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及其他消费理论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三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国民收入核算 解决GDP 是什么 是多少 国民收入决定 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本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本章研究的主要问题 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其它消费理论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乘数理论 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之一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 产品市场 IS 货币市场 LM 劳动市场 LW 国际市场 IS LM LW BP 1 均衡产出 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y E IU 0 IU 0 B AE IU为非意愿存货投资B点为均衡点 其产出为均衡产出状态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 y 也可用i s表示 因为 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即E c i 而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y c sE yi s 450 y0 E0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 Y 也可以用I S表示 因为这里的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 即E C I 而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储蓄 即Y C S 因此 就是 C I C S 即I S 计划投资等于储蓄 案例1 我国的储蓄问题 案例1 我国的储蓄问题 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 截至2001年8月末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 06万亿元 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 增长12 3 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 1个百分点 比去年底高5 4个百分点 8月份储蓄存款增加881亿元 比去年同月多增861亿元 年累计储蓄存款增加6254亿元 比去年同期多增2748亿元 其中 活期储蓄增加2423亿元 比去年同期少增415亿元 定期储蓄增加3661亿元 比去年同期多增2396亿元 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表明储蓄存款稳定性增强 为了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 使大量的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 我国央行多次调整利息 2002年2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 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贷款利率 这已经是自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以来的第八次降息 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的居民储蓄还是呈不断上升的势头 问题 1 解释下列名词 消费函数 储蓄函数2 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决定一国储蓄率的原因 并简要说明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案例1的解答 一般来说 一国的储蓄率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决定的 1 资本市场状况 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 居民会把相当大部分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 从而降低储蓄率 2 社会保障体系 如果一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 居民没有后顾之忧 就会增加消费比率 从而储蓄水平会较低 3 将来收入的保障情况 如果一国居民的将来收入有较强的保障 则储蓄率就会较低 反之较高 4 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 案例1的解答 续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2 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3 将来收入没有保障 我国居民中农民占绝大多数 他们将来的收入没有保障 只能靠储蓄积累资金 4 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 由于总体收入水平低 所以要考虑将来的各种支出 必然要提高储蓄率 5 消费习惯使然 2 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理论 消费函数 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 企业和家庭 不存在政府 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 利率 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潜在的国民收入 YF 是固定不变的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 有 收入水平 商品价格水平 利率水平 收入分配状况 消费者偏好 家庭财产状况 消费信贷状况 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 风俗习惯等 凯恩斯认为具决定意义的因素为收入 一 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 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C Yd或 C Y其中 C代表消费 代表自发性消费 0 Yd 或Y 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 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0 1 三 边际消费倾向 MPC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 消费增量 C 同可支配收入增量 Y 的比值 0 1 也就是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MPC C Y 在参数为离散的情况下MPC dc dy在参数为连续的情况下 从几何意义上来说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值 四 平均消费倾向 APC 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 消费总量 C 同可支配收入总量 Y 的比值 即 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APC C YAPC c y y y y y MPC所以APC MPC 例题 设消费函数为C 200 0 8Y Y 1000 请问 自发性消费量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 答 自发性消费量 200MPC 0 8APC 1 450图和消费曲线 O C Y 450 A C0 Y1 C1 Y2 C2 C3 Y3 450线AE NI APC C y MPC AE aggregatedesiredexpenditure总计划支出NI nationalincome国民收入 B D 总供给Y是横轴 无法与纵轴C I相交 我的每个点都表示Y C I 五 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 财富 wealth 对未来价格和收入的预期 价格水平 收入分配 税收 利率 消费曲线的平移 在微观经济学中曾经介绍过 消费量的变化 和 消费的变化 的区别 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 和 消费曲线的平移 的区别 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是反映消费量和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一条线上移动 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国民收入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 消费曲线平移图示 O C Y 450 C1 a1 C2 a2 C3 a3 二 储蓄函数 储蓄 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 储蓄函数的推导 设消费函数C Y因为S Y C所以S 1 Y其中 1 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MPS与APS 