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1]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1.gif)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1]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2.gif)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1]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3.gif)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1]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4.gif)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1]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62fc84fb-45af-4586-b51a-9ea3351f2d695.gif)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育法规试题 含答案 1 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 法规 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 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 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2 教育法 规定 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 其他多种 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 义务教育法 规定 国家 社会 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 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 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 根据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的规定 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 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应当设置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的 标志 6 刑法 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规定 学生每天学习时间 包括自习 中学不超过 8 小时 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 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 除法律 法规另有规定的外 必须 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 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 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 学校对校舍 体育设施 消防设施 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 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 11 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 从小抓起 对未 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13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 民法 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 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 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期间 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 16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第十四条规定 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 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实行教育 感化 挽救的方针 坚 持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 的原则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 式施行 19 根据我国 民法通则 的规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 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 有的一种利益 二 选择题 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 共 30 分 一 单项选择 共 1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计 10 分 1 有关法律规定 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 其 它车辆应当避让 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C A 优益性 B 单方性 C 强制性 D 执行性 2 根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 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的规定 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A 14 周岁以下 B 14 周岁以上不满 16 周岁 C 16 周岁以上 不满 17 周岁 D 18 周岁以下 3 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A 校长 B 教职工代表大会 C 学校工会 D 学校董事 会 4 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 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 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 受理申诉 的机构应当是 A A 当地县教育局 B 当地县人民政府 C 地市教育局 D 省教育厅 5 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 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 此 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 也可以解释为 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 宿舍 这一解释属于 A 2 A 目的解释 B 文法解释 C 历史解释 6 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 这是 D 的规定 A 教育法 B 山东省实施 教师法 办法 C 教师 法 D 青岛市实施 教师法 若干规定 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 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A 某教育局局长 B 某市市长 C 某市公安局 D 某乡镇 党委书记 8 教育法 规定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 而不采 取措施 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追究 B A 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 一般责任 D 行政责任 9 根据我国 宪法 的规定 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B A 教育法律 B 教育行政法规 C 教育政府规章 D 教 育单行条例 10 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 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 司机 在路边停车 5 分钟 5 分钟过后 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 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 急忙追赶 在追赶过程 中摔倒在地 将门牙跌落三颗 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B A 司机负责 B 某寄宿学校负责 C 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 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 多项选择 共 1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计 20 分 1 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BCD A 民事法律责任 B 行政法律责任 C 刑事法律责任 D 违宪责任 2 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 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A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 使用教育教学设 施 设备 图书资料 C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 贷学金 助学金 D 完成规 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学位证书 3 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D A 行政复议 B 民事诉讼 C 仲裁 D 教师申诉 4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其职责是 ABC A 听取校长工作报告 审议学校重大问题 提出意见和建议 B 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 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 确行使职权 C 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 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 的工作 D 罢免校长 5 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A 不能团结同事 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 故意不完成教 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 体罚学生 经教育不改的 D 品行不良 侮辱学生 影响恶劣的 6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BC A 让 1 2 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 10 遍 B 王某上课讲话 老师令其抄课文 5 遍 C 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 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 10 圈 D 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 令其反复 练习 4 次 7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BCD A 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 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 权利和义 务的平等性 D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 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AB A 法定监护 B 指定监护 C 委托监护 D 代理监护 9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BCD A 学前教育 B 初等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10 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ABD A 警告 B 记过 C 送劳动教养 D 开除学籍 三 简答题 共 6 小题 1 4 小题各 3 分 5 6 小题各 4 分 计 20 分 3 1 法的要素有哪些 答 1 法律规则 2 法律原则 3 法律概念 2 根据 民法通则 的规定 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 答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发现权 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 权 3 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 行政复议是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 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 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 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 受理申请的行政 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 动 4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答 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 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保护和 被保护的关系 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5 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 答 1 遵守法律 法规 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 保证教育教 学质量 3 维护受教育者 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 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 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 依法接受监督 6 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答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从事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 在学术活动 中充分发表意见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 带薪休假 对学校教育教学 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 建议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四 案例分析 共 2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计 