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B B 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 一 教学任务分析一 教学任务分析 1896 年汤姆孙发现电子 从而揭示了原子并非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 本 节 天然放射性现象 进一步揭示原子核是可分的 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物质结 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也是部分学生深入学习 放射性衰变 的基础 为了研究射线的性质 需要借助电场 为此学生要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 转运动 因为要探讨射线粒子的电离作用 所以学生要知道电离的概念 教材对 探测放射线的仪器及实验 用 G M 传感器探测 射线 作了简单介绍 不作教 学要求 教材中 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 是拓展型课程中的选学内容 也 不属本设计的教学内容 本设计首先通过复习提问 引入课题 其次通过学生阅读教材 然后讨论 得到关于天 然放射性现象的基本知识 再次通过学生阅读教材 讨论及教师讲解 梳理出三种射线的本 质及其基本特点 通过老师讲解 学生倾听 使学生了解放射性的几种应用 最后 通过学 生阅读教材 讨论 使学生领略居里夫人的风采 利用放射性在诊病治疗 工业探伤等方面的应用和防护的知识 可使学生感悟科学 技 术与社会的关系 介绍居里夫人等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事迹 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的崇高思 想境界 二 教学目标二 教学目标 1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天然放射现象 2 知道 射线的本质和基本特性 3 知道射线的基本应用与防护方法 2 2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 射线感受利用电场来研究微观粒子的方法 3 3 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 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 1 通过了解放射性在诊病治疗 工业探伤等方面的应用和放射线的防护 感悟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2 通过了解居里夫人等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事迹 领略科学家的崇高思想境界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射线的本质和基本特性 难点 射线在电场中的轨迹 四 教学资源四 教学资源 1 视频图片 教材第 27 页图 12 9 图 12 10 教材第 28 页图 12 11 图 12 12 教材 第 33 页图 12 18 教材第 35 页图 12 21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 课件 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五 教学设计思路五 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基本知识 二是三种射线的本 质及其基本特点 三是放射性的几种应用 四是居里夫人成功的人生及优秀品质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复习提问 1896 年汤姆孙发现电子 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及 设问 什么现象表明原子核有结构 引入课题 其次 要求学生阅读自教材第 27 页至第 28 页上面第一段 思考 谁首先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追随者有谁 要知道的概念有哪些 然后讨论 得到关于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基本知识 再次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 28 页至第 29 页上面第二段 然后完成学习任务单 见教案 梳理出三种射线的本质及其基本特点 第 四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第 34 页 历史回眸 概括出居里夫人成功的人生及优秀品质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 射线的本质和基本特性 方法是 通过学生自己阅 读自教材第 27 页至第 28 页上面第一段的内容 按照预先设计和学习任务单 梳理出三种射 线的本质及其基本特点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 射线在电场中的轨迹 方法是 通过视频图片及相 关课件 结合电场知识进行分析 讲解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 1 课时 六 教学流程六 教学流程 1 1 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 2 2 流程图说明 流程图说明 情景情景 复习提问 1896 年汤姆孙发现电子 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呢 要求学生回答 情景 复习 提问 活动 I 阅读 讨论 关于天然 放射性现 象的基本 知识 活动 III 讲解 倾听 活动 II 阅读 讨 论讲解 三种射线 的本质及 基本特性 活动 IV 阅读 讨论 居里夫 人的成 长及科 学研究 放射性 的应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3 讲解 不但原子有结构 组成原子的原子核也有结构 那么什么现象表明原子核有结构呢 活动活动 I I 要求学生阅读自教材第 27 页至第 28 页上面第一段 思考 谁首先发现天然放 射性现象 追随者有谁 要知道的概念有哪些 然后讨论 活动活动IIII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 28 页至第 29 页上面第二段 然后完成学习任务单 见教 案 活动活动 IIIIII 结合教材第 33 页图 12 18 介绍放射性的 5 种应用 活动活动 IVIV 学生阅读教材第 34 页 历史回眸 概括出居里夫人成功的人生及优秀品质 3 3 教学主要环节 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五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提问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 然后讨论 得到关于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基本知识 第三环节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 讨论及教师讲解 梳理出三种射线的本质及其基本特点 第四环节 通过老师讲解 学生倾听 使学生了解放射性的几种应用 第五环节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 讨论 使学生领略居里夫人的风采 七 教案示例七 教案示例 一 教学过程 一 教学过程 1 1 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1896 年汤姆孙发现电子 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呢 要求学生回答 讲解 不但原子有结构 组成原子的原子核也有结构 那么什么现象表明原子核有结构 呢 2 2 天然放射性现象 天然放射性现象 要求学生阅读自教材第 27 页至第 28 页上面第一段 思考 谁首先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追随者有谁 要知道的概念有哪些 然后讨论 3 3 三种射线 三种射线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 28 页至第 29 页上面第二段 完成下面任务 1 填空 由教材图 12 11 可知 粒子带 电 粒子带 电 光子 电 填 带 或 不带 结合结合课件 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讲解 2 完成表格 表一 三种粒子电荷量质量 粒子 粒子 电子 光子 用心 爱心 专心 4 表二 三种射线本质速度贯穿本领电离作用 射线 射线 射线 4 4 放射性的应用及辐射的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及辐射的防护 结合教材第 33 页图 12 18 介绍放射性的应用 利用 射线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 利用 射线消除机器运转产生的有害静电 利用射线使 DNA 发生突变 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经射线照射过的食品可长期保存 用放射线可治疗恶性肿瘤 5 5 居里夫人与放射性的研究 居里夫人与放射性的研究 学生阅读教材第 34 页 历史回眸 从中领略到 居里夫人求学时学习成绩优异 科学 研究废寝忘食 前赴后继 成果卓越 为人谦虚 不计名利的品质 二 作业布置 二 作业布置 课后完成教材配套练习册本节中相关习题 三 板书设计 三 板书设计 B B 物质放射性及其应用物质放射性及其应用 1 天然放射性现象 发现 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首先发现 意义 揭示了原子核结构的复杂性 概念 天然放射性现象 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 例如铀 钋 镭 2 三种射线 表一 三种粒子电荷量质量 粒子2 个单位正电荷约氢原子质量的 4 倍 粒子 电子 一个单位负电荷质量极小 光子不带电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表二 三种射线本质速度贯穿本领电离作用 射线 粒子流约 c 10很小很强 射线电子流约 c较强较弱 射线 光子流c很强很小 3 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栗子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3a-Self Check)说课稿(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们爱科学》说课稿 辽师大版
- 道法专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质量专业能力考试题及答案
- DB65T 4469-2021 伊犁鹅种用品质评定技术规范
- 电石厂应急预案(3篇)
- 电力抗震应急预案(3篇)
- 电缆接续应急预案(3篇)
- 数字化技术在零售门店智能顾客数据分析与营销策略的应用研究报告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P169)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比赛题库及解析(共八套)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舞蹈教学课件第五单元-中外舞蹈名作赏析
- 2023年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课件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件-
- 针灸科中药涂擦操作评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