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构》PPT课件.ppt_第1页
《预应力混凝土构》PPT课件.ppt_第2页
《预应力混凝土构》PPT课件.ppt_第3页
《预应力混凝土构》PPT课件.ppt_第4页
《预应力混凝土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一 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概念二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锚具三 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四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7 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7 1 1概述1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极限拉应变很小 所以在使用荷载作用下 一般均带裂缝工作 由于混凝土的过早开裂 使钢筋混凝土构件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 一是裂缝的开展使高强度材料无法充分利用 从结构耐久性出发必须限制裂缝开展宽度 这就使高强度钢筋无法发挥作用 相应地也不可能充分发挥高级别混凝土的作用 二是过早开裂导致构件刚度降低 为了满足变形控制的要求 需加大构件截面尺寸 这样做既不经济又增加了构件自重 特别是随着跨度的增大 自重所占的比例也增大 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多限制 2 预应力混凝土的定义为了避免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出现裂缝 并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 在结构构件受外荷载作用之前 可通过一定方法预先对由外荷载引起的混凝土受拉区施加压力 用由此产生的预压应力来减小或抵消将来外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 这样在外荷载施加之后 裂缝就可延缓或不发生 即使发生了 裂缝也不会开展过宽 可满足适用要求 这种构件受外荷载以前预先对混凝土受拉区施加压应力的结构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下面就以图7 1所示简支梁为例来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a 预加压力作用 b 使用荷载作用 c 预加压力和使用荷载共同作用 图7 1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力分析 7 1 2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2 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预应力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 1 提高了构件的抗裂性能 使构件不出现裂缝或减小了裂缝宽度 扩大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应用范围 2 增加了构件的刚度 延迟了裂缝的出现和开展 减少了构件的变形 3 提高了构件的耐久性 由于预应力能使构件不出现裂缝或减小了裂缝 减少了外界环境对钢筋的侵蚀 从而可以满足构件使用年限的要求 4 能充分发挥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的性能 可以减少钢筋用量和构件的截面尺寸 减轻构件自重 节约材料 降低造价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工作原理 7 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锚夹具7 2 1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构件中预应力的建立 都是依靠张拉钢筋来实现的 根据张拉钢筋与浇筑混凝土的先后次序 常用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先张法和后张法 1 先张法 即先张拉钢筋后浇注混凝土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 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 用锚具临时固定 浇注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 以上切断放松钢筋 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 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 图6 1先张法工艺流程 先张法施工简单 靠粘结力自锚 不必耗费特制锚具 临时锚具可以重复使用 一般称工具式锚具或夹具 大批量生产时经济 质量稳定 适用于中小型构件工厂化生产 2 后张法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先浇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 以上 再张拉钢筋 钢筋束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 埋管制孔 浇混凝土 抽管 养护穿筋张拉 锚固 灌浆 防止钢筋生锈 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 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 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 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 阻力 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 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 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 这种方法设备简单 不需要张拉台座 生产灵活 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 包上塑料纸或套管 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 浇混凝土养护 张拉钢筋 锚固 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 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 不必预留孔洞 穿筋 灌浆 简化施工程序 