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课标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人生境界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课标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人生境界 所在班级情况 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47 人 其中男孩子 22 人 女孩子 25 人 班中大多数学生遵守纪律 生活习 惯 学习习惯较好 学习态度认真 作业工整 整体团结 求知欲强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有两类 皆由主读课文范仲淹 岳阳楼记 引起 一类是由洞庭湖引出的同题 材诗文 一类是由忧乐引出的同主题作品 岳阳楼记 堪称天下至文 所以要特别精 细地品读吟赏 其要处有三 其一是精神境界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之 语 与孟子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相比 哪个境界更高 其二是状物抒情 可谓淋漓尽 致 古散文的极品 其三是章法技巧 可谓巧设玄机 水到渠成 卒章见志 第二篇主读课文杜甫的 登岳阳楼 和 比较 探究 中的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其三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以及袁中道 游岳阳楼记 都是以洞庭湖为题 材的诗文 杜甫老泪纵横 李白醉意盈湖 孟浩然则暗发官瘾 其境界 气魄 手法 辞 气 都各有千秋 而袁中道之文 由记游绘景而思古 由思古而伤己 又别有一腔隐衷 这些都是在阅读时要细致分析品味的 鉴赏 评论 有三篇作品 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 梁启超的 最苦与最乐 和冰心的 谈生命 都涉及人生苦乐这个主题 准确理解各篇的思想境界和写法 比较比较 并 与前面几篇诗文对照解读 会发现它们的相通之点和独异之处 以上选文 大多涉及人生体验和感悟 因此本单元的 表达 交流 综合实践题为 体验 颖悟 要求口头交流各自对上述诗文的体悟心得 要求尝试着写一篇游记 看看是否也 能从游山玩水中获得某种人生哲理的感悟 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 朗读 背诵全文 2 学习文章把叙事 写景 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 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1 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 学习文章把叙事 写景 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 学习精炼 生动的语言 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 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崇高思想境界 2 学习文章叙事 写景 议论 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 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学习文章把叙事 写景 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1 查字典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 朝晖 夕阴 迁客骚人 霪雨 霏霏 薄暮冥冥 潜形 岸芷汀兰 皓月 心旷神恰 宠辱偕志 浩浩汤汤 2 朗读全文 做到基本成诵 3 查字典 对照注释 试翻译课文 二 导入新课 1 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 选自 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 989 1052 字希文 苏州吴县人 北 宋政治家 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 幼年丧父 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 岁登进士第 因敢于直言强谏 屡遭贬斥 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 建议在泰州修捍 海堰 宝元三年 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加强对西夏的防御 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 西夏请和 范仲淹还朝 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 包括限制以 思荫 为官 选用干练的人员 严格执行政令导项 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 于庆历五 年贬放邓州 以后还做过杭州 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号文正 世 称 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 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 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 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 范文正公集 传世 2 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 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 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膝 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 并送去一幅 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 凭着丰 富的想象 写下了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 因才华出众但豪 迈自负 被权贵所嫉 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 经常想劝慰他 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 请范仲淹代笔记胜 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 己的好机会 因自己在贬中 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 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 己胸襟 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 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 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 兵台旧址建造楼阁 取名 岳阳楼 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商隐 刘禹锡 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 岳阳楼声名益大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湖南 黄鹤楼 湖北 鹳雀鹊 山西 滕王阁 江西 登鹳鹊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4 文体简介 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一般地说 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 而后不 拘一格地写出来 都可以叫做 记 主要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 记物 写景 记人 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即景抒情 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它可以全是叙事 