物学活性 1 血凝性 HA NDV毒株因表面含有血凝素蛋白 HN 可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而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 如两栖类 爬行类 禽类 人 小鼠 豚鼠 牛 羊 猪 马等的红细胞 其中对鸡的红细胞的凝集作用 不同毒株均很稳定 NDV凝集红细胞的特性能被相应抗体抑制 因此目前血凝试验 HA 血凝抑制试验 HI 已成为该病有效的检测方法 2 神经氨酸苷酶活性 所有副粘病毒表面均存在该酶 Huang等人的研究认为此酶与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作用有关 3 溶血 NDV具有一种溶血素 能溶解它所凝集的红细胞 冻结融解 透析 超声波振动和渗透压骤变 能增强病毒的溶血活性 7 对环境的抵抗力 NDV对热敏感 100 1分钟可被灭活 56 5分钟至6小时内可被破坏病毒的感染性 红细胞凝集活性和免疫原性 37 数小时至数天 20 8 需数月和数年才能使病毒全部失活 NDV在外界环境中的稳定性取决于病毒所处的介质 蛋白质的存在 温度降低时 对病毒均有保护作用 且能使消毒药品无效 所以在消毒前应进行清洁 在冬季消毒需在加温条件下进行 8 实验室宿主系统 NDV可以实验性感染许多禽类及非禽类动物 但鸡是该病重要的自然宿主 也是最常用在实验动物 二 流行病学 1 NDV除家禽外 在50个鸟目中已证实在27个目中至少有236种鸟也可以实验感染 本病在流行病学上的新特点是自然发病的食种增多 原本自然发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 近年来国内已有鹌鹑 鸽及观赏鸟发病的报道 并已从鸭 鹅中分离出弱毒株 从鸡场捕捉的麻雀体中分离出新城疫病毒并检出抗体 2 在免疫鸡群中仍可发生新城疫 多在二免以前的日龄发病 雏鸡和成年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不高 发病率高者可达75 一般为3 15 低者1 5 病死率高者可达80 低者为15 左右 3 传播途径 NDV不能经卵发生垂直传播 病母鸡所产的蛋 在孵化的头4 5天 胚胎会因感染而死亡 NDV在鸡群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呼吸道通过气溶胶而发生 病鸡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可向外大量排出病毒 大约在感染后2天和出现临床症状前1天 病鸡就从呼吸道将病毒排到空气中 病愈鸡在症状消失后1周停止排毒 个别鸡的排毒可达1个月以上 鸡群间的传播方式则是通过鸡群的转移及饲料 饮水 饲料袋和人员车辆往来等而发生的 三 症状及病理变化 1 临床症状特点 在我国根据临床发病的特点 可将鸡新城疫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典型鸡新城疫 主要包括速发嗜内脏型 速发嗜神经型两种 患病雏鸡 育成鸡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病鸡张口伸颈 咳嗽 气喘 呼吸困难 有 呼噜 声响 口中有粘液 有摇头和吞咽动作 企图将粘液吐出 排出绿色而有时带血的粪便 紧着表现有歪头 扭颈或站立不稳等神经症状 此种类型多发生于非免疫鸡群 及免疫失败的鸡群 病鸡一般在2 8天内死亡 幼鸡的死亡率可达90 以上 成年鸡发生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产蛋急剧下降或有腹泻症状 产蛋下降30 70 不等 死亡率10 50 不等 非典型鸡新城疫 包括中发型 缓发型 无症状肠型等 幼龄鸡可发生死亡 成年鸡可出现呼吸系统症 食欲下降 常并发大肠杆菌和霉形体感染 该类型主要发生于免疫水平偏低或免疫力不整齐的鸡群 成年鸡群可出现产蛋下降 经常发生零星死亡并持续较长时间 死亡率在1 5 之间 此种类型常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霉形体病相混淆 常用血清学方法证明其感染 2 病理变化 典型新城疫的主要病变在消化道 腺胃肿胀并有乳头出血 小肠有暗红色出血性病灶 盲肠扁桃体肿大 出血溃疡 病程较长者可见肠壁上外观形成 枣核状 溃疡 产蛋鸡卵黄破裂等 一般将腺胃出血 盲肠扁桃体肿大溃疡作为新城疫的特征性病变 据此作为诊断依据 非典型新城疫 雏鸡常见心冠脂肪出血 腺胃肿胀 小肠卡他性炎 盲肠扁桃体 