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1页
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2页
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3页
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4页
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肩挑日月写史诗肩挑日月写史诗 杜甫诗歌专题阅读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孙卫华 引子引子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盛唐大诗人 祖籍襄阳 唐肃宗时 官至左拾遗 后入 蜀 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 杜工 部 有 杜工部集 传世 他的诗社会内容丰富 时代色彩强烈 政治倾向鲜明 真实深 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因而被称为 诗史 他的诗 风 沉郁顿挫 语言和篇章结构富于变化 讲求炼字炼句 同时 其诗兼备众体 艺术手 法多种多样 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还继承了汉乐府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的 精神 创作了不少新题乐府名篇 如 三吏 三别 等 对后来产生了积极影响 阅读阅读 1 方家眼中的杜甫 方家眼中的杜甫 杜甫杜甫 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真正的诗人 我们常常夸耀古代中国有那么多的诗人 在我看来中国真正的诗人并不多 六朝文人 诗风淫糜 王维寄情山水 但接触不到社会实质 可以把他看成画家 白居易接触到社会 实质 可是文笔不见特佳 也算不上诗人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 我把他们看成政治家 真正的诗人只有一个 哪一个 杜甫 我们常把李白与杜甫并称 的确 他们的艺术成就都是相当高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无人能敌 可我想来想去 还是觉得只有杜甫才配得上中国唯一的诗人 下面我来说说为什么 杜甫是神童 李白也是 可要说才华 杜甫要远胜于李白 杜甫少年时能写出上千字 的赋文 李白根本写不出 但是就因此而说杜甫强于李白 也太过牵强 杜甫对古代诗歌发展 尤其是律诗的发展贡献极大 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至韩愈 柳宗元 白居易再至苏轼 诗里都能看出明显的杜甫的影子 音调铿锵 沉郁顿挫的诗句 故意而为之的拗体 杜甫可能并不是故意的 到了韩柳苏那里就是故意的了 或是对民 生疾苦的关心 杜甫有一个 不落窠穴 的创作谈 他自己也如是为之 我很喜欢他的这句 话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可见他是杂糅各家 自成一体 有独立精神 可惜后人多落了他的窠穴 可是李白的浪漫主义对后世也影响很大 这样说也好像很牵强 杜甫的生世坎坷 他年轻时才华横溢 可惜遇上李林甫 屡试不第 寄人篱下 生活 很窘迫 好不容易当上一个小官 左拾遗 又遇上了安史之乱 与其他百姓一样经历了 深重的灾难 其间辗转到了成都 又寄人篱下 之后严武又死了 便在一叶小舟上漂泊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最后逝于舟上 其一生可谓惨矣 但是 李白生活也很坎 坷啊 真正的差别 在于他们对于民族苦难的态度 安史之乱非常奇怪 安史叛乱 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可唐政府的无能 不仅使得叛 军节节胜利 而且其残酷剥削 征伐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不亚于安史叛军 李白 杜甫及其 他一些诗人正处于这场风暴的中心 对于杜甫这样的封建文人 他们自要站在国家这边 反抗叛军 而站在国家这边 在杜甫看来就是站在君主这边 便是默认国家强加在人民头 上的苦难 如果他不站在国家这边 反对横征暴敛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 那么就是默认安 史军能在中央政府和人民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在他的三吏三别中能清楚地看到这种矛盾的 痛苦挣扎的心情 他一方面为人民而流泪 一方面又安慰被强征入伍的战士 其用心是苦 的 我们不必指责他思想的局限性 那个时代每个文人都如此 我对其表示敬意 因为在 此时 其他诗人到哪里去了呢 杜甫是唐朝唯一一个在风暴中心歌唱的夜莺 唱的是带血的歌 他一生漂泊 一生都 在写诗 写战乱中的苦难 战乱结束的欢乐 他写自己 其实就是在写所有人的苦难 博尔赫斯说惠特曼 草叶集 中的 我 代表的是一切美国人 并赞叹这是伟大的文学试验 那么可以说杜少陵就是天下一切受苦难者 你看 他可以在八月茅屋中想到天下寒士 他 就是天下寒士 他就是 杜甫真正伟大之处 在于他在这个荒诞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人勇敢地承担了一个民族的 苦难 一个人进行精神的苦行 寻找出路 他的求索并没有成功 还没找到出路就死了 李白此时在哪里 王维此时在哪里 他才是那个时代唯一的良知 