如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可以全是写景 柳宗元的 小石 潭记 还可以兼有叙事 写景 状物 议论等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虽有不同 但目的都 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抱负 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记 在写法上可以分两类 一 类是作者不直接说 或基本不表露自己的观点或感情状态 而是寓情理于事 景 物的描 述之中 例如 桃花源记 另一类是由事 景 物的描述中 自然发生出情理 而常以 卒 卒 完 章显志 的方式表现出来 本文属于第二类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 节奏必须整齐划一 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如阴风 怒号 浊浪 排空 其余按意义划分 不要读破句 如先 天下之忧 而忧 后 天下之乐 而乐 相邻的两组骄句之间 要有稍长的停顿 如上下 天光 一碧 万顷 沙鸥 翔集 锦鳞 游泳 提问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怎么停顿 2 请学生翻译第 1 段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3 请学生翻译第 2 段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4 请学生翻译第 3 段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5 请学生翻译第 4 段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6 请学生翻译第 5 段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四 积累文言现象 1 一词多义 和 政通人和 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 和煦 通 政通人和 顺利 北通巫峡 通向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空 浊浪排空 天空 长烟一空 消散 一 一碧万顷 一 长烟一空 全 极 南极潇湘 尽 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此乐何极 穷尽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来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因为 或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也许 2 通假字 百废具兴 具 通 俱 全 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通 嘱 嘱咐 嘱托 3 词类活用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 名词作动词 做 太守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 形容词作状语 在 之前 后 形容词作状语 在 之后 4 古今异义 气象万千 气象 古义 景象 今义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微斯人 微 古义 没有 今义 细小 5 特殊句式 衔远山 吞长江 省略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状语后置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定语后置 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 6 流传至今的成语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政通人和 五 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三 2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检查预习 1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 背诵全文 二 研讨课文 1 朗诵全文 2 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 快速背诵 下面请同学们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 6 段 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1 段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 2 4 段 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 引出 迁客骚人 登楼 览物 而产生的 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 2 段 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的问题 第二层 3 4 段 写 迁客骚人 的 览物之情 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 5 段 借对 古仁人之心 的探求 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 6 段 点明作 记 的时间 这是全文的核心 3 提问 写文章 往往以一两个警句 关键性词句 振起全篇 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 景 这背景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在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的基础上 重修岳阳楼 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 的逆境中 仍不以己悲 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 与一 般的 迁客 不同 4 提问 第 2 段写洞庭湖的全景 用 衔远山 吞长江 如果把 衔 改为 连 把 吞 改为 接 好不好 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 同 衔 吞 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 把 远山 长江 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 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 连 接 来替换 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 画面是静止的 效果没有这样好 5 提问 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 气势非凡 衔远山 吞长江 2 宽阔无边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3 湖光山色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6 提问 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 而用 然则 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 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 写 迁客骚人 的 览物之情 7 朗读第 3 段 提问 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 极力渲染 悲 的气氛 因己而悲 8 朗读第 4 段 提问 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 极力渲染 喜 的气氛 因物而喜 9 提问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 的 悲 和 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 的 悲 心旷神恰 宠辱偕忘 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 的 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 古 仁人之心 作对比 引出下文 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 