泄殖腔出血 气管内粘液增多 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物等 成年鸡常不见任何病变 四 诊断 1 病料采集 有临床症状的鸡 可自气管与泄殖腔棉拭取样用于病毒分离 死亡鸡肺 脑 脾 肝 肾和骨髓都可用于病毒分离 其中脑组织含毒时间较长 且不易被其它细菌污染 是较好的送检病料 2 病毒分离 病料加双抗 每毫升加青霉素1000单位 链霉素100微克 处理后经绒毛尿囊腔接种9 11日龄鸡胚 强毒株和中等毒力毒株 常使鸡胚在36 96小时死亡 弱毒株有时也可使鸡胚死亡 也可用病料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将收集的尿囊液或细胞液作红细胞凝集试验 HA 出现凝集现象 再用已知的抗新城疫血清与尿囊液或细胞液作血凝抑制试验 HI 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血清抑制 方能证实是新城疫病毒 3 病毒毒力鉴定 常用的鉴别NDV毒力的方法有鸡胚平均致死时间试验 MDT 鸡脑内致病指数试验 ICPI 鸡静脉致病指数试验 IVPI 及空斑形成试验等 1 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 MDT 用灭菌生理盐水10倍递进稀释病毒 每一稀释度取0 1毫升 分别接种9 10日龄SPF鸡胚5枚 接种鸡胚于37 孵育7天 每天上午 下午各检查一次 记录第一个鸡胚死亡时间 使所有鸡胚死亡的最高稀释倍数为病毒的最小致死剂量 MDT是最小致死剂量致鸡胚死亡的平均时间 2 对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 ICPI 取10只1日龄SPF鸡 每只脑内接种0 05毫升用灭菌盐水1 10倍稀释的无菌尿囊液 每天观察鸡群一次 连续8天 正常者记为0分 发病者记为1分 死亡者记为2分 每次观察每只鸡的平均记分值即为ICPI 3 对6周龄鸡静脉致病指数 IVPI 取10只6周龄SPF鸡 每只静脉内接种0 1毫升灭菌生理盐水稀释的无菌尿囊液 连续观察10天 正常者记为0分 精神沉郁者记为1分 瘫焕者记为2分 死亡者记为3分 每次观察每只鸡平均记分值即为IVPI 按照以上三方面的测定结果 可将NDV分为缓发型 中发型 速发型三类 4 血清学诊断方法 取6 9日龄SPF鸡 腿部肌注0 1毫升或滴鼻作为首免 2周后用油佐剂灭活苗0 5毫升肌注 第5周采血分离血清 可制成多克隆抗血清用于病毒鉴定和ND诊断 HA和HI 抗原作2n稀释 现多在96孔V型板上进行 HA 未知病料有血凝特性 能被已知血清抑制 可作出诊断 2n稀释的血清进行HI 可测出血清中的HI滴度 在感染鸡群中HI滴度一般不均匀 有报道有的鸡群 低者为零 高者为1 1024 在免疫鸡群中 HI滴度较整齐一般达1 32 FONT 1 64 目前HA和HI因操作简便 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 被广泛作为鸡场进行ND诊断及免疫鉴测的常规方法 五 免疫防控 1 疫苗种类及其选择 我国生产的鸡新城疫疫苗有两大类 一为弱毒活苗 另一为灭活疫苗 弱毒苗的毒力由弱到强依次是 系 F系 系 系及一些克隆化毒株 如克隆 30 克隆 83 克隆 79等 系 在弱毒苗的选择上 F系毒力虽弱但免疫原性较差 目前未应用 系毒力弱 安全性好 首推用于首免 系及一些克隆化毒株 毒力较 系稍强 免疫原性及安全性均好 目前已被广大鸡场特别是大型鸡场在各种日龄鸡中广泛采用 I系苗在弱毒疫苗中毒力最强 一般用于2月龄以上鸡的免疫 在大型鸡场应慎用 以防止散毒及毒力返强引起非典型ND发生 应主要用于农村散养鸡和小型鸡场 近年来也有将I系苗用于1日龄 20 25日龄鸡群免疫的报道 取得较好免疫效果 但在使用方法及用是上应严格控制 目前ND灭活疫苗主要由弱毒经甲醛灭活后加入油佐剂制成 ND油佐剂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好 免疫力强 可用于弱毒苗免疫后加强免疫 在本病污染严重的鸡场用灭活疫苗与弱毒苗联合免疫 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目前ND弱毒苗及灭活苗也有与其它病毒共同制成的联苗 如 ND IB ND EDS ND IB EDS ND IB IBD等二联或三联苗 但以单苗效果更好 在流行地区及本病污染严重的鸡场特别在早期免疫时 最好用单苗 2 免疫程序 ND的免疫程序也应根据饲养管理情况 流行病学情况 环境因素 鸡群免疫状态 疫病流行情况进行设计 