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1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2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3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4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 1 放大镜 教学目标 1 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 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3 能根据放大镜的特征 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 幻灯片 原始计算机 电视机屏幕图像与放大镜下的计算机 电视机屏幕图像的对比 学生分组 放大镜 树叶 新闻纸 书写纸 铅画纸 过滤纸 烧瓶 烧 杯 盐水瓶 塑料薄膜 水槽 带水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工具 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它 我们曾用它观察过什么 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就让我们进行观 察 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 探究过程 1 放大镜下的发现 1 教师出示桂花树叶和新闻纸 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并记录 2 出示放大镜 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桂花树叶和新闻纸 3 讨论 用眼睛看到的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4 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 2 科学文件夹 桂花树叶新闻纸 用眼睛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 用眼睛看到的桂 花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用眼睛看到的新闻纸和用放大镜看到的 有什么不同 哪些细节是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 5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原始计算机 电视机屏幕图像 讨论 在放大镜下 的计算机 电视机屏幕图像是什么样的 2 它们是什么 1 教师出示书写纸 1 号 铅画纸 2 号 吸水纸 3 号 让学 生根据眼睛观察到的特点判断哪张是书写纸 哪张是铅画纸 哪张是吸水 2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书写纸 铅画纸 吸水纸的特征 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科学文件夹编号预测纸的种类 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特征 验证后确定的种类 3 自制放大镜 1 教师出示烧瓶 烧杯 盐水瓶 塑料薄膜 讨论 怎样用这些器具制 作放大镜 2 学生制作放大镜 并用自制放大镜观察指纹 3 讨论 这些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放大镜为什么能把物体放大呢 4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3 页的资料 4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获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 1 1 1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教学目标 3 1 知道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 凸透镜 其放大倍数越大 透镜视野越 小 中心厚度越小的放大镜 其放大倍数越小 透镜视野越大 2 掌握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3 学会选择用适当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 放大镜 直尺 方格纸 书写纸 打有小 6 号文字 学生分组 方格纸 放大镜 5 倍 放大镜 10 倍 布 无色玻璃球 粉笔 铅笔头 石块 八角茴香等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我们在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有哪些问题 每个放大镜把物体都放得一样 大吗 怎样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呢 二 探究过程 1 放大了多少倍 用放大镜观察书写纸上的小字 我们怎么知道被放大了多少倍 让学生讨 论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方法一 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 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 A 再 将放大镜提高 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 最清晰 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 B A 除以 B 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方法二 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 A 再将放大镜提高 直至格子放大到 最大 最清晰时 将直尺搁在放大镜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 B B 除以 A 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2 什么样的放大镜能放得更大 1 教师出示放大倍数不同 直径相同的两个放大镜 问 不同放大倍数 的放大镜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4 2 学生观察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并用这两个放大镜放大书写纸 上的字 讨论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3 教师出示一块布 问 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块布 看到 的布有什么不同 观察并用表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文件夹 放大镜的倍数 5 倍 10 倍 观察布料的结果 图 不同点 4 学生讨论 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块布 看到的布有什 么不同 5 学生用无色玻璃球观察物体布料 讨论 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 范围 有什么变化 6 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放大倍 数越大的透镜 视野越小 放大倍数越小的透镜 视野越大 7 教师出示粉笔等物体 要求学生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观察 结果 科学文件夹 编号 物体名称 用放大镜观察的结果 1 粉笔 2 铅笔头 3 橡皮屑 4 石块 5 面包 6 八角茴香 7 自己的皮肤 8 教师出示蝗虫和蚕卵标本 让学生思考 观察蝗虫标本和蚕卵标本 应该各选择怎样的放大镜 4 教师小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1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5 1 会使用放大镜耐心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 发现昆虫王国的 更多秘密 知道使用工具比只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更多 2 知道蝴蝶的翅 蝇的眼 蟋蟀的耳 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 了 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 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3 在学生获得更多昆虫知识的过程中 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昆虫世界的兴 趣 教学准备 1 分组材料 昆虫或昆虫标本 放大镜 学生活动手册 2 有关昆虫世界的图片 视频资料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 对话 我们曾经观察过蚂蚁 蝗虫 蚕蛾 他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 有哪些共同特征 2 讲解 像蚂蚁 蝗虫 蚕蛾这样 身体分为头 胸 腹三部分 头上有 触角 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 3 你知道蝗虫头上的触角是什么样的吗 谁能来画一画 像昆虫的触角 眼睛 耳朵这些细小的器官我们平时看得并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们就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它们的特殊构造 也许会发现昆虫世界的许多秘 密 二 观察昆虫的部分器官 1 教师提供昆虫或昆虫标本 学生分组观察蝴蝶的翅 蜻蜓或蝗虫的眼睛 昆虫的各种触角 口器等 要求先用眼睛观察 再用放大镜观察 边观察边记 录在学生活动手册里 2 交流自己的发现 蝴蝶的翅 6 交流自己对蝴蝶翅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的翅 并呈现文字 每个美丽的鳞片都有一个 小柄 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上的鳞片窝里 鳞片上有几十条到上千条脊纹 它 们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 脊纹上还有很多并列的薄片 像书页一样叠合在一起 