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尺外壳的结构及其模具设计
16页 6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稿+10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倒柱倒套A4.dwg
动模座板A1.dwg
卷尺外壳模具装配图A0.dwg
卷尺外壳的结构及其模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卷尺外壳的结构及其模具设计答辩稿.ppt
卷尺外壳的结构及其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卷尺外壳零件图A4.dwg
型腔A4.dwg
型芯A4.dwg
垫块A2.dwg
定模座板A1.dwg
推杆A4.dwg
浇口套A4.dwg
目 录
1 前言3
2 卷尺外壳的结构设计4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4
2.2 结构设计4
3 塑件工艺分析10
3.1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及成型特点10
3.2 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10
3.3 塑件精度的确定 10
4 型腔数目的确定11
4.1估算塑件的体积、质量和选择注射机 11
5 确定模具结构方案12
5.1 确定成型位置和分型面12
5.2 脱模机构的设计 12
5.3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5.4 冷却系统的设计 13
5.5 选取模架 13
5.6 型芯、型腔 13
5.7 注射及开模过程 13
5.8 取出制件14
6 校核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 15
6.1锁模力的校核 15
6.2模具厚度H与注射机闭合高度 15
7 设计小结 15
致谢辞 16
参考文献 16
1 前言
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树脂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塑料大都采用合成树脂。塑料具有可塑性,密度小,质量轻,可以利用模具将其成型为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塑料制件。
塑料工业是新兴的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目前塑料制件几乎已经进入一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塑料工业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世界塑料工业从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研制到目前的塑料产品系列化,生产工艺自动化,连续化以及不断开拓功能塑料新领域,它经历了初创阶段(30年代以前)、发展阶段(30年代)、飞跃发展阶段(50至60年代)、稳定增长阶段(70年代至今)等这样几个阶段。塑料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材料,其不断被开发与应用,加之成型工艺的不断成熟、完善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塑料成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和塑料成型模具的开发与制造。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塑料模具是指用于成型塑料制作的模具,它是型腔模的一种类型。随着机械工业(尤其是汽车,摩托车),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和日常用品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成型塑件的模具开发,设计与制造的水平也越来越高。采用模具生产毛坯或成品零件,是材料成形的重要方式之一,与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材料利用率高、耗能低、产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1) CAD/CAE/CAM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产与加工自动化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生产与加工过程离不开产品的设计与开发。Pro/E是美国PTC公司推出的使用参数化的三维特征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E/CAM集成软件,现已成为CAD/CAE/CAM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软件。
(2) 各种模具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
模具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制造工艺、模具的使用寿命、塑件的成型质量和模具的加工成本。
(3) 塑料制件的微型化、超大型化和精密化
为了满足塑料制件在各种工业产品中的使用要求,塑料成型技术正朝着微型化、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
(4) 模具的标准化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标准化的注射模架形式可供设计者选用。
由于需要大批量生产,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故采用模具成批注射生产。选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卷尺外壳的材料,浇注系统采用普通流道,进行一模四腔注射。
本课题用Pro/E对卷尺外壳进行造型设计以及开模。共分4个部分,内容包括卷尺外壳的尺寸设计,塑件工艺分析,型腔数目的确定,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2 卷尺外壳的结构设计
2.1设计任务与要求
塑件名称:卷尺上盖
塑件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塑件产量:大批量
工作要求:质量轻,外观要求光泽度好,手感舒适,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
设计目标:设计产品的外形结构如图2—1所示。图a是卷尺外壳的二维结构图;图b是卷尺外壳的三维结构图。
此次毕业设计是从模型设计到模具的设计,形成了一条连续的脉络。本课题对卷尺外壳进行结构设计,并对制造该外壳的塑料模进行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首先采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再通过分型面分出模具型芯和型腔。此套卷尺外壳塑料模具实现了机械操作半自动化,实现了CAD/CAM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耗资。
三年的大学生涯伴随着这次设计的结束而划上了句号,在设计的一个月里,遇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查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从大一的《机械基础》到大三的《Pro/E模具设计》。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东西,我觉得这次的毕业设计对我的帮助很大,无论在毅力上还是在技能上。
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就跑到李勇老师那去问一番。然后在悉心的指导下,一点一点的把它修改。当毕业设计完成时,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在设计的一个月时间里,使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认真去做,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情。
致谢辞
感谢让我度过了三年金色阳光般日子的学校,感谢我所有的任课老师在这三年时间里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谆谆教诲,让我在这三年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我人生的过程中你们的教导会使我终身受用。最后,特别感谢李勇老师还有所有G03(1)班的全体同学对我毕业设计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帮助。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编著. 塑料模具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吴天生主编. 机械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陈于萍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吴兆祥主编.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屈华昌主编.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沈精虎主编.Pro/E2001中文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410~442
7 李军主编. 精通Pro/E中文野火版—模具设计篇.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