不同地区 不同鸡场免疫程序不能一概而论 首免 及早实施免疫 提前建立局部粘膜抵抗力 由于雏鸡免疫系统不健全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免疫程序 都难于保证产生良好的体液抗体 因而在雏鸡阶段 主要靠活疫苗免疫产生的局部粘膜抗体给鸡群提供良好保护 在当前的国内环境中 雏鸡出壳后随时面临新城疫病毒的威胁 考虑到局部粘膜抗体的产生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很小 因而要及时免疫接种新城疫活疫苗 及早产生抵抗疾病感染的局部粘膜抵抗力 最好是1日龄 最迟不能晚于3日龄 活疫苗与灭活苗联合使用 活疫苗与灭活苗联合使用 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产生抵御疾病的坚强保护力 活疫苗免疫的作用有 产生局部粘膜抗体 激活灭活苗免疫应答 可使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更快更高 产生体液抗体 拉平鸡群中的抗体水平 低抗体鸡群获得相对更好的免疫应答 抗体上升幅度大 减小了鸡群中个体之间的差异 而油乳剂灭活苗加入油佐剂后免疫原性显著增强 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少 能诱发机体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 一般接种后10 14天产生免疫力 免疫后产生的抗体高于活疫苗且维持时间长 雏鸡阶段的免疫要保护整个育雏育成区 产蛋前的免疫所产生抗体需要保护整个产蛋周期 因而这两个阶段的免疫要做到活疫苗与灭活苗联合免疫 根据抗体水平 加强补充免疫 当前鸡新城疫发生主要以非典型新城疫为主 原因是鸡群抗体不均匀有效 因而监测鸡群的抗体水平非常重要 要保证HI抗体水平育成期不低于6 蛋鸡不低于8 还要做到产蛋期2 3个月免疫一次弱毒疫苗 一旦发生新城疫后 可以采取大剂量弱毒疫苗紧急免疫接种 并辅以抗菌素治疗 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疾病 五 禽流感 H5H9 禽流感的防控 禽流感 AvianIufluenaza AI 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家禽疾病的总称 禽流感曾经被称为欧洲鸡瘟 真性鸡瘟或鸡瘟 早在1978年意大利最先发生该病 1955年证明该病原为A型流感病毒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 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危害巨大 病原 禽流感属正粘病毒科 正粘病毒科分A型 B型 C型流感属 禽流感为正粘病毒科中的A型流感属 A型 感染人 猪 马 海豹 貂 鲸鱼及几乎所有禽类 B型 仅感染人 C型 感染人 猪 病毒特性 Aiv为单股负链RNAv 属A型多形性正粘囊膜病毒 由8个独立RNA节段组成 所以在动物体内极易杂交变异 低致病力毒株还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和重组转变为高致病力毒株或产生能够突破宿主种间障碍的变异株 按致病性分高 低 无致病性三种病毒 HA血凝素 16种亚型 呈棒状 NA神经氨酸酶 10种亚型 呈蘑菇状 AIV在60度时10分钟即可灭活 病毒特性 研究表明 H5N1AIv的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AIv H9N2AIV为香港H5N1AIV提供了内部基因 我国以H5N1亚型和H9N2为主 水禽 AIv巨大贮存库 鸡 火鸡 AIv放大器 猪 AIV混合器 中间宿主 流感病毒分A B C三个血清型 所有禽流感均属于A型 至今发现的高致病性AIv是H5 但并不是所有的H5病毒都是高致病性 病毒特性 病毒病原学 AIv 血凝素抗原 H 神经氨酸酶 N 其中H抗原16种即H1一H16N抗原10种即N1一N10 常见血清型 H5N1 H5N2 H7N1 强致病型 H9N2 中致病型 免疫鸡群发病特点根据国外控制的经验 免疫鸡群有可能发病 1 外界强毒大量侵入 2 鸡体免疫抗体水平低下 发病对象通常是经过一次免疫 鸡群抗体参差不齐 3 也出现死亡 死亡率5 50 不等 多数在5 10 4 肝脏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如急性出血 