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3:生物实验(2)B卷.doc_第1页
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3:生物实验(2)B卷.doc_第2页
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3:生物实验(2)B卷.doc_第3页
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3:生物实验(2)B卷.doc_第4页
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3:生物实验(2)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3:生物实验(2)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实验探究题 (共20题;共80分)1. (5分)(2015杭州)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将植物A、B两张叶片分别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48小时。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_(2)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加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3)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_2. (3分)(2017衢州)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_。(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_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并说明理由: _。3. (4分)小应同学为验证土壤溶液中含有植物生活所需要的矿质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称取肥沃的土壤100g,倒入烧杯,加200ml自来水,搅匀并煮沸10分钟,静置一段时间,倒出上清液(土壤浸出液),稀释备用;取两个等大的茶色广口瓶A和B,A加入土壤浸出液适量,B加入等量的自来水;在校园拔取两株植物幼苗,分别固定于A、B瓶中,使根浸于液体中(如图所示);置于暗室中培养;定期向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水,并通入空气;每周换一次新的液体。 预期三周后,A瓶的幼苗生长良好,B瓶的幼苗生长缓慢,叶色发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以上实验设计3处不合理的地方,并改正: IA;IIA;IIIA。(2)煮沸土壤溶液的目的是_。 (3)定期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根进行_,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4. (5分)最近,一股“水果酵素”风潮席卷我国各地,它所宣传的“减肥”“养颜”“排毒”等种种功效,让它成为了爱美人士竞相追捧的对象,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小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向各试管滴碘液;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观察实验现象。 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操作加入物质A试管B试管C试管 稀淀粉溶液(mL)222 淀粉酶溶液(mL)111 碘液(滴)111 温度处理(5min)371000 观察现象(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_。(某些操作可多选) (2)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_。 (3)15min后,在A试管中,淀粉酶的质量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 (3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下列探究工作。 【查阅资料】通过上网获得以下信息淀粉粉是无甜味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能初步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做出猜想】甘薯中可能含有淀粉酶,把淀粉初步催化分解为具有甜味的麦芽糖,而马铃薯中则不含淀粉酶。【实验操作】把甘薯、马铃薯放置在不同温度下,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处理30分钟,测定麦芽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处理后不含麦芽糖,甘薯处理后的麦芽糖含量如下表:处理温度 ()0102030405060708090甘薯中麦芽糖含量(毫克克)22.123.325.837.640.547.454.768.945.328.6(1)实验结果_(填“支持”或“不支持”)该小组的猜想。 (2)由表可知,_时,甘薯中的淀粉酶催化效率最高。 (3)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马铃薯虽然不含麦芽糖,但吃起来也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_,被小肠吸收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6. (11分)为了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123稀释的唾液淀粉酶1毫升1毫升1毫升试剂1毫升盐酸1毫升蒸馏水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2毫升2毫升2毫升37 水浴5分钟碘液2滴2滴2滴实验预测变蓝不变蓝变蓝实验现象变蓝不变蓝不变蓝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7 的原因是_。 (2)实验中第3支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现象,对于第3支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分析,除了考虑“唾液淀粉酶与溶液pH的关系”及“淀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这个因素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_。7. (2分)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又开展了酶专一性的实验研究。【查阅资料】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美,在相关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缸色。【实验器材】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实验过程】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下表一:实验现象:甲、乙试管内均显红色。【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理由是_。【方案完善】为补充证据,请你结合反思交流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另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丙、丁;实验分组如表二,请在表格中填写出应加试剂的种类及用量;预期实验现象:_。【讨论分折】通过比较_两组实验,说明淀粉只能化淀粉分解成糖。8. (3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探究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同学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将2.45g KClO3与1.0g MnO2均匀混合加热将x g KClO3与1.0g CuO均匀混合加热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测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测_;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中x的值应为_(2)乙同学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I50.0g1%0.1g9mLII50.0g2%0.1g16mLIII50.0g4%0.1g31mL【数据处理及结论】I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选填图1中“a”“b”“c”编号)II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III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9. (4分)“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仅用雨水照样活”的“绿色超级稻”你听说过吗? 