突出全文的主旨 10 提问 古仁人之心 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 内涵是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11 提问 古仁人 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 先讲 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讲 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 12 提问 进 指什么 退 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 进 指 居庙堂之高 在朝廷上做官 退 指 处江湖 之远 不在朝廷上做官 借代 13 提问 微斯人 的 斯人 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 指古仁人 也暗指滕子京 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箴之意 7 微斯人 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 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 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和 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4 提问 怎样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 我国古代早有 与民同乐 的思想 孟子 乐民之 乐者 民亦乐乐 忧民 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 乐以 天下 忧以天下 来源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 天下之乐而乐 的观点 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 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 负 他提倡的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的精神 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5 提问 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 最后才点出警句 先用比较方式设 问 以 不以物喜 则忧其君 调明 古六人之 心 的内涵 显示了 古仁人 的阔大胸 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此得出 进亦忧 退亦忧 的论断 突出一个 忧 字 自然引 出第二个设问 何时而乐 使文章又推进一层 设问后而警句出现 给人印象极深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示例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 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三 写作特色 1 繁简得宜 层层蓄势 2 叙事 写景 议论 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骈散结合 词语富有生命力 四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 以及对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的分析 表达了作 者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 负 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5 描写洞庭湖面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6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7 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8 表现 古仁人之心 的具体内涵的句子是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 表明作者要与古仁人保持一样的思想情操的句子是 微斯人 吾谁与归 10 表明迁客骚人的 悲 的具体内涵的句子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11 表明迁客骚人的 喜 的具体内涵的句子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13 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4 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气象万千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登岳阳楼 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诵诗歌 感知诗中的形象 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 学会赏析名句 激发灵感 陶冶情操 丰富文化积累 3 与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在思想和艺术方面进行比较 体会优秀诗作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 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 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 感受杜甫诗歌语言的魅力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设备 电视系列片 唐之韵 千秋诗圣 下 VCD 预习要求 1 给生字注音 并抄写 2 遍 2 朗读并背诵本诗 3 收集杜甫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示例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作者逝世前一年 即唐代宗大历三年 768 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 公 安一路漂泊 来到岳州 今属湖南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 凭轩远眺 面对烟波浩渺 壮阔无垠的洞庭湖 他又有何想 有何感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 登岳阳楼 感 受诗人那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 二 简介作者及背景 一 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 二 教师整理归纳 播放 PPT 学生再对预习作业进行简要补充 投影文字及图片 杜甫 公元 712 770 字子美 唐代著名诗人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 生于河南巩县 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学传统的家庭中 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唐朝 武则天时期 著名的 诗人 所以他 7 岁开始学诗 15 岁时就已扬名 杜甫的诗歌现存 1400 多首 它们深刻地 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 20 多年的社会情况 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 同时 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所以 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 诗史 杜甫是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读书和漫游时期 三十五岁以前 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陷贼和为官时期 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西南飘泊时期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 