质脆 多色泽 黄红棕条纹 斑块样多色彩状 胆囊充盈以及总体颜色变浅等 禽流感的临床指示 禽流感的临床指示 症状HPAI 主要表现为暴发 大批急性死亡 死亡量逐日呈指数倍数增加 总产蛋量由于死鸡而下降 但产蛋率开始几天下降不明显 头部颜面部 颈部浮肿 无毛部皮肤 冠 肉髯 脚鳞 发绀 肿 出血 坏死 白绿色下痢 拉黄绿色多见 多与肝脏受损有关 呼吸道症状逐渐出现 眼流泪 肿头 LPAI 发病鸡症状变化多端 且基本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死亡率为5 15 产蛋率下降5 50 气管水肿 有干酪样渗出物 气囊炎 肾脏肿大 尿酸盐沉着 禽流感的临床指示 中下毒力禽流感1 未免疫鸡群不明原因的快速传播的大范围全群连续发生的呼吸道症状 并在一个场内 多以3 4天为一个周期 在栋间蔓延 如果是产蛋鸡一定有产蛋下降 可下降10 80 不等 连续达7 10天后才趋于停止 剖检可见喉头 上1 3气管有粘液 胸腔入口处支气管分叉处黏膜潮红 卵泡表面变成红 紫色 产蛋鸡输卵管和子宫中部有透明或乳白色黏液 2 免疫鸡群 呼吸道症状 呈快速传播状 且7 10天恢复正常 产蛋鸡群产蛋下降2 15 卵泡表面变红 紫色 可见输卵管 子宫中部有透明或乳白色黏液 禽流感的临床指示 防治要点 LPAI早期投药 用药5天 疗程 凡是NDAb高的或2周之前做过ND弱毒苗免疫的鸡群如感染LPAI 则引起的症状较轻 误诊用大倍量ND活苗免疫的或用I系的 病情加重 AIV不耐热 怕干燥和紫外线 目前尚无证明垂直传播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全面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性 AIV可使机体产生免疫性 国外有不少关于多种不同类型疫苗研制和试用的报道 但很难制备包括各亚型 且对各亚型都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疫苗 其原因是 第一 AIV有许多亚型 亚型之间的抗原多种多样 彼此之间又缺乏明显的交叉保护 第二 不同的抗原容易发生变异 包括抗原性转变和漂移 当使用从一种HA亚型病毒制备的疫苗后 鸡群也有可能被另一种HA亚型病毒所感染 温和型病毒可以突变为烈性型 疫苗 H5N1亚型油乳剂灭活苗 Re 1株 H5N2亚型油乳剂灭活苗 N28株 H9N2亚型油乳剂灭活苗 Re 2株 禽流感H5亚型重组鸡痘 POX 载体活疫苗H5 H9二价油乳剂灭活苗 Re 1株 Re 2株 H5亚型DNA疫苗H7油乳剂灭活苗新城疫 LaSota 禽流感重组二联活疫苗 免疫防控 1 禽流感病原血清亚型众多 易变异 选用疫苗要与当前的血清亚型相同 2 必须要免疫 免疫程序为 产蛋前免疫三次 分别在2 3周龄 8 10周龄 15 18周龄 产蛋期3 5个月免疫一次 3 国内当前主要流行H5和H9亚型禽流感 H5和H9都要做好免疫 4 做好鸡群隔离 防治鸡群在没有产生抵抗力的情况下 新的变异毒株的出现 六 传染性支气管炎 呼吸型肾型生殖型腺胃炎型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 高度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 打喷嚏和气管罗音 雏鸡可见流鼻液 拉白稀粪 产蛋鸡产蛋率下降 畸形蛋增多 发病特点 发病率为1 30 不等 死亡率为1 2 蛋鸡外观无异常 如正常鸡 产蛋前不易被发现 只有产蛋时能被发现 投抗菌素治疗无效 剖检时输卵管不发育或间断性发育 输卵管壁如膀胱样 或输卵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 泄殖腔内有的根本没有输卵管的开口 或输卵管开口处有白泡 但卵巢发育正常 发病主要原因 雏鸡在1 2周内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场被传支感染 传支免疫不确实 育雏前2周内鸡舍内外环境控制不好 有大肠杆菌及霉菌毒素继发感染 有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 造成传支免疫失败 传支免疫程序不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等 免疫防控 1 鸡群免疫 1日龄使用新支二联活疫苗 选用H120或MA5疫苗毒株 2 加强进雏前鸡舍的清洗 消毒 进雏后鸡舍内外环境的控制 每天鸡舍内外环境彻底消毒一次 减少舍内外传支病毒含量 3 