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2016 吉林一中高二物理 9 月月考卷 附答案 第 I 卷 选择题 本试卷第一部分共有 28 道试题 一 选择题 共 28 题 共 108 分 1 多选 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第 1 秒内 b 第 3 秒初 c 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后在轨运行约 68 小时后安全返回 d 第 41 届世博会于 2010 年 5 月 1 日 在上海开幕 2 如图所示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 被人们誉为 生命的蝴蝶 近年来 踢 毽子成为全民健身的活动之一 传统毽子由羽毛和铜钱组成 在下落时总是铜钱在下羽毛 在上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铜钱重 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 b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 也总是出现铜钱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 c 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 所以在下落时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 d 毽子的自由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 3 多选 下列运动图像中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 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9 分 嫦娥二号 探月卫星 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 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 度和加速度的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的速度很小 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 火箭的速度很大 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 火箭的速度很小 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 火箭的速度很大 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5 一人晨练 按图所示走半径为 r 的中国古代八卦图 中央 s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 r 的 半圆 bd ca 分别为西东 南北指向 他从 a 点出发沿曲线 abco adc 行进 则 当他到 d 点时 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及位移的方向分别为 a 2 r r 向西南 b 4 r 2 r 向东南 c r r 向东南 d 3 r r 向西北 6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 v kt 其中 k 0 3 m 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质点速度的变化量大小是 0 3 m s c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质点的初速度为 0 3 m s 7 在平直公路上 汽车以 15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 动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 在阻力作用下 汽车以 2 m s 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则刹车后 10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 50 m b 56 25 m c 75 m d 150 m 8 多选 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时间 t 内通过位移 x 1 到达 a 点 接着在时间 t 内又通过位移 x 2 到达 b 点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 物体在 b 点的速度大小为 9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像 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 x t 图像 表示出来 其中 x 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 则下列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10 2010 年广州亚运会 在男子铁人三项比赛中 日本队包揽了男女冠亚军 中国铁人 不再亚洲最强 日本选手细田雄一以 1 小时 52 分 15 秒 56 的成绩夺得该项的男子金 牌 本次铁人三项比赛采用奥林匹克标准竞赛距离 包括 1 5 km 游泳 40 km 自行车和 10 km 跑步三部分 总距离为 51 5 km 假设细田雄一 在三项各段的时间分别为 t 1 t 2 t 3 对应行程分别为 x 1 x 2 x 3 三项 中各段的平均速率分别为 v 1 v 2 v 3 总平均速率为 v 则 a v 1 v 2 v 3 b v c v 7 6 m s d v 可能比 大 也可能比 小 11 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 甲车 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 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 考系 那么 上述观察说明 a 甲车不动 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 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 乙车向东运动 d 甲 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1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实际上并不存在 所以 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 凡轻小的物体 皆可看作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 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13 下列各组力全部以效果命名的是 a 弹力 动力 斥力 分子力 b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电磁力 c 阻力 磁力 动力 支持力 d 压力 拉力 牵引力 浮力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把乙同学推倒 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 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 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力 无生命的物体只能受到力 不会施力 c 任何一个物体 一定既是受力物体 又是施力物体 d 在几组力的图示中 长的线段所对应的力一定比短的线段所对应的力大 15 关于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 性质一定相同 b 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 性质可能相同 c 性质不同的力 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一定不同 d 性质相同的力 