穷年忧黎元 致君尧舜上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 始终贯穿着 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 强烈的时代色彩 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 生活画面 因而被称为一代 诗史 杜诗风格 基本上是 沉郁顿挫 语言和篇章结 构又富于变化 讲求炼字炼句 同时 其诗兼备众体 除五古 七古 五律 七律外 还 写了不少排律 拗体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 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还继承了 汉魏乐府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的精神 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 创作了不少 即事名篇 无复依傍 的新题乐府 如著名的 三吏 三别 等 对后来元白的 新乐府运动 产生了积极影响 生平详见 旧唐书 卷一九 中 杜工部集 三 诵读 整体感知 一 疏解字词 板书 坼 ch 乾坤 qi n k n 戎马 r ng m 轩 xu n 涕泗 t s 解释 坼 分裂 乾坤 指天地 戎马 代指战争 轩 窗户 涕泗 眼泪 鼻涕 二 请学生听读 要求闭目静听 潜心感受 可以播放朗读材料 也可以教师配乐范读 三 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 尽量读出感情 四 指名学生朗读 师生点评 指导学生从节奏 咬字 重音 感情等方面来评价 五 朗读的节奏及重音处理 昔闻 洞庭水 今上 岳阳楼 吴楚 东南坼 乾坤 日夜浮 亲朋 无一字 老病 有孤舟 戎马 关山北 凭轩 涕泗流 六 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出感情 感知形象 四 研读赏析 一 首联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1 从这句诗中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诗人对洞庭水大概是久闻大名 今日终于来到 运用的是记叙的表达方式 没有形容 没 有夸张 不见抒情 2 似乎不见抒情 是否此句真的是大白话 不含真情 文字的朴素无华 并不代表情感的苍白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 名扬海内 今天登 上湖边的岳阳楼 俯仰江山 首联借 昔 今 二字展开思路 拉开时间的帷幕 为 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 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 曾先东游吴越 后北游 齐赵 岳阳楼是千古名胜 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 无奈战乱频仍 身世漂荡 难以如 愿 今日流落至此 方得以一饱眼福 3 用自己的话说说 首联中内敛的情感是怎样的 是尽兴一游洞庭湖的夙愿得以实现的喜悦 还是历经漂泊流落于此的苦痛 这是需要仔细 揣摩的 从文字的表面乍看之下 很容易从人之常情推测出诗人此时有着登楼的喜悦 清 人仇兆鳌就认为 昔闻 今上 喜初登也 杜诗详注 但仅这样理解 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 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 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 寄寓着漂泊天涯 怀才不遇 沧海桑田的许许多多的感触 从作者简介的环节中 我们知 道 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 不得意的 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 致君尧舜上 再 使风俗淳 的抱负 哪里想到一事无成 昔日的抱负 今朝都成泡影 诗里的 昔 今 两字自有其深深的媚力 4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读这两句诗脑子中浮现的画面 萧瑟秋风 吹起洞庭湖层层波涛 远天无日 低空断云 冷雾凝霜 枯草横陈 岳阳楼上 一位老者凭栏而立 他鬓发如霜 衣衫破旧 但两只眼睛却深深地凝望着洞庭深处 岳阳 楼上已无昔日的繁闹 冷冷清清 老人独立在岳阳楼上 周围没有一个人陪伴 他是谁 没人晓得 二 颔联 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1 简要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吴楚 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 今湖北 湖南及安徽 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 今 江苏 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吴国 坼 分裂 诗的颔联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 水 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 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中一样 2 用了什么修辞 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动用想象 达到了这样宏伟和辽阔的精神空间 一个 浮 字 不着痕迹地把苍茫大地变得轻了 也把洞庭湖反衬的极目无垠而且深沉浑厚了 写出洞庭 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 意境阔大 景色宏伟奇丽 日夜浮 三字 下得深沉 寓情于 景 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宋代刘辰翁说 此联 气压百代 为五言雄浑之绝 3 用自己的话描述读到这样的诗句会涌起怎样的想象 三 颈联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尾联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四流 1 清代黄生 杜说 云 前半写景 如此阔大 五六自叙 如此落寞 诗境阔狭顿异 上下联中内容反差大 如何理解这样的反差 五 六句 转到自己身上 杜甫从 760 年开始 就度着 漂泊大西南 的艰苦岁月 在现 在已整整八年了 从四川经湖北到湖南 漂泊的生活使他和亲朋的书信来往完全断绝 加 上一身多病 正如随处漂泊的孤舟一样 自己一路上只有以舟为生 如今看到这样开阔的 天地 就不能徒然想起自己 天地是如此广阔 可是自己的处境却狭窄到这种地步 两相 对比更为难堪 这是诗人此时的实际感受 所以上面写得极开阔 这里写得极黯淡 前后 映衬 越显得两者矛盾 而诗人的无穷感慨 也就不难从这里看的出来 2 描述诗人 涕泗流 时内心的活动 参考 他凝望洞庭的眼睛湿润了 他多年浪迹天涯 怀才不遇 饱尝尽世间冷暖 他失去过亲人 失去过家园 甚至差一点失去自己的国家 自己人生坎坷 现在又多病无医 连一个朋友 也没有 湿润的眼中流下的泪 是对人生的苦楚 是对命运的怨恨 是对亲人的眷恋 是对朋友的怀念 想自己空负经天纬地之才 却落得有家难奔 有国难投 眼见国土沦陷 却回天乏术 不由得不痛上心头 山河破碎身如风飘之絮 身世浮沉恰若雨打之萍 天下 之大却无容身之地 孤寂之苦却无可诉之人 眼望关山只见雄关漫道 远眺长安唯睹战火硝烟 自己经历过的一幕幕惨剧又在眼前萦绕 新安道上抓丁差吏的凶狠 石壕村中夜半老妇的哀求 潼关城下筑城民工的辛苦 新婚诀 别 垂老离家 无家贱子 千里饿殍 白骨现道 暴尸堆叠 哀鸿遍野 老者无法想下 去 人民受难 百姓遭殃 自己却无能为力 眼见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终结 自己又无法挽 救 老者陷入深深的自责 老人凭栏失声 这哭声中包含着苦 包含着怨 包含着恨 包含着愁 五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并背诵全诗 之后小组间展开朗诵比赛 六 播放 唐之韵 片断 千秋诗圣 下 七 小结 杜甫的诗堪称 诗史 加之诗人深广的爱国情怀 高超的文字功力 使他的诗作 尤其 是晚期律诗 更具一种沉郁顿挫 一唱三叹之特点 极耐开掘 登岳阳楼 是杜甫的代 表诗作之一 这首著名的诗作 同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一起被镌刻在江南三大文化名楼 之首的岳阳楼上 自唐以来 一直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主流穿越千年而永不漫泯 八 布置作业 1 朗读 背诵这首诗 2 杜甫 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 