加强雏鸡2周以内的饲养管理 保持温度稳定 减少温度 湿度忽高忽低对鸡群的应激 4 预防支原体 大肠杆菌等条件性疾病的发生 防止霉菌毒素中毒 这些疾病的发生会破坏呼吸道粘膜屏障或造成免疫抑制 造成免疫失败 关键点控制 免疫原则 及早落实免疫 及早建立局部粘膜抵抗力 保护疾病感染的门户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播能力强 可经空气传播 经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感染 当前养殖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 鸡群随时面临被感染的威胁 因此 雏鸡到场后应立即进行活疫苗免疫 及早建立局部粘膜的抵抗力 是成功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 关键点控制 疫苗选择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众多 各型之间交叉保护作用差 所以免疫时尽可能选择多的血清型疫苗 形成交叉保护 首免用H120或MA5毒株 二免 7日龄 可用H120 2880毒株 三免 17日龄 活苗 Mass株和Coon株 灭活苗免疫 新支二联油苗 关键点控制 免疫方法 一般采用滴鼻 点眼法 滴鼻接种时 堵住一侧鼻孔 向另一侧鼻孔内滴入疫苗液 点眼接种时 侧位抱定鸡只 向睁开的眼中滴入一滴疫苗液 待疫苗液吸收后放开鸡只 七 肠毒综合症 小肠球场魏氏梭菌 八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v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l 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未成年鸡的一种急性 接触性 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感染鸡导致免疫抑制 本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 法氏囊 导致鸡体免疫机能障碍 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临床表现为鸡大群精神不振 厌食 腹泻和高度虚弱 剖检以机体脱水 肌肉出水 法氏囊肿大岀血为特征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v 雏鸡阶段 3 6周龄 发病率最高 随着日龄增长 易感性下降 10周龄后的鸡群很少发病 法氏囊病发病快 突然 死亡率高 发病以后易出现免疫抑制现象 使其他疫苗免疫应答反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 使患病鸡对多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强 本病特点 鸡群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 嗜睡 双翅下垂 羽毛无光泽 肛门有刺激 病鸡不断啄咬自己肛门 剖检时 法氏囊肿大 出血 外观呈胶冻样或紫葡萄样 粘膜出血或有出血点 腺胃 肌胃交界处出血 腿部 胸部肌肉有条状或斑状出血 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发病主要原因 鸡场和周围有法氏囊病史 母源抗体参差不齐 雏鸡舍内外环境控制不好 免疫时机不当 免疫防控 1 疫苗免疫 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2 环境控制 法氏囊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 可在发过病的鸡舍存活很长时间 造成对下批鸡的威胁 因此在做好免疫的同时还应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 首先对雏鸡舍或患过病的鸡舍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 消毒液以碘制剂 福尔马林较好 其次要加强进鸡后雏鸡舍的隔离 卫生 消毒 严防通过饲养员 饲料 饮水 器具等将病原带入鸡舍 免疫防控 3 发病后的处理 对发病鸡群及早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有较好防治作用 