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_第1页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_第2页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_第3页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_第4页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板地板辐辐射采暖系射采暖系统设计统设计及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案 一 设计概况 沈阳市中海广场项目二期 H1 地块首层大堂设地板 辐射采暖 铺设面积 1428m2 采用 6 组 6 回路 4 组 7 回路 1 组 8 路 这样符合地板采暖设计要求 并符合节能要求 二 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0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 GB50189 2005 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142 2004 高层民 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沈阳市中海广场项目二期 H1 地块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 以 及结合国内外公司相关资料及我公司工程部各工程实践的总结及经 验编写 三 设计目标 该项目供回水压差为 0 2MPa 加热管内水 流速为 0 27m s 系统最小流量为 18m3 h 系统一般工作压力为 6MPa 加热管采用回字型 外墙间距为 150mm 中间 200mm 分 集水器前加热管较密集 可缩小管间距 并加护套管 回路中心部分 根据实际情况间距可做适当调整 分 集水器采用铜制成品 并配 置自动排气阀及泄水阀 同一分 集水器装置系统各分支路的加热管 长度比较接近 且控制在 60m 120m 之间 加热管采用混凝土填充 层覆盖 且加热管以上的填充层厚度为 50mm 其填充层上应做防水 层 我公司不负责此项施工 但会配合 指导 供暖地表温度为 28 30 室外温度按 9 室内计算温度 一般可比对流采暖温度 低 2 3 四 产品介绍 分 集水器 采用伟星铜制分水器 加热 管 伟星 PERT 管 PERT 管材为耐高温聚乙烯 可溶解 韧性耐冲击 能力强 热稳定性比较好 特点 可熔接 使用寿命 50 年 耐高温 95 绝热保温层 采用挤塑板 耐压能力强 保温效果良好 施工方 法 一 工艺流程 材料进场验收 施工准备 安装分 集水器和 混水器 铺设挤塑板保温层 铺设铝箔 铺设钢丝网片 加热管环路铺设 安装膨胀缝 伸缩节 边角保温等 外观检验 及水压实验 回填混凝土 我公司不负责此项施工 但会配合 指 导 打压验收 安装温控面板及二通电磁阀 调试 剖面图 如下 二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操 作人员了解建筑结构 熟悉设计图纸 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2 现场 场地准备 与总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充分协调密切配合对现场基础地 面进行勘察验收 要求地面和墙角部位平整 合格后接收确认 同时 清理并封闭现场确保按期完工 3 生产准备 材料准备 根据工程 量计算各种材料用量 安排各种材料的验收 清点 入库 发运所需材 料至现场 施工机具准备 按工程量调配所需施工机具 保证机具 状态良好 确保正常施工 主要施工机具为气泵 压力表 冲击钻 手 电钻 管剪刀 壁纸刀 整元器 弯管弹簧 扳手 管钳 移动电箱 需 要热熔连接管道时配备热熔器 4 施工条件要求 为确保管道在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在施工中不受破坏 达到满 意使用效果 地板采暖施工应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 协同工作 保 证以下施工条件 施工前整个作业而必须密封 不得出现交叉作业的 现象 要求室内初装修完成以后 地板采暖进场施工 墙面与地面交 接处必须垂直与平整 不允许有任何灰渣等杂物 施工地面必须平 整 无混凝土块 灰渣等 施工前地面应干燥 无积水 无其他散 料 杂物 施工前应作防水区域 必须防水做完 施工前所有水管 电线管必须安装完毕 并不得凸出地面 地板采暖施工时其它工种 不允许交叉施工 整个安装过程环境温度不应低于 5 三 施 工工艺 1 铝箔的粘贴 苯板放平后 将胶满铺其上 然后把铝箔平 放其上 用手抹平 对苯板的边角要多压几次使其粘住 