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展开式【F=4200,V=1.2,D=410】
44页 8500字数+论文说明书+3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dwg
低速大齿轮.dwg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展开式说明书【F=4200,V=1.2,D=410】.doc
轴.dwg




本栏目应包含以下内容:
1、设计目的与任务
实训目的是设计一个二级展开式减速器,并在实训中对本学期及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应用。
(一):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要求:输送机由电机驱动,经传动装置驱动输送带移动。要求电机轴与工作机鼓轮轴平行,整机使用寿命为6年,每天两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工作时不逆转,载荷平稳,允许输送带速度偏差为 ±5%。工作机效率为0.96,要求有过载保护,按单件生产设计。
(三):设计内容:
a) 设计传动方案;
b) 减速器部件装配图一张(0号图幅);
c) 绘制轴和齿轮零件图各一张;
d)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设计步骤与内容
见“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3、设计心得与体会
此次设计紧密联系本学期知识,可以说是我初尝机械类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体会颇多,特别是刚开始的初步设计,如果设计不合理的话,会给后面带来很大的麻烦,看似一个简单的二级展开式减速器,在刚开始的设计中就使我焦头烂额,画图也是一个难点,虽然刚大一的时候学过CAD制图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画图时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没注意到,尽管如此,但是经过这两周的努力与负出,对二级展开式减速器的设计还是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当然在完成这一次的设计当中还是有一些错误与迷惑的东西,但是我会继续认真地去学习与研究它的。
我相信在往后的日子,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赤热求学的心,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设计上一定可以有所突破。
目 录
§一 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5
§二 传动方案的分析 5
§三 电动机选择,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6
一、电动机的选择 6
二、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7
三、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计算 7
§四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8
一、V带传动设计 8
二、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设计 12
(一)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表 12
(二)低速级斜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表 17
(三)斜齿轮设计参数表 21
§五 轴的设计计算 22
一、Ⅰ轴的结构设计 22
二、Ⅱ轴的结构设计 25
三、Ⅲ轴的结构设计 27
四、校核Ⅱ轴的强度 29
§六 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33
§七 键联接的选择和校核 35
一、Ⅱ轴大齿轮键的选择 35
二.Ⅱ轴大齿轮键的校核 35
§八 联轴器的选择 36
§九 减速器的润滑、密封和润滑牌号的选择 36
一、传动零件的润滑 36
二、减速器密封 37
§十 减速器箱体设计及附件的选择和说明 37
一、箱体主要设计尺寸 37
二、附属零件设计 40
§十一 设计小结 44
§十二 参考资料 44
§一 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一、题目: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已知条件: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经传动装置驱动输送带移动,整机使用寿命为6年,每天两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工作时不逆转,载荷平稳,允许输送带速度偏差为 5%。工作机效率为0.96,要求有过载保护,按单位生产设计。
三、设计内容:
设计传动方案;
e) 减速器部件装配图一张(0号图幅);
f) 绘制轴和齿轮零件图各一张;
g)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二 传动方案的分析
§三 电动机选择,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一、电动机的选择
1.确定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2.确定电动机的容量
(1)工作机卷筒上所需功率Pw
Pw = Fv/1000 =4200*1.2/1000=5.04kw
(2)电动机所需的输出功率
为了计算电动机的所需的输出功率Pd,先要确定从电动机到工作机之间的总功率η总。设η1、η2、η3、η4、η5分别为弹性联轴器、闭式齿轮传动(设齿轮精度为7级)、滚动轴承、V形带传动、工作机的效率,由[2]表1-7查得η1 = 0.99,η2 = 0.98,η3 = 0.99,η4 = 0.95,η5 = 0.96,则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 = 0.99 x 0.982 x 0.993 x 0.95 x 0.96=0.8414
3.选择电动机转速
由[2]表13-2推荐的传动副传动比合理范围§十一 设计小结
此次设计紧密联系本学期知识,可以说是我初尝机械类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体会颇多,最为深刻的就是设计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这次设计中,计算机的应用极大的减轻了我设计的劳力。与同学进行交流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设计并不像我想像中的简单,其中我遇到不少问题,也从问题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过我认为得像减速器这类传统的器械,其设计过程逻辑极强,应该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设计,从而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
§十二 参考资料
[1] 濮良贵主编. 2006.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吴宗泽;罗圣国主编.2006.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