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灿烂的中华文化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课 灿烂的中华文化 本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 中华 通过前面学习已了解我国的人口 资源 环境等国情 爱我中华 从何唤起学生这种 爱国之情 从了解到爱是升华 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解决的是文化认同感的问题 仅靠教师的讲解 远远不够 效果也不好 所以 以学 生的合作探索为主 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 基于此点 设计本课时 从导入到展开 再到升华 各个环节都强调 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由 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在知识上 使同学们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 特点及中华文化的力量 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的品质 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 本特点的能力 能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充分利用演示 讨论 讲授等方法 并设 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 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讨论 并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通 2 过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进行综合分析 形成观点 加深认识 培养学生全面的 历史的 分析中华文化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了解中华美德的基 础上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 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影响 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的品质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影响 传统美德绵延不绝 历久弥新 学法和教法分析 学法 讨论探究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 在 交流讨论 欣赏感悟 等环 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 动口 动手 让学生有所知 有所思 有所悟 教法 创设情景法 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归纳法 活动探究法 练习法 提问法 讲授法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中华文化 传统美德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但又可以寓于形象 生动 的历史资料之中 学情分析 通过初二的学习 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对中华文化的特点缺乏了 解学生面对的文化 有历史的和现实的 外来的和本土的 进步的和落后的 积极的和颓废的 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 有融合又有斗争 一些学生对中国文化 传统美德的认同感 有所减弱 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如果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 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 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的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 价值 盲目的迷信外国文化 那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 我 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结合的重大影响 3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 教师 学生共同收集文化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 收集中国古代故事或民间故事 3 收集对自己的成长影响较大的传统格言 警句 4 收集有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报道 教学模式 情境 感悟 教学模式 情境设定 包括教师设定的情境和学生搜集到的事例情 境 问题发生 学生感悟 评价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引言 在外国人心中 她是茶叶 她是瓷器 她是泰山 她是长城 她是北京太和殿 她是西安 兵马俑 在中国人心中 她是盘古 她是女娲 她是大禹 他是皇帝 她是白居易的 长恨歌 她是曹雪芹的 红楼梦 同学们 她到底是谁 是啊 是我们的祖国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 我们知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这节课我 们继续领略华夏神韵 走进灿烂的中华文化 灿烂的中华文化 引导过渡 生读幻灯片内容 2008 年 8 月 8 日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灿烂的焰火和雷鸣般的 击缶中拉开了序幕 中国人民以极富民族特色的方式盛情欢迎四海宾朋 把一席精美的文化盛宴 呈现给亿万观众 这是一场富含 中国元素 的开幕式 有网民说 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把中国 文化的和谐内涵艺术地告诉了全世界 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 出示幻灯片图片展示 一场中华文化的盛宴 它实现了 世界给我十六天 我还世界五千年的 的承诺 它是中华年华语世界文化的完美融合 4 探究乐园 请参考书本 p 65 页最后一段 说说你在开幕式表演中看到的 中国元素 并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 出示幻灯片 奥运看文化 中华文化大家找 方法 问答法 出示幻灯片 1 指南针 2 焰火脚印 3 瓷器 4 纸卷轴 5 宇航员 6 和 字方块阵 7 孔子 3000 弟子吟诵画面 8 船桨组成的穿的造型 9 大型太极拳体操表演 10 昆剧 齐读课本 65 页最后一段 中华文化的构成 进而在进行图片展示 出示幻灯片 1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2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3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4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问题 1 所有这些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博大精深 2 谁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生答后齐度读 各族人民相互团结 相互学习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创造了 灿烂的中华文化 出示幻灯片 以表格形式展示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先秦散文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生读材料 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 从远古走到现在 从现在流向未来 长河映照出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雨烟尘的身影 回荡着中华儿女自豪的声音 刻印着中华文明独特 的文化记忆 用四字成语概括中华文化的另一特点 源远流长 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时空穿梭 再现外国古代文化 出示幻灯片 古巴比伦文化 图片 教师 巴比伦文化最悠久 