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教案)_第4页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项脊轩志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2323 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教案 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 23 项脊轩志 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名作 其形 象鲜明 笔法细腻 情感深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 以学生为文本感受的主体 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 教师只能引导 而不能越俎代庖 1 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间的感情发展变化 2 学习细节传情的手法 学习细节传情的手法 教师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疏通字词 初步感知课文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 在这个世界上 什么最能够温暖人的心 灵 我想 不是明媚的阳光 也不是华丽的衣衫 而 第 2 页 共 5 页 是沉甸甸的人间真情今天 就让我们借助 项脊轩志 这篇课文 走进归有光和他的亲人们 去寻找一些温 暖 一些感动 二 情感梳理 整体把握 1 课文中哪句话定下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明确 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2 因何而 喜 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来 修葺之乐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旧时栏楯 亦遂增胜 读书之乐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赏景之乐 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姗姗可 爱 3 围绕 悲 作者写了哪些事 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 诸父分家 忆先妣 忆大母 悼亡妻 4 从哪些地方能直接或间接地看出作者的 悲 诸父分家 内外多置小门墙 庭中始为 篱 已为墙 说明大家庭内部的不和 东犬西吠 客逾庖而宴 鸡栖于厅 呈现了一幅杂乱的生活图景 第 3 页 共 5 页 暗示家道败落 忆先妣 忆大母 忆母亲 泣 忆祖母则 长号 对祖母的感情更深 且忧虑更重 担心不 能实现她对自己的殷切期望 悼亡妻 作者通过对 室坏不修 以及院中妻 子亲手种植的枇杷树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痛苦 三 细节品读 小处探究 讨论 归有光特别擅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传递感情请找一找 回忆 自己的母亲 祖母 妻子的句子并予以分析归有光笔 下人物哪一个动作 哪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为什么 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大母过余曰 吾儿 久不见若影 何竟日默 默在此 大类女郎也 以手阖门 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 儿之 成 则可待乎 顷之 持一象笏至 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 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 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 第 4 页 共 5 页 书 吾妻归宁 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小结 是啊 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 看似平淡的 一句话语 母亲的关爱 祖母的教诲 妻子的美好都 在眼前了 让我们也跟着归有光一起喜悦 一起悲伤 四 拓展延伸 巩固所学 1 集体朗读苏轼悼亡妻词 江城子 2 思考 作者在回忆亡妻时写了哪些细节 传达 了怎样的感情 小轩窗 正梳妆 一句 让苏轼的记忆就定格 在妻子最美的一瞬间 她临窗而坐 对镜梳妆 一旁 的苏轼静静地凝视着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一句 千言万语哽在 心头 化作几行清泪 小结 苏轼跟归有光一样 把他所有的情感都倾 注在生活细节中了 事虽小却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我 们平时写作文也是如此 生活更多的时候不是波澜壮 阔的大海 而是绵长无声的细流请你拿起笔 去捕捉 属于你的细小的感动吧 五 课后作业 借鉴 项脊轩志 细节传情的手法 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