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三基习题九_第1页
护理三基习题九_第2页
护理三基习题九_第3页
护理三基习题九_第4页
护理三基习题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三基习题九护理三基习题九 1201 脉搏生理性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1 00 分 A 幼儿比成人快 B 同龄男性比女性快 C 老年人比较慢 D 情绪激动时增快 E 休息睡眠时减慢 1202 间歇脉多见于 1 00 分 A 心动过速 B 洋地黄中毒者 C 窦性心律不齐 D 度房室传导阻滞 E 心动过缓 1203 患者 48 岁 急性脑膜炎 其可能出现的异常呼吸是 1 00 分 A 潮式呼吸 B 深度呼吸 C 吸气性呼吸困难 D 呼气性呼吸困难 E 浮浅呼吸 1204 心力衰竭时脉率增快是由于 1 00 分 A 心排血量降低 B 心肌收缩力增强 C 心肌收缩力减弱 D 机体代谢率增高 E 机体代谢率降低 1205 呼吸增快是指每分钟呼吸超过 1 00 分 A 16 次 B 18 次 C 20 次 D 22 次 E 24 次 1206 洪脉的表现特征为 1 00 分 A 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B 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 C 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 甚至消失 D 脉搏骤起骤落 急促有力 E 脉搏强大有力 1207 对高热患者的观察护理正确的是 1 00 分 A 每天测体温 3 次 B 降温后 60 分钟测体温 1 次 C 体温正常即可每天测 1 次 D 面色 脉搏 呼吸 出汗的变化 E 禁食禁水 1208 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患者应给予 1 00 分 A 高压氧仓 B 持续低流量吸氧 C 20 30 乙醇湿化给氧 D 鼻塞给氧 E 氧气枕给氧 1209 鼻导管吸氧 插导管前应将导管润滑 正确的方法是 1 00 分 A 涂液状石蜡油 B 涂凡士林油 C 蘸 20 肥皂水 D 蘸水 E 蘸 50 乙醇 1210 高浓度吸氧为氧浓度高于 1 00 分 A 20 24 B 25 C 35 45 D 50 E 60 1211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出现的缺氧属于 1 00 分 A 低张性缺氧 B 循环性缺氧 C 血液性缺氧 D 组织性缺氧 E 以上都不是 1212 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用 1 00 分 A 冷开水 B 蒸馏水 C 5 20 乙醇 D 20 30 乙醇 E 75 乙醇 1213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正确的是 1 00 分 A 插管时应带负压 B 每根吸痰管只用 1 次 不可反复上下提插 C 先吸气管切开处 再吸鼻腔 最后吸口腔 D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20 秒 E 小儿吸痰时调节负压 压力为 40 0 53 3kPa 1214 用电动吸引器吸痰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 00 分 A 5 秒 B 10 秒 C 15 秒 D 20 秒 E 25 秒 1215 给氧的操作下列正确的是 1 00 分 A 氧气筒螺旋口锈时可用少许石蜡油 涂后再拧 B 给氧时间越长越好 浓度越浓越好 C 先开总开关 再开流量表开关 D 轻轻插入鼻导管 然后调节流量 E 持续给氧患者应隔日更换导管 1216 吸入氧浓度为 33 每分钟的氧流量是 1 00 分 A 3L B 4L C 5L D 6L E 7L 1217 单侧鼻导管给氧导管需几小时更换一次 1 00 分 A 6h B 8h C 12h D 24h E 48h 1218 以下哪种疾病不会出现呼吸过速现象 1 00 分 A 发热 B 缺氧 C 疼痛 D 甲亢 E 颅内压增高 1219 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时高浓度给氧可引起 1 00 分 A 二氧化碳麻醉 B 支气管痉挛 C 恶心 呕吐 D 进行性呼吸困难 E 烦躁不安 1220 检查电动吸引器的方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1 00 分 A 吸痰管号码是否合适 B 吸引器各管连接是否正确 C 电源和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等 D 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吸力是否正常 E 吸引瓶内是否加入消毒液 1221 库式呼吸表现为 1 00 分 A 吸气呼吸困难 B 呼气呼吸困难 C 间断呼吸 D 呼吸深大而规则 E 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1222 喉头水肿表现为 1 00 分 A 间歇呼吸 B 潮式呼吸 C 叹息样呼吸 D 蝉鸣样呼吸 E 鼾声呼吸 