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一定相同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 风吹草动 草受到了力 但没有施力物体 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c 两个力都是 10 n 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 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 网球受力后飞出 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就作用在重心上 其余部分不受重力 b 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测出 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或压力 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c 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d 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 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18 如图 1 2 2 所示 一饮料杯装满水 杯的底部有一小孔 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 杯 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19 下列关于重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d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0 关于重心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 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 用一根细线悬挂的静止物体 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2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 b 空中飞行的子弹受重力作用 c 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 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2 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柱体关于中轴线对称 横截面均为圆面 中轴线与 x 轴重合 一端面 位于 x 0 处 其截面半径 r 随长度 x 的变化情况如图 1 2 6 所示 则该柱体的重心位置为 a 在中轴线上 位于 x 1 m 处 b 位于中轴线上 x 2 m 处 c 位于中轴线上 x 1 5 m 处 d 不能从图上判定重心位置 23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 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c 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可能产生弹力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 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 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 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 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25 下列叙述中 错误 的是 a 压力 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b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c 轻绳 轻杆上产生的弹力方向总是在沿着绳 杆的直线上 d 轻杆不同于轻绳 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沿杆的直线上 26 如图 1 3 10 所示 细绳竖直拉紧 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 并处于静止状态 则小球受 到的力是 a 重力 绳的拉力 b 重力 绳的拉力 斜面的弹力 c 重力 斜面的弹力 d 绳的拉力 斜面的弹力 27 如图 1 3 11 所示 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 并处于静止状态 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a 重力 绳的拉力 b 重力 绳的拉力 斜面的弹力 c 重力 斜面的弹力 d 绳的拉力 斜面的弹力 28 如图 1 3 14 所示 地面受到的弹力的大小等于 a a 和 b 一起对地面压力之和 b b 对地面的压力 c a 的重力加上 b 对地面的压力 d a 和 b 的重力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试卷第二部分共有 25 道试题 二 解答题 共 6 题 共 58 分 1 汽车原来以 5 m 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 刹车后获 得的加速度大小为 0 4 m s 2 则 汽车刹车后经多少时间停止 滑行距离为多少 2 卡车以 10 m s 的速度驶过交警时 交警怀疑其超载 于是发动摩托车 在卡车开过 2 4 s 后以 2 m s 2 的加速度追赶 问 1 交警出发后 经多长时间追上卡车 2 交警追上卡车前 二者之间最大距离是多少 3 有一种 傻瓜 相机的曝光时间 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 是固定不变的 为了估测该相机 的曝光时间 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 他从墙面上 A 点的正上方与 A 相距 H 0 1 5 m 处 使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 在小石子下落通 过 A 点时 立即按动快门 对小石子照相 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 由于石子的运动 它 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 CD 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是 6 cm 请从上述信息和照 片上选取估算相机曝光时间必要的物理量 用符合表示 如 H 等 推出计算曝光时间的 关系式 并估算出这个 傻瓜 相机的曝光时间 g 取 9 8 m s 2 要求保留一位有效 数字 4 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上升到井口的过程中的运动图像 试根据图像回 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 2 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5 如图所示 水平放置的两块带金属极板 a b 平行正对 极板长度为 l 板间距为 d 板 间存在着方向坚直向下 场强大小为 E 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假设电 场 磁场只顾在于两板间 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粒子 以水平速度 v 0 从两极板 的左端正中央沿垂直于电场 磁场的方向入极板间 恰好做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重力及空 气阻力 1 求匀强磁场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2 若撤去磁场 粒子能从极板间射出 求粒子穿过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移动的距离 