边际储蓄倾向 marginalpropensitytosaveMPS 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 MPS S Y Y C Y 1 C Y 1 MPC 1 平均储蓄倾向 averagepropensitytosaveAPS 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值 APS S Y Y C Y 1 APC 储蓄曲线的推导 与消费曲线关系 O Y C 450 a C Y A O S Y a B S 1 Y AE NI AE NIS 0 APC和APSMPC和MPS 1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二者之和等于收入 C yS 1 yC S y 1 y y2 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 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 即 APC APS 1MPC MPS 1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 只要知道其中一个 就可方便地求出另一个函数 也就是说 在分析过程中 可以用任何一个函数进行分析就行 MPC APC 1 MPS APS 1 三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及其经验证据 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猜测 i 消费取决于当期绝对收入水平 而与利率水平关系不大 ii 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介于0和1之间 基于猜测的消费函数的数学表述 iii 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推论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国民储蓄率将上升 2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经验证据 短期 验证结论 i 收入高的家庭消费更多 同时收入高的家庭储蓄也更多 ii 高收入家庭将其收入中的较大的份额用于储蓄 说明 其中 短期证据支持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 长期 验证结论 库茨涅兹的反论 1869 1938年平均储蓄倾向经验数据 从1869 1878年十年期到1919 1928年十年期 国民收入增加了七倍多 而根据上表可知APS仅在0 11与0 16这一狭窄范围波动 这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推论相矛盾 问题 为什么凯恩斯消费函数得到短期经验研究的证明 但却与长期经验研究相悖 解释 i 基于家庭跨时期选择的持久收入理论 消费之迷 3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 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影响消费支出的模型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模型 一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一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经济学家杜森贝利 J S Duesenberry 提出 1 消费者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 2 有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之分 3 长期消费函数CL Y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不大 较稳定 4 短期消费函数C C0 CY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较大 出现波动 5 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 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 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这种特点被称为 棘轮效应 6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 称为 示范效应 CL Y C2 C1 cs2 cs1 c 0 Y y2 y1 示范效应 二 永久 持久 收入的消费理论1 由美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提出 2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现期收入决定 而是由他永久收入决定的 即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决定的 并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确定不同的权数 3 公式 Yp Y 1 Y 1其中Yp 永久收入 为权数 Y和Y 1分别为当前收入和过去收入 4 结论 如收入的变动最终证明是永久的 则人们会在最终证明是较高或较低的永久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支出 预期在决定收入进而决定支出十分重要 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社会总需求政策难奏效 永久 持久收入假说进一步论述 定义 持久收入 家庭在长期内各个年份所获收入的预期平均值 假设 i 人们一生的经历是随机的 从而家庭不同年份的收入具有波动性 ii 家庭对稳定消费的偏好胜过对不稳定消费的偏好 换言之 家庭将试图通过金融资产市场维持完全稳定的消费路径 以使每一个时期的消费都等于持久收入 两时期持久收入模型 偏好 约束 持久收入给家庭带来的跨时期预算约束同收入流波动时跨时期约束相同 第一时期家庭的最优消费和储蓄决策 结论 家庭会使现期消费等于持久收入 当现期收入大于持久收入时 家庭会增加储蓄 而现期收入小于持久收入时 家庭会动用储蓄 收入冲击与家庭现期消费和储蓄最优决策 现期消费增量和储蓄增量的表达式 结论 在暂时冲击下 持久收入和现期消费都没有多大改变 消费者会增加或动用储蓄 ii 持久冲击 结论 在持久冲击下 持久收入的变动和冲击幅度大致相等 从而消费增加 或减少 而储蓄几乎不变 iii 预期的未来冲击 结论 在预期冲击下 由于持久收入发生变化 消费者会通过调整当前储蓄来增加或减少当前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对消费之谜的解释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 i 现期收入 Y 持久收入 暂时收入 ii 现期消费 所以 平均消费倾向 解释 就短期而言 收入变动主要来自暂时收入的变动 因此APC随着Y的增加而下降 就长期而言 收入变动主要来自持久收入的变动 因此APC基本保持不变 三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1 由美经济学家弗朗科 莫迪利安提出 假说 i 人在一生过程中 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 ii 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的方式统筹安排一生的资源 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 2 公式 C aWR cYL其中 WR 实际财富 a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即每年消费掉的财富的比例 YL 工作收入 c 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即每年消费掉工作收入的比例 3 结论 1 年轻时 收入低于消费 中 青年时 收入超过消费 老年时 收入又低于消费 2 整个社会的总储蓄和总消费会部分地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布 3 当然还会有其它的因素会影响消费和储蓄 如 及时行乐 社会保障等 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 偏好 一生有平稳的消费 两阶段 工作年份和退休年份 收入变动的原因 退休 工作年份收入为Y 退休年份收入为零 图解 结论 由于人们对平稳消费的偏好 所以工作年份进行储蓄 退休年份动用储蓄 生命周期假说对消费之谜的解释 生命周期假说认为 经济中的总消费既取决于家庭的财富水平 又取决于家庭的收入水平 所以 平均消费倾向 解释 从短期来看 随着收入的增加 财富基本保持不变 因此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从长期来看 随着收入的增长 财富也会同比例增长 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不变 生命周期假说的反例 i 遗产的存在 ii 流动性约束的存在 即某些个体没有能力用未来收入作担保而获得贷款 从而所能进行的最大消费只能是当期收入 布什的智囊团也无可奈何 4 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4 1简单模型 两部门 一 追根溯源 KeynesianLaw 一 前提1 短期分析 从长期看 我们都死了 典型 技术不变2 价格刚性 pricerigidity 价格一经形成 就不易变动 二 背景 background 1929 1933年 大萧条 1 资源闲置2 AD 闲置资源被利用 产量 价格不变 三 KeynesianLaw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 只会引起产量变动 使经济恢复均衡 达到AD