1223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炎 脑膜炎等易出现呼吸的特点是 1 00 分 A 呼吸深快 呼吸暂停 呼吸浅慢 三者交替出现 B 呼吸深快 逐步浅慢 以至暂停 反复出现 C 呼吸浅慢 逐渐加快加深再变浅慢 呼吸暂停后 周而复始 D 呼吸暂停 呼吸减弱 呼吸增强反复出现 E 呼吸减弱 呼吸增强 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1224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常见 1 00 分 A 呼吸过缓 B 呼吸深快 C 呼吸深大 D 呼吸浅快 E 呼吸过速 1225 安眠药中毒的患者出现呼吸缓慢 是指呼吸少于 1 00 分 A 5 次 分 B 10 次 分 C 15 次 分 D 18 次 分 E 20 次 分 1226 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1 00 分 A 呼吸深而慢 B 严重时出现 三凹症 C 吸气时间长于呼气时间 D 呼吸频率增加 E 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 1227 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不包括 1 00 分 A 医院规章制度 B 服药 C 饮食 D 运动与休息 E 定期复查 1228 一人搬运患者时 平车与床的位置是 1 00 分 A 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锐角 B 平车头端与床头呈锐角 C 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 D 平车头端与床头呈钝角 E 平车头端与床位呈直角 1229 扶助患者向平车挪动的顺序是 1 00 分 A 下肢 上身 臀部 B 上身 臀部 下肢 C 上身 下肢 臀部 D 臀部 上身 下肢 E 下肢 臀部 上身 1230 护士在操作时两脚前后或左右分开的目的是 1 00 分 A 扩大支撑面 B 降低重心 C 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程度 D 利用杠杆作用 E 用最小量肌力作功 1231 关于平衡与稳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1 00 分 A 人或物体的平衡与稳定是由其重量 支撑面的大小等多因素决定的 B 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 C 物体的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正比 D 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E 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 才能保持人或物体的稳定 1232 有关杠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1 00 分 A 杠杆的固定点称为支点 B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横向距离称为力臂 C 克服阻力的点称为阻力点 D 杠杆的受力点称为力点 E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称为重臂 1233 平衡杠杆是 1 00 分 A 支点在阻力点与力点之间 B 力点位于阻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 C 阻力作用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 D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E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1234 患者出院时 送别用语不宜的是 1 00 分 A 回家后请按时服药 B 请坚持戒烟 酒 进低盐饮食 C 请适当活动 D 请定期门诊复查 E 再见 欢迎再来 1235 患者大叶性肺炎住院一星期 体温波动在 39 5 40 其属于哪种热型 1 00 分 A 间歇热 B 弛张热 C 波浪热 D 稽留热 E 不规则热 1236 做妊娠试验留取晨尿的目的是 1 00 分 A 不受活动影响 B 尿中酸碱度尚未改变 C 尿素浓度较高 D 尿量较多 E 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高 1237 做真菌培养时 采取分泌物的部位应在口腔的 1 00 分 A 咽部 B 颊部 C 扁桃体 D 溃疡面 E 两侧腭弓 1238 防止血标本溶血的措施哪项除外 1 00 分 A 血液及泡沫都 注入标本瓶 B 缓慢把血液注入标本瓶内 C 注射器 针头要干燥 D 血液注入标本瓶时取下针头 E 血液注入标本瓶后勿震荡 1239 关于血培养标本的采集原则中 错误的一项是 1 00 分 A 已使用抗生素者在检验单上注明 B 必须空腹采集 C 培养瓶内不可混入消毒剂和防腐剂 D 采集量一般为 5ml E 严格无菌操作 1240 做尿爱迪计数的尿标本用甲醛防腐剂的作用是 1 00 分 A 防止尿液变颜色 B 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 