20 分 1 李某有一女李霞 14 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 李某认 为女孩上学无用 还不如早下来赚钱 遂于 2003 年暑假将李霞送 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 开学一周后 学校老师 领导 村干部 多次上门家访 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 有时还恶语相报 孩子读 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 你们不要狗咬耗子 多管闲事 请问 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 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 违法主体是谁 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要点 1 有违法行为 2 违反了 义务教育法 第 11 条和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 9 条 第 28 条等规定 3 李某及个体户 4 义务教育法 第 15 条规定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 经 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 适龄儿童 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的 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 并采 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对招用适龄儿童 少 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 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 责令停 止招用 情节严重的 可以并处罚款 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 业执照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 49 条规定 企业事业组织 个体 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 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2 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 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 中夹了一封写有 XXX 收的信件 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 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 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 后在班 会上宣读了此信 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 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吴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 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 4 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 与我的工 作没有关系 请问 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 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 及条款 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要点 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 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 未成年人保 护法 第 30 条和第 31 条的规定 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 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 职责 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 平 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 规定 教师要 关心 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 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不能借口 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 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 论述题 共 1 小题 计 10 分 请结合对市教育局 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 的学习 谈谈你 对建设 平安校园 的认识和建议 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主要涵盖教育学 教育心理德育和师德教育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班作常识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 应用 时事政治等 8 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 一 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历史发展 1 教育的概念 2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4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二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3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 教师与教育学 1 教育学的价值 2 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 二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 教育与社会经济 2 教育与政治制度 3 教育与社会文化 4 教育与社会人口 5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 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一 人的发展概述 二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几种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观 2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三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四 教育目的 一 教育目的概述凄 一 教育目的概述 1 教育目的的内涵和层次结构 2 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 不同价值取向的基本观点 2 在确立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 我国的教育目的 1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2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 教育目的与当代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与特征 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 3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五 学校教育制度 一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5 1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 影响学制的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二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 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2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3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 三 义务教育 四 终身教育 六 学生与教师 一 学生 1 学生的本质属性 2 学生的地位 3 当代学生的特点 二 教师 l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2 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3 教师的职业素养 4 教师专业发展 三 师生关系 1 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其作用 2 师生关系的构成 3 师生关系的模式 4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七 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 一 教育途径概述 二 学校课外活动 1 课外活动的概念 特点与意义 2 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3 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4 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三 综合实践活动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 2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4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开发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一 教育心理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 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二 教师的专业成长 1 从新教师到专家教师 新教师的特点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2 专家教师的特点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 教学专长 心理 品质 3 教师的成长及培养 影响因素 教师发展中的刻意训练 塑造 完整的教学人格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 认知发展与教育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在教 育上的意义 2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 在教育上的意义 二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含义 教育意义 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含义 教育意义 3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 同伴关系 三 学生个体差异与教育 学生的认知差异 1 认知方式差异 2 认知能力差异 3 认知结构差异 4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二 学生的性格差异 1 性格的概念 6 2 性格的个别差异 3 性格差异的鉴定 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三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1 特殊儿童的概念 2 特殊儿童的类型 3 特殊儿童的教育 四 学习与学习理论 一 学习的概述 1 学习的定义 2 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 3 学习的分类 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奥 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分类 广义知识观的分类 二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1 经典条件作用 2 操作条件作用 3 社会学习论 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 认知主义的学习观 1 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 托尔曼认知 地图论 2 现代认知学习观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 习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四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 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2 不同建 f 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 2 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 3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4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 五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2 马斯洛与康布斯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康布斯的学 习理论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自由为基础的学 习 L 原则 4 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实验 五 广义知识的学习 一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2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六步三段两分支 3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二 智慧技能的学习 1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2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3 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条件 智慧技能的层次 辨别技能的形 成 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 三 认知策略的学习 1 认知策略的性质 2 认知策略的分类 3 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和特点 4 认知馋伞学习的条件 六 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 动作技能的性质 1 动作技能的含义 2 动作技能的分类 3 熟练操作的特征 二 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 1 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 2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与习得的指标 