AS状态 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何为美德 何为罪恶 1 传统经济学储蓄是美德 消费是罪恶 2 凯恩斯 消费是美德 储蓄是罪恶 明 陆楫 予每博观天下大势 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 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 凯恩斯 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利用消费函数 即 C I 分析法 利用储蓄函数 即I S分析法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利用消费函数得 Y AE C I利用储蓄函数得 I S 投资支出 投资 investment 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 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 投资被视为给定的 自发变量 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 I I0 投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建筑物 设备支出和存货投资 投资曲线 O Y I I0 I I0 二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 利用消费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 C IC YI I0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 I0 1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利用消费函数 O Y AE c i 450 a C Y I0 AE I0 Y YE AE Y 450线 三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 利用储蓄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 SS 1 YI I0解方程组得 Ye I0 1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利用储蓄函数 O Y S I S 1 Y I I0 YE I S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比较 AE Y O C AE YE O Y S I S I YE 5三部门和四部门模型 5 1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 市场失灵 与 政府失灵 的争论 关于政府的经济作用 不同发展阶段的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处在自由竞争阶段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AdamSmith 在 国富论 一书中提出了政府的三点作用 国防 制定并实施法律制度 保证 自然垄断 即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 守夜人 的角色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 针对 市场失灵 问题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非常重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如凯恩斯 在20世纪60年代 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反映在经济理论上 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争论又重新活跃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提出了 政府失灵 观点 但是 在当代市场经济中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二 政府的经济职能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或 游戏规则 制定和实施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政策 影响资源配置以便提高经济效率 制定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 解决收入分配中 效率 与 公平 问题 一 政府支出增长及其原因尽管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 但政府的支出在规模 范围上都在显著地增长 其原因 1 城市化运动的影响 2 战争与国防需求的增加 3 社会保障需求的增加 二 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1 政府购买 政府对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消费 包括办公设备 国防 薪金等 它们消耗了或者预先占用了社会经济资源 把这些资源从私人用途中转移出来以提供公共商品或劳务 2 转移支付 是政府向个人或企业作出支付 而不要求它们以商品或劳务相交换 这类支出包括 社会保障项目 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 它既不消耗经济资源 也不将它们由私人用途中转移出来 只是在私人部门之间转移收入或者转移对实际资源的所有权 三 政府支出的来源 税收和发行公债 新政府的预算 政府支出的作用 在2003年的预算中 虽然继续发行1400亿元建设国债 其中1150亿元纳入中央预算 250亿元代地方政府发行 但国债资金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项目 即继续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 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经济结构调整 生态环境建设 中西部地区等方面倾斜 引人注目的是 预算案中明确规定 一般性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增长 主要是加大重点支出项目的投入和保障力度 这五大项重点保障的支出是 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三是保障教育 科技 四是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 五是增加国防支出 在向全国人大的报告中 财政部长单独详细介绍了前两项支出的具体安排 它们在预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环境变迁 施政的方向也要变迁 预算结构的变化已经显示 新一届政府将向中国之车注入更多保持平稳运行的润滑剂 而不再是提升速度的汽油 5 2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政府购买支出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税收和转移支出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与政府支出有关的乘数 一 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从总支出角度看 包括 消费 投资和政府购买 而从总收入角度看 则包括 消费 储蓄和税收 因此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 C I GC I G C S TI G S T 均衡条件 C YdYd Y TX TRTX 0 税收 TR 0 转移支付 I I0G G0解方程组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E a I0 G0 1 例题 设 C 100 0 75Y I 50 G 20解 建立模型 Y C I GC 100 0 75YI 50G 20求解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YE a I0 G0 1 100 50 20 1 0 75 680 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 一 O Y AE 450 a C a I0 C I E0 Y0 I0 G0 C I G E1 Y1 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 二 O Y S I G a S I I0 Y0 I G I0 G0 Y1 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 O Y AE 450 C C I E0 Y0 C I G E1 Y1 a I0 I0 G0 Y S I I G O 5 3四部门模型 1 进口函数与边际进口倾向M M0 mY M0自发进口量 m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 每增加一单位本国国民收入所引发的进口增量2 出口函数与边际出口倾向X X0 hYB X0自发出口量 h边际出口倾向 边际出口倾向 B国增加一单位的国民收入所引起的A国的出口增量 3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Y C I G X M C YdYd Y TX TRI I0G G0TX TX0 tYTR TR0X X0 hYB 出口 M M0 mY 进口 接上页 解方程组得四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 YE I0 G0 TX0 TR0 X0 hYB M0 1 t m 对上式求偏导可得各种乘数 出口乘数 dY dX 1 1 