同时应改善饲养管理 提高鸡舍温度 充分供应饮水 在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 减轻对肾脏的损害 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 提高维生素含量 投服抗生素 防止继发感染等 关键点控制 疫苗选择 有活苗和灭活苗两种 灭活苗主要给种鸡使用 目的是为后代提供母源抗体 活疫苗的毒力有高 中 低之分 高毒力疫苗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强 但对法氏囊损伤严重 很少使用 低毒力疫苗对法氏囊损伤轻 但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弱 不能抵抗超强毒株病毒的感染 针对当前一些地区流行强毒与超强毒株 必须使用中等毒力疫苗免疫才能有效控制 如 M65 VIRG07 免疫日龄的选择 首次接种应于母源抗体降至较低水平时进行 这样才能使疫苗少受母源抗体的干扰 但过迟接种 强毒会感染无母源抗体的雏鸡造成发病 正确做法是采血测定雏鸡的母源抗体 琼脂扩散法 当母源抗体降至60 70 时首免 间隔5 7天后二免 这样可保证所有鸡群获得良好免疫 没有检测条件时 可参考种鸡场提供的免疫程序 结合当地的疾病发生状况去落实免疫 免疫方法滴口或饮水免疫 饮水免疫的注意事项 1 免疫前根据舍温停水2 4小时 2 饮水器要准备充足 能保证2 3鸡只同时饮水 免疫前用清水洗涤饮水器 避免使用金属器具饮水免疫 3 根据鸡的日龄 舍温 计算免疫所需要的水量 要求在1 1 5小时之内 全部鸡只都饮到足够量的疫苗 饮水免疫的注意事项 4 水中需不含氯及其它消毒剂 可在疫苗水中加入0 2 0 3 的脱脂奶粉 对疫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 免疫45分钟后 观察鸡群的饮水情况 饮水量不足的鸡只给予第二次免疫 九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春秋季节交替时多发 尤以成年鸡多见 其特征为呼吸极度困难 咳出血痰 剖检可见喉部及气管粘膜肿胀 充血 岀血 有时附着黄色干酪样物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寒冷季节症状表现严重 死亡率10 20 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易继发大肠杆菌 支原体病等 病鸡呼吸困难 伸颈张口呼吸 流鼻汁 流泪并伴有结膜炎 鸡冠发紫 笼具上常见咳出的血痰 剖检时主要病变集中在气管和喉部粘膜充血 出血 气管内有多量渗出物 血样物或血块 各种病毒的感染 寄生虫的侵害 营养不良 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密饲 通风不良均可使病情加剧 流行特点 1 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 以成年鸡多发并且症状典型 2 病鸡和康复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健康鸡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接触和吸入含有病毒的分泌物 饲料 垫草 饮水及用具等感染发病 本病一旦传入鸡群 则迅速传开 3 集群拥挤 通风不良 饲养管理差 维生素缺乏 寄生虫感染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措施 1 发病鸡舍与未发病鸡舍严格隔离 彻底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扩散 2 免疫防控 1 5 6周龄首免 13 14周二免 可保护整个产蛋期 2 免疫时要慎重选择疫苗厂家 严格控制疫苗用量 选择免疫效果好 副作用小的疫苗使用 免疫剂量不超过1头份 3 为预防免疫反应 可在免疫时投服对呼吸道敏感药物控制结膜炎的发生 采用点眼免疫 最好免一侧 防止两侧眼睛同时出现结膜炎 4 与新城疫活疫苗的免疫有干扰 两种免疫要间隔十天以上 十 鸡痘 鸡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但自夏初到秋季的蚊虫多发季节多发 主要表现两种症状 一种是皮肤型 主要是在无毛皮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