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_第1页
29、《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_第2页
29、《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29 重重阳节阳节的的传说传说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 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 师学艺 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 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 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二 教学重点 难点 通过阅读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 铲除瘟魔为 民除害的精神 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 教学准备 课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古诗 现在哪位同学能 背诵 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 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 到底是怎样来的呢 板书 重阳节的传说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新课的学习 学生的积极性浓厚 在 此基础上学习新课 激发了学生好奇心 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 二 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1 学生一读课文 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 助拼音多读几遍 把字音读准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把句子读顺畅 2 学生二读课文 和同座合作读 可以每人读一节 互相指正读 错的地方 3 学生三读课文 指名读或开火车读 每人一个自然段 读后请 学生进行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 4 学生四读课文 默读 想一想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多读课文 教师在课上给足时间 每次读书应明确要求 注意读的质量 三 指导认字和写字 1 屏显本课的生字 2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 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 重点探讨交流 妻 拜 瓶 侵 袭 这 5 个字的写法 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 学生练习写 5 个生字 3 个词语 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 进行评价 指点 四 语文实践活动 调查访问 家人 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五 作业 写生字抄词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默读课文 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 拜师学艺斩妖除魔纪念桓景 二 深入研读 1 指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 出 示 桓景病好后 一心想除掉瘟魔 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指读 评读 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 2 默读第四自然段 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 结合学生汇报 出示重点内容 出示 他一路走 一路打听 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 趟过了一条 河又一条河 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 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从 终于 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桓景拜师学艺历尽了艰辛 可见他为民除害的决心 多么坚定 出示 桓景每天勤学苦练 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 练 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 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读写结合 既理解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 的精神 又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学习传说故事的写作特点 为本单元的习作 打基础 从写作角度说 传说故事多半是口头流传的 要求便于记忆 所以多 用反复 对比 重叠等修辞方法 使故事情节在反复 对比中产生扣人心弦 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 学生在表达时不用告诉他们这些内容 能模仿上文去说 就可以了 3 过渡 桓景一心为民除害 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 象 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 你有什么感受呢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 学习第二部分 出示灯片 思考题 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 你有什么感受 自学提示 1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问题 2 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 简单批注 3 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汇报 理解重点 1 到了瘟魔出来那天 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 让大 家带在身边 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 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联系上文理解桓景按照师父的办法去做 做好了斩妖除魔的 准备 2 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 和瘟魔展开了搏斗 瘟魔见 势不妙 转身就逃 桓景对准他的后心 嗖 地掷出宝剑 哧 的一声就把 他扎死了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桓景奋勇除魔 毫不畏惧的精神 再有感情 地朗读 读出学生对桓景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 三 总结课文 1 填空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此后每年的这一天 人们都要举行 等活动 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 为民除害 九月初九又是 重阳日 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 重阳节 2 你喜欢桓景吗 说说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