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0 年高考数学易错典型习题专练年高考数学易错典型习题专练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 四川理 15 如图 已知正三棱柱 111 ABCABC 的各条棱长都相等 M是侧棱 1 CC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 1 ABBM和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答案 90 解析 作BC中点N 连结AN ABAC ANBC 11 ABCB BCC 平面平面 11 ANB BCC 平面 1 B BCBCM AA则 1 B NBM 由三垂线定理得 1 ABBM 考点定位 本小题主要考查求异面直线的角的解法 浙江 理 12 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单位 cm 如图所示 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3 cm 解析 该几何体是由二个长方体组成 下面体积为1 3 39 上面的长方体体积为 3 3 19 因此其几何体的体积为 18 17 如图 在长方形ABCD中 2AB 1BC E为DC的中点 F为线段EC 端 点除外 上一动点 现将AFD 沿AF折起 使平面ABD 平面ABC 在平面ABD内过 点D作DKAB K为垂足 设AKt 则t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 此题的破解可采用二个极端位置法 即对于 F 位于 DC 的中点时 1t 随着 F 点 到 C 点时 因 CBAB CBDKCB 平面ADB 即有CBBD 对于 2 1 3CDBCBD 又1 2ADAB 因此有ADBD 则有 1 2 t 因此 t的取值范围是 1 1 2 湖北理 3 如图 卫星和地面之间的电视信号沿直线传播 电视信号能够传送到达的地面区域 称为这个卫星的覆盖区域 为了转播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我国发射了 中星九号 广播电视 直播卫星 它离地球表面的距离约为 36000km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 6400km 则 中星九号 覆 盖区域内的任意两点的球面距离的最大值约为 km 结果中保留反余弦的符号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3 m 湖南理 14 在半径为13的球面上有A B C三点 6AB 8BC 10CA 则 1 球心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12 2 过A B两点的大圆面 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 锐角 的正切值为 3 陕西理 15 如图球 O 的半径为 2 圆 1 O是一小圆 1 2OO A B 是圆 1 O上两点 若 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2 3 则 1 AO B 2 三 解答题 全国 1 理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 四棱锥SABCD 中 底面ABCD为矩形 SD 底面ABCD 2AD 2DCSD 点 M 在侧棱SC上 ABM 60 I 证明 M 在侧棱SC的中点 II 求二面角SAMB 的大小 I 解法一 作MN SD交CD于 N 作NEAB 交AB于 E 连 ME NB 则MN 面ABCD MEAB 2NEAD 设MNx 则NCEBx 在RT MEB 中 60MBE 3MEx 在RT MNE 中由 222 MENEMN 22 32xx 解得1x 从而 1 2 MNSD M 为侧棱SC的中点 M 解法二 过M作CD的平行线 解法三 利用向量处理 II 分析一 利用三垂线定理求解 在新教材中弱化了三垂线定理 这两年高考中求二面 角也基本上不用三垂线定理的方法求作二面角 过M作MJ CD交SD于J 作 SHAJ 交AJ于H 作HKAM 交AM于K 则JM CD JM 面SAD 面SAD 面MBA SH 面AMB SKH 即为所求二面角的补角 分析二 利用二面角的定义 在等边三角形ABM中过点B作BFAM 交AM于点 F 则点F为 AM 的中点 取 SA 的中点 G 连 GF 易证GFAM 则GFB 即为所求二 面角 分析三 利用空间向量求 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与交线 AM 垂直的两个向量的夹角即可 另外 利用射影面积或利用等体积法求点到面的距离等等 这些方法也能奏效 总之在目前 立体几何中的两种主要的处理方法 传统方法与向量的方法仍处于各自半壁江 山的状况 命题人在这里一定会照顾双方的利益 全国 2 理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ABAC D E 分别为 AA1 BC1的中点DE 平面 1 BCC 1 证明 AB AC 2 设二面角 A BD C 为 600 求 1 BC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大小 11 1 2 0 1 2 1 1BCFEFAFWEIADEF DEBCCAFBCCAFBCBF CFAB AC x 2 AC AB1AA2xAGBDG AG x1 AC CAABBCGCGBDCGA60tan AG 12 3 AA2A 2 CGA x x x 证明 取中点 连 依题意有矩形 因为面 所以面所以 又 所以 解 设 作于则 依题意有面 连 则 所以 由得 解得所以以为坐标原 1 1 AB AC AA 2 n BDxz02 BD 1 0BC 1 1 0nx y z 2 2 n BCxy0 n 1 1 2 CB1 12 点 分别为x y z轴正方向 建系 则 设 且 取又 0 11 0 1 1 cosn CBn CB60 2 B CBCD30 于是可得 所以其余角即为所求 所以与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北京理 16 本小题共 14 分 如图 在三棱锥PABC 中 PA 底面 60 90ABC PAABABCBCA 点D E分别在棱 PB PC上 且 DEBC 求证 BC 平面PAC 当D为PB的中点时 求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大小 是否存在点E使得二面角ADEP 为直二面角 并说明理由 解法 1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二面角等基础知识 考查 空间想象能力 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PA 底面 ABC PA BC 又90BCA AC BC BC 平面 PAC D 为 PB 的中点 DE BC 1 2 DEBC 又由 知 BC 平面 PAC DE 平面 PAC 垂足为点 E DAE 是 AD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 PA 底面 ABC PA AB 又 PA AB 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 2 ADAB 在 Rt ABC 中 60ABC 1 2 BCAB 在 Rt ADE 中 2 sin 24 DEBC DAE ADAD 