3 若撤去磁场 并使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 2 倍 粒子将打在下极板上 求粒子到达下 极板时动能的大小 6 如图所示 两根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 l 0 50 m 导轨上端接有电阻 R 0 08 导轨电阻忽略不计 导轨下部的匀强 磁场区有虚线所示的水平上边界 磁感应强度 B 0 40 T 方垂直于金属导轨平面向外 电 阻 r 0 20 的金属杆 MN 从静止开始沿着金属轨下落 下落一定高度后以 v 2 5 m s 的速度进入匀强磁场中 金属杆下落过程中始终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已知重力加速度 g 10 m s 2 不计空气阻力 1 求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通过电阻 R 的电流大小 2 求金属杆进入磁场时 M N 两端的电压 3 若金属杆刚进入磁场区域时恰能匀速运动 则在匀速下落过程中每秒钟有多少重力 势能转化为电能 三 非选择题 共 1 题 共 8 分 1 如图 1 3 4 所示 图 a 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 测速仪发出 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 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 测出被测的物体的速度 图 b 中 p 1 p 2 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 n 1 n 2 分别是 p 1 p 2 由汽车反射 回来的信号 设测速仪匀速扫描 p 1 p 2 之间的时间间隔 t 1 0 s 超声波在空气 中传播的速度是 v 340 m s 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 则根据图 b 可知 汽车在接收到 p 1 p 2 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米 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图 1 3 4 四 实验题 共 2 题 共 18 分 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的实验中 让重锤自由下落 打出的一 条纸带如图 1 3 所示 图中直尺的单位为 cm 点 O 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 点 A B C D 依次表示点 O 以后连续的各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T 0 02 s 打一个点 图 1 3 1 打点计时器打下点 G 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 v G 进行计算 式中 各量的意义是 2 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 G 时重锤的速度为 v G m s 2 如图所示 两个金属条制成的电极 A B 平行放置并用螺栓紧紧地压在导电纸上 与 导电纸接触良好 接通电源后用法画出两金属极板间电场在平面上等势线 在此实验中 1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流入电流的关系是 当电流从正 负 接线柱流入电流计时 指针偏向正 负 接线柱一侧 如图所示 一位同 学用这个电流计探测基准点 1 两侧的等势点时 把接电流计负接线柱的探针 P 2 接触导 电纸上某一点 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偏向负接线柱一侧 探针 P 2 与导电纸的接触点应向 移 选填 左 或 右 2 在此实验中 为使所测定等势点的位置更精确 两极间的电压应适当 一些 选填 大 或 小 五 填空题 共 16 题 共 139 分 1 实验时 打点计时器应接低压 填 直流 或 交流 电源 每隔 s 打 一次点 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 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 从 0 点开始 每 5 个连续点取 1 个计数点 标以 1 2 3 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 各计数点 与 0 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 x 1 3 cm x 2 7 5 cm x 3 13 5 cm 则物体通过 1 计数点的速度 v 1 m s 通过 2 计数点的速度 v 2 m s 运动的加速度为 m s 2 2 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 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多次曝光 记录 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 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 如图所示 1 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 瞬间 作为零时刻 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0 5 s 小球从 1 位置到 6 位置的 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 v 1 0 v 2 0 06 m s v 3 m s v 4 0 18 m s v 5 m s 在坐标图中 作出小球的速度 时间图像 保留描点痕迹 3 有一只小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 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 当它行进到离 洞穴距离为 d 1 的甲处时速度为 v 1 则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 d 2 的乙处时速度 v 2 4 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 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 0 4 kg 的足球 以 10 m s 的速度踢出 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 0 1 s 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m s 2 足球沿草地 作直线运动 速度不断减小 设加速度大小恒为 2 m s 2 3 s 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 20 m 的后卫队员处 则此过程中 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 s 后卫队员接到球 时 足球的速度为 m s 5 我国列车第四次提速后 出现了 星级列车 T14 次列车从上海始发 途经蚌埠 济南 等城市 最后到达北京 T14 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其时刻表可知 列车在蚌埠至济南区 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 km h T14 次列车时刻表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 km 上海 18 00 0 蚌埠 22 26 22 34 484 济南 03 13 03 21 966 北京 08 00 1 463 6 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从初位置 A 经过 B 到达 C 然后从 C 返回到末位置 B 已知 AB 7 m BC 5m 此质点在此段时间内的路程是 m 位移是 m 方向 7 小球以 3m s 初速沿斜面上滚 经 2 s 后小球下滚的速度为 5 m s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 的加速度是 方向 8 一辆汽车初速度是 10m s 现在以 