你更喜欢哪一个 说说理由 写在作业本上 3 杜甫 范仲淹的借景抒情 哪一个对你的触动更大 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1 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 个别抽查背诵 3 集体背诵 岳阳楼记 4 点评抽查情况 二 交流与探究 1 杜甫 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 你更喜欢哪一个 说说理由 示例 我喜欢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 在那儿集中了巴陵的美景 它衔远山 吞长江 汹涌 着 流动着 无边无际 早晨阳光灿烂 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 晚上云雾低垂 把 洞庭湖笼罩在昏暗之中 在范仲淹的笔下 仿佛能听到阴雨连绵季节里 洞庭湖上阴风的 怒号 令人闻之断肠的虎啸猿啼声 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 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 上 还有飞来飞去的沙鸥 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 岸边有着发出浓郁芳香的花草 最美的 是那洞庭湖的夜景 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 渔歌的对唱 唱出人们心中无尽的欢乐 示例 我喜欢的是杜甫笔下的洞庭湖 那是怎样的湖水啊 兼天 接地 极目无垠 深沉浑厚 这儿构筑了一个水的世界 水的深渊 水的宇宙 杜甫想象的气魄更为博大 浩淼起伏的湖面正是诗人宏伟和辽阔的精神空间的体现 2 杜甫 范仲淹的借景抒情 哪一个对你的触动更大 为什么 示例 我认为范仲淹在 岳阳楼记 中有关 古仁人之心 的阐述尤为精彩 作者以天下 为己任 常说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这种 先忧后乐 的思 想 正是作者的理想 从他力主革除弊政 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 确实不是徒托空言 他借滕子京嘱写 岳阳楼记 的机会 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 正是为了 假托古人 自写怀抱 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 荣辱而悲喜 虽遭贬谪 但忧国忧民之心 决不改变 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最后一句自明志向 以问句的形式表达 自励 励人 委婉含蓄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 必须有胆 有识 有志 固然不容易 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 绩之后还能后乐 才更加可贵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那种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的品质 至今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示例 杜甫想着自己戎马关山之北 封狼居胥 刻石记功 也想着自己带兵凯旋 鞭敲金 镫 齐唱凯歌 可这一切又太遥远了 蓦然回首万事成空 如今自己鬓发已白 韶华不 再 往日的壮志雄心早已尘封在过去 现在 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 老者无语 泱泱洞庭 水 难洗尽自己忧国忧民之念 浩浩凌云风 怎吹散自己思家思友之情 昔魏武也曾秋临 碣石 也曾冬至赤壁 但他横槊赋诗曰 对酒当歌 而此时 自己深秋登岳阳楼 面 对洞庭山 面对长江水 却无豪情可言 无壮志可抒 悲天天不应 撼地地不语 一定是 苍天冷血 日月无情 要不然怎能面对如此悲惨的世间而不闻不问 百姓无辜 何以当 此灭顶之灾 苍生无罪 怎当受此战乱之苦 他个人的 伤心 总和 万方多难 的战 乱结合在一起 这就使得他的悲痛有了社会的广度 为了强化这社会的悲痛 他又从 天 地 的宏大空间 古今 的悠远时间两个方面充实其深度 杜甫的气魄 杜甫的深度 就是由这种社会历史感 宏大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三维一体的构成的 以上交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关键在于引导他们学会深入解读文本 并能结合与作者 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 三 课堂总结 四 齐诵 登岳阳楼 五 课外作业 比较 探究 诗两首 游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 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进入诗文意境 3 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难点 1 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 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 2 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媒体运用 投影设备 视频 音频等 课时安排 2 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 了解三位作者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文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 诗两首 一 导入新课 面对洞庭湖水的奇丽风光 唐杜甫岳阳楼上 凭轩而涕 而宋范仲淹则 表达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人生理想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 在唐李白 孟浩然 明袁中道这三个文人的眼中笔下 洞庭湖又会引发出怎样的情思呢 可先由学生来发言交流介绍前两个文人李白 孟浩然 后由老师作总结性补充说明 一 投影 李白画像 简介李白写作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的时代背景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相信大家一定是再请熟悉不 过了 它是著名诗人李白的 静夜思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李白的一首与洞庭景观联系 在一起的诗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 759 秋 此年春 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 行至巫山 幸遇大赦放还 九死一生 喜出望外 立即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赶忙返至江夏 李白 获得自由以后 为什么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呢 天地再新法令宽 夜郎迁客带霜寒 江夏赠韦南陵冰 原来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 希望朝廷还能用他 但是他在江 夏活动了一个时期 毫无结果 幻想又落空了 只好离开江夏 出游湘中 在岳州遇到族 叔李晔 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 他们此次同游洞庭 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二 投影 孟浩然画像 简介孟浩然生平与写作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的时代背景 关于诗人 代表作 过故人庄 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 当时社会安定 经济繁荣政治清 明 诗人一生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 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 四十岁时 来到长安 渴望 出仕 但长安之行 求官失败 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 失意而归 有 孟浩然集 他是唐 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 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 