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32013 届高考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届高考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 一一 诗诗 1 1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 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 然后回答问题 白白 雁雁 顾文昱顾文昱 万里西风吹羽仪万里西风吹羽仪 独传霜翰 独传霜翰 向南飞 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 江水含秋点素辉 芦花映月迷清影 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 玉关晨度雪沾衣 锦瑟夜调冰作柱 玉关晨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离群久 皓首江湖犹未归 天涯兄弟离群久 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注 羽仪 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 羽仪 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 霜翰 翰 本指鸟羽 此处霜翰 翰 本指鸟羽 此处 指白雁 相传白雁每逢秋深则南飞 白雁至则霜降 故谓之霜信 亦称霜翰 指白雁 相传白雁每逢秋深则南飞 白雁至则霜降 故谓之霜信 亦称霜翰 1 1 结合全诗说说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结合全诗说说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答 2 2 颔联的颔联的 迷迷 点点 两字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请作简要分析 两字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 答案 答案 1 1 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慷慨悲凉的行军图 西风尽扫 旌旗猎猎 白雁南飞 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慷慨悲凉的行军图 西风尽扫 旌旗猎猎 白雁南飞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2 2 迷迷 字传神地描绘出芦花摇曳不定及其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和水中的月亮交融幻化字传神地描绘出芦花摇曳不定及其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和水中的月亮交融幻化 的动态美景 的动态美景 点点 字巧妙地展示出皎洁的月亮在被风吹皱了的江面上留下无数跳跃字巧妙地展示出皎洁的月亮在被风吹皱了的江面上留下无数跳跃 闪动的光点 扑朔迷离 令人心醉 这两个字刻画了记忆中的家乡美景 与下联的荒闪动的光点 扑朔迷离 令人心醉 这两个字刻画了记忆中的家乡美景 与下联的荒 凉之景作对比 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凉之景作对比 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钱 起起 谷口谷口 春残黄鸟稀 辛夷 春残黄鸟稀 辛夷 花尽杏花飞 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注 谷口 指蓝田县辋川谷口 钱起筑别墅于此 名之曰谷口 指蓝田县辋川谷口 钱起筑别墅于此 名之曰 故山草堂故山草堂 辛辛 夷 木兰树的花 夷 木兰树的花 1 1 前两句写出了谷口怎样的景象 写这样的景象 在全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前两句写出了谷口怎样的景象 写这样的景象 在全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答 2 2 简要分析简要分析 幽竹幽竹 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 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答 答 解析 解析 1 1 以以 谷口谷口 开篇点明故山草堂的所在 开篇点明故山草堂的所在 春残春残 紧扣诗题紧扣诗题 暮春暮春 也为下 也为下 面的叙写打下铺垫 黄莺鸟声稀 辛夷花飞尽 杏花乱纷纷 虽都是在写春残景色 面的叙写打下铺垫 黄莺鸟声稀 辛夷花飞尽 杏花乱纷纷 虽都是在写春残景色 但又是在为后二句的出场作陪衬 正是在暮春时节 鸟语已稀 花香将尽的时候 才但又是在为后二句的出场作陪衬 正是在暮春时节 鸟语已稀 花香将尽的时候 才 会突然间感觉到幽竹以及清阴迎我归来的可爱 这里诗人用了对比与拟人两种手法来会突然间感觉到幽竹以及清阴迎我归来的可爱 这里诗人用了对比与拟人两种手法来 突出幽竹的使人怜爱 突出幽竹的使人怜爱 2 2 幽竹幽竹 清阴清阴 与与 待我待我 都写出了尚有幽清之境迎我的都写出了尚有幽清之境迎我的 欣喜 拟人则是诗人赋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 欣喜 拟人则是诗人赋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 不改清阴不改清阴 是说幽竹具备始终如一是说幽竹具备始终如一 忠于朋友与主人的品性 忠于朋友与主人的品性 待我归待我归 是说幽竹保持着一竿绿阴等待我归来的亲情 是说幽竹保持着一竿绿阴等待我归来的亲情 不不 改改 与与 待我待我 四字让人顿感一股真气扑面而来 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 寄寓四字让人顿感一股真气扑面而来 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 寄寓 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 对那种不畏春残 不畏秋寒 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 对那种不畏春残 不畏秋寒 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答案 答案 1 1 写出了谷口暮春之景 黄鸟的鸣唱已稀 辛夷杏花已谢 说春色固然美好 写出了谷口暮春之景 黄鸟的鸣唱已稀 辛夷杏花已谢 说春色固然美好 但毕竟短暂易改 以此来反衬不改清阴 待但毕竟短暂易改 以此来反衬不改清阴 待 我我 始终如一的窗下幽竹 始终如一的窗下幽竹 2 2 诗中的诗中的 幽竹幽竹 不慕浮华 不改气节 朴实而庄重 执著而超拔 深情待不慕浮华 不改气节 朴实而庄重 执著而超拔 深情待 我我 令令 我我 怜爱 它实际上是诗人厌弃浮华 崇尚气节的心志的写照 怜爱 它实际上是诗人厌弃浮华 崇尚气节的心志的写照 3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 白发多 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注 青草湖 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 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青草湖 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 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青草湖青草湖 与洞与洞 庭湖一脉相连 所以 诗中又写成了庭湖一脉相连 所以 诗中又写成了 洞庭湖洞庭湖 湘君 尧的女儿 舜的妃子 死后湘君 尧的女儿 舜的妃子 死后 化为湘水女神 化为湘水女神 1 1 请对首句中的请对首句中的 老老 字进行赏析 字进行赏析 答 答 2 2 