2 m s 2 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则汽车的速度在 第 1 s 内变化了 m s 在第 2 s 末的速度是 m s 经过 6 s 以后 汽车的速度 是 m s 9 1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与材料科学 能源的开发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石能源为清洁能源 B 纳米材料的粒度在 1 100 m 之间 C 能源就是能量 是不会减少的 D 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 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 外界对气体做功 气体内能减少 1 3 10 5 J 则此过程中气体 填 吸收 或 放出 的热量是 J 此后 保持气体压强不变 升高温 度 气体对外界做了 J 的功 同时吸收了 J 的热量 则此过程中 气体内能增加了 J 3 已知铁的摩尔质量 密度 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求 1cm 3 铁中含有的铁原子数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 1 有两只对准的标准钟 一只留在地面上 另一只放在高速飞行的飞船上 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船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地面上的钟走得慢 B 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慢 C 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快 D 因为是两只对准的标准钟 所以两钟走时快慢相同 2 一列简谐横波 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已知波速 8m s 自左向右传播 若从这一时刻起 经过 0 75s 质点 A 的位移是 cm 通过的路程是 cm 在这段时间内 波的传播距离是 m 3 如图所示 一单色光束 以入射角 从平行玻璃砖上表面 O 点入射 已知平行玻 璃砖厚度为 d 10cm 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求光束从玻璃砖的上表面传到下表 面的路程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汤姆孙发现电子 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 按照玻尔理论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 电子的 动能减小 原子总能量增大 2 U 经过核衰变为 R n 共发生了 次 衰变 次 衰变 Bi 的半衰期是 5 天 12g Bi 经过 15 天以后剩下 g 3 如图所示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小球 质量为 m 1 的小球以速度 v 与质量为 m 2 静止的小球发生正碰 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运动 求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的损失 12 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 如图甲所示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 d mm 如图乙所示 用多用电表的 1 欧姆挡 调零后测得金属丝阻值 R 若实验中 测出金属丝的长度为 L 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 用符号表示 13 现有一块 69C2 型的小量程电流表 G 表头 满偏电流为 50 A 内阻约为 800 850 把它改装成 1mA 10mA 的两量程电流表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 R 1 最大阻值 20 滑动变阻器 R 2 最大阻值 100k 电阻箱 R 最大 阻值 9999 定值电阻 R 0 阻值 1k 电池 E 1 电动势 1 5V 电池 E 2 电动势 3 0V 电池 E 3 电动势 4 5V 电池内 阻均不计 标准电流表 A 满偏电流 1 5mA 单刀单掷开关 S 1 和 S 2 单刀双掷开关 S 3 电阻丝及导线若干 1 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表头的内阻 为提高测量精确度 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选用的电池为 2 将 G 改装成两量程电流表 现有两种备选电路 如图乙和丙所示 图 合理电路 3 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逐格进行核对 仅核对 1mA 量程 画出所用电 路图 图中待核对的电流表符号用 A 来表示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 分子间的距离 增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分子势能增大 C 气体自发地扩散运动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D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 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 布朗运动越明显 一密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150J 同时从外界吸热 250J 它的内能变化为 J 如图所示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密封在一绝热容器中 活塞与容器壁无摩擦 当 温度为 T 1 时 气体压强为 P 1 体积为 V 1 若温度升高到 T 2 气体压强变为 P 2 气体的体积变为 V 2 则 P 2 P 1 V 2 V 1 填 或 若在活塞 上放置一定质量的重物 稳定后气体的压强变为 P 3 温度变为 T 3 则 P 3 P 1 T 3 T 1 填 或 15 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高锟荣获了 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奖委员会高 度评价了高锟的贡献 评委会指出 高锟 1966 年发现如何通过光学玻璃纤维远距离传输 光信号的工作 成为今日电话和高速互联网等现代通信网络运行的基石 下列关于 光纤 及原理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 衰减小 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B 光纤通信 全息照相 数码相机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 实用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 光传播时在内芯 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D 当今 在信号的传输领域中 光纤电缆 光缆 已经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铜质 电 缆 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 是互联网的骨架 并已联接到普通社区 如图所示 一弹簧振子在 MN 间沿光滑水平杆做简谐运动 坐标原点 O 为平衡位置 MN 8cm 从小球经过图中 N 点时开始计时 到第一 次经过 O 点的时间为 0 2s 则小球的振动周期为 s 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 x 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雷达是利用声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B 调谐是电磁波发射的过程 调制是电磁波接收的过程 