豳匡 3 动作技能的保持 三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1 有效的指导与示范 指导与发现的比较 指导内容的影响 指 导方法的影响 示范 2 练习 练习的分布 练习中的整体与局部 心理练习 练习中 的情 7 婪干扰效应 3 反馈 反馈的含义与分类 反馈在动作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七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日医 一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 态度的含义 2 态度的学习的过程与理论 3 促使态度改变的方法 4 巩固态度的方法 二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1 价值观概述 2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八 问题解决与迁移 一 问题解决 1 问题及问题解决 2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3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 问题解决的策略 5 问题解决与创造 二 为迁移而教 1 学习迁移概述 2 传统迁移理论 3 当代的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 4 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办 学习动机 一 学习动机概述 1 动机与学习动机 2 动机与需要 诱因的关系 3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4 学习动机的分类 二 学习动机理论 1 强化论 2 需要层次说 3 自我效能感理论 4 成败归因理论 5 成就动机理论 三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1 内部条件 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成就与年龄特点 学 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 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学生的焦 虑程度 2 外部条件 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教师的榜样作用 3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激发 十 学习的测评 一 测评理论概述 1 测评中的基本概念 2 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3 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 4 有效测评的必要条件 二 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的技术 1 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的步骤 2 常见题型的编制技术 第三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 一 教育法基本理论 一 教育法概述 1 教育法的含义 2 教育法的特点 教育法作为一般社会规范和法律所具有的特点 教育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特点 教育法区别于其他 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特点 3 教育法的功能 二 教育法律关系 1 教育法律关系概述 概念 特征 类型 2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客体 内容 3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消灭 三 教育法的渊源 1 宪法 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规定了教育 8 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2 教育法律 3 教育行政法规 4 地方性教育法规 5 自主性教育法规 6 教育行政规章 二 教育法的制定 实施与监督 一 教育法的制定 1 教育法制定的含义 2 教育法制定的程序 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 审议 通过 公布 二 教育法的实施 1 教育法实施的含义 2 教育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 法必究 3 教育法的遵守 4 教育法的适用 5 教育法效力 时间效力 空间效力 对人的效力 三 教育法的监督 1 教育法监督的含义 2 教育法监督的类型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 督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社会的监督 三 教育法律责任与教育法律救济 一 教育法律责任 1 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 2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行为违反 教育法律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 果关系 3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行政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 刑事法 律责任 二 教育法律救济 1 教育法律救济 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 特征 2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行政渠道 司法渠道 仲裁渠道 调解 渠道 3 教育申诉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 4 教育行政复议 教育行政复议的含义和特征 受案范围 程序 5 教育行政诉讼 概念和特征 受案范围 管辖 程序 四 学校 教师和学生 1 学校 学校的法律地位 权利和义务 违法行为与预防 学校 安全教育 2 教师 教师的法律地位 权利和义务 国家教师制度 教师违 法与 预防 3 学生 学生的法律地位 权利和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 防 4 学校安全教育 五 教育政策的基本理论 一 教育政策概述 1 教育政策的含义 教育政策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教 育政策的功能 2 教育政策的类型和体系结构 二 教育政劈的制定 执行 评价与监控 1 教育政策的制定 2 教育政策的执行 3 教育政策的评估 4 教育政策的监控 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lO 2020 年 摘要 第四部分 德育和师德教育 一 德育范畴 功能 目标与内容 一 德育范畴 1 小德育与大德育 2 我国 大德育 形成的历程 3 我国大德育出现的原因 二 德育功能 1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2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三 德育目标 1 德育目标及其分类 2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乙 四 德育内容 1 爱国主义教育 2 集体主义教育 3 德目教育 4 民主与法制教育 5 理想教育 6 心理品质教育 二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一 品德要素的发展 1 道德认识的发展 2 道德情感的发展 3 道德行为的发展 二 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个体品德发展是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品德发展是个体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3 心理内部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动力 4 个体品德的发展与形成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 三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 德育原则 1 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2 疏导性原则 3 长善救失原则 4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5 灵活施教原则 6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二 德育方法 1 说服法 2 陶冶法 3 榜样法 4 锻炼法 5 奖惩法 四 师德与师德规范 一 师德概念 1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 2 师德与教师道德之间的区别 二 师德规范 1 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 2 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解析 3 我国师德规范存在的问题 五 师德教育 一 加强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1 教师职业特性的要求 2 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 3 当代教育变革的要求 4 来自师德现状的要求 二 师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1 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2 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部 2008 年 9 月 1 日颁布 10 第五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 课程理论与实践 一 课程概述 1 课程的概念 2 课程类型 3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4 课程理论流派 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的内涵 2 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 3 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三 课程资源 1 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 课程设计 1 课程内容的选择 2 课程组织 3 课程设计模式 五 课程实施 1 课程实施的内涵 2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3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4 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 六 课程评价 1 课程评价 2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3 课程管理 二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1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3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 教学概述 1 教学的概念 2 教学的基本任务 3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二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三 教学过程 1 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2 教学过程的本质 3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四 教学组织形式 1 班级授课制 2 个别教学 3 分组教学 五 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的内涵 2 常见的教学模式 六 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的概念 2 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3 教学评价的类型 4 教学评价的原则 p 四 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一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1 导入技能 2 提问技能 3 讲授技能 4 板书技能 5 结课技能 6 三笔字 技能 二 说课 11 1 说课的类型 2 说课的内容 3 说课的评价 三 教学智慧 五 课程与教学研究 一 教育论文的写作 1 教育论文的含义 2 教育论文的结构要求 3 撰写教育论文的一般步骤 二 教育叙事的写作 1 教育叙事的概念 2 教育叙事的特点 3 教育叙事的分类 4 教育叙事的标准 5 教育叙事的写作 三 教育随笔的写作 1 什么是教育随笔 2 教育随笔的特点 3 教育随笔的结构 4 教育随笔的写作 四 教育刘 叫 四 教育案例的写作 1 什么是教育案例 2 写教育案例的作用 3 教育案例的结构要素 4 教育案例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五 教学反思的写作 1 什么是教学反思 鸾 移什么 2 教学反思 思什么 3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4 教学反思的内容 5 写好教学严 5 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6 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六 教学工作计划的写作 1 教学工作计划的概念 2 教学工作计划的分类 3 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 4 教学工作计划的结构 七 教学工作总结的写作 1 教学工作总结的概念 2 教学工作总结的结构 3 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省际劳务协作招聘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河北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教育与体育大类】模拟练习
- 警民共建活动协议书范文5篇
- 安全培训教学下载课件
- 2025年安徽省粮油经贸有限公司第二批次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三片式球阀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安全培训效果问卷调查课件
- HSV-1-HSV-2-IN-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农作物合作种植协议书5篇
- HCV-NS5B-polymerase-IN-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外科感染与无菌操作课件
-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 2025年肾脏病学CKD患者透析并发症应对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航空发动机最小点火量的计算过程概述》1000字】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三篇)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据安全国家标准体系(2025 版)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抢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与技巧
- 2025至2030中国牙刷丝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文明礼仪课件高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