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射出美丽的光芒 昆虫的复眼 交流自己对昆虫复眼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的复眼 并呈现文字 蝴蝶有 1 2 1 7 万 个小眼 蜻蜓则有 1 28 万个小眼 家蝇有 4 千个小眼 昆虫的复眼虽然 由许多小眼组成 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 蜻蜓可以看到 1 2 米远 苍蝇只能看到 40 70 毫米 可是 昆虫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十分敏感 当一个物体突然出现时 蜜蜂只要 0 01 秒就能做出反应 昆虫的耳朵 交流自己对昆虫耳朵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蟋蟀的耳朵 并呈现文字 耳朵长在前足胫节上 是一个膜状构造 称为鼓膜听器 螽斯 蟋蟀的听器外形为卵圆形或缝隙状 鼓膜里有 100 300 个感觉细胞 可以很快接受到同种发出的召唤 求爱 交尾 攻击 报警等声音信号 从而做出回答 据测定 螽斯科一些属听器的 最适频率为 1 万 1 7 万周秒 蟋蟀的足听器为 700 5000 周秒 但它 们能够感受到的音波范围要比最适范围广得多 蝗虫的耳朵 长在腹部第一节 的两旁 蚊子的耳朵 长在触角上 螽斯 蟋蟀的耳朵 长在前足的小腿上 飞蛾的耳朵 长在胸腹之间 蝉的耳朵 长在腹部下面 昆虫的触角 交流自己对昆虫触角的观察与发现 7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昆虫的触角 并呈现文字 触角是主要的感觉 器官 有嗅觉 触觉和听觉的功能 触角能够帮助昆虫寻找食物和配偶 并探 明身体前方有无障碍物 有些昆虫的触角还有其他用处 例如雄性芫菁在交配 时用来握住雌虫 魔蚊幼虫用来捕捉食物 仰泳蝽的触角在水中能平衡身体 水龟虫则用来帮助呼吸 3 教师小结 通过自己的亲身观察和看了昆虫复眼 耳朵 触角的介绍 我们对昆虫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课外 我们还可以继续去观察昆虫 努力 发现昆虫更多的秘密 三 启发学生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的秘密 1 谈话 我们前面观察的都是昆虫的标本 如果我们到大自然中去 在它 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观察它们 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蝉的歌唱声中去观察 一 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并且还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2 阅读教材上的观察范例 蚜虫和它的天敌 草蛉 3 制定观察计划 包括观察的内容 地点 方法 4 交流观察计划 5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包括环境保护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 小结 1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物质的晶体 知道物质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 晶 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2 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 8 3 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物质的晶体 并用图进行记录 培养学生准确画图的 能力 4 了解晶体用途 5 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 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准备 1 分组材料 放大镜 糖 食盐 碱面 味精 烧杯 滴管 玻璃片 学 生活动手册 2 演示材料 矿物质晶体的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 观察 教师出示一些矿物的晶体 如水晶 黄铁矿 方解石和雪花的实 物或图片让学生观赏 2 描述 学生描述这些晶体的不同和共同特征 3 小结 这些物质 虽然它们各不相同 但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 人们 把它们叫做晶体 晶体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过去我们在 岩石和矿 物 一课也曾经接触过一些晶体 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的物质都是晶体 但大部 分都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 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今天我们就用 放大镜来看看它们的真面目 二 观察晶体 1 谈话 白糖 食盐或碱面是我们经常用到的 今天我们来仔细观察它们 2 观察 用肉眼观察白糖 食盐或碱面 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再用放大 镜观察看看它们又是什么样的 3 汇报交流 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 食盐和碱面的样子 三 制作晶体 9 1 对话 我们自己也来制作晶体 2 对话 我们在四年级时怎样分离食盐和水 用了哪些方法 3 小结 我们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是减少水分 即把食盐溶液风干或加热 使其水分蒸发 使食盐重新析出 另外还有一种制作晶体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法 即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 使物质重新析出 4 自然界中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得到的 如海水蒸发可以得到盐的晶体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 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石晶 体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的制作方法是减少水分法 步骤如下 先制作食盐 白 糖或碱面的浓溶液 然后滴一滴在玻璃片上 让其蒸发 为了蒸发得快 滴后 要轻轻晃几下 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 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 也可以用夹子 夹住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烘干 加热时玻璃片离火焰要远一些 在溶液蒸发 的过程中 千万不要触摸它 5 分组制作晶体 学生用白糖 食盐或碱面溶液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 6 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制作的白糖 食盐或碱面晶体 并画图记录 7 对制作晶体的活动进行小结 四 欣赏更多的晶体 介绍晶体的用途 1 欣赏更多的晶体 教师用实物或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晶体 2 讲解 晶体不仅美丽 用途也很广 如红宝石晶体激发后能发出激光 叫做激光晶体 例如 激光电视 激光彩色立体电影 激光雷达 激光手术刀 等都是激光晶体的成功运用 半导体晶体广泛运用在电子产品中 我们今天的 随身听 超薄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都使用了半导体晶体 如果没有 这些半导体晶体 我们就不能看到高清晰度的电视 也不能清楚地听到远在大 洋彼岸的亲人传来的声音 此外 光纤通讯技术也离不开半导体晶体 利用这 10 种晶体做光源 人们就能在一根头发丝般的光导纤维中传递几十万路电话或几 千路电视 从而大大提高信息传递的数量和质量 3 小结 晶体的用途还很多很多 晶体是一类美丽 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 物体 它既具有特殊的结构 又有着优异的性能 但是 迄今为止 人们对它 的认识犹如冰山之一角 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五 课外延伸 了解有关晶体的知识 观察身边更多的晶体 1 4 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制显微镜的探究活动 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 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 阅读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 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促进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3 以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励学生 教学准备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 卡纸 剪刀 胶水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 如 花粉 青苔 蚕丝 纸纤维等 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学过程 1 引入 提出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更多的倍数呢 讨论 2 怎样放得更大 11 探究 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 如教材上的 图 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 然后拿开一个透镜 只用一个透 镜观察物体 反复几次 看看有什么发现 讲解 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 在 17 世纪 人 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 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 