作为全球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而水稻用水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一半以上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数据库科学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1)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水稻种子结构的_中;水稻种子萌发,除外界环境条件外,需要的自身条件是_ (2)“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说明有毒物质会随着_的逐级递增而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的健康 (3)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是有限的 (4)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上这是_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5)有人喜欢用淘米水浇花,他们认为淘米水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淘米水真的能促进植物生长吗?你是怎样认为的,请你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实验加以证明 你做出的假设是_你的探究方案为:取两只同样的花盆,在其内分别种植大小、长势、数量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若干,标号为甲、乙定期向甲盆内植株_,向乙盆内植株_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盆内植株的长势情况若甲盆内植株的长势明显好于乙盆,则说明_,若甲盆内植株的长势与乙盆相似或劣于乙盆,则说明_10. (8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正趋于多元化,在此过程中,肥胖病患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和儿童肥胖患者也逐年增多。“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命在于运动,下表是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你认为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是_ 。活动方式打篮球慢跑静坐睡眠踢足球散步耗氧量(升时)90120251411560(2)肥胖易引发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收缩压舒张压经常超过_ 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_ 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3)肥胖易引发糖尿病,小华同学的父亲在半年内体重由110千克陡降为85千克,检查身体时发现血糖浓度为130毫克100毫升,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该病人患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其体内的_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升高。(4)请根据以上叙述,总结出引起青少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_。11. (3分)2013年9月15日,某水库出现了死鱼现象,经调查,在上游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也遭到严重威胁。当地某中学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对鱼苗是否有毒害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方法和步骤】采集重金属镉污染液40升,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2、20、200、2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取4只相同鱼缸,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加入上述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从同一鱼苗繁殖场中挑选体长规格相同、健康状况相似的同品种鱼苗40尾,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放入上述4只鱼缸内。将4只鱼缸置于适合鱼苗生长的同一地方,每天给鱼缸内添加等量和适宜量的相同鱼食,同时加入相应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鱼苗的死亡率,进行比较。【预测结果】(1)如果重金属镉污染液对鱼苗的生长有毒害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2)在步骤中。每只鱼缸中均匀放置10尾鱼苗,而不是1尾的原因是_。(3)实验方案还存在缺陷。需要再增加一个实验,用与实验组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金属镉污染液,来饲养相同的鱼苗,其目的是_。12. (3分)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 (2)从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是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 13. (2分)某同学在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想对“研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进行改进,重点研究植物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转化的特点,于是与同桌小明一起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设计,回答相应问题。 实验步骤: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萌发的种子放在甲装置中,煮熟的种子放在乙装置中,记录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将装置放在暗处几小时。c在两试管中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将装置上的导管插入石灰水中,在分液漏斗中注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d观察甲、乙两装置的温度计的读数变化。e分别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然后打开止水夹,观察两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f实验完毕后,整理器材。(1)请你预测甲、乙装置中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_。 (2)e步骤中的“分别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然后打开止水夹”,目的是_。 (3)实验时,若在d步骤后,打开瓶塞,立刻将点燃的火柴分别放入甲、乙装置中,观察到甲装置中火柴立刻熄灭,乙装置中火柴继续燃烧,这说明_。 14. (5分)一生态园内种植大量的樱桃树,每年5月进入樱桃采摘季,下面是围绕樱桃树开展的讨论。 (1)如图甲,A、B、C表示樱桃树的某些生理过程对维持自然界的_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2)如图乙是反映樱桃树内有机物的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樱桃树_。 (3)生态园为了生产的樱桃品质好、产量高、果实大、糖分多,采用合理密植、侧枝环剥、大棚内夜间降温等栽培技术,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选取其中1项栽培技术简述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15. (4分)在一个大型平底烧瓶湿润的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枝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烧瓶口紧包一个气球,使烧瓶悬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下图)。自然环境下持续观察,最终可以发现烧瓶的浮沉情况怎样?请解释其中的原因。16. (3分)燃烧散煤有大量SO2产生,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减少空气污染,青岛市已颁布地方法规,规定在市区内禁止燃用散煤,推广使用型煤.(1)制作型煤时,要在煤中加入适量熟石灰,以消除燃煤时二氧化硫的污染.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2)除上述方法外,请举出两例你所了解的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或措施:_;_.17. (2分)有一位同学,在夏季天气晴好的一天中,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一棵绿色植物各摘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这三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从_时间叶上取下的圆片。将在暗处放置两天的天竺葵植株种植在广口瓶里,瓶内有氢氧化钠溶液,用日光照射植株两小时,取下叶片用酒精灯溶去叶绿素后,在叶片上滴碘液,叶片不变蓝,是由于缺少_ , 因而绿色植株不能制淀粉。18. (3分)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如图所示是_。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_向上运输。水稻、小麦等植物没有_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19. (3分)(2016衢州)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3)小江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都是因为土壤中缺少_20. (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