C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 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 考虑相对论效应 一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长总比静止时的杆长短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B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汤姆逊在 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核内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没有关系 D 用 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 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大量处于 n 4 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 发出多个能量不同的 光子 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若用此光照射到逸出功为 2 75 的光电管上 则加 在该光电管上的反向遏止电压为 V 如图所示 质量均为 m 的小滑块 P 和 Q 都视作质点 与轻质弹簧相连的 Q 静止在 光滑水平面上 P 以某一初速度 v 向 Q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 在整个过程中 P Q 的共同速度为 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答案解析部分 共有 53 道题的解析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 AC 2 C 3 AD 4 A 5 C 6 C 7 B 8 ACD 解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 v A 选项 A 正确 a 选项 B 错误 C 正确 v B 选项 D 正确 9 C 解析 由 v t 图像可以得到 O t 1 物体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 t 1 t 2 静止 t 2 t 3 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 对应的 x t 图像中 O t 1 段为斜率为正的直线 t 1 t 2 段为平行于 t 轴的直线 t 2 t 3 段为斜率为负的直线 10 C 解析 在竞赛过程中 同一个人骑自行车最快 跑步次之 游泳最慢 A 错误 根据 v 可以求得平均速率为 7 6 m s C 正确 是细田雄一游泳的平均速率 是他骑自行 车的平均速率 则有 v D 错误 11 解析 当以乙车为参考系时 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 因此 当以地面为参考系时 乙 车是向东运动的 两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所以两车向东运动的速度相同 答案 D 12 解析 质点是把物体看作一种只有质量 没有形状 大小的点 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引入质点的概念 是为了研究问题的简便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 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 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答案 D 13 D 14 解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但效果可以不同 故 A 错 不管物体是否有生命 当它与别的 物体发生作用时 它既是受力物体 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故 B 错 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 的 而是相互联系着的 每一个物体总是会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 故 C 对 在同一标度下 D 对 但若没指明力的标度或采用不同标度时 线段的长度就失去了表示力的大小的意义 故 D 错 答案 C 15 解析 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 性质不一定相同 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 性质可能相同 如同为重力 有时是动力 有时可能是阻力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与力的性质无 关 答案 B 16 解析 B 中空气是施力物体 C 中两个力只是大小相同 方向不一定相同 故这两个力不 一定相同 D 中施力物体是球拍 答案 A 17 解析 重心是一个抽象的等效概念 是从效果上将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 的一个等效点 实际上物体受到的重力 作用于物体的各个部分 并非就作用在重心上 选项 A 错 用测力计测物重 被测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或压力是测力计受到的力 被测物体是施力物体 而被测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被测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或压力与物体所受重力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 只是在被测物体静止时对测力计的拉力或压力的 大小 与物体所受重 力的 大小 相等 选项 B 错 由于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处 g 值可能不同 故由公式 G mg 知 质量大一些的物体所受重力 未必大 选项 C 错 具有规则几何形状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 其重心并不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选项 D 正确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重力的概念及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 特别是对重心的概念 要真正理解 效果相同 的确切含义 答案 D 18 解析 由于杯中水不断流出 剩余水的重心不断下降 而杯的重心不变 故开始一段时间 内 两者共同的重心将下降 当水流出一定量以后 剩余水的重心继续下降 整体的重心可采用 极限法分析 当杯中水即将流尽时 水的重心在最底层 但水的质量很小 两者的重心位置接近 于杯的重心位置 故重心先降后升 正确答案为 D 用极限法分析问题简捷易行 今后会经常用到 19 20 解析 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 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A 选项错 物体的重心跟物体 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B 选项错 用线悬挂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线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 线的 延长线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选项 D 正确 答案 CD 21 BD 22 解析 由于柱体质量分布均匀且关于中轴线对称 所以其重心只能在中轴线上 从 R x 图线上可以看出 柱体关于 x 1 m 处垂直于 x 轴的截面对称 其重心必在几何中心上 故 选 A 答案 A 23 解析 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有弹力 答案 BD 24 解析 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所以 A B 选项均错 而 D 