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 太白遗风太白遗风 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 并作简要分 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 并作简要分 析 析 答 答 解析 解析 1 1 西风吹老洞庭波西风吹老洞庭波 诗一开头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洞庭湖渺渺茫茫的 诗一开头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洞庭湖渺渺茫茫的 画面 飒飒的秋风 强劲地吹拂在水面上 水面上的波纹便荡漾而来 又急遽而去 画面 飒飒的秋风 强劲地吹拂在水面上 水面上的波纹便荡漾而来 又急遽而去 诗中的诗中的 老老 字 更是极耐人寻味 字 更是极耐人寻味 老老 了的是秋风 了的是秋风 老老 了的还是洞庭湖水 了的还是洞庭湖水 一夜湘君白发多一夜湘君白发多 紧接着诗人将虚幻的神话 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了起来 紧接着诗人将虚幻的神话 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了起来 2 2 这首诗极有这首诗极有 太白遗风太白遗风 是说这首诗具有李白的风格特征 从诗句 是说这首诗具有李白的风格特征 从诗句 西风吹老洞庭西风吹老洞庭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波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一夜湘君白发多 满船清梦压星河满船清梦压星河 中的中的 湘君湘君 清梦清梦 星河星河 可以体现出来 可以体现出来 答案 答案 1 1 运用拟人的手法 融情于景 生动传神 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吹老 诗人自运用拟人的手法 融情于景 生动传神 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吹老 诗人自 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 一夜发白 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发的悲秋之意 迟暮之感 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 一夜发白 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发的悲秋之意 迟暮之感 2 2 风格特征 想象奇特 缥缈奇幻 具有浪漫色彩 风格特征 想象奇特 缥缈奇幻 具有浪漫色彩 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 如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 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一夜湘君白发多 满船清梦压星河满船清梦压星河 意象奇特 将神话传说 意象奇特 将神话传说 梦境与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缥缈奇幻的画面 如梦境与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缥缈奇幻的画面 如 湘君湘君 清梦清梦 星河星河 4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夜泊牛渚 怀古 怀古 李李 白白 牛渚西江牛渚西江 夜 青天无片云 夜 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 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 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 注注 牛渚 山名 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 牛渚 山名 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 西江 今长江自南京到江西一段 西江 今长江自南京到江西一段 谢将军 东晋谢尚 官镇西将军 他镇守牛渚时 秋夜泛舟赏月 遇袁宏诵诗 听后大谢将军 东晋谢尚 官镇西将军 他镇守牛渚时 秋夜泛舟赏月 遇袁宏诵诗 听后大 加赞赏 并邀其登舟长谈至天明 袁宏从此声名大振 加赞赏 并邀其登舟长谈至天明 袁宏从此声名大振 1 1 颔联中颔联中 空忆谢将军空忆谢将军 一句用典 简要分析其用意 一句用典 简要分析其用意 答 答 2 2 尾联尾联 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 是想象中的情景 请简要赏析 是想象中的情景 请简要赏析 答 答 解析 解析 1 1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命题者已指明所用手法是用典 考生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命题者已指明所用手法是用典 考生 回答时 只需认真阅读典故内容 并结合课本介绍的李白的生平 就可以得出李白运用回答时 只需认真阅读典故内容 并结合课本介绍的李白的生平 就可以得出李白运用 此典故的用意 从而得出答案 关键是要结合李白的生平来分析 此典故的用意 从而得出答案 关键是要结合李白的生平来分析 2 2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 解答此题 要回答三个问题 一是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 解答此题 要回答三个问题 一是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二是怎样写的 三是这样写有何作用 二是怎样写的 三是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案 答案 1 1 以古人自况 袁宏能得到谢将军的赏识 而以古人自况 袁宏能得到谢将军的赏识 而 我我 虽然也有袁的文才却不能虽然也有袁的文才却不能 得到像谢将军那样的人的信赖 寓含着世无知音 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 得到像谢将军那样的人的信赖 寓含着世无知音 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 2 2 尾联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 在飒飒秋风中 片帆高挂 客舟即将离开牛渚 枫尾联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 在飒飒秋风中 片帆高挂 客舟即将离开牛渚 枫 叶纷纷飘落 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进一步烘托出作叶纷纷飘落 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进一步烘托出作 者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的情怀 者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的情怀 5 5 阅读下面的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绝句漫兴九首绝句漫兴九首 其七其七 杜杜 甫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笋根雉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答 2 2 第二句中的第二句中的 点点 叠叠 二字 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二字 