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专题专题8 8 人口人口 一 单项选择题 2012 届哈三中高三十月月考 读 木桶效应 图 1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 这只木 桶的盛水量 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 完成 1 2 题 图 1 2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 四川 水能资源 B 海南 气候资源 C 黑龙江 矿产资源 D 福建 耕地 答案 D 解析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水能资源丰富 海南处于我国南部海岛 气候资源丰富 水热充足 黑龙江石油 煤等矿产资源丰富 福建山区面积比例大 耕地比重小 相当于 木桶短板 2012 届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 2011 年 4 月 28 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部分数据 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3 5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2 注 1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 2000 年 11 月 1 日 2 人口性别比 以女性为 100 男 性对女性的比例 3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人口统计学上 人口性别比一般正常范围则在 102 至 107 之间 所以我国目 前人口性别比是合理的 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估测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16 亿人 所 以还未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4 今后 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继续采取措施 降低人口性别比B 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C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D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B 解析 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 应该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适当提高 0 14 岁人口 比重 5 下列措施与控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 A 调整工业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 B 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C 倡导科学 文明 进步的婚育观 D 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 B 超使用登记制度 答案 A 解析 排除法即可选择 2012 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摸底考试 下表为 2002 2007 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 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 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 10 11 题 年龄段 岁 迁出人数 人 迁入人数 人 用心 爱心 专心3 60700800 45 59 16005000 25 44 200030000 15 24 240027500 0 14 6405000 6 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 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 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 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7 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 环卫人员 B 中小幼教师 C 工程技术人员 D 建筑设计师 答案 B 解析 从表中可知 净迁入 0 14 岁年龄的人口也较大 结合题干信息 为了社会和谐 发展 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中小幼教师 而其它环卫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和 建筑设计师这三种职业人员联系不明显 2012 届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至 2009 年年末 上海全市常住人口 1921 32 万人 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 7 其中户籍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1 02 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变动 自 1993 年以来连续 17 年呈负增长态势 据此回答 11 12 题 8 下图表示四个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其中人 口再生产类型与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变动相符的是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4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知上海人口出现负增长 因此选 9 近年来 上海市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 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 且取消 了两胎的生育间隔 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上海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 原因是 A 人口出现负增长 B 人口增长与经济 社会发展关系失衡 C 老龄人口增长快 社会福利压力大 D 经济社会发达 劳动力相对不足 答案 B 解析 上海人口为负增长与经济 社会的快速增长不平衡 2012 届深圳市宝安区高三 9 月调研测试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 年 数据显示 离开 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 26139 万人 比 2000 年增 11700 万人 东部沿 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 3 4 题 10 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 我国中 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B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C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D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11 该现象会 A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B 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C 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 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答案 A 解析 受经济水平和教育条件影响 我国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迁往城市 由内陆 经济落后地区迁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2012 届盐城市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阅读下表回答 14 15 题 全国第五 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大陆地区 人口总数 10 年増 长率 0 14 岁 15 59 岁 60 岁及 以上 受大学教育人 数 每 10 万人 城市化 水平 用心 爱心 专心5 第五次 2000 年 12 7 亿 11 6621 8966 7810 33 3600 人 36 2 第六次 2010 年 13 4 亿 5 8416 6070 1413 26 8900 人 46 6 12 目前 我国大陆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 原始型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13 根据表中数据 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 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 十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C 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 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答案 C 解析 表中没有任何线索提示劳动力向东部转移的趋势 2012 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 图 8 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 18 20 题 14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B 外来移民人口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量 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趋势 答案 D 用心 爱心 专心6 解析 人口年龄结构图中并没有表示出性别比例的情况 故 A 错 人口年龄结构图中并 无本国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实际人数统计 故 B 错 人口年龄结构图中青年人口比例大于老 年人口比例 故 C 错 从图中可以看出 外来移民人口以青年人口为主 故可缓解当地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 正确答案是 D 15 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16 该国可能是 A 中国 B 巴西 C 德国 D 泰国 答案 C 解析 中国 巴西 