t m 0进口乘数 dY dM 1 1 t m 0可见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对外贸易 投资 政府支出 税收的变动都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影响 但乘数更小了 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进口商品上去了 6 乘数模型 Multipliermodel 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 Hahn 在1931年提出的 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 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 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 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 本节仅简单介绍各种乘数 案例2乘数 国防支出与经济通过分析美国国防预算对经济的影响 可以看出政府购买乘数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前期里根执政时 美国国防开支急剧扩张 国防预算从1979年的2710亿美元飞速增长到1987年的4090亿美元 相当于GDP的7 5 国防建设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强的刺激作用 帮助经济走出了1981 1982年的衰退 并且推动了80年代中期经济景气的形成 从1990年开始 美国加快了对国防开支的削减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国防开支已经被削减到低于GDP的5 的水平 这时乘数的作用就相反了 削减国防开支导致90年代初产出增长缓慢 从飞机制造业来说 从1990年到1993年 至少损失掉170000个工作机会 而且 老布什并未使军工企业成功转型 案例2的问题与解答 说明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 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变动机制是 增加一单位政府购买 经济中将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产品的需求 从而使得所购买商品增加相同的数额 这种商品供给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 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 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 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政府购买引起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 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 世界各国的GDP 2003年 01 美国 108572亿美元 人均 37051美元 02 日本 49487亿美元 人均 38865美元03 德国 23862亿美元 人均 28952美元 04 法国 17316亿美元 人均 28655美元05 英国 17750亿美元 人均 29451美元 06 意大利 14554亿美元 人均 25067美元07 中国 13720亿美元 人均 1056美元08 加拿大 8505亿美元 人均 26161美元09 西班牙 8271亿美元 人均 20536美元10 墨西哥 6116亿美元 人均 5827美元11 印度 5561亿美元 人均 522美元12 韩国 5209亿美元 人均 10718美元13 荷兰 5093亿美元 人均 31207美元14 澳大利亚 5082亿美元 人均 25525美元15 巴西 5070亿美元 人均 2754美元16 俄罗斯 4288亿美元人均 2982美元17 瑞士 3140亿美元 人均 42148美元18 比利时 3008亿美元 人均 29023美元19 中国台湾 2995亿美元人均 13165美元20 瑞典 2975亿美元 人均 33092美元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一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 在两部门经济中 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Ye I0 1 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0增加到 I0 I 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 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解求偏导得 dY dI 1 1 即 Y 1 1 I投资乘数 KI Y I 1 1 KI Y I 1 1 是著名的投资乘数式 投资乘数与MPC呈正比 即 MPC越大 乘数愈大 关于乘数效应的注意点 1 乘数效应是需要时间的 2 乘数效应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个条件 即在每一轮的支出过程中都存在着闲置的资源 图解中的投资乘数 O Y 450 AE a C I0 AE1 A Y1 I AE2 B Y2 Y 注 增加自发投资量会使消费曲线上移至AE1 此时均衡国民收入为Y1 如果在原有的投资I0的基础上增加投资 I 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 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 二 自发消费支出乘数 O Y 450 AE a C I0 AE1 A Y1 a AE2 B Y2 Y 注 1 增加自发消费量会使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 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 2 自发消费支出乘数 Ka 1 1 三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解为 YE I0 G0 1 现通过对上式求偏导得 dY dG 1 1 即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会带来倍数于政府购买支出增量的国民收入 其倍数为 1 1 这样也就得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Kg dY dG 1 1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四 税收与国民收入有关时的几种乘数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解为 YE I0 G0 TX0 TR0 1 t 对均衡国民收入解求偏导得 Ka KI Kg 1 1 tKTR 1 t KTX 1 t 五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1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2 税收乘数 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有两种 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即定量税对总收入的影响 3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指收入变动对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财务内控规范检查表与手册
- 小动物的家园:童话作文14篇
- 电工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商务谈判技巧及方案准备模板
- 2025年地产建筑行业智慧建筑材料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科技惠民工程责任承诺书3篇范文
- 2025年餐饮行业智能餐饮科技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食品行业智能餐饮系统应用案例解析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高新科技产品责任和风险承担保证函(5篇)
- 2025年服装业服装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平面设计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务部工作人员招聘1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赖氨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天然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课件】2025年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
- 江苏省扬州市七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秋形势与政策课件-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 矩阵论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单元板块玻璃幕墙安装施工方案(41页)
- 第5章机械设计齿轮传动设计PPT
- 2017年锦江区英语一诊考试【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