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答 3 3 根据诗歌内容 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 透露出自己怎样的心情 根据诗歌内容 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 透露出自己怎样的心情 答 答 答案 答案 1 1 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2 2 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 使全句活了起来 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 使全句活了起来 3 3 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连欣赏的心情 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连欣赏的心情 6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午午 枕枕 王安石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 日催红影上帘钩 午枕花前簟欲流 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 隔水山供宛转愁 窥人鸟唤悠扬梦 隔水山供宛转愁 1 1 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 请说说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 请说说 催催 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答 答 2 2 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 请你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 请你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 答 解析 诗歌描写了午梦初醒的一瞬间的情景 首句概写 季节是在交代地点时暗示出的 解析 诗歌描写了午梦初醒的一瞬间的情景 首句概写 季节是在交代地点时暗示出的 花花 就是春天的具体形象 就是春天的具体形象 簟欲流簟欲流 暗含着暗含着 簟纹如水簟纹如水 的比喻 说它光滑透明 的比喻 说它光滑透明 如同清澈的水 仿佛就要流动 比得很准却又出之以动态的描写 形象生动鲜明 三 如同清澈的水 仿佛就要流动 比得很准却又出之以动态的描写 形象生动鲜明 三 四两句在艺术表现上很值得注意 其一 突出了四两句在艺术表现上很值得注意 其一 突出了 鸟唤梦鸟唤梦 山供愁山供愁 的两种景物 运的两种景物 运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使鸟和山都人性化 恰好传达出了诗人缠绵不绝的内心感触 其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使鸟和山都人性化 恰好传达出了诗人缠绵不绝的内心感触 其 二 对仗工整 鸟唤而梦醒 梦醒而见山 见山而人愁 二 对仗工整 鸟唤而梦醒 梦醒而见山 见山而人愁 答案 答案 1 1 他完全没有想到一觉睡了那么长时间 表达了诗人惊异之情 他完全没有想到一觉睡了那么长时间 表达了诗人惊异之情 感觉到时感觉到时 间流逝得很快 表明诗人睡得很香很甜 间流逝得很快 表明诗人睡得很香很甜 2 2 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使鸟和山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使鸟和山 都人性化 表达了作者的忧愁 都人性化 表达了作者的忧愁 采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 以窥人鸟的无情来反衬隔采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 以窥人鸟的无情来反衬隔 水山的有情 水山的有情 悠扬悠扬 宛转宛转 前者是双声 后者是叠韵 因声见情委婉地表达了诗 前者是双声 后者是叠韵 因声见情委婉地表达了诗 人内心的缠绵不绝的情愫 人内心的缠绵不绝的情愫 三四两句对仗工整 语意连贯 诗人因鸟唤而梦醒 梦醒三四两句对仗工整 语意连贯 诗人因鸟唤而梦醒 梦醒 而见山 见山而人愁 展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 而见山 见山而人愁 展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 7 7 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牧牧 牛牛 图图 田田 锡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 挽粟车干戈扰扰遍中州 挽粟车 行似水流 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 短蓑长笛一川秋 何日承平如画里 短蓑长笛一川秋 注注 这是一首题画诗 这是一首题画诗 挽粟车 送军粮的牛车 挽粟车 送军粮的牛车 1 1 第二句诗中的第二句诗中的 似水流似水流 值得玩味 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值得玩味 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答 答 2 2 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答 答 解析 解析 1 1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题 要抓住两点 首先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题 要抓住两点 首先 要充分利用注释 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 其次 要抓住关键词语 比如要充分利用注释 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 其次 要抓住关键词语 比如 干戈干戈 扰扰扰扰 何日何日 等词语 等词语 2 2 解答此题 第一步 要找出本诗中的主要意象 如长笛等 第二步 要展开联解答此题 第一步 要找出本诗中的主要意象 如长笛等 第二步 要展开联 想 想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第三步 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第三步 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 或效果或效果 特点 第四步 特点 第四步 描述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给人的启示 描述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给人的启示 答案 答案 1 1 似水流似水流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 突出战乱给人民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 突出战乱给人民 带来的沉重负担 表达了对战乱现实的厌恶 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带来的沉重负担 表达了对战乱现实的厌恶 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2 2 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 与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 与 干戈扰扰干戈扰扰 的社的社 会现实形成对比 