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3十年高考物理大全分类解析 专题48 力学创新设计性实验_第1页
2004-2013十年高考物理大全分类解析 专题48 力学创新设计性实验_第2页
2004-2013十年高考物理大全分类解析 专题48 力学创新设计性实验_第3页
2004-2013十年高考物理大全分类解析 专题48 力学创新设计性实验_第4页
2004-2013十年高考物理大全分类解析 专题48 力学创新设计性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04 20132004 2013 十年高考物理大全分类解析十年高考物理大全分类解析 专题专题 4848 力学创新设计性实验力学创新设计性实验 1 2013 年高考重庆理综第 6 题 我国舰载飞机在 辽宁舰 上成功着舰后 某课外活动小组以 舰载飞机利用阻拦索着舰的力学问题很感兴趣 他们找来了木板 钢球 铁钉 橡皮条以 及墨水 制作了如图 6 1 图所示的装置 准备定量研究钢球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 与被阻拦前速率的关系 要达到 实验目的 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是钢球由静止释放时的 和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 还必须增加的一种实验器材是 忽略钢球所受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已知 根据 定律 定理 可得到钢球被阻拦前的速率 2 2013 全国新课标理综 II 第 22 题 8 分 某同学利用下 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 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 滑水平桌面上 弹簧左端固定 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 弹簧处于原长时 小球恰好桌面边缘 如图 a 所示 向左 推小球 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 小球离开桌面后 落到水平地面 通过测量和计算 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实验中可认为 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Ep 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 已知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 g 为求得 Ek 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小球的质量 2 B 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 s C 桌面到地面的高度 h D 弹簧的压缩量 x E 弹簧原长l0 2 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 得Ek 3 图 b 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 s x 图线 从理论上可推出 如果 h 不变 m 增加 s x 图线的斜率会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如果 m 不变 h 增加 s x 图 线的斜率会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由图 b 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 式可知 Ep 与 x 的 次方成正比 面到地面的高度 h 根据动能公式 为求得 Ek 还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 m 所以正确选 3 2003 2012 年高考题 1 2012 海南物理 水平放置的轻弹簧 一端固定 另一端与小滑块接触 但不粘连 初始 时滑块静止于水平气垫导轨上的 O 点 如图 a 所示 现 利用此装置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其压缩时长度的改变 量 x 的关系 先推动小滑块压缩弹簧 用米尺测出 x 的数值 然后将小滑块从静止释放 用计时器测出小滑块从 O 点运动 至气垫导轨上另一固定点 A 所用的时间 t 多次改变 x 测得的 x 值及其对应的 t 值如下表所示 表中的值是根据 t 值计算得出的 t 1 1 根据表中数据 在图 b 中的方格纸上作 x 图线 t 1 4 2 回答下列问题 不要求写出计算或推导过程 已知点 0 0 在 x图线上 从 x图线看 与x是什么关系 t 1 t 1 t 1 从理论上分析 小滑块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 Ek与是什么关系 t 1 当弹簧长度改变量为 x 时 弹性势能与相应的 Ek是什么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 Ep与 x 是什么关系 答案 1 x图线如图 t 1 2 与 x 成正比 t 1 Ek与 2成正比 Ep Ek t 1 Ep与 x2成正比 2 2012 山东理综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探 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 物块在重物的牵引 下开始运动 重物落地后 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 桌面上 尚未到达滑轮处 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 始 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 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 图议所示 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Hz 5 通过分析纸带数据 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 s 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 s 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m s2 若用a g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 g为重力加速度 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 偏大 或 偏小 2 答案 6 7 或 7 6 1 00 1 20 2 00 偏大 解析 由于 7 8 之间距离小于 6 7 之间距离 所以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6 和 7 3 2010 江苏物理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 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某同学采用 了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受力关系 的实验装置 如图 4 所示 实验时 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 力后 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 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 的阻力 1 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 在释放小车 选填 之前 或 之后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 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 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 s 00 501 001 502 002 50 速度 0 120 190 230 260 280 29 6 v m s 1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 t图象 