他的求索没有成功 可 他谱写了一部历史 诗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苦难史 练习 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杜诗 完成后面各题 倦倦 夜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 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 1 这首诗的前六句全是写景 请谈谈在写景上的特点 2 诗的的尾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 在首联 颔联 颈联中任选一联 将其改写成写景的文字 每句不少于 20 字 4 前人评价杜诗 情融乎内而深且长 景耀乎外而远且大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1 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常见写景方法的理解 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常见写景方法的理解 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 前六句写景 由近及远 由粗转细 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 画面变幻 多姿 情采步步诱人 由 卧内 庭隅 写到 稀星 飞萤 宿鸟 这是由近及远 由 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 这种概写到 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 则是由粗转细 而六 句诗中所明写的空间的变化 暗含时间的推移 清秋之夜 月亮升起 月照中天 小星 失色 月亮西沉 萤火点点 宿鸟睡醒 呼唤着 准备结伴起飞 迎接新的一天 2 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要句子分析鉴赏 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要句子分析鉴赏 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 诗的最后两句 对全篇起了 点睛 的作用 读了这两句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前 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 仿佛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 无一不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 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 由于诗人为国事而心寒 故分外感到 竹凉侵卧内 由于诗人叹息 广大人民的乱离之苦 故对那如泪珠滚动般的 重露成涓滴 之声特别敏感 那光华万里的 野月 使人会联想到诗人思绪的广阔和遥远 那乍隐乍现 有气无力的 稀星 似乎显 示出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定的担心 至于那暗飞自照的流萤 相呼结伴的水鸟 则更明 鲜地衬托出诗人的孤寂心情 3 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在对诗歌理解基础上的改写 表达 能力 首联示例 首联示例 夜风吹动 竹叶萧萧 入耳分外生凉 郊野茫茫 一望无际 月光普照 更显 得秋空明净 秋月皓洁 颔联示例 颔联示例 夜越来越凉 露水越来越重 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 不时地滴滴答答 地滚落下来 此时月照中天 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 象瞌睡人的眼 忽而睁 忽而闭 这已经是深夜了 尾联示例 尾联示例 月亮已经西沉 大地渐渐暗下来 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 闪着星星点点微 弱的光 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 已经睡醒 它们互相呼唤着 准备结伴起飞 迎接 新的一天 4 这是一道探究性试题 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深层思考 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 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 情眼 观景 摄景 融情于景 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 只写 夜 不言 倦 只写 耀乎外 的景 不写 融乎内 的情 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 忧国忧时之情 已从这特定的 情中之景 里鲜明地流露出来 在这里 情与景 物与我 妙合无垠 情寓于景 景外合情 读之令人一咏三叹 味之无尽 阅读阅读 2 学生眼中的杜诗 学生眼中的杜诗 挥不尽一江秋愁挥不尽一江秋愁 读杜甫的两首登临诗读杜甫的两首登临诗 登高 登岳阳楼 杜甫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初读 