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同步练习1 (2)_第1页
《爱莲说》同步练习1 (2)_第2页
《爱莲说》同步练习1 (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爱莲说 一 语言基础知识 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 规范 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予谓菊 陶后鲜有闻 不可亵玩 焉 3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益 植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宜 4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二 语言表达训练 5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6 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 从晋朝以来极少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为什么 7 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 你有哪些收获呢 8 根据课文 把莲 菊 牡丹三种花 品格 的高下排个序 并说明理由 9 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 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 这有什么作用 10 模仿例句 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 我爱莲花 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恰如清高正直 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 我爱 因为它 三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 回答11 14题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 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 用 给第二段文字断句 注意 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12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2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13 文中作者把 莲 比作君子 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14 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 用 莲 来自比 又用 菊 和 牡丹 来衬托 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 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 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 原因 1 最喜爱的花是 2 喜爱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语言基础知识 1 略 2 zh ng m n t ng y xi n y n 3 独 只 益 越发 更 植 树立 宜 当然 4 它的茎 内空外直 没有 缠绕的 蔓 也 没有 旁逸的 枝 对于莲的爱好 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水上 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可爱的很多 二 语言表达训练 5 作者这种写法颇似 一字褒贬 文中只说牡丹是 花之富贵者 此外别无贬辞 但从 宜乎 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 6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 妩媚动人 成为富贵者的象征 当时的世人都喜爱它 也就是说世 人都追求富贵名利 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 表明自己洁身自好 的生活态度 7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 正直纯真的品格 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 写法 此外 衬托 对比手法的运用 陈述 疑问 感叹句式的变化 记叙 议论 抒情 的有机结合等 都值得我们借鉴 8 品格 的高下是 1 莲 2 菊 3 牡丹 理由 牡丹虽艳丽 但象征荣华富贵 同 于流俗 品格最下 菊花虽然清逸脱俗 但逃避现实 消极处世 不值得仿效 莲花的生 活态度比菊花积极 它处于污浊环境 却洁身自好 保持高洁的操守 难能可贵 点拨 有思想 有文采 言之成理即可 9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 用 菊 和 牡丹 来衬托莲花 10 示例 我爱 梅花 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 恰如坚贞顽强 斗志昂然的勇士 三 课内同步阅读 11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