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1 2 分 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可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 2000 亿元 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面对这让人 的舌尖上的浪费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 中国 式剩宴 近日 团中央 全国学联开展了 的 光盘行动 倡导节约 反对浪费 广大学生纷纷用实际 行动响应号召 合理消费的做法 A 瞠目结舌 波澜壮阔 蔚然成风 B 触目惊心 来势汹汹 风起云涌 C 骇人听闻 声势浩大 家喻户晓 D 触目惊心 声势浩大 蔚然成风 2 2 分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三水讲堂 增加了与会者发言环节 每位发言者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 30 分钟左右 B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C 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 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 报刊 电视 网络等宣传媒体 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发生 3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全书一百三十多篇 被誉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B 古代用地名称呼人 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以官职称人 所以杜甫称杜少府 也用字称人 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中的 乐天 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C 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 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 他们分别是法国喜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 法国小说 家巴尔扎克笔下的夏洛克 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 英国戏剧学家莎士比亚笔下的葛朗台 第 2 页 共 13 页 D 阅读新闻 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部分 即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导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 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 使用充足事实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或阐释 二 二 字词书写字词书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4 13 分 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如一泓清泉 青年时代的我们渴望挣脱一切羁绊 像江水一样奔流 流向未知的远方 我们拒绝停滞 因为停滞与否 将决定生命之泉拥有活力 我们冲破心灵的堤岸 融入溪流 汇入大江 奔腾入海 也许我们会变得浑浊 也 许会被暗礁撞得遍体鳞伤 但我们将勇往直前 奔腾不息 在阳光的照耀下 我们的生命将会进一步升华 我们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 迎着风在天空中自由地飘荡 我们可以化作雨露 给干涸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 我们可以再次融入溪流 汇入大江 奔腾入海 哪怕这样的 旅程多么地曲折艰险 我们更要实现那壮美的梦想 生命如一泓清泉 让我们保持水的活力 水的自由 还有水的生命 1 请用正楷将第 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 田 字格里 2 请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羁绊浑浊干涸 3 语段中有两处语病 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 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三 三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5 5 分 仿照示例 以 亲情 谎言 为话题再各写一句 要求恰当运用修辞 示例 亲情 亲情是朔风呼啸的冬夜 母亲手中飞翻的针线 谎言 是一只心灵的蛀虫 将人的心蛀 得面目全非 仿句 四 四 中国名著中国名著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6 2 分 宋江兄弟二人逃离宋家庄的原因是松江杀了 人物 他们逃离后直接投奔了 第 3 页 共 13 页 人物 五 五 情景默写情景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7 8 分 联系学过的经典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诗人多流连于山水之间 山水也就走进了诗文之中 山气日夕佳 写山间美景 人家在何许 写山居人家 山回路转不见君 写山以表送别之情 行到水穷处 则借 山以达人生之悟 正入万山圈子里 写山犹如说理 醉翁之意不在酒 游山意在言志 不畏浮云遮望眼 显示出高瞻远瞩的胸襟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抒发了创建 伟业之抱负 山 是诗意的栖所 亦是抒情之意象 六 六 句子默写句子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8 5 分 默写 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 赏赐百千强 2 当窗理云鬓 3 寒光照铁衣 4 木兰诗 中 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 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七 七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9 7 分 名著阅读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 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 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 轮到他买的那 天 午饭照例要坏些 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 而他总是买些大肠 肝 肺 牛肚子 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 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 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 等一等 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 细细地数 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 所以我该少放 我的叶子大些 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 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 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 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 说道 好吧 喝最后一杯 第 4 页 共 13 页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 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 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 我又好笑又厌恶 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 她安慰我说 怎么回事啊 老头儿越老 反倒越糊涂 他八十岁的人了 也同样倒退八十 让他 糊涂去吧 看谁倒霉 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 怕什么 1 上文段选自苏联著名作家 的小说 2 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10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小题 方干 字雄飞 桐庐人 幼有清才 散拙 无营务 大中中 举进士不第 隐居镜湖中 湖北有茅斋 湖西 有松岛 每月明风清 携稚子邻叟 轻舟往返 甚惬素心 所住水门髑 一草一花 俱能留客 家贫 蓄古 琴 行吟醉卧以自娱 徐凝初有诗名 一见干器之 遂相师友 因授格律 干有赠凝诗 云 把得新诗草里论 时谓反语为村里老 疑干讥诮 非也 王大夫廉问浙东 礼邀干至 嘉其操 将荐于朝 托吴融草表 行有日 王公以疾逝去 事不果成 干早岁偕计 往来两京 公卿好事者争延纳 名竞不入手 遂归 无复荣辱之念 浙中凡有园林名胜 辄造主人 留题几遍 初李频学干为诗 频及第 诗僧清越贺云 弟子已折桂 先生犹灌 园 成通末卒 门人相与论德谋迹 谥日玄英 乐安孙邻等 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 为十卷 节选自 唐才子传 卷七 有删改 注 散拙 为人 散淡粗疏 闼 同 秘 幽深 偕计 随同计吏 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凝初有诗名 一见干器之 器重 B 家贫 蓄古琴 留存 C 往来两京 公卿好事者争延纳 邀请 D 浙中凡有园林名胜 辄造主人 冒犯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家贫 蓄古琴 行吟醉卧以自娱 A 行有日 王公以疾逝去 事不果成 第 5 页 共 13 页 B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C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 为天下唱 D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干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 