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明 使人类观察 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3 做个简易显微镜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 学生分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 4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 看看观察 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 花粉等 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5 了解显微镜的发明 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讨论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6 讲解 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300 倍 使人类看到了过去从未 看到的微生物世界 后来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显微镜不断改进和完善 可以把 物体放大到 1500 倍左右 能分辨出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 但光学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932 年 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 1 万倍 到 20 世纪 90 年代 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 了放大率 200 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 12 知道了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 从而发现了 原子世界 1983 年 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 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 显微镜技术的发展 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 它是人类最 敏锐的眼睛 7 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任务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1 5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教学目标 1 发现并提出有关生命世界的问题 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 2 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并按计划进行研究 在老师或 家长的帮助下探索微小世界 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 能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 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在班 上和大家交流 教学准备 1 教师预先准备好一些资料卡片或相关的书籍 这些资料卡片主要是操作 方面的 比如如何培养和观察霉菌 如何培养手上细菌的菌落 如何获得生活 在水里的微生物等 2 根据学校的条件 准备一些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 工具和材 料 教学过程 1 引入 对话 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只看到了跳蚤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 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列文虎克会有这么多精彩的发现 13 我们的许多同学也用显微镜发现了生物世界的许多有趣的问题 大家读读 我们教材上的事例 学生阅读教材第 15 页 宝石花耐旱的秘密 等内容 讲解 宝石花耐旱的秘密 的作者善于观察 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最后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解决了问题 得出了宝石花耐旱的答 案 我们在平时观察中 对周围的生命世界也一定有许多问题 让我们也来自 己寻求答案 2 提出问题 我们对生命世界有哪些问题呢 可以从自己的家 校园 我们的身体等方 面好好想想 自学课文第 12 页 然后分组讨论 互相启发 然后归纳出几个 可以探究的问题 如 鱼缸里的水变绿了 是不是水里有什么微生物 厨房里的砧板上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土壤中有没有微生物 我们的头发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 大组交流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 由学生或老师把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 并进行整理 归类和筛选 3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准备观察材料 说明显微镜下观察的要求 讲解观察标本的制作和培养 出示显微镜 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4 确定研究课题 制订研究计划 各组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 作为本组的研究课题 根据问题制订观察研究的计划 大组交流计划 14 5 布置课外观察任务 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下 按计划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研究 根据自己的观察研究写出研究报告 告诉学生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要求 包括课题名称 问题是怎样提 出的 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研究结果 收获和体会 内容要真实 除正文外 可附图 表格 照片 实物等 1 6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 2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能对观察过程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整理 写出 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3 发现并提出关于生命世界的问题 获得关于生命世界的更多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对教室环境做相应布置 制作一张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的研究大海报 了解各组研究的课题内容 学生准备 整理小组研究的方法 步骤 结果 遇到的问题等 完成 汇报 交流表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活动的材料准备 确定的研究计划以 及研究报告的内容 格式进行回忆 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15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个科学展示会 交流大家在上节课中研究的过程 方 法 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 交流会前的准备 在交流会中 请大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大家 既向大家展示自 己组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向大家征求对自己组的研究情况的意见 同时 我们 也要互相评一评 看看哪组的研究更好 那么我们怎样看一个研究好不好呢 应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呢 请大 家想一想 学生共同讨论 形成评价标准 A 有明确的选题 B 有完整的计划 C 研究报告内容齐全 包括选题的目的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研究的结果 研究中的问题等几个方面 D 表述清楚有条理 E 小组成员团结合作 三 召开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科学展示会 下面开始我们的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科学展示会 由第一小组先 进行汇报 请其他组的同学认真仔细听 对他们的研究报告有什么意见 建议 或者问题 可以在他们汇报结束后提出来 然后再由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汇报 教师组织其他组的同学对第一组的研究报告提出意见 建议 指出其中不 足之处和改进意见 并由第一组同学解答质疑 根据评价标准 综合各方面情 况 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 教师继续组织其他组的汇报和评价活动 16 四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科学展示会进行评价 想想有没有可以继续改进的 地方 学生评价课堂组织情况 教师小结并提出希望 教师请学生把小组的研究报告张贴在课前准备的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 么 研究大海报上 供大家学习参观 1 7 微小世界和我们 三 教学目标 1 体会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 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 索微小世界的欲望 2 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 并提高学生查阅 整理资料的能力 3 知道酵母发面的原理 懂得人类对微小世界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进 