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的四个要素 怎样才算高效 课后自我四问便知 此四问也可用来评价他课 此四问乃指 明确目标 提高效率 注重方法 课堂效果 问题一 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 获得多少 这是明确目标的问题 备课首先要准确把握课标 但依据课标确定目标并非照搬 而应根 据学情灵活变通 依据内容和学情确定目标 课标是最低标准 基本门槛 可适当提高 上海格致中学就提出 国标校本化 要求结合 校实际把课标具体化 变成校标班标师标 这样才能把课标落到实处 不仅要清楚让学生获得什么 还要明确获得多少 学到什么程度 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 性可检测性 英语单词就不能笼统地说要学会本课 10 个单词 何为 学会 须知 课标 对单词还有 四会 三会 之分 必须明确告知 另外 课中还要达标检测 问题二 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这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 向课堂要效率 每节课的目标都应当堂完成 这节课的任务还需 课后几小时作业才能完成 就不是当堂达标 而是加重了课外负担 目前 在课效问题上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课前无预习 课后无作业 这是课教水平 效率最高的方式 北京 22 中孙维刚就是这种方式 中学六年大循环从不布 置课外作业 所有问题都是在课内解决 也许有人说特师水平高 一般难做到 现在 高青部分农村初中在尝试 课前零预习 课 后零作业 课前没预习任务 课后没书面作业 学生没有传统意义的作业本 做到了把 时间 能力 健康 三还给学生 高青县花沟初中就明确要求 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下书面作业 不准课下发成套的书面试题 课上完不成作业不准留 在课下 更不准留隐性作业 推行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制度 做到 定目标 快节奏 大容量 讲练结合 当堂达标 突 出体现 学一点 记一点 会一点 知识当堂消化 原则 自习课提倡 自助餐 式学习 学生选择要补学科目 或预习新课 或复习旧知 或练习 提高 都由学生自定 不受教师干涉 这样 教师提高了课效 课业负担明显减轻 而教学质量却大幅攀升 为增加课间休息时 间 还把课减为 40 分钟 课间延为 15 分钟 每天课时数不变 真正体现了 把健康还给 学生 需要强调 课前零预习 课后零作业 必须以课堂高效做保证 高青县几所初中主要抓课 教效率 对于双基做到了当堂教当堂会 当堂作当堂改 不留尾巴 当然 课前无预习任 务不等于不许预习 只是不硬留 不检查 课后不留作业不等于课后不学习 而是不留与 课本直接关联的书面作业 如自习课 学生可自由选择预习或复习内容 老师不能给学生 硬性规定书面作业 这样 学校就可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 如时政播报 影视教育 书法 绘画 自由阅读等 2 课前有预习 课后无作业 课前发预习学案 要求必须完成书面预习作业 上课先检查预习情况 只点拨不会的 课 堂完成必要练习题 课后不再布置巩固性作业 但要布置下节课预习作业 实际上 每节 课后仍有作业 只是把巩固性作业变成预习作业 有人说预习不是作业 预习有多种形式 如果自由看书 没有书面硬性规定 就不是作业 如果发学案练习并让学生必须完成还要 检查 就是作业 如果每门课都布置大量课前预习作业 学生负担自然就会加重 3 课前有预习 课后有作业 目前 大都课前有预习学案 课后有巩固作业 可以说一堂课前后夹击 学生没有轻松时 间 甚至有学校搞循环式教学 不分课上课下 课堂无边界 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学生负 担就会大大加重 除了学习书本知识 基本没有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 同样上一节课 有的提前让学生用了 3 4 课时预习 并与学生进行反 复演练 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展示表演 听课人都为之惊叹 但这种课没有效率可言 而 有的仅仅是课前与学生交流 10 分钟就开始上课 虽然课堂不热闹 但学生学得很扎实 这 就如同赛跑 发令枪响之时 运动员都应该站在零点起跑线上 而有的却提前站到了 60 米 处 已没有可比性 因此 公开课或同课异构活动应该是当堂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不能提 前与学生见面或布置预习作业 只有这样才能看出一堂课效率高低 问题三 让学生怎样获得 这是教学方法问题 目前教法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是 先学后教 和 先教后练 先学后教 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能解决就要让学生自学 教师不 急于讲 不会的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 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加以点拨 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 一步 先让学生说 学生回答错了不要紧 教师可以纠正 但一定要给学生学与说的机会 先教后练 是一开始就由教师讲 讲概念 讲例题 讲完之后让学生练习巩固 采用这 种教学方式的教师有一个基本假设 今天是新授课 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 