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花键拉刀及矩形花键铣刀设计
17页 57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2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目录.doc
矩形花键拉刀CAD图纸.dwg
矩形花键拉刀及矩形花键铣刀设计说明书.doc
矩形花键铣刀CAD图纸.dwg
目 录
前言 1
一.绪论 1
1.1刀具的发展 2
1.2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3
二.矩形花键拉刀的设计 4
1原始条件和设计要求 4
2设计步骤 4
三.矩形花键铣刀的设计 13
1.原始条件 13
2.设计步骤 13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前言
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是研究金属切削加工的一门技术科学。在学期后开设的课程设计能使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加深对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范围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根据加工条件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的能力;培养根据加工条件,和用资料、手册及公式,计算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能力;培养根据加工条件,从最大生产率或最低加工成本出发,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能力。
21世纪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愈来愈剧烈,因此,现代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设计思维方式已不同于传统的机器,机器零件的设计离不开刀具,因此刀具的设计思想的新思想,新理念应用而生。要求刀具不断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完善和改进刀具性能,满足市场需要。刀具产品的设计可分为产品的概念设计(Conceptual Design)和产品的构型设计(Configuration Design)。概念设计是决定刀具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性能的优略和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性一步。刀具设计的重要任务应是进行刀具方案的构思,刀具的类型,尺寸和角度。
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方面的技术资源,有计划地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走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使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水平以及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为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工业的水平还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机械产品质量和水平不够高,技术开发能力不够强和科技投入少。特别对其他产业来说,对机械工业的认识不够,甚至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够重视。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发展高技术,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作为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对机械工业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对机械工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制造技术更加得到了重视。
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机械方面的教育。刀具是机械制造的核心,刀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对“圆孔拉刀和矩形花键铣刀”的设计,锻炼和培养了我所学的知识和理论的能力。
拉削有如下特点:
⑴、拉削速度较低,一般为 ,拉削平稳,且切削厚度很薄,因此拉刀精度可达到 ,表面粗糙度达 。
⑵、同时工作的刀齿多,切削刃长,一次行程完成粗、精加工,生产效率高。
⑶、每一刀齿在工作过程中只切削一次,刀齿磨损慢,刀具耐用度高,寿命长。
⑷、拉削时只有主运动,拉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⑸、加工范围广,可拉削各种形状的通孔和外表面,但拉刀设计、制造复杂,价格昂贵,较适于大批量生产中应用。
铣削有如下特点:
⑴ 刀具连续转动 铣刀切削时是连续的旋转运动,所以相对刨刀而言,铣削加工容许使用较高的切削速度。
⑵ 多刀多刃切削 铣刀的多齿刀,刀刃的总长度大,这有利于提高加工生产率和刀具耐用度。但由于刀齿多,容屑问题是一个矛盾。因为每个刀齿在切削过程中切下的切屑被封闭在刀槽中,直至该到齿完全离开工件时才能将切屑抛出,所以要求刀槽应有足够的容屑空间。
⑶ 断续切削 铣削加工时,铣刀每旋转一周,一个刀齿仅参加一段时间工作,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在空气中冷却,这种自然冷却作用对刀具耐用度有利。但是另一方面,各刀齿断续的切削会引起冲击振动;同时铣削总面积是变化的,铣削力的波动也较大,故铣削均匀性差,工件表面粗糙度达 。
⑷ 可选用不同的切削方式 利用顺铣和逆铣、对称铣和不对称铣等切削方式,来适应不同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加工要求,可以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加工生产率。
1.1刀具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刀具在生产中的用途越来越广.刀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率,中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要有竞争力,其生产工具必须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在机械方面的发展空间相当大,而要生产不同种类的零件,不管其大小与复杂程度,都离不开刀具. 目前,在金属切削技术领域中,我国和先进的工业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缩小。随着工厂、企业技术改造的深入开展,各行各业对先进刀具的需要量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这将有力地促进金属切削刀具的发展
1.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课程设计作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必修环节,不仅是巩固学生大学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在检验大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践性锻炼。
通过本课题设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 综合运用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独立分析和拟订某个刀具合理的工艺路线,具备设计中等复杂刀具零件的能力。
2. 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刀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一些专用刀具设计方法,完成刀具结构设计,提高刀具设计能力。
3. 熟悉和学会使用各种手册,能善于使用网络搜寻一些设计的相关资料,掌握一定的工艺制订的方法和技巧。
4. 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CAD及Pro/engineer软件应用能力(造型设计与自动编程)﹑仿真模拟软件的应用。
总 结
课程设计对工科院校的我们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巩固了我们所学知识的,而且也验证了我们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是我们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践性锻炼。
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在我们即将进入大四,踏入社会之前,通过课程设计来检查和考验我们在这几年的所学的知识,同时对于即将面临工作的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作为我们平时学习和以后工作的链接的一个纽带,为我们无论是在将来的工作或者是继续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和对有关资料的查阅,我以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从与专业相关联的课程为出发点,设计了刀具零件并编制了刀具零件的加工程序,并复习了所学软---AUTOCAD的运用,同时学习了其他一些相关软件的应用。在设计思想中尽可能体现了我所学的、掌握和了解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获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中,虽然在期间遇到了诸多挫折,但我想以后的我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当我回想起这设计经历的时候,我就萌发出那种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
当然由于是第一次设计刀具类东西,设计经验的不足,应该还有诸多错误和漏洞,希望各位老师同学批评和指教!
参 考 文 献:
1.金属切削刀具设计 1962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2.金属切削手册 上海市科学技术交流站 1974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3.铣刀,拉刀生产图册 1977年 技术标准出版社
4.刀具课程设计指导 1985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5.许先绪主编 非标准刀具设计手册 1985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6.刘华明主编 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指导资料 1986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7. 徐嘉元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1990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8.乐兑谦主编 金属切削刀具 北京 1993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