选项正确 绳 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但不一定沿竖直方向 所以 C 错 答案 D 25 解析 杆不同于绳 杆可以发生拉伸形变 压缩形变和弯曲形变 所以杆的弹力方向 不一定沿杆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答案 C 26 解析 如果斜面对球有支持力 球静止时 细绳不能竖直 所以本题中小球不受斜面 的支持力 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 答案 A 27 B 28 解析 地面受的弹力是与它接触的 B 物体施加的 大小等于 A 和 B 的重力和 答案 BD 二 解答题 1 12 5 s 31 25 m 解析 v 0 5 m s v t 0 a 0 4 m s 2 根据运动学公式 v t v 0 at 得 t 12 5 s v v 2 ax 得 x 31 25 m 2 1 12 s 2 49 m 解析 1 设经 t 时间追上卡车 则 v 卡 t 2 4 at 2 解得 t 12 s 2 当 v 警 v 卡 时 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 设时间为 t 则 at v 卡 得 t 5 s 警车出发后 5 s 内 卡车位移 x 1 v 卡 t 2 4 s 74 m 警车位移 x 2 at 2 25 m x m x 1 x 2 49 m 3 2 10 2 s 解析 解法一 设 A C 两点间的距离为 H 1 A D 两点间的距离为 H 2 曝 光时间为 t 则 H 1 H 0 gt 1 2 H 2 H 0 gt 2 2 其中 t t 2 t 1 解 得 t 代入数据得 t 2 10 2 s 解法二 因为本题要求估算 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又很短 石子由 C 运动到 D 速度变化很 小 可以认为在 C D 间是匀速运动 石子在 C 点的速度 v C 所以曝光时间 t 0 02 s 4 1 先匀加速运动 2 s 然后匀速运动 2 s 最后减速运动 1 s 2 见解析 解析 2 0 2 s 内的加速度 a 1 6 m s 2 2 4 s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 0 第 5 s 的加速度 a 3 12 m s 2 5 解析 1 带电粒子匀速通过场区时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 解得磁感应 强度 2 电子通过电场区偏转的距离 3 设粒子运动到下极板时的动能大小为 E k 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常规题型 考查带电粒子在电 磁场中的运动 速度选择器等知识点 难度中等 6 解析 1 金属杆刚进入磁场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 E Bl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通过电阻 R 的电流大小 0 5 A 2 M N 两端电压力路端电压 则 0 4 V 3 每秒钟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 0 25 J 常规题型 主要考查电磁感应现象中金属杆切割感线运动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路端电压 和能量转化 难度较易 三 非选择题 1 解析 从题中的 b 图可以看出 发出超声波信号 p 1 到接收到反射信号 n 1 的时间为 t 1 12 s 0 4 s 此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s 1 v t 1 340 0 4 m 68 m 同样可求得发出信号 p 2 到接收到信号 n 2 的时间为 t 2 9 s 0 3 s s 2 vt 2 51 m 所以汽车接收到 p 1 p 2 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s 68 m 51 m 17 m 设汽车运行 17 m 的时间为 t 汽车接收到 p 1 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 p 1 的反射信号 n 1 的时间为 t 1 t 0 2 s 测速仪接收到汽车信号又经 t 2 1 s 0 4 s 0 6 s 发射 p 2 后又经 t 3 0 3 s 0 15 s 汽车接收到 p 2 所以汽车行驶 17 m 距离所用时间 t t 1 t 2 t 3 0 95 s 所以汽车的速度 v m s 17 9 m s 答案 17 m 17 9 m s 四 实验题 1 1 FH 表示 F H 两点间的距离 2 1 30 2 1 左 2 大 解析 1 电流计的指针偏向负接线柱一侧 表明电流由负接线柱流入电表 点 1 的电 势比 P 2 接触点高 应将 P 2 向 侧即左侧移 2 两极间电压越大 单位长度的电势 差越大 导电纸上电势的变化越明显 故电压应适当大些 考查用描迹法描绘电场中的等势 线实验 难度较易 五 填空题 1 交流 0 02 0 1 0 375 0 525 1 5 2 0 12 0 24 v t 图像见解析 解析 如题图所示 x 2 x 3 0 12 m 则 v 3 0 12 m s 又 x 4 x 5 0 24 m 则 v 5 0 24 m s 其 v t 图像如图所示 3 解析 设小老鼠的速度为 v 则 v 1 v 2 两式联立得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 为 d 2 的乙处时速度 v 2 答案 4 解析 足球踢出时的平均加速度为 a 足球运动到后卫队员处的平均速度为 t 30 s 后卫队员接到球时 足球的速度为 s 0 8 10 2 m s 30 s 0 24 m 答案 100 6 7 4 5 解析 列车运动路程 s 996 km 484 km 482 km 运行时间 t 4 65 h 则平均速率 v 482 4 56 km h 103 66 km h 答案 103 66 6 解析 主要是掌握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 有方向 是矢 量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答案 12 2 由 A 指向 B 7 解析 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则初速度 v 0 3m s 末速度为 v t 5m s 由加速度 公式可知 a m s 2 4 m s 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答案 4m s 2 沿斜面向下 8 解析 加速度是 2m s 2 说明汽 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加速度定义式知道 v at 2 1m s 2 m s 负号表示 速度减小 v t v 0 at 10m s 2 2m s 6 m s 假设汽车经过 t 后停止 则 t s 5 s 也就是说 汽车经过 5s 就停止了 6 s 以后汽车的速度是 0 答案 2 6 0 9 1 D 2 放出 3 1cm 3 铁所含的铁原子数为 个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公司司机外包合作协议
- 说课数据的收集与课件
- 说好普通话课件
- 2025专业版北京市租赁合同范本
- 红色筑梦者公益课件
- 2025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 高三互相礼让的作文7篇范文
- 销售团队业绩分析模板业绩预测与策略制定工具
- 学校校园网络信息化管理合作协议
- 诗经相鼠课件
- 产品需求分析模板及开发计划表
-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2025年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带答案
- 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 国企公司合并方案(3篇)
-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评估门诊与转诊系统建设规范》
- 兽医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江苏省盐城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深锥沉降槽地面倒装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