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大小 2 arcsin 4 AE BC 又由 知 BC 平面 PAC DE 平面 PAC 又 AE 平面 PAC PE 平面 PAC DE AE DE PE AEP 为二面角ADEP 的平 面角 PA 底面 ABC PA AC 90PAC 在棱 PC 上存在一点 E 使得 AE PC 这时 90AEP 故存在点 E 使得二面角ADEP 是直二面角 解法 2 如图 以 A 为原煤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设PAa 由已知可得 133 0 0 0 0 0 0 0 0 222 ABaaCaPa 1 0 0 0 0 2 APaBCa 0BC AP BC AP 又 90BCA BC AC BC 平面 PAC D 为 PB 的中点 DE BC E 为 PC 的中点 13131 0 44242 DaaaEaa 又由 知 BC 平面 PAC DE 平面 PAC 垂足为点 E DAE 是 AD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 13131 0 44242 ADaaaAEaa 14 cos 4 AD AE DAE ADAE 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大小 14 arccos 4 同解法 1 重庆理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小问 5 分 小问 7 分 如题 19 图 在四棱锥 S ABCD 中 AD BC 且 AD CD 平面 CSD 平面 ABCD CS DS CS 2AD 2 E 为 BS 的中点 CE 2 AS 3求 点 A 到平面 BCS 的距离 二面角 E CD A 的大小 解 因为 AD BC 且 BC 平面 BCS 所以 AD 平面 BCS 从而 A 点到平面 BCS 的距离 等于 D 点到平面 BCS 的距离 因为平面 CSD 平面 ABCD AD CD 故 AD 平面 CSD 从而 AD DS 由 AD BC 得 BC DS 又由 CS DS 又由 CS DS 知 DS 平面 BCS 从而 DS 为点 A 到平面 BCS 的距离 因此 在 Rt ADS 中 22 3 12DSASAD 如答 19 图 1 过 E 点作 EG CD 交 CD 于点 G 又过 G 点作 GH CD 交 AB 于 H 故 EGH 为二面角 E CD A 的平面角 记为 过 E 点作 EF BC 交 CS 于点 F 连结 GF 因平面 ABCD 平面 CSD GH CD 易知 GH GF 故 2 EGF 由于 E 为 BS 边中 点 故 CF 1 1 2 CSRt CFE 中 22 2 11EFCECF 因 EF 平面 CSD 又 EG CD 故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 理得 FG CD 从而又可得 CGF CSD 因此 GFGF DSCD 而在 CSD 中 CD 22 426CSSD 故 11 2 63 CF GFDS CD 在3 3 EF Rt EFGEGF FG 中 t anEG F 可得 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6 考点定位 本小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和二面角的求法 培养逻辑思 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由于高中数学教材有 A 种和 B 种两个版本 所以立体几何试题的命 制既要兼顾常规的方法 又要考虑空间向量的解答 于是 出现线与面垂直的模型是高考的 热点 安徽理 18 本小题满分 13 分 如图 四棱锥 F ABCD 的底面 ABCD 是菱形 其对角线 AC 2 BD 2 AE CF 都与平面 ABCD 垂直 AE 1 CF 2 I 求二面角 B AF D 的大小 II 求四棱锥 E ABCD 与四棱锥 F ABCD 公共部分的体积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 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相交平面所成二面角以 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等知识 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利用综合法或向量法 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 本小题满分 13 分 解 I 综合法 连接 AC BD 交于菱形的中心 O 过 O 作 OG AF G 为垂足 连接 BG DG 由 BD AC BD CF 得 BD 平面 ACF 故 BD AF 于是 AF 平面 BGD 所以 BG AF DG AF BGD 为二面角 B AF D 的平面角 由FCAC 2FCAC 得 4 FAC 2 2 OG 由 2 2 OBOG OBOD 得2 2 BGDBGO 向量法 以 A 为坐标原点 BD AC AE 方向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 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 设平面 ABF 的法向量 1 nx y z 则由 1 1 0 0 nAB nAF 得 2 0 2 220 xy yz 令1z 得 2 1 x y 1 2 1 1 n 同理 可求得平面 ADF 的法向量 2 2 1 1 n 由 12 0n n 知 平面 ABF 与平面 ADF 垂直 二面角 B AF D 的大小等于 2 II 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效离婚法律文书协议书定制服务合同
- 2025场地汽车租赁及场地停车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大酒店营养健康食品供应与研发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体育场馆场地租赁合同终止及更新协议书
- 2025年度电气安装与智能交通系统施工合同
- 2025二手商业地产租赁及买卖一体化协议样本
- 2025东莞“三旧”改造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合同
- 2025二手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书:房屋租赁权及使用权约定
- 2025版铁路货运物流信息化建设项目合同
- 2025年北京重点民生工程建筑施工合同约定
-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提纲
- FZ/T 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高校辅导员培训PPT课件:班干部的选任与培训
- 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拧紧知识培训课件
- 非参数统计课件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 深锥沉降槽地面倒装工法
- (精选word)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 《信念永恒》(朗诵稿)
- 瑞吉欧活动-人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