水行旅诗 二 学习课文 一 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诗 老师注意正音 正音 刬 ch n 楫 j 2 学生集体朗读两首诗 注意朗读节奏 二 深入理解第一首诗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1 指名学生朗读此诗 2 学生思考与讨论 1 诗人 刬却君山 的目的和动机何在 第一句中的 好 该如何理解 提示 表面上铲平君山是为了让湘水无阻碍地横流 但实际上他是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 让自己能有平坦的人生道路可走 好 即表示虚拟的假设如果能做到那该多好啊 整句 如果能把君山 刬却 那有多好啊 2 最后一句 醉杀 了什么 为何用这样一个词 提示 文字上是说洞庭秋色为酒所醉杀 实际上是诗人把自己醉杀 同时也让洞庭的秋色 醉杀了 用上了这样的词表示出作者奇特的想像 他让洞庭与自己同醉 并在诗中表示出了诗人 醉后发清狂 的情境 此时的他已分不清是洞庭醉了还是他自己醉了 3 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此诗所写的内容 提示 如果 没有了君山的阻碍 湘水可以尽情地横流 那么 巴陵 也就是岳阳 的洞庭湖水 就全部是酒了 这样的话 洞庭的秋色就全都要醉死 人 了 3 教师分析古诗 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 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 他们此次同游洞庭 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李白才华横溢 素有远大抱负 而朝政昏暗 使他一生蹭蹬不遇 因而早就发出过 大道 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的感叹 而今到了晚年 九死一生之余 又遭幻想破灭 竟至无路 可走 数十年愤懑 便一齐涌上心头 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 开怀畅饮之际 举眼望去 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 挡住湘水不能 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 就好象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 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 于是 发出了 刬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 的奇想 他要铲去君山 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 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 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 他多么希望铲除世间 的不平 让自己和一切怀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啊 然而 这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 君山是铲不平的 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 何以解 忧 惟有杜康 还是尽情地喝酒吧 诗人醉了 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 好象洞庭 湖水都变成了酒 而那君山上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 于是又发出了浪漫 主义的奇想 巴陵无限酒 醉杀洞庭秋 这两句诗 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 又 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 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 用洞庭湖水似的无 究尽的酒来尽情一醉 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文字上是说洞庭秋色为酒所醉杀 实 际上是诗人把自己醉杀 同时也让洞庭的秋色醉杀了 在这种秋色上 水之滔滔 乃酒之 滔滔 酒之滔滔 乃情之滔滔 洞庭之酒 秋色之醉 乃诗人之醉 秋为酒醉杀 是实写 人为秋色醉杀 是虚写 三 深入理解第二首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 指名学生朗读此诗 2 学生思考与讨论 1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在诗人孟浩然笔下所见到的洞庭湖景色 提示 秋水盛涨 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 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 水天一色 洞 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水汽蒸腾 如烟似雾 仿佛江边湖畔的沼泽地带 都受到湖水的滋养哺育 才显得那样草 木繁茂 郁郁葱葱 湖水翻江倒海一般澎湃汹涌 稳固如山的岳阳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 在它的脚下 显得异常渺小 2 此诗运用什么修辞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提示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诗人的心愿是 渴望能为朝廷效力 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赏识 和录用 诗人婉转地向张丞相表白心愿的诗句是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3 诗十分讲究炼字 你觉得本诗中有哪些字用得传神 说说自己的见解 提示 如 平 字起得从容不迫 平 就是水很满 很充盈 同时视野很辽阔 一望 无际 涵 混 字点明洞庭湖汪洋浩阔 与天相接 吞天吐地 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度 颇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的描写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 万千 蒸 字渲染一种湿漉漉 水淋淋的气氛 给人以孕大含深 蒸蒸日上的动态感 撼 字放在 岳阳城 上 给人一种万钧雷霆的感觉 炸 得岳阳城天摇地动 几近 坍塌 极显湖水喧嚣澎湃 表现出桀傲不驯的自然伟力 3 教师分析诗歌 此为一首五言律诗 开头首联两句 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 汪洋浩阔 与天相接 润泽着千花万树 容 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颔联三 四句实写湖 气蒸 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 仿佛广大 的沼泽地带 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 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 郁郁苍苍 而在人们眼中的这 一座湖滨城 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 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 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 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 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 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 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 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 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 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 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 