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表一或表二 每组一份酵母菌发面材料 面粉 酵母 水 塑料量杯 学生准备 整理收集的资料 完成表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课前 老师要求大家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并且 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填写在收集表中 大家完成了吗 17 这节课 我们就先一起来交流关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一组同学在交流的时候 大家注意仔细听 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他们交流后 提出来 二 资料交流会 教师组织学生按序分组汇报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 成果的资料 教师 哪组同学愿意先来交流你们收集到了哪方面的资料 学生汇报 等一组汇报之后 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这一组的资料进行评价和质疑 由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按这样的方法 组织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并对交流的资料进行讨 论评价 及时结合学生所谈到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如学生谈到 袁隆平的杂 交水稻培育工程时 可以激发学生为祖国有这样的科学家的自豪之情 也可适 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 将来向袁隆平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欲望 教师小结 大家收集的材料真丰富 像同学们刚才所介绍的 人类确实在 探索微小世界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 既有食品 医学方面的 也有农业 生物工程 微电子技术等其他方面的 这些发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我们有些同学还每天都在享受着这些发现所带来的成 果 三 尝试用酵母菌发面 出示 面粉 酵母 水 塑料量杯 大家看 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 教师介绍酵母 18 很多同学早餐都要吃馒头或者包子 那么馒头 包子是怎么制作的呢 它 们在制作的过程中 都要经过发酵这个过程 通过发酵可以使面粉体积膨胀 而发酵就离不开酵母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尝试着怎么使面粉发酵吧 教师示范 先用一小烧杯 50 毫升 水将酵母 10 克左右 化开 再加入面粉 100 克左右 和匀 揉成面团 然后放入塑料量杯中 教师 现在我们来观察面粉会有什么变化 我们可以每隔 20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组织学生分组尝试面粉发酵的实验 四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课外坚持记录 面粉发酵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课 外继续观察记录 下节课一起交流面粉的变化情况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 分析 综合 概括的方法 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 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19 教学重点 能通过具体的实验 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 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 塑料袋 易拉罐 水结冰图片 生 蜡烛 火柴 铁绣钉 纸 教学过程 一 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 切身环境导入 观察我们的周围 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 教师指出 我们能直 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 深入探讨 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 还 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 火 声音 电 光 它们是物质么 4 建议作出讨论 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 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 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 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 示例 塑料袋实验证明 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 小结 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 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 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 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 没有任何变化的 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 教师给予肯定 1 师引入演示 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 易拉罐和水 结冰的图片 讨论 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点呢 物质本身没有变 形状改变 变化速度不同 20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 分组实验发现 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 它们会发生变化么 它们的变 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 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和之前一样么 铁和铁锈 是同一种物质么 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 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 比较前后两种实验 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 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 让物质发生变化 1 在教师提供的铁丝 热水 纸张 蜡烛 火柴中 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 的变化呢 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 要求学生作出适当 合理的解释 教师适当补充 尤其是蜡烛的燃烧 2 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 变化速度的快慢 是否产生 新的物质 3 过渡引申 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 对于岩石 房屋 马路在变化 么 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 说出你的依据 四 总结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 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 大小 有些变化 就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21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 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 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 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 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 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 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 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准备 每组一次性杯子 沙子 豆子组合 锈钢汤匙 蜡烛 火 柴 糖 教学过程 一 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 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 的保障 二 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1 实验前的观察 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 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2 学生根据观察回答 师简要板书 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 特性 3 引导推测 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 它们会发生变化么 依据 是什么 怎么做来证实 建议 留取对比样本 22 4 混合实验 思考 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 5 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 怎样观察的更清晰 6 分离实验 引导思考 用什么方法分离 怎样分离 根据所想方法选择 实验品实验 7 观察比较 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 