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定时作业(五)_第1页
八年级(下)语文定时作业(五)_第2页
八年级(下)语文定时作业(五)_第3页
八年级(下)语文定时作业(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八年级 下 语文定时作业 五 八年级 下 语文定时作业 五 命题人 A 组 审题人 杨传和 时 间 60 分钟 满 分 100 分 一 积累与运用 28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 分 A 囿 y u 于招徕 l i 挑剔 t 即物起兴 x ng B 铁铉 xu n 隔阂 h i 苋 xi n 菜龙吟凤哕 hu C 家醅 p i 忌讳 hu 酬和 h 如法炮制 p o D 馄 h n 饨门楣 m i 阔绰 chu 晨光熹 x 微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屏障利索淳朴本色悠游自在 B 藉贯商贩引经具典力挽狂澜 C 秫秸过瘾莫明其妙呼明引伴 D 衣襟枸杞走街串巷舒卷张驰 3 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初中生活快结束了 同学们面临分别 恋恋不舍 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 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 用料讲究 色泽光润 造型优美 构思精巧 闻名遐 迩 C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 再次进行核试验 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 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 H1N1 流感疫情 这消息真耸人听闻 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在昆明 到处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的歌声和色彩绚丽的鲜花 B 古老的歌会自然会引起人们浓郁的兴趣和赞赏 C 经过反复写作练习 可以进一步打好作文的基础 D 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 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 5 古诗词填空 每空 1 分 共 8 分 1 春蚕到死丝方尽 2 俱怀逸兴壮思飞 3 草色遥看近却无 4 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中作者对历史进行总结和评判的句子是 5 写出元稹 离思 中的诗句 其意思是 经历过沧海 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6 写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与 送元二使安西 立意相反的离别名句 6 班级开展 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 18 分 活动一 对联集锦 1 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 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 2 分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装装 订订 线线 2 元夕玉烛千门乐 宵月花灯万户明 携手接队放风筝 怀亲垂泪烧纸钱 活动二 节日探源 2 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 在青少年当中 很多人没看过龙舟 没听过唢呐 不认识艾草 菖蒲 对清 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 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 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分 活动三 端午采风 3 继韩国 江陵端午祭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后 中国已启动 端午节 申报世界非遗程序 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 交申报表 申报端午节为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假如记者就此活动采访你 你将发表怎样的观点 3 分 二 阅读理解 42 分 一 一 26 分 分 A 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 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 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 浙江 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 回答之后 对方 就会肃然起敬 哦 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 必用纸条特别 注明 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 但不如高邮的多 可以成 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 只是切开之后 里面圆圆的两个黄 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 是不大高兴的 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 确实是好 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鸭蛋多矣 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B 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 随园食单 小菜单 有 腌蛋 一 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 他的 食单 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 他自已并不会做菜 但是 腌蛋 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 而且 与有荣焉 文不长 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 颜色细而油多 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 先夹取以敬客 放盘中 总 宜切开带壳 黄白兼用 不可存黄去白 使味不全 油亦走散 C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 不似别处的发干 发粉 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 如袁子才所说 带壳切开 是一种 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 一般都是敲破 空头 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 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 叫做 朱砂豆腐 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 蛋黄是浅黄色的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7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4 分 3 第 段 第 段 8 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3 分 9 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6 分 A 处 B 处 C 处 10 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 红油就冒出来了 一句中 吱 字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3 分 11 袁枚是 代诗人 诗论家 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 3 分 12 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13 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 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 分 二 百纳衣 二 百纳衣 16 分 分 故乡风俗 常生病遭灾的小孩 须吃千家饭 穿百衲衣 方能祛病化灾 长命百岁 我 小时候经常生病 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 穿百衲衣 吃千家饭 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 穿百衲衣 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 缝在一起做衣穿 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 百衲衣却要常穿 有点像 护身符 小时候 我不愿意穿百衲衣 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 就差没跪下磕头了 10 岁那年 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 把柴堆烧着了 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 娘冲进火中 没有去抢救粮食和 铺盖 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 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 娘的头发烧焦了 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 块 我啜泣着埋怨娘 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 娘嗫嚅道 值得值得 在故乡 13 岁就算成人了 我 13 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 脱下百衲衣时 我仿佛飞出 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 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 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 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 她很感激百衲衣 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 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 箱里 说 要出远门了 带上它 让它庇护你 提醒你 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 孩子 要好好读书 替山里人争气 无论你走到哪里 干什么事 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后来 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 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 民俗学家说 按照风俗 习惯 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 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 你家还情了吗 我惊诧 怎么还情 民俗学家说 一般来说 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 我恍 然大悟 难怪我满 13 岁那年 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 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我想 这获之碎布 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 多像 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 的古训 呀 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 人生的百衲衣 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 都会或多或 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 命运的庇护 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 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 知恩 图报 是一种传统美德 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 往往只 是拔一羽以利天下 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 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4 概括本文的中心 3 分 4 15 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 在表现母爱 时 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渲染两种方式 4 分 正面描写有 侧面渲染有 16 第 段中加点的 抢 字表现了什么 3 分 17 文章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