做到粘结 要求牢固 密实无空鼓 无漏粘 无边角起翘 以防止管材在弯曲 处因应力过大 将铝箔从保温板上拔起 出现翘起现象 复合保温 板要求至少晾干 24 小时后 方可进行铺设 2 边角保温带的施工 边角保温带材质为高发泡聚乙烯泡沫 将边界保温条沿墙敷设 用 钢钉固定 间距不大于 800mm 要求保温条紧贴靠墙 阴角处将 铁钉钉在墙角 不允许保温条与阴角之间有缝隙 保温条上端的标 高要一致 保温条应完全闭合 中间须连接时 要求至少搭接 10mm 同时用胶带粘住 为防止水泥或水泥中的水份在边缘区域 的渗入 边角保温与隔热材料相交处使用塑料压敏胶带密封 为避 免胶带撕裂或形成中空 需小心地压实在边角保温与隔热材料之间 的连接部分 3 苯板的铺设 先预铺复合苯板 然后切割苯板 铺设苯板时应计算铺板顺序 尽量用整板铺设 不严密处用碎苯板 添实 不许出现空鼓现象 要求苯板之间及苯板与墙边接触紧密 间隙不得超过 1cm 苯板的连接处及苯板与边界保温条连接处用胶 带密封 苯板铺设完毕后要求整体板面平整 无空鼓 板面搭配合 理 整齐美观 为便于加热环路的安装 隔热膜上的标线在宽度方 向上彼此应对齐 在门边和墙边未铺设隔热层的区域 最后用剩下 的边料填补 隔热膜间的拼缝处使用塑料压敏胶带密封 防止水泥 及水泥中的水份进入隔热层及防止产生声桥效应 4 分集水器的 安装 本工程采用不锈钢分集水器 集成预平衡阀芯 流量计 手 动排气阀 注排水球阀等装置 按照设计图纸将分集水器安装于正 确位置 分集水器应采用独立支架 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墙面或地面 安装平直 牢固 每户安装分水器一个 先根据图纸尺寸及现场供 回水管的高度放线 确定固定架的位置 定好位后 将组装好的分 集水器安装上墙 固定夹子应夹在分集水器两端 分集水器应固定 牢固 供回水管应水平 5 管材的铺设 加热回路根据需要选用 回型布置 根据房间热工特性和保证温度均匀的原则 将温度较高 的循环水管段优先布置在外墙 外窗侧 根据设计计算确定好的加 热回路布置图 截去相应长度管段 一般多出 2 3 米余量 将盘 管一端引至分 集水器位置并预留安装长度 由该处开始按图铺设 盘管 管道安装前 对材料的外观和接头的配合公差进行仔细检查 清除管道和管件内外的污垢和杂物 根据设计图铺设加热回路 用 手打开盘卷 将管材沿设计路线敷设 必要时可用手弯曲管材 直 线管段采用专用塑料卡钉固定 固定间距为 0 5 0 7 米 个 管段 弯曲部位适当加密 固定间距为 0 2 0 3 米 个 防止应力作用使 管道翘起 管子弯曲半径应 8 倍管外径 在环路中间管材弯曲处需 将弯曲半径加大 采用尽量大的灯泡弯 加热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 处之明装管段加设塑料套管 套管高出地面 150mm 施工中严禁 出现死弯 分集水器处出地面管路要求垂直于地面 排列整齐 美 观 管道系统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 随时封堵 暗埋在混凝土 保护层中的管道禁止有接头 加热回路的安装不得有交叉 伸缩缝 需布置在固定点上 对于所有的安装形式 管子离墙的距离为 20cm 6 管材与分集水器的连接 从盘卷的外圈抽出管子头 并 从分集水器箱的下端引入 在引入的过程中 要避免损害管材 采 用专用工具切割管材 断口平整 断口垂直于管轴线 连接管件将 固定在分水器给水集管回路上 当加热回路安装完毕后 应切掉剩 余的管材 将管子头引入分水器 将管材连接到分水器的回水集管 上 管子出地面处设置塑料套管 套管外径比盘管大一号 7 膨 胀缝的施工 膨胀缝的材质同边角保温 穿过伸缩缝处的管材 必 须用柔性保护套管加以保护 伸缩缝两侧各为 15cm 套管外径比 盘管大一号 8 水压试验的操作 先将分集水器封堵 并安装压 力表 由电工接线 开始打压 缓缓升压至试验压力值后 停止加 压 稳压 1h 在这 1 小时内 压降不超过 0 05MPa 为合格 在冬 季施工时 推荐使用气压试验 操作同水压试验 9 施工完毕后 要清理干净工作面 将垃圾运至楼下垃圾站 验收合格后 用塑料 5 袋将分集水器封上保护 10 混凝土填充施工中 加热 管内的水压不低于 0 6MPa 填充层养护过程中 水压不低于 0 4MPa 11 调试与试运行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运行应在 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的条件下进行 初始加热时 热水升温应平缓 供水温度控制在比当时环境温度高 10 左右 且不高于 32 并 应持续运行 48h 然后每隔 24h 水温升高 3 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 度 在此温度下根据各环路长度及设计流量进行平衡调试 直至达 到设计要求 四 成品保护 1 各类塑料管和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