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 出示幻灯片 古印度婆罗门文化 图片 5 教师 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 可创造文化的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 出示幻灯片 古埃及文化 图片 教师 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 但历经希腊化 罗马化 直到 17 世纪伊斯兰化 已与古代面目全非 出示幻灯片 玛雅文化 图片 教师 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比 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 留给后人千古不解之谜 教师 这些文明古国的文化都没有被延续 被发扬光大 只有中华文化延绵不绝 历久弥新 在世 界文化的大花园中熠熠生辉 图片 探究乐园二 1 看书思考 几千年来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 却绵延不绝 历久弥新 为什呢 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 2 归纳中华文化的地位 3 列举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师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几千年来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 却绵延不绝 历久弥 新原因是什么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 力之中 教师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地位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 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教师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生答略 出示幻灯片 日本的和服 茶道 孔子学院 2004 年埃菲尔铁塔通体红色 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 法国民众 2003 2005 的中法文化年 猜一猜他是谁 截至 2006 年 7 月 已有 80 所以他命名的学院落户 36 个国家和地区 还有 38 个国 家的 99 个机构提出了办学申请 6 他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被称为世界 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 公元前 551 年 前 479 年 名丘 字仲尼 鲁国 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被其弟子整理编成 论语 一书 成为后 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教师 儒家思想 仁 义 礼 智 信 和 的思想 教师 思考讨论 儒家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影响有哪些 教师 请同学们填写下表 仁义礼智信对今天的人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对中国的什么建设有影响 有利于提升全人类的什么素质 而 和 的思想对人们 对中国 对世界又有何影响 生读材料 1988 年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起发出倡议 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避免混乱 必须恢复孔子 道德 教师 归纳中华文化的影响 生齐读幻灯片内容 幻灯片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 路 具有深刻的影响 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教师 过度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长河中 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 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都内 在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 教师 说一说你了解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 这些故事分别体现了哪些美德 生答略 知识竞赛 传统美德知多少 写成语 教师 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哪些 生答略 教师 出示南京路上好八连事例问 以上材料说明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课本 P67 小结 7 出示幻灯片 越来越多的孩子热忠于外来文化 出示幻灯片 我的感悟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面对文化的交融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办 出示幻灯片 观点一 中国人就应该学中华文化 外来文化还是少吸收为好 取其精华取 其糟粕 观点二 我们应该紧跟世界步伐 一味守着传统东西 就是落后 那要挨打的 传承文明 开拓创新 教师 通过本课的学习 说一说你的收获 出示幻灯片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产生 产生 组成 内容 组成 内容 灿灿 特点 博大精深特点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源远流长 烂烂 中华文化中华文化 地位 世界文化花园的奇葩地位 世界文化花园的奇葩 的的 价值观念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发展道路 中国 发展道路 中国 中中 影响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影响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华华 表现 略 表现 略 文文 传统美德传统美德 化化 特点 生生不息特点 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历久弥新 教师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在知识上 同学们应掌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特点及中华 文化的力量 作用 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的品质 能以实际行动弘 扬优秀的中国文化 课后作业 8 请同学们用各种形式创作一个反映中华文化的小作品 如 快板 三字经 诗歌或歌曲 形成性评价 本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启发式教学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 寓教于乐 使抽象的东西具体 化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口语表达能 力 有利于提高教学量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力图打破了原来呆板的教学模式 以故事导入的形式 采用多种教学 手段创设情境 以教材为依托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我觉得成功之处有 运用灵活多样的 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激发兴趣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很好的理解这些民族文化载体 2 成功创设了教学情境 激发兴趣 单纯的说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学生的心理 创设有趣的故事 情景 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 在不知不觉 中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讲传统美德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不足之处个人认为就是从整节课来看 教师在教学的内容上转换的有些快了 学生思考 问题的时间相对较短 在材料的处理上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