隐居在镜湖中 他每天带小儿子陪邻里老人 内心无比失落 B 有很高诗名的徐凝非常欣赏方干 教他作格律诗 方干赠诗徐凝 却被人怀疑误解 认为方干是讥讽徐 凝 C 方干有几次得到功名的机会 但还是与功名无缘 于是他断了追求功名的念想 D 方干一生德行为人景仰 著作颇丰 逝世后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被汇编成十卷 八 八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131 分分 11 17 分 阅读下文 回答相关问题 筷子春秋 筷子在先秦时称为 梜 礼记 提及 羹之有菜者用梜 郑玄的注释 梜 犹箸也 史记 谓 纣 始为象箸 这些都说明 箸 的称呼可能最早在商代出现 箸 变成为今天的 筷 有个说法可能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 因为 箸 与 住 同音 对船民而 言便有不吉利的意思 为了趋吉避凶 他们反其意称 箸 为 快儿 又因为大多数 快儿 是用竹子所做 于 是在 快 字上加了竹字头 成为 筷子 从此 筷子 便在民间叫开了 古代用筷子的情况也可参考画像砖 a 汉代盛行厚葬 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画像砖 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 活场景 因而留给后人丰富的形象资料 b1973 年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有 彩绘云龙纹漆案 出土 有趣的是这漆 案上面还摆放了 5 个写有 君奉食 的小盘 两个酒卮 案面上还放有一个耳杯 杯上还放有一双竹筷 c 红楼 梦 描写的宴饮场面中几乎都出现了筷子 比如第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 在座的主人和宾客每人都手执 一双竹筷 d 今人虽然不能亲眼目睹那时人们使用筷子的场景 但却可以从流传至今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领略人 们当时使用筷子的状况 筷子之所以延用至今 在于它取材方便 制作容易 从饮食进化的历史推想 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再自 然不过 其后出现的 匕 曲柄浅斗 很像今天的汤匙 说文 谓 匕 亦所以用匕取饭 今天的 匙 是由 第 6 页 共 13 页 匕 发展而来 匕作为一种食器虽然对人进食有帮助 但用金属或瓷土作原料制作起来很麻烦 同时它的分量 重 使用起来也很笨拙 所以难以准确取到所需食物 筷子恰好能够扬长避短 取而代之 至于使用筷子何以那么方便灵活 许多名人都进行了探寻并做出相应的解释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 曾经说 中华族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 中国人早在两汉时期便使用筷子 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 却高妙绝伦地 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 这是迄今为止 对这一问题最简单 最科学的一种解释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 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 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 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 叉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 正如蔡元培先生当年对西方记者调侃的那样 中国人从来 是尚文明 而不尚武力的 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1 本文是从筷子名称的由来 和使用原理等几方面来介绍 筷子的 2 这足以证明汉代时已经开始使用筷子 但广泛使用筷子却始于清代 这句话要是放在第 段 那么 恰当的地方是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3 从第 段可知 筷子 取代 匕 成为现今中国最主要的进食工具的原因是 取材方便 制作容易 4 文中提到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 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 请再举一例说明这个观点 12 14 分 阅读议论文 完成下列各题 教养的证据 毕淑敏 辞典上说 教养是 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但我更愿意理解为 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教养不是天生的 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 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 第 7 页 共 13 页 教养和财富一样都是需要证明的 你说有钱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 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也不是 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 更与家庭背景如何显赫无关 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以下若干 热爱大自然 把它列为教养的证据之首 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 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 必定是井 底之蛙 与教养谬之千里 人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 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 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 之所 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花草草 正是这种伟大感情的最基本的训练 一个有教养的人 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 知道生而为人 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 当然 教养并 不能使每个人都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 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 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 到哪 里去 A 一个有教养的人 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 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 教养把人们的注意 力拓展了 变得宏大和光明 B 一个有教养的人 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 比如忠诚 勇敢 信任 勤勉 互助 舍己救人 坚贞不屈 吃苦耐劳 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 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 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 C 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 知道害怕是件有价值的事 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 知道世界上有一些不可拿起的 界限 知道世界上有阳光 阳光下有正义 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宇宙 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价值 知道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 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养是细水长流的 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 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 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 X 片子 在某种程度上 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 里的 1 整体感知 开篇点题 作者认为教养是 原文中有 A B C 三处空格 根据文意 你认为应该将下面这段话还原到 处 因为它阐明的观点 是 每一个人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 当你在跋涉和攀缘中 虽然伤痕累累 因为你具有的教养 确知时间 是流动的 明了暂时与永久 2 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 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选文用 总 分 总 的结构 阐述了 教养需要养成 教养可以证明 的道理 第 8 页 共 13 页 B 选文的主体部分运用了排比方式 讲述了 一个有教养的人 应具备的品德和素质 C 作者把 热爱大自然 列为教养的证据之首 意在提醒大家开阔眼界 不做井底之蛙 D 作者说 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 是劝告人们安于自身限制 做事要量力而行 3 读了 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你想到什么 请仿照示例 在 藤野先生 老王 信客 中任选两个作 为素材 仿写两个句子 一个有教养的人 应该像 我的母亲 中的母亲那样仁慈温和 宽容隐忍 4 相关链接 2013 年 5 月 24 日 南京某中学学生丁锦昊将 丁锦昊到此一游 刻在埃及神庙浮雕上 引 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 国人素质 素质教育 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结合上述事件 谈谈你对文段 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谈谈你对 丁锦昊到此一游 事件的认识 九 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