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 教师要予以肯定 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 8 小结 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 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 没有变 为或产生新的物质 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 的变化 都是物理变化 板书 物理变化及其特点 二 糖的加热实验 1 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 观察白糖特点 记录表格中 2 预测 给白糖加热 会发生哪些变化 填在表格中 3 实验 a 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b 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 进行实验 c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4 交流 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 引导明了 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 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 5 小结并引申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 变化 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板书 化学变化及其特点 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来看 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 引导比较 融化时是物理变化 后期才是化学变化 比较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呢 23 6 拓延 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的燃烧是怎样 的变化呢 三 总结 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 们称为物理变化 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 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 做个有心人 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 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3 米饭 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 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 利用这一特性可 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 分析推理 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 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 米饭 淀粉 碘酒 滴管 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教学过程 一 谈生活经验 24 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 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 学生谈 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 品味米饭 1 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 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 2 3 分钟时间后 请同学说说 2 思考 米饭是甜的么 说明了什么 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 后来怎么又 甜的呢 3 试尝馒头或面包 1 2 分钟 什么味道 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 有关 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 4 阅读课本 30 页资料 认可淀粉的存在 唾液的作用 三 淀粉实验 1 出示淀粉 观察感受淀粉 2 实验感受淀粉特性 用滴管滴一滴碘酒 观察 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 能碰到实验品 3 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 观察 说明了什么 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 思考 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 是一种新物质么 这是一种 化学变化 四 食物淀粉鉴别 活动 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 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 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 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 记录在 31 页表格上 五 激趣拓延 神秘信件 活动 在革命时期 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 出示事先准备好 的密信 谁能帮我们解读 课外活动 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25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 实验 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 推理 教学重点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 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 小苏打 白醋 火柴 蜡烛 玻璃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 1 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 观察特点 描述 记录特征 判断物品 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 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又能联系生活 板 书 小苏打 2 领取白醋 观察描述 记录特征 判断 板书 白醋 二 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 1 过渡提出问题 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 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为什么 说说理由 2 学生讨论回答猜想 可能有同学了解 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 怎样吧 26 3 实验 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 可以参阅课本 仔细观察发生现象 看 听 摸等 4 实验交流 在实验中 怎么做的 有什么现象发生 重点引导气泡的 产生 来源和性质 三 验证产生气体 1 推测 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 怎么验证你的设想 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 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 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 颜色 轻重 是否含有氧 气能等 2 引导实验一 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 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3 引导实验二 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看到什么现象 说 明什么 4 根据实验所得信息 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 并说明为什么 5 小结并延伸阅读 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 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 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 它还存 在很多地方 阅读 页 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 四 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 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产生气体二氧 化碳 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 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 课外搜集 铁生锈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7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 实验获得证据 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 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 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 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铁片 