C 固定尿中有机成分 D 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 E 避免尿液被污染变质 1241 尿标本采集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1 00 分 A 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可以留取尿标本 B 尿培养标本取中段尿 C 做尿糖定量留取 12 小时或 24 小时尿 D 常规标本收集晨尿 100ml E 昏迷患者可通过导尿术留取标本 1242 粪标本采集错误的一项是 1 00 分 A 腹泻应取粪含黏液部分 B 检查寄生虫卵 应取不同部位粪便 C 查阿米巴原虫应在采粪便前将容器用热水加温 D 做血吸虫孵化检查应留取全部粪便 E 粪培养标本采集时 用竹签取少量异常粪便即可 1243 患者 46 岁 近 3 个月来出现厌食 恶心 腹胀 肝区不适 为明确诊断需做肝功能检 验 下述中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步骤是 1 00 分 A 用干燥试管 B 空腹采血 C 采血后取下针头缓慢注入试管 D 血液注入试管后轻轻摇动 E 血液泡沫不能注入试管 1244 患者 30 岁 高热 3 日 咽部肿痛 全身乏力 遵医嘱做咽试子培养 不正确的操作是 1 00 分 A 培养管口应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 B 采集咽部及扁桃体分泌物 C 用无菌试子培养管留取标本 D 患者先漱口 E 用长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采集部位 1245 采集标本不需要核对的项目是 1 00 分 A 住院时间 B 患者姓名 C 床号 D 申请项目 E 送检日期 1246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标本采血量应为 1 00 分 A 1 5ml B 5 10ml C 8 10ml D 10 15ml E 15 20ml 1247 患者 40 岁 患急性肾盂肾炎 需做中段尿培养 不正确的操作是 1 00 分 A 清洁 消毒外阴方法同导尿术 B 在膀胱充盈时进行 C 用干燥试管接尿 D 接尿量 5ml E 用无菌试管接中段尿 1248 采集血清标本容器需用 1 00 分 A 肝素抗凝管 B 石蜡油抗凝管 C 清洁干燥管 D PT 管 E 枸缘酸钠瓶 1249 用冷时间过长可导致 1 00 分 A 增强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B 局部营养 细胞代谢障碍 以致组织坏死 C 皮肤抵抗力降低 D 增强局部免疫力 E 肌肉 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 1250 炎症早期用热可 1 00 分 A 促进炎症局限 B 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 C 使白细胞吞噬功能下降 D 使新陈代谢降低 E 使组胺类物质堆积 1251 缓解胃痉挛性疼痛最适宜的方法是 1 00 分 A 红外线灯局部照射 B 热水袋热敷 C 热湿敷 D 鹅颈灯照射 E 手浸泡于热水中 1252 关于热效因素的阐述 错误的是 1 00 分 A 湿热穿透力强 B 个体对热的耐受性不同 C 热效应与热敷面积成正比 D 热效应与热敷时间成正比 E 室温过低 热效应减低 1253 休克患者使用热水袋保暖时 应加强观察 1 00 分 A 意识 B 生命体征 C 缺氧状况 D 局部皮肤反应 E 药物疗效 1254 患者左额早期感染应给 1 00 分 A 热敷 B 冷敷 C 中药热敷 D 冷热交替敷 E 以上都不是 1255 全身用冷的方法是 1 00 分 A 身体周围放冰袋 B 调节室内温度低于 18 C 头 颈 腋下及腹股沟放冰袋 D 用 32 34 温水拭浴 E 四肢及头部冷敷 1256 干热的穿透力不如湿热的原因是 1 00 分 A 空气散热能力比水强 B 空气导热能力比水强 C 水的导热能力比空气强 D 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强 E 水的导热与散热能力均比空气强 1257 物理降温拭浴时 禁擦的部位为 1 00 分 A 头部及四肢 B 腋窝 腹股沟 腘窝 C 前胸 腹部 后颈 D 下腹部及两侧肾区 E 会阴部 1258 冷疗制止炎症扩散的机制是 1 00 分 A 解除神经末梢的压迫 B 降低组织新陈代谢和细菌的活力 C 降低体温 减少渗出 D 使肌肉 肌腱等组织松弛 E 加速坏死组织清除 1259 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禁用热疗是为了防止 1 00 分 A 面部肿胀加重 B 局部疼痛加剧 C 掩盖病情 难以确诊 D 造成严重的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E 导致面部皮肤破损 1260 持续用冷疗 1 小时后 局部皮肤由白转为红润 称为 1 00 分 A 远处效应 B 后续效应 C 继发效应 D 局部效应 E 反射效应 1261 热疗能促进炎症消散或局限的不正确的是 1 00 分 A 局部血管扩张充血 改善血液循环 B 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吞噬功能 C 