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 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 居耻圣明 是说在这个 圣明 的太平盛世 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 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 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 可是并非本愿 出仕求官 还是心焉向往的 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 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垂 钓者 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 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 这最后两句 意思是说 执政的张 大人啊 您能出来主持国政 我是十分钦佩的 不过我是在野之身 不能追随左右 替你 效力 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这几句话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 结网 淮南子 说林训 的古语 另翻新意 而且 垂钓 也正好同 湖水 照应 因此不大露出痕迹 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本诗作为干谒诗 写得得体适宜 称颂对方十分有分寸 但又不失自己的身分 措辞也不 卑不亢 不露寒乞相 委婉含蓄 不落俗套 实为第一等文字 三 对比阅读 拓展延伸 1 孟诗中 波撼岳阳城 真的是岳阳城被洞庭湖摇动了吗 想像一下这种景象 它美吗 为什么 这和李白的 刬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 有没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 1 波撼岳阳城 这本来是一种错觉 洞庭湖的波澜如果真的要撼动岳阳城的 话 那就是一种灾难了 这里强调的是 洞庭湖的波澜起伏 如此宏大 好像岳阳城在起 伏一样 这一联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就是因为 气蒸云梦的空间感和波撼岳阳的运动感 二者结合起来 不但宏大 而且惊险 2 与李白的诗有一点异曲同工之妙 两人都着眼于运用想像的手法写出洞庭湖恢宏的气 势 不同的是 孟的此句想像是建立在实景的基础上 而李的诗句则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感 情需要用虚构的方法进行大胆的假设的 2 比较两首诗写洞庭之景的异同 并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 说说诗歌具有怎样的特点 1 明确 写景的同 均运用想像和联想的手法写出洞庭湖景色美丽绝妙与非凡博大的气 势 写景的异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通过虚拟的想像来写景 并借洞庭湖水 写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 其重在抒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通过实写洞庭湖水浩瀚 壮阔的景象 引出了自己渴望出仕的心愿 其重在明志 2 提示 诗歌的特点 从语言上来看 诗歌短小精悍 注意语言的凝炼性 节奏性 跳 跃性 从意境上来看 意象鲜明 并且在意象中蕴藏着丰富的想像力和辽阔的想像空间 从思想内容上来看 诗歌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 它常被用来委婉地抒情言志 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 游岳阳楼记 一 复习与导入 1 检查背诵 诗两首 2 游岳阳楼记 作者简介 袁中道 明代文学家 字小修 一作少修 湖北公安人 万历进士 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 长愈豪迈 与其兄宗道 宏道并有文名 时称 三袁 同为公安派 其绩稍 逊于宏道 反对复古拟古 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 提倡真率 抒写性灵 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 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 二 感知课文 1 请学生根据课文注解 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 第一段写洞庭湖水奇的原因 第二段写作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引发自己的联想 和感慨 2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 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原因是什么 即 所以奇也 的原因 提示 袁中道的文章用知识为我们客观准确地回答了此问题 他在文中谈到如此盛大的水 势 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 是 九水 九条江的水汇集了 才有湖的规模 第二 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 第三 二者相遇 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 水面扩大了 才 澄鲜宇宙 摇荡乾坤八百 里 第四 岳阳楼正好在 江 湖交会之间 因而才能 朝朝暮暮 看到 吞吐之变态 第五 楼前有君山 在君山上观景 得水最多 千里一壑 粘天沃日为奇 第六 在岳阳楼上看水比较少一点 但有 君山妖蒨 弥补了缺陷 第七 如果没有君山 莽莽洪流 一览无余 比较单调 有了君山 就富于变化了 结论是 岳阳楼的景观之美 就在于 得水而壮 得山而妍也 2 找出文中表作者因景变而发生感情变化的句子 对于这情感的变化 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 予时四望惨淡 投箸而起 愀然以悲 泫然不能自己也 提示 作者居然因为风景变幻而哭将起来 可见不但感情容易激动 而且对感情相当放任 这种敢哭敢笑 在封建道学自矜自持 喜怒不形于色蔚为风气的时代 明清小品作家敢于 表述自由的性灵 正是其可爱可贵之处 3 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哪些历史人物 有何用意 明确 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宋朝滕子京 范仲淹 联系了修建岳阳楼的滕子京因在在官场 上受到打击而宾客间大哭的典故 以及范仲淹在其流传千古的 岳阳楼记 中的 先天下 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提示 用这样的联系来对照自己当时的人生经历 表现自己的人生感慨 袁中道认为滕子 京不应该哭 因为他已经在中央朝廷为著名的谏议 在地方也是著名的将帅 又有范仲淹 这样的知己 到了岳阳这个地方 用不了多久 就该有政迹可报 如此境遇 有何可哭 而像自己这个样子 四十多岁了 头发都白了 还没有为保卫国家作出什么贡献 遭逢 兄长病故 加上飘零异乡 又是面对 寒雁一影 这样的遭遇 是则真可哭也 真可哭 也 他这不仅是为自然现象而哭 更是为个人政治遭遇而哭 他这种敢哭敢笑的个性追 求 即他文学创作中一直追求的 独抒性灵 三 对比阅读 拓展延伸 师生共同讨论探究 1 孟浩然 袁中道表达的思想境界与杜甫 范仲淹有什么不同 提示 杜甫 范仲淹总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 亲朋离散 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 戎马关山 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从而表达出了宏大思想境界 而孟浩然 袁中道 的诗文只限于自己个人的政治命运 思想境界很狭小 2 从袁文中看 袁中道实地游历了岳阳楼 而据考证 范仲淹当年并未到岳阳 只是参照 家乡太湖和有关诗文资料 调动想像 写成了这篇散文 参见汪曾祺 蒲桥集 湘行二记 作家出版社 1992 年版 那么 1 是否由于上述原因 袁中道描写的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景观比范仲淹笔下的更为细致具 体 明确 相比之下 袁的文章是更为具体 不过诗意性不强 客观性很强 如文章中明确点 出在枯水季节 洞庭湖并不怎么样宏伟 不过像一匹绸缎而已 这表现出了散文的写实性 知识性趣味 而范的文章想像很丰富 已经尽可能强化了诗意 诗化的抒情风格很明显 3 对比所学内容 本课 诗两首 杜诗 登岳阳楼记 与本课 游岳阳楼记 范文 岳阳楼记 