锈铁 铁锈 电路 磁铁 锤子 教学过程 一 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 影响了我们的使用 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 观察铁锈 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 提出问题 明了探究任务 铁锈是从铁变来的 那么铁锈是铁么 生答 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 取出铁 锈铁 铁锈 刮下来的 仔细观察回答 如何支持我们的看 法 3 引导思路 要看铁锈是否是铁 除了观察等外 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 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 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 页表格 指出 是对比实验 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 以及实验注意点 4 反馈交流探讨结果 展示填表 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 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 导电 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 明铁锈不是铁 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 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是铁和谁发 生的化学变化呢 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28 三 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 教师提出问题 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 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 成的 2 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 制定研究计划 4 交流研究计划 相互质疑补充 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 通过比较 铁 为什么生锈 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 指 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 人员分工等 四 总结 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 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 我 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 43 页相关资料 铁为什么会生锈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 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 假设 检验 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 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29 教学难点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 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 一枚铁钉 一把镊子 教学过程 一 直入实验 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 介绍硫酸铜溶液 观察特征 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 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 浸入 溶液中约 分钟 观察它们的反应 记录下来 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 这样 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 各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观察要细致 记录要清晰 4 反馈交流 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注重比较和推理 5 引导思考 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 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 明 生答补充 6 小结 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 这 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 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 观察 37 页图片 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 回顾整理 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 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 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本质特征 总结拓延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使铁生锈 在平常生活中 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30 把铁与水 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 假设 检验 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 验证 用 科学讨论会 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 互相启发 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 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 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 教学难点 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教学准备 课前经历 5 课作业 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 作 出观察和记录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导入 在第五课中我们学习了铁生锈化学变化时 布置了课外的实践作业 生锈 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 二 交流展示实验成果 1 各组回顾实验过程 整理实验结果 准备交流 2 集体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在交流评价中注重实验设计中的对比 以及说 明的问题 3 出示 38 页实验记录表 分析 根据这个问题设计的实验合理么 谈谈 现象的记录你可以看出什 么结果 推理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讨论 生锈究竟是空气或水的原因还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的原因 31 4 可以怎样改进你们的实验 你的设计过程和记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么 5 小结 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 铁生锈的快慢 1 和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相比 铁生锈化学变化的很慢 但是每年由于生 锈造成的损失却十分巨大 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快慢来控 制生锈 2 小组讨论 根据生锈条件怎样设计对生锈速度的探究 可以参考课本 资料 3 制定研究计划 注意对比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4 布置课外活动 完成活动探究 四 防治生锈 我们知道了铁锈的形成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那么该怎样防止呢 1 说说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防止方法 说明其原因 2 观察涂有油漆的铁片 思考说明其中的道理 3 课外观察自行车 自行车是怎样防生锈的 资料阅读 页 铁锈的形成 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 动和人类的生活 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 32 用总结 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 用阅读资料 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教学重点 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 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教学准备 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 水 糖 柠檬 酸 苏打 勺子 杯子 开水 教学过程 一 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1 看课本资料回顾 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 罗列出来 2 综合填表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变化类型及特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 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 