3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该同学认为 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 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根据v t图 象简要阐述理由 4 2010 全国理综 I 图 1 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 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 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 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 所反射的激光束 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如图 2 所示 7 1 若图 2 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 5 小格 对应的时间为 5 00 10 2 s 则圆盘的 转速为 转 s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2 若测得圆盘直径为 10 20 cm 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 cm 保 留 3 位有效数字 5 2009 上海 利用图 a 实验可粗略测量人吹气产生的压强 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水平放 置 管内塞有潮湿小棉球 实验者从玻璃管的一端 A 吹气 棉球从另一端 B 飞出 测得玻璃管内 部截面积 S 距地面高度 h 棉球质量 m 开始时的静止位置与 管口 B 的距离 x 落地点 C 与管口 B 的水平距离l 然后多次改 变 x 测出对应的l 画出l2 x 关系图线 如图 b 所示 并 由此得出相应的斜率 k 1 若不计棉球在空中运动时的空气阻力 根据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可得 棉球从 B 端飞出的速度v0 2 假设实验者吹气能保持玻璃管内气体压强始终为恒定值 不计棉球与管壁的 摩擦 重力加速度 g 大气压强 p0均为已知 利用图 b 中拟合直线的斜率 k 可 8 得 管内气体压强 p 3 考虑到实验时棉球与管壁间有摩擦 则 2 中得到的 p 与实际压强相比 填偏大 偏小 答案 1 l 2 p0 3 偏小 2 g h4 kmg Sh 6 2008 四川理综 22 9 分 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盘边缘上 固定一竖直的挡光片 盘转动时挡光片从一光电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的狭缝中经过 如图 1 所 示 图 2 为光电数字计时器的示意图 光源A中射出的光可照到B中的接收器上 若A B间 的光路被遮断 显示器C上可显示出光线被遮住的时间 9 挡光片的宽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 结果如图 3 所示 圆盘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得 结果如图 4 所 示 由图可知 挡光片的宽度为 mm 圆盘的直径为 cm 若光电数字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为 50 0 ms 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 弧度 秒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7 2007 江苏物理 如图 a 质量为 的滑块 放在气垫导轨 上 为位移传感器 它能 将滑块 到传感器 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 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 的位 移 时间 s t 图象和速率 时间 v t 图象 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 斜面的长 度为了 l 高度为 h 取重力加速度 g 9 8m s2 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现给滑块 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 的 v t 图线如图 b 所示 从图线可得滑块 下 10 滑时的加速度 a m s2 摩擦力对滑块 运动的影响 填 明显 不可忽略 或 不明显 可忽略 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时通过改变 可验证质量一定时 加速 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 实验时通过改变 可验证力一定时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 滑块 换成滑块 给滑块 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 的 s t 图线如图 c 图线不对称是由于 造成的 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1 8 2005上海物理 7分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搜集证据 评估交流等 一组同学研究 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 的探究过 程如下 A 有同学认为 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 他们计划利用一些 小纸杯 作为研究对象 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 小纸杯 在空中 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以验证假设 C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 小纸杯 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 落距离 将数据填入下表中 图 a 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 然后将不同数量的 小纸杯 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 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 如图 b 中图线l 2 3 4 5所 示 D 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归纳后 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1 与上述过程中A 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2 图 a 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运动 表中X处的值为 3 图 b 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 小纸杯 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 最后 小纸杯 做 运动 4 比较图 b 中的图线l和5 指出在1 0 1 5s时间段内 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时间 s 下落距离 m 0 00 000 0 40 036 0 80 469 1 20 957 1 61 447 2 0X 12 速运动 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解析 由于解析 由于 小纸杯 1 0s之后做匀速运动 由 解得X 1 937 1 447 0 957 1 6 1 2 1 447 2 0 1 6 X 9 02 广东 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 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 用下面的方法测 量它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 米尺 纸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