归纳概括诗歌与散文的异同 提示 1 诗言志 志 是独特的情感世界 个人的感情 甚至儿女私情 哪怕像周邦 彦 柳永那样的离经叛道的感情 都是可以充分抒发的 而文以载道 文章的社会功能 比诗歌严肃得多 也沉重得多 道 则不是个人的 而是主流的 是道德化的 甚至是 政治化 规范化的意识形态 它渗透着作者对情感理想的追求 所以在散文中 人格往往 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2 歌与散文的 意 也就是内容 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就是形式不同而已 如果内容 是米 散文就是把米煮成饭 诗歌就是把米酿成酒 饭没有改变米的形状 而酒把米的形 状和质地都改变了 诗歌是想像的 变异的 而散文则比较写实 四 教师小结 附 板书设计 诗歌两首 诗言志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李白 刬却 平铺 酒 醉杀 虚构 想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涵 混 蒸 撼 景 水天相接 浩荡无垠 欲济 端居 耻 徒有 心愿 得到任用 出仕为官 散文一篇 散写实 游岳阳楼记 袁中道 第一段 洞庭湖水奇 第二段 景色变坏 心情变糟 追溯古人 涕泪而下 鉴赏 评论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 理解作者 与民同乐 的思想 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 积累文言词汇 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 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 积累文言词汇 2 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一 配乐欣赏 整体感知 放录音配 春江花月夜 古筝曲要求同学们随录音想象文中所描的画面 思考每段所写的 内容是什么 总结 欧阳修的文笔清新流畅 文辞委婉 雍容自如 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二 逐段分析 探究鉴赏 1 分析第一自然段 齐读之后指导学生们思考 此段是概括写了亭子的环境和亭子命名的由来 写亭子的环境 作者是从哪里落笔 如何观察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亭子的命名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结合抒 情的 总结 是从远山落笔 立足于滁州 先是定点观察环视 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 点出 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 接着动点观察 景随步移 山行六七里 先闻水声 后见泉水 最后峰回路转 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 写出了亭的环境 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 写完景过 后层层设问 通过作亭者谁 名之者谁 引出了命名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于山水之 间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2 分析第二自然段 让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阅读课文弄清文意 思考 作者写了哪些风景 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你的感受如何 总结 在作者的眼中 醉翁亭山间朝暮四时无一不美 清晨 日驱之雾 怡红快绿顿现眼 前 傍晚谷归山各 让人遐想神往 春天 野花香气无处不散 夏季绿树成荫 微风习习 秋天天高气爽 霜色洁白 冬日里嶙嶙的怪石令人感受到的是另一种诗情画意 真是美不 胜收 难怪作者抒发到 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分析第三自然段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作者的眼里 他周围的景物无一不美 这也说明了他的心情是 十分快乐的 他的心情为什么这么好呢 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 一个也字一句 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 我们可命名为 滁人游图 太守宴图 众宾欢图 太守醉图 看 课文分析 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 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 众宾欢图中 众宾的形 为和神态如何 太守醉图中 太守的面目和神态怎样 思考 为什么写太守宴图之前先写滁人游 总结 这就应了我们刚刚学过的 岳阳楼记 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 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 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 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 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 络绎不绝的游人 一 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 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 可谓政通人和 百姓安居乐业 快乐无比 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 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 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 分析第四段 在第四段中 作者用两个相同的句式点出了四种乐即 山林之乐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之乐 思考 这些乐中谁的乐的涵义最丰富 其乐的涵义有哪一些呢 可先做提示 结合当时 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政治生涯考虑 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 我们看到了作为一方太守的作者 目接山水之乐而乐 耳听禽鸟之 声而乐 眼见滁州游人之乐而乐 这种带有 民胞物与 情调的宽广襟怀正是宋人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高远理想的一种执著追求 但是这美好的人生境界毕竟只是在 作者所治理的滁州局部一方闪现 而在作者曲折的政治生涯和所生活的忧患从生的北宋生 活中再现的则是那种力不从心 年迈无力的感觉 这也正是他 39 岁便以翁自居的原因 充满忧患的社会迫使作者在闲适生活中寻觅愉悦之境 而他所觅得的愉悦之境又难以摆脱 整个社会忧患阴影的笼罩 故意做出来的平静毕竟掩饰不住政治失意所带来的凄凉心情 在冲淡纤禾农 疏野超诣的外在形式下 带有深深孤寂和凄苦 秀美的山水之间悄然流动 的是一股若隐若现的忧郁和悲哀 正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电商营销方案设计
- 珍珠奶茶的营销方案策划
- 减肥水果营销策划方案
-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
- 酒店网站建设方案咨询
- 咨询方案的总结
- 钢箱梁施工方案整改
- 建筑方案设计资源包括哪些
- 跑步健身活动方案策划
- 人工智能技术与AIGC应用 课件全套 第1-8章 认识人工智能 - AIGC 的发展与展望
- 危险源辨识以风险评价登记表格范例
- EN61238-1额定电压36kV电力电缆用压接和机械连接器 试验方法和要求
-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自动插件机操作指导书
- 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
- 手榴弹使用教案
-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
- 高考作文卷面书写
- 三效并流蒸发器的换热面积计算
- 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bridge team management
- 心律失常介入培训教材课后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