泰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经济欠发达 多为人口迁出地 德国是发达 国家 经济发达 多为人口迁入地 正确答案是 C 2012 届山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诊断 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 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 柱状图 完 成 16 17 题 17 图中数据显示 1990 至 2010 年间该地 A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率先下降后上升 B 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 30 39 岁年龄段为主 C 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农村男性劳动力 D 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答案 D 解析 图中数据显示 1990至2010年间该地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且以20 29 用心 爱心 专心7 岁年龄段为最多 15 19 岁年龄段次之 18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收入B 交通C 宗教D 通信 2012 届哈三中高三十月月考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 般把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达到 7 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图 2 为 1964 2000 年中国人口年龄 构成变化图 据图回答 3 4 题 图 2 19 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A 15 64 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 0 14 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 65 岁及以上 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 1990 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答案 C 解析 读 1964 2000 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可知 1564 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不 是最快 65 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0 14 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减少 2000 年 65 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到达 7 说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0 进入 2000 年 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 就业压力大 B 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 每年新增人口多 用心 爱心 专心8 C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劳动力严重短缺 D 人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答案 A 解析 进入 2000 年 15 64 岁年龄段人口比重达到 70 1 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 就业 压力大 0 14 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减少 每年新增人口减少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但劳动力还没出现严重短缺现象 人口没有出现负增长 2012 届哈三中高三十月月考 图 3 为 M N 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 据 图回答 5 6 题 图 3 21 M N 两国属于 A M 发达国家 N 发达国家 B M 发达国家 N 发展中国家 C M 发展中国家 N 发达国家 D M 发展中国家 N 发展中国家 答案 B 解析 根据 M N 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 M 国家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 为发达国家 N 则发展中国家 22 下列关于 1950 年前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 N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 N 国比 M 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 N 国人口模式转变后 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 M 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后 所有城市均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用心 爱心 专心9 2012届哈三中高三十月月考 图4表示2000 2005年我国各省 市 区 实际人口迁入率 迁出率 以5年为统计单位 不包括港 澳 台 读图回答7 8题 图4 23 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 市 区 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 收入水平高 B 教育发达 C 人口数量少 D 经济落后 答案 D 解析 图中 A 点所示省 市 区 人口是净迁出 最可能的是当地经济落后 到沿海发达 地区和城市打工 工作等而形成的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4 图中B点代表的省 市 区 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A 橡胶 B 甜菜 C 青稞 D 棉花 答案 C 解析 B点代表的省 市 区 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西藏 该地区典型的农 作物是青稞 2012 届苏北四市高三第一学期摸底测试 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 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也表示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 了 结合图 9 图 10 回答 11 12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10 61 50 4 90 19 40 72 50 8 10 16 60 74 53 8 87 33 60 0 14岁 15 64岁 65岁及以上 2010 年 2007 年 1982 年 我国人口年龄构成 25 翟振武教授认为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 的主要依据是 A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 0 14 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 15 64 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D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6 图 10 中 能够反映我国 2010 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 点 B 点 C 点 D 点 答案 A 解析 从图 9 中可以看出 2010 年我国 0 14 岁比重为 16 60 15 64 岁比重为 74 53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 8 87 因此选 A 二 双项选择题 2012 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 9 月学情调研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 我国人口总数为 137053 万人 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 十年增加 7390 万人 年均增长 0 57 图 13 为我国第五 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示意图 读图回答 23 24 题 图 9 图 10 204060801000 0 20 40 60 80 100 100 0 20 40 60 80 0 14岁 用心 爱心 专心11 图 13 22 89 6 96 70 15 16 6 13 26 70 1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预测分析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印刷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物理中考光学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销售业务代表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技术销售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交通运输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农业技术推广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商业生态系统创新路径-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信息安保管理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高管教练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南京工程学院《电路AⅠ》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4年数学六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光声成像诊断肝脏疾病
-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
- 《春》说课课件(新)
- 癸酉本石头记
- 人文成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研学旅行主题活动设计案例
- 无期限的六合公式汇编
-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 G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新老对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