所以我要从最基本概念开始讲起 难道学生真的是一无所知吗 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吗 如果教师没有给学生自学的机会怎么就知道学生自己看不懂 比如 有一位教师在讲数学 例题时 只是自己在黑板上讲例题 讲完了就出几道题让学生练 上完了课学生也没有翻 开书 我问这位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看书 他说书上例题每一步都很清楚 连答案都有 学生看会了就不认真听讲了 有学生很浮躁 看一遍就不想看了 难以深入 什么是 会 学生看明白了不一定会 能够写出来 能够给别人讲明白才是 会 教师先让学生在限 定时间内自己看书 看完后合上 把例题每一步都写出来 再讲给同桌听 并就每一步说 明为什么这么做 根据是什么 如果每个学生能够给别人讲明白 就是真会了 课堂上不 要怕学生看书 不要怕学生浮躁 不认真 而应跟上检查措施 三分教学 七分管理 先进教法没有管理做保证就落不到实处 衡量一堂课效率的高低 不但要看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 还要看学生怎样掌握的 是教师 灌输还是自学掌握 这有着本质不同 问题四 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 课堂效果高不高主要看课堂达标率 如果目标合理而适度 学生就应当堂达标且要人人达 标 只有少部分学生达标不能算好课 有些教师在 达标测试 环节往往流于形式 主要 表现在 只检查学优生 教师提问几个好学生 这几个会了就以为全班达标了 这种检查有很大的 随意性和偶然性 在一节课上 教师要尽量检查到每类学生 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单靠教 师提问很难做到这一点 可通过合作小组相互检查来实现 虽然全部检查 但对学困生无补救措施 有些教师在下课前也搞全班检测 做对举手 不 举手也不问错在何处 课后谁来给他补课 何时汇报结果 没有具体补救措施 这些学生 就会逐步变成落后生 虽然对于需要拓展拔高 能力训练和价值观的问题 不可能做到堂堂清 人人清 但对于 每堂课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核心概念 应要求每个学生掌握 这既是课标基本要求 也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基本措施 一定要把课堂教学提高到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来看待 要做到 堂堂清 人人清 首先做到 步步清 如古文教学 第一步要求每个学生都能 熟读 包括字音字义 断句 熟练程度等 不是只检查几个学优生 而是分组让每人都要 读 同学相互检查 相互帮助 向全班汇报 大家都过关就是 步步清 了 然后翻译课 文 要求每人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上书 不看注释 不看资料 不相互讨论 能够独立翻译 这才是真会了 只有把课教每一步都夯实 每个学生都检查到 才能做到堂堂清 这样做 看似耽误时间 其实节省了重复劳动时间和课后大量作业时间 不然仅靠下课前几分钟搞 达标测试 不会的没有时间清 只能放到课后 又加重了学生课后负担 堂堂清 方法很多 如当堂练习 逐一批改 这样工作量较大 也不能全部看完 另一 做法就是通过合作学习 2 人小组 6 人大组 先由小组两个人相互检查 大组长复查 教 师巡回检查 这样一个少不了 能够覆盖到全体学生 班额大点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作:学习抒情》课件
- 养老院建筑无障碍设计方案
-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案
- 工程现场污水排放管理方案
- 住宅用地规划与优化方案
- 2025河北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选聘128名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12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芜湖宜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定向遴选芜湖市看护辅警1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混凝土结构防水处理方案
- 住宅临时设施建设方案
- 碎石产品包装与运输方案
- GB/T 45760-2025精细陶瓷粉体堆积密度测定松装密度
-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备案表(空表)
- 补肾养血膏方联合PRP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
- 专项复习:相似三角形折叠问题(分层练习)(综合练)
- 角色设计课程说课模板
- 武汉工业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30
- DB13T 5098-2019 无人值守起重机控制系统检验规则
- 被动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XX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各岗位廉政(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 探索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理论、关键要素与体系架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