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和消散 D 溶解坏死组织 有助于组织修复 E 降低细菌活力和细胞代谢 1262 酒精拭浴的浓度是 1 00 分 A 25 35 B 30 50 C 60 70 D 75 85 E 以上都不是 1263 乙醇擦浴后取下头部冰袋的体温值是 1 00 分 A 37 5 以下 B 38 以下 C 38 5 以下 D 39 以下 E 39 5 以下 1264 腹部禁用冷疗是为了防止 1 00 分 A 呼吸节律改变 B 心率过速 C 体温异常 D 腹泻 E 微循环障 碍 1265 用冷疗法的目的错误的是 1 00 分 A 减轻疼痛 B 减轻痉挛 C 控制炎症扩散 D 减轻局部组织充血 E 降低体温 促进愈合 1266 痔疮术后热水坐浴的做法不妥的是 1 00 分 A 浴盆和溶液需无菌 B 操作前需排空膀胱 C 坐浴时间为 15 20 分钟 D 坐浴后应更换敷料 E 水温调节至 60 70 1267 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患者不宜用热的主要原因是 1 00 分 A 腹部皮肤忌热 B 热使肠蠕动减慢 患者易发生便秘 C 热掩盖了病情 D 热使体温升高 E 热使炎症扩散 1268 足底用冷可引起 1 00 分 A 腹泻 B 反射性心率减慢 C 心房纤颤 D 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E 传导阻滞 1269 应用烤灯照射治疗时的灯距和照射时间为 1 00 分 A 15 25cm 20 25 分钟 B 25 30cm 20 30 分钟 C 30 50cm 20 30 分钟 D 30 50cm 30 45 分钟 E 50 60cm 45 60 分钟 1270 用红外线烤灯辅助治疗的是 1 00 分 A 鼻出血 B 麦粒肿 C 冻疮溃烂 D 扁桃体术后 E 胃出血 1271 炎症初期用冷的目的是 1 00 分 A 解除疼痛 B 使炎症消散 C 促进愈合 D 血管扩张 E 闭塞血管 1272 扁桃体手术后出血 配合止血最好的方法是 1 00 分 A 患者取半坐卧位 B 颈部用冰囊 C 局部用止血药 D 进冷饮料 E 注射止血针 1273 乙醇擦浴禁用于 1 00 分 A 新生儿 B 儿童 C 孕妇 D 手术后 E 老年人 1274 热水坐浴的适应证是 1 00 分 A 会阴部充血疼痛 B 阴道出血 C 急性盆腔炎症 D 妊娠 8 个月 E 月经量过多 1275 患者 男 18 岁 篮球比赛时不慎踝部扭伤 应立即给予 1 00 分 A 局部按摩 B 红外线照射 C 红花油涂擦 D 局部冷湿敷 E 热水局部浸泡 1276 温水擦浴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1 00 分 A 辐射 B 传导 C 折射 D 蒸发 E 对流 1277 反复使用冷 热疗法时 中间必须间隔 1 00 分 A 20 分钟 B 30 分钟 C 50 分钟 D 1 小时 E 2 小时 1278 冷疗法的生理效应为 1 00 分 A 末梢血管扩张 B 血液流动减慢 C 体温升高 D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加快 E 淋巴液流动加快 1279 热疗法的生理效应为 1 00 分 A 血管收缩 B 血液流动加快 C 组织耗氧量减少 D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E 组织细胞代谢减慢 1280 为减轻牙痛可用 1 00 分 A 冷疗法 B 持续热疗法 C 冷 热疗法反复交替使用 D 先用冷疗法再用热疗法 E 先用热疗法再用冷疗法 1281 冰袋装入冰块的量为 1 00 分 A 1 3 满 B 1 2 2 3 满 C 3 4 满 D 3 4 4 5 满 E 全满 1282 酒精擦浴后测量体温的时间是擦浴后 1 00 分 A 15 分钟 B 20 分钟 C 30 分钟 D 40 分钟 E 50 分钟 1283 冷湿敷时更换敷布间隔的时间为 1 00 分 A 1 2 分钟 B 3 5 分钟 C 6 10 分钟 D 10 12 分钟 E 12 15 分钟 1284 昏迷患者用热水袋 水温不可超过 50 的原因是 1 00 分 A 皮肤对热反应敏感 B 局部感觉迟钝或麻痹 C 血管对热反应敏感 D 可使昏迷加深 E 皮肤抵抗力低 1285 使用冰袋时哪项操作不妥 1 00 分 A 将冰块砸成小块 用水冲去棱角 B 将小冰块装满水袋即拧紧袋口 C 擦干袋外水渍 检查有无漏水 D 将冰袋装入布套 E 置于患者需要部位 1286 热水袋的保存方法是 1 00 分 A 袋内储存 1 4 的水 防粘连 B 将水倒出晾干 C 将水倒出后平放 D 将水倒出后旋紧塞子倒挂 E 倒挂 晾干后吹气旋紧塞子 1287 患者平素少活动 喝碳酸饮料后 2h 感腹胀 腹痛 此时腹部最宜行 1 00 分 A 松节油湿热敷 B 红外线烤灯照射 C 热水袋热敷 D 冷湿敷 E 乙醇拭浴 1288 炎症后期用热的目的是 1 00 分 A 解除疼痛 B 血管扩张 C 消除水肿 D 促进愈合 E 使炎症局限 1289 产妇 25 岁 分娩时会阴部撕伤 局部红 肿 热 痛 现给予湿热敷 操作时应特别 注意 1 00 分 A 床单上铺橡胶中单 B 水温调节适度 C 每 5 分钟更换敷布 1 次 D 伤口处涂凡士林 E 执行无菌操作 1290 有伤口的部位做热敷时应 1 00 分 A 将敷料去掉再热敷 B 先伤口换药再热敷 C 在敷料上面直接放热水袋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