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向往之情 会现实形成对比 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向往之情 8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6 杂诗三首杂诗三首 其三其三 沈佺期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 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 少妇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 注注 黄龙戍 即黄龙 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 此指边地 黄龙戍 即黄龙 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 此指边地 龙城 在今蒙古境内 龙城 在今蒙古境内 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1 1 请分析颔联中请分析颔联中 月月 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 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 答 2 2 综观全诗 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 综观全诗 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 答 答 解析 解析 1 1 颔联抒情 借月抒怀 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 有多少颔联抒情 借月抒怀 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 有多少 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 在征夫眼里 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 不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 在征夫眼里 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 不 断地到营里照着他 好像怀着无限深情 而在闺中思妇眼里 似乎这眼前明月 再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 好像怀着无限深情 而在闺中思妇眼里 似乎这眼前明月 再不 如往昔美好 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 早已离开深闺 随着良人远去如往昔美好 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 早已离开深闺 随着良人远去 汉家营了 这一联明明是写情 却偏要处处说月 字字是写月 却又笔笔见人 短短汉家营了 这一联明明是写情 却偏要处处说月 字字是写月 却又笔笔见人 短短 十个字 内涵极为丰富 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 也触及了夫妇团聚的过去 既轮十个字 内涵极为丰富 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 也触及了夫妇团聚的过去 既轮 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 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 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 下双照的动人景象 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 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下双照的动人景象 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 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 思念的绵绵深情 思念的绵绵深情 2 2 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 的句子一是的句子一是 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 写出了常年 写出了常年 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 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二是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 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二是 谁能将旗鼓 一谁能将旗鼓 一 为取龙城为取龙城 将将 是带领的意思 古代军队以旗鼓为号令 这里的是带领的意思 古代军队以旗鼓为号令 这里的 旗鼓旗鼓 指代军队 指代军队 希望有良将带兵 一举克敌 使家人早日团聚 人民安居乐业 希望有良将带兵 一举克敌 使家人早日团聚 人民安居乐业 答案 答案 1 1 以月写人 明月高挂中天 照着不眠的闺妇 而闺中人却沉醉在对征人的以月写人 明月高挂中天 照着不眠的闺妇 而闺中人却沉醉在对征人的 思念中思念中 亦可理解成亦可理解成 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 月亮也照着不眠的征人 而这征人也正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 月亮也照着不眠的征人 而这征人也正 在思念着闺中之妇在思念着闺中之妇 以月寄情 含蓄而巧妙地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的相思之以月寄情 含蓄而巧妙地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的相思之 苦 苦 用心 爱心 专心 7 2 2 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 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 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 兵克敌 一举夺胜的期盼 兵克敌 一举夺胜的期盼 9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题扬州禅智寺 杜杜 牧牧 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秋 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 白鸟故迟留 青苔满阶砌 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 斜阳下小楼 暮霭生深树 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1 1 这首诗用字很讲究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用字很讲究 请简要分析 青苔满阶砌青苔满阶砌 中中 满满 字的表达效果 字的表达效果 答 答 2 2 尾联尾联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答 解析 解析 1 1 作答作答 满满 字的表达效果时 应突出字的表达效果时 应突出 满满 描写对象的特点和环境的特点 描写对象的特点和环境的特点 2 2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一句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 