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6 页 赤壁赋赤壁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赤壁赋 第二课时 四 复习式导入 学生背诵第一段 师 苏子秋夜荡舟 风月无边 他感到很快乐 快乐了就要喝酒 喝酒喝得高兴了就开始唱歌 五 赏析第二段 师讲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于是 是 不是今天我们说的 于是 呢 不是 于 在 是 这 解释为 在这时候 在这个时候 喝酒喝得很 高兴 扣舷而歌之 你看他是怎么唱的 敲打着船舷 而唱 那么唱什么呢 请大家把歌词内容大声齐读出 来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 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 的桨 棹是什么意思 击空明兮溯流光 怎么解释 课文注释有 请大家仔细看一下 溯 是逆水而上 我们现在不是有 回溯 一词么 渺渺兮 悠远的样 子 兮 的样子 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个望是什 么意思 那么在第一句话中 七月既望 那里的望又 是什么意思呢 第 2 页 共 6 页 师讲 大家看这个歌词有谁的风格 生答 屈原的风格 像屈原的 离骚 师讲 你们有没有读过 离骚 司马迁说 屈 原的 离骚 犹离忧也 什么意思呢 是屈原 遭遇忧愁的时候所作的 在苏轼看到这个美景 心情 比较舒畅的时候 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有屈原味道的 歌 大家注意歌词的最后一句 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 里的美人是什么意思 你们注意到了没有 在屈原的 作品里常常有一种比喻 用鲜花香草来比喻 高洁 的品质或圣主明君 然而这里苏轼也想到了这个 难 道说苏轼的心中也有隐忧微愁吗 他也不如意吗 这 就让我们想到上节课讲到过的一个内容 苏轼被贬黄 州 政治上很不如意 所以他心中很郁闷 师讲 由于苏轼心中有这样的悲情 所以才能唱 出这样的歌 听出这样的声 什么样的声 什么样的 箫声 好我们来看这几句 客有吹洞箫者 者 的人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 倚歌而和之 听到我唱 歌了 那客人就按着曲调伴奏 倚 随 伴 循着 和 附和 之 音节助词 不译 后面三句话我请同 学们来翻译一下 其 代词 那 这里指代箫 然 的样子 袅袅 婉转悠长 舞 使 起舞 泣 使 悲泣 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嫠妇 就是寡妇 第 3 页 共 6 页 这里的 不绝如缕 是什么意思 像细丝一样绵延不 断 但是我们的现代汉语中也有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 最初就是出现在这片文章中 那么现在 不绝如缕 是什么意思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你们有没有听到过箫声 你觉得箫声是怎样的 那么 作者是怎么来描述 箫声 的 作者用了四个比喻 两处夸张来渲染箫声的悲凉 正是这种如怨如慕 如 泣如诉的箫声触动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种隐忧微愁 在这种情况下触景伤怀 浮想联翩 悲从中来 师 那么这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 用 生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情感上由乐转悲 六 赏析第三段 3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 把课文下面对于重点词汇的注释写到课文中去 自己尝试翻译 不会解释的字词标注出来 2 找出这一段中 客的悲哀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什么手法来写 3 在自读 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前后桌或同桌讨论 前面两个问题 探讨客为什么而悲 师 苏轼听到了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的箫声 他 第 4 页 共 6 页 感到 愀然 忧愁凄怆的样子 正襟危坐 整理衣 襟端正地坐着 危在这里就是正的意思 解释为 端 正地 现在汉语中有一个词叫 危言危行 就是 端正的言行 而问客曰 而 连词 表顺接 何为其 然也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为何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为何 就是为什么 其 代词 带箫声 然 这样 这里借主人之问 引出悲之所在 那么 悲 在哪里 呢 生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西 东 缪 通 缭 连结 乎 困于周郎 于 表被动 方 当 破 攻破 下 攻下 占领 名作动 东 东下 向东行 名作动 赞颂曹操的功 业并不是主要的 而今安在哉 一句才是重点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 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 而我 们呢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尊以相属 学生起来翻译 老 师补充 况 何况 渔樵于江渚之上 介宾短语后置 渔樵 作动词 打鱼 砍柴 侣 友为意动用法 以 鱼虾为侣 以麇鹿为友 尊 通 樽 酒杯 属 通 嘱 劝酒 你看我们是怎么样的 在这 里 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 是什么与什么对比 古人和今人对比 看出 英雄不在之悲 第 5 页 共 6 页 生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 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渺 以 为渺小 意动 哀 哀叹 或 为 哀叹 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 这里是什么与什 么对比 蜉蝣与天地 沧海与一粟 对比 也就是 短暂与永恒的对比 说明人的渺小 这就是人生苦短 之悲 生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 得 托遗响于悲风 偕同神仙来一起遨游 同明月一道长久存在 这 是他的一个愿望 后面又说 知道不能轻易实现 只 好把这种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箫声中 在悲凉 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那么这里又是什么与什么对比 理想与现实对比 看出壮志难酬之悲 1 课堂总结 师 正是这些让他感到可悲可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