登高 也许自己会被诗中的意境所吸引 猿啸哀 鸟飞回 无边落木 万 里悲秋 带给我的是一种气势磅礴的感伤 力度感十足 细品 登岳阳楼 也许只有细细品味才会有的 透过字眼 震撼人心的呼喊 洞庭 水 东南坼 无一字 关山北 涕泗流 带给我的是一种柔美细腻的内涵 没有尺度 却有深度 登高 中的一切震撼心扉 萧萧下的落木无边无垠 滚滚来的长江水源源不尽 万 里悲秋的陪伴 景不尽 情不尽 愁不尽 乡思不尽 尽的仅是蹉跎的岁月 斑白的双鬓 银丝般的眼角和多病佝偻的身躯 酾酒独饮 自己品尝白己的人生 可谓大风大浪后的宁 静 撕心裂肺 颠沛流离 客居他乡之人已是不幸 偏偏又是在深秋时节 万里之外 归乡之日遥遥 无期 年老多病 孑然一身 形影相吊 偏偏此时登高远眺 自然是悲从中来 挥之不去 大风大浪的人生遭遇后 即使觅得短暂的宁静 痛定思痛 更是撕心裂肺 登岳阳楼 中的一切苦叹无边 洞庭水的犹在 岳阳楼的如今 日夜浮的乾坤 东 南坼的吴楚 景不灭 人不灭 愁不灭 灵魂不灭 灭的尽是它往日的繁华 过去的光辉 相依为伴的亲人飘泊零丁 孤独的小舟陪伴孤独的作者 慨叹 戎马关山北 的当年 依 着昨日的栏杆 不尽 涕泗流 流尽人生的印迹 可谓大风大浪的无依 撼人心弦 两首诗 两个意境 一种心情 一种悲哀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 有着太多的无奈和艰 辛 他的悲哀不仅是因为个人的苦难 更是因为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的远大抱负 的破灭 是他 心系天下苍生 的满腹愁怀无法排遣 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 的美好愿望在那个不幸的时代终究难以实现 所以杜甫诗歌虽然有着不同的意 境 但他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悲哀心情是一脉相通的 愁 愁是当年勇 怒 怒是曾经梦 离 离是昨日情 叹 叹是万户侯 正所谓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谁没有那意兴勃发 热血沸腾 豪气干云的青年时代 谁没有那搏击风浪 扬帆远航 谱写辉煌的远大梦想 谁都有一个充满幻想的过去 谁都 有一个梦 但是 很多人的梦却又特别容易破灭 杜甫也不例外 昨日情终究成了今日恨 建功立业 大展宏图 封万户侯的梦想终究变成了无尽的哀叹 自己乘着孤舟 在风起云涌中寻求依靠 可是战争的摧残 梦已破灭 在物是人非中 寻找寄托 可是时代的变迁 人己憔悴 只好倚着长江水 在无垠的江水与天际中寻找天 地的伟岸 大自然会给自己一种寄托 但却是缥缈的 只可化作愁 却永远挥之不去 练习 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 1 4 题 恨别 杜甫 洛城 一别四千里 胡骑 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解 这是杜甫上元元年 760 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洛城 洛阳 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剑外 剑阁以南 这里指蜀地 闻道两句 司徒 指李光弼 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上元元年三月 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 四月 又破史 思明于河阳西渚 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 以打破相持局面 一 有人说 四千里 五六年 等数词 于平淡中见 家国之仇恨 请结合首联 作一 个简要赏析 二 颔联中的 老 字历来为人称道 请结合全诗 谈谈你的理解 三 沈德潜评论这首诗颈联时说 若说如何思 如何忆 情事易尽 步月 看云 有不言 神伤之妙 唐诗别裁集 请结合沈德潜的评价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四 对尾联中的 急 作一个简要赏析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一 参考答案 四千里 恨离家之远 五六年 伤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 历 国家的艰难遭遇 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诗人告别了故乡洛阳 辗转四千里至 成都 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 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 生灵涂炭 血流成河 这是 诗人深为忧虑的事 二 参考答案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 草木变衰 是指草木的盛衰 变易 承上句的 五六年 暗示入蜀已有多年 同时也与下一句的 老 相呼应 暗比自己 的漂零憔悴 诗人到成都 多亏亲友帮助 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 但思乡恋亲之情是 念念不忘的 由于 兵戈阻绝 他不能重返故土 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 老江边 的 老 字 悲凉沉郁 寻味不尽 三 参考答案 颈联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