身处如此歌舞喧闹 一句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 身处如此歌舞喧闹 市井繁华的扬州 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 写景中暗含着诗人的身世感受 市井繁华的扬州 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 写景中暗含着诗人的身世感受 凄凉情怀 凄凉情怀 答案 答案 1 1 满满 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 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 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 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 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 清 清 2 2 衬托衬托 或或 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 反衬反衬 对比对比 以乐衬哀 用歌舞喧闹 市井繁华的 以乐衬哀 用歌舞喧闹 市井繁华的 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 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 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10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秋秋 望望 明明 李梦阳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 河上秋风雁几行 黄河水绕汉宫墙 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 将军弢箭射天狼 客子过壕追野马 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黄尘古渡迷飞挽 白月横空冷战场 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 只今谁是郭汾阳闻道朔方多勇略 只今谁是郭汾阳 注注 飞挽 是飞挽 是 飞刍飞刍 草草 挽粟挽粟 粮粮 的省说 的省说 郭汾阳 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 郭汾阳 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 曾经平定安史之乱 大破吐蕃 被封为汾阳郡王 曾经平定安史之乱 大破吐蕃 被封为汾阳郡王 用心 爱心 专心 8 1 1 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答 2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 答案 答案 1 1 对比 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 突出战争即将来临前对比 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 突出战争即将来临前 的肃杀景象 的肃杀景象 双关 一个双关 一个 冷冷 字 既指战场的清冷和寒冷 又指诗人心上的那份字 既指战场的清冷和寒冷 又指诗人心上的那份 寒意 寒意 2 2 本诗通过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 抒发对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 体现了诗本诗通过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 抒发对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 体现了诗 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 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 11 11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谒荆公不遇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 烟草茸茸一片愁 春江渺渺抱樯流 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 春旗催日下城头 吹尽柳花人不见 春旗催日下城头 1 1 诗歌在写景时使用诗歌在写景时使用 渺渺渺渺 和和 茸茸茸茸 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答 答 2 2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答 答 解析 解析 1 1 解答此题 不仅要分析解答此题 不仅要分析 渺渺渺渺 和和 茸茸茸茸 两词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 还要两词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 还要 写出它们在全诗中起到的作用 以及对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感情的作用等 最后 从写出它们在全诗中起到的作用 以及对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感情的作用等 最后 从 诗诗 本身追求音律美的特点来分析它们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本身追求音律美的特点来分析它们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2 2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目已限定了鉴赏的角度 即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目已限定了鉴赏的角度 即 情景关系情景关系 那么 解答此题时 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题(第2期)原卷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与地图(第1期)解析版
- 2025年质量员知识技能大赛复习考试题库
- Unit 4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蓄电池供电输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叉车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门式起重机操作证(Q2)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小班认识数字题目及答案
- 职业体验活动记录表
- DB23T 2849-2021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杆体施工规范
- 主题阅读1:大自然的文字
- 电梯周期日常维护保养项目表
- (中职中专)二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完整版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最新)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 GB∕T 6546-2021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医学资料冠心病英文版
- 中职《机械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