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增大 降低造价 适用于跨度大的曲线配筋的梁体 图6 2后张法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 a 浇注构件混凝土 预留孔道 穿入钢筋束 b 张拉钢筋并锚固 c 往孔道内灌浆 3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优缺点先张法采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 当前采用较多的是在台座上张拉 台座越长 一次生产的构件就越多 先张法的工序少 工艺简单 质量容易保证 但它只适于生产中 小型构件 如楼板 屋面板等 后张法的施工程序及工艺比较复杂 需要专用的张拉设备 需大量特制锚具 用钢量较大 但它不需要固定的张拉台座 可在现场施工 应用灵活 后张法适用于不便运输的大型构件 7 2 2锚具和夹具锚固预应力钢筋的工具分为锚具和夹具两种类型 当预应力构件制成后能够取下重复使用的称夹具 而留在构件上不再取下的称锚具 目前我国常用的锚具和夹具根据受力原理的不同常分为以下几种 1 依靠摩擦力锚固的锚具 如锥形锚 波型夹具 JM12型锚具 XM型锚具及QM型锚具等 2 依靠承压锚固的锚具 如镦头锚具及夹具 钢筋螺纹锚具 3 依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进行锚固的 常用的锚夹具有 螺丝端杆锚具 锥形锚具 GZ型锚具 JM12型锚具 QM型预应力锚具体系 XM型预应力锚具体系 镦头锚具等 夹具 主要依靠摩擦力来夹住钢筋 它不留在构件上 剪断预应力筋后夹具的作用即消失 锚具 永久地留在构件上 如锚具失效构件中的预应力将全部消失 摩擦型锚具 墩头锚具 粘结型锚具 利用构件端部预留锥形自锚孔的后浇混凝土锚固预应力钢筋 承压型锚具 利用螺帽 垫板等的承压作用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端部 使构件出现脆性破坏 con越大 混凝土中的预压应力越大 但过大会产生如下问题 预应力筋过早进入流幅 降低其塑性 增加钢筋的松弛损失 7 3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 1 张拉控制应力 con是指张拉钢筋时 预应力钢筋必须达到的预拉应力值 7 3 1张拉控制应力 表7 1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2 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与钢筋种类和施工方法有关 规范规定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con不宜超过表7 1规定的数值 且不应小于0 4fptk 前期损失或第一批损失 如锚具变形 管道摩擦 台座与钢筋的温差 钢筋松弛损失等 后期损失或第二批损失 如混凝土收缩徐变 局部挤压损失等 7 3 2预应力损失 前期损失或第一批损失 后期损失或第二批损失 预应力损失值不宜笼统地估算 应予分项计算 然后相加确定总的损失值 但各项预应力损失值又不是截然无关的 试图求得各项预应力损失的 净值 是很困难的 由于锚具 垫块本身的变形 其间裂缝的压紧及钢筋在锚具中的滑移引起的损失 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 张拉端锚具的变形和钢筋的内缩值 1 锚具变形和钢筋回缩损失 l1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块体拼装的结构 尚应考虑填逢间的预压变形 当采用混凝土或砂浆为填逢材料时 每条缝的预压变形值为1mm 先张法构件 当台座长度超过100m时 可忽略 l1 后张法构件 l1只考虑张拉端 因锚固端锚具在张拉过程中已被压紧 后张法中 张拉钢筋时 钢筋在孔道中滑动 就会产生摩擦力 孔道偏差等因素引起的 曲线型孔道而引起的 2 孔道摩擦损失 l2 考虑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间的摩擦系数 2 采用超张拉可以减少 l2 0 1 1 con停2分钟 0 85 con停2分钟 con 措施 1 对于较长的构建可以两端进行张拉 混凝土蒸汽养护时 预应力钢筋与台座之间温差引起的损失 钢筋的线膨胀系数 采用二次升温法可减少 l3 先在常温下养护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 5 10N mm2时再逐渐升温 3 温差应力损失 l3 钢筋在高应力作用下 长度不变而应力随时间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钢筋张拉后1小时内约完成总松弛的50 24小时内完成总松弛的80 以后逐渐收敛 采用超张拉时为0 9 不采用时为1 0 常数参见规范的相关内容 4 应力松弛损失 l4 措施 采用超张拉可以减少 l4 0 1 05 1 16 con停2 5分钟 0 con 在高应力下 本需1小时才能完成的损失 在2 5分钟内就完成了大部分 收缩和徐变两者相互有关 很难精确计算 为了简化两项损失可合并考虑 受拉区或受压区各自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 受拉区或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在各自合力作用点处混凝土的法向压应力 高湿环境中可降低50 干燥环境中应增加20 30 5 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 l5 采用螺旋式预应力筋作为配筋的环形构件 由于预应力筋对混凝土的局部挤压使构件直径减小所引起的损失 6 钢筋挤压混凝土损失 l6 预应力总损失的下限值 先张法构件 l 100N mm2 后张法构件 l 80N mm2 7 预应力损失的组合 7 4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及主要构造要求7 4 1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1 钢筋预应力钢筋在张拉时受到很高的拉应力 在使用荷载下 其拉应力还会继续提高 因此必须采用高强度钢筋 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钢绞线 消除应力钢丝和热处理钢筋 2 混凝土在张拉 或放松 钢筋时 混凝土受到高压应力的作用 这种压应力越高 预应力的效果越好 因此预应力构件的混凝土应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 一般不应低于C30 当采用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作为预应力钢筋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1 预应力钢筋的净距及保护层应满足的要求 A 对多根预应力钢筋 其端部10d范围内应设置3 5片与预应力钢筋垂直的钢筋网 B 对钢丝配筋的薄板 在端部100mm范围内应适当加密横向钢筋 7 4 2构造要求 1先张法构件 2 端部加强措施A 对单根预应力钢筋 其端部宜设置长度 150mm且不少于4圈螺旋筋 B 当有可靠经验时 亦可利用支座垫板上的插筋代替螺旋筋但不少于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