蜡烛的 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 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3 交流表格填写的知识的综合概括 重点 你觉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化学变化伴随 的常见现象有哪些 你怎么理解物质是变化的 二 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33 1 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 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 2 阅读课本介绍的物质变化资料 思考 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 属于 哪一种类型的变化 3 小结 物质的变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 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 切的关系 三 活动制作 自制饮料 1 同学们很爱喝的饮料有哪些呢 你觉得是怎样做成的呢 如果用我们物 理和化学变化的眼光来看是怎样的呢 柠檬汽水 根据课本资料的配料 小组制作 要求 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 的变化体现 2 品尝后谈谈体会 四 课外活动 制作橙汁饮料 与家人分享 第三单元 宇宙 1 地球的卫星 月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在运动方式 体积大小 引力大小 表面特征等诸多 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 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 讨论 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 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 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4 3 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 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 月球卡 教学难点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 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 录像资料 书籍等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 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 动 是地球的卫星 2 有关月球的诗歌 神话故事有许多 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 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 嫦娥奔月 玉兔捣药 吴刚伐 桂 等故事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蹄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 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 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从军行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 谈话 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自古以来 人们就特别关 注月球 那么 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 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地球的卫星 月球 4 阅读课本第 46 页中的插图 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 人类观察月球 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35 梳理板书 肉眼观察 天文望远镜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5 讨论 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 你知道了些什么 6 师 对这些工具 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 说给大家听听 7 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 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 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 越精确 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 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 制作我的 月球卡 1 师 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 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 信息 2 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 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轮流发言 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 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 然后分类整理 3 各组派一名代表 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 师 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 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月球的运动 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 三是月球的地形 四是有 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 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 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 将有关 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中的 月球卡 制作 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 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制作自己的 月球卡 6 小结 通过制作 月球卡 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 体积大小 引力 大小 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三 拓展延伸 1 在课外进行 月球卡 的展示评价活动 36 2 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 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 1 地球的卫星 月球 一 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肉眼观察 天文望远镜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二 制作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 基本数据 地形特点 人类登月故事等 教学后记 2 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 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 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 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 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 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 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7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 的形状 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 月相的农历时间 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用于贴月相的挂图 月相成因示意图 月相变化的课件 皮球 电灯 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 圆纸片 剪刀 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 画月相 1 创设情境 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 苏轼的 水调歌头 里有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月有阴晴 圆缺 的词句 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 说说你曾经见到 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 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 讲解 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 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