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人教)_第1页
【教学设计】《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人教)_第2页
【教学设计】《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人教)_第3页
【教学设计】《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人教)_第4页
【教学设计】《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根据课程标 准 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 安排两课时完成 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是在学习了 前面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基础上 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 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 具体 深入的学习 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概述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 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 提高学生归纳概括 化繁为简 以简驭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 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 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 相互影 响的理解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 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 掌握世界表 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 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 暖 流 3 四季的形成 授课课件 导入新课 哥伦布在 1492 年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 向西沿直线横渡大西洋 经历了 37 天 到 达美洲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493 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 这次是顺着北非的西海岸南下 接近赤道时才向西横渡大西洋 绕了一个大圈 路程更长了 结果只花了 20 天时间就顺利 到达 提出问题 那么为什么路程更长了但所用的时间却更短 节省了 17 天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想 一想哥伦布是借助什力量过去的 讲授新课 一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一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1 1 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的属性分类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的属性分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57 页第一二段后寻 找关键词 并在课本用标记落实 1 说出洋流的概念 教师讲解 海洋中的水 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其中注 意的关键词是 常年 沿一定的方向 大规模 同时 这些也是洋流的特点 2 认识与理解洋流的性质分类 有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先说出按照洋流性质对洋流的 分类 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加以讲解深入 教师讲解 按性质 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从低纬流向高纬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从高纬流向低纬 大家注意 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相对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2 2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在等温线地图上洋流属性判断的方法 判断南北半球 看等温线递变方向 因为纬度越高 水温越低 所以越往北水温越低 为北半球 反之为南半球 判断寒 暖流 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北半球向北 南半球向南 水温比同纬度海区高 为暖流 反之 为寒流 练习讲解 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来做这个题目 同学们先思考 等下我让一个同学 起来回答 根据洋流流经某海区的海水表面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 1 此图表示 南 半球图 2 按性质分类 此洋流是 寒 流 3 在图中标出该洋流的方向 根据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暖流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北半球向北 南半球向南 水温比两侧高 寒流处等温 线向低纬弯曲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过渡设问 这些性质不同 分布各异的洋流是怎样形成的 下面我们来学习洋流的 成因 3 洋流的成因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3 3 洋流的成因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洋流的成因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 主要的内容有 主要的内容有 1 由学生阅读课本 p58 找出洋流形成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解释洋流成因 教师讲解 盛行风吹拂海面 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 动 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当洋流前进时 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运动 方向会发改变 由此可知 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 有风向 地转偏向力 海陆轮廓 其 中 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0 30 30 60 60 60 60 30 30 0 过渡 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 一旦开始运动后 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 廓等因素的影响 而改变方向 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 式图 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 结合课本第 58 页图 3 6 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对比 分析洋流的成因 第一步 让学生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 观察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与北赤道暖流的流向 引导学生联想 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师讲解 在赤道两侧 北半球的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东南信风分别驱动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 动形成赤道洋流 北支的称为北赤道暖流 南支的称为南赤道暖流 赤道流到达大洋西岸 时 受陆地阻挡 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 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沿海 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 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 在太平洋海区称为北太平洋 暖流 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 一部分 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 加入极地环流 另一部分 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 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 第二步 根据讲解 让学生画出大洋的环流模式图 画洋流模式图 假设圈外面全是陆地 从全球气压带 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 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 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过渡设问 现实生中 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 所以 实际的洋流模式还与理想的模 式图有一些出入 下面大家看到课本 57 页图 3 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冬季 我们 具体来分析现实中的洋流分布有什么规律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4 4 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4 洋流的分布规律 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全班分为四组 读 P57 图 3 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每组观察一指定海区洋流的运 动 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 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 归纳出洋流运动的规律 第一组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以副热带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第二组 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以副热带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第三组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第四组 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归纳共同点 各组根据学法指导归纳出各海域洋流的分布规律 并在图中画出此海域 洋流分布的简单模式图 台上展示学生绘图的结果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把通过评价 经过修改的局部模式图汇 总到一张图上 并添加 赤道逆流 等 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 一般规律如下 教师讲解 1 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以副热带为中心 方向 北顺南逆 大洋东岸是寒流 大洋西岸是暖流 2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 方向 逆时针 大洋东岸是暖流 大洋西岸是寒流 3 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 南极环流 让学生把归纳图与课本 58 页图 3 6 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 进行比较 看看有什么不 同 不同点 学生归纳的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规律 西风漂流与南极环流 与图 3 6 中所示的南半球中高纬度的分布规律是不同的 提问提问 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教师讲解 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海洋广阔 陆地面积小 洋流不受陆地轮廓影响 形成呈顺时针 方向的绕南极大陆的环流 包括向东流的西风漂流 向西流的南极环流 过渡设问 前面我们比较的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运动规律 读图 3 5 世界表层 洋流的分布 观察在北印度洋 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4 北印度洋海区 夏顺南逆 教师讲解 因为北印度洋海区狭窄 受南亚季风影响而形成季风环流 通过动画 归纳出北印度 洋洋流运动规律为 在冬季 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 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 而在夏季 北印度 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 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 总结 总结 对洋流模式图及个大洋洋流分布特征 可以联想为 8 0 中间视为赤道 上面 8 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 下面的 0 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 二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1 1 通过教材案例分析 探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将全班分为三组 主要任务 为 第一组阅读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回答 1 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与 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2 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 异 为什么 3 北极圈内气候寒冷 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第二组阅读 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回答 5 秘鲁伊基克最冷月 最热月的平 均气温各是多少 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6 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 长 第三组对两组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 小结 暖流 增温增湿 寒流 降温减湿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2 2 结合相关图片 探究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1 课件展示 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 学生观察 讨论 分析 四大渔场中 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为什么寒 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 呢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3 3 用上述相同的方法 组织活动让学生探究洋流对航海 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