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新建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新建专业委员会 申申 请请 表表 拟建专业委员会名称 拟建专业委员会名称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 所所 属属 学学 科 科 络病学 申申 请请 人 人 李七一 申申 报报 日日 期 期 2007 6 26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江苏省针灸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 根据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 中西医结合学会 针灸学会章程 以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全国性学术组织工作条例 和民政部 社会团体分支机构 代表机构登记办法 的有关规定 结合省学会工作的实际情况 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专业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1 专业委员会是学会理事会领导下负责组织本专业学术活动的二级学术组织 是开展各 项活动 促进科技进步 推动学科发展的核心 2 专业委员会要坚持民主办会原则 重大问题 年度计划等要经过全体委员讨论 特殊 情况下可由正 副主任委员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3 根据总会的模式及学会章程 专业委员会的名称不得直接冠以 江苏 字样 正式名 称应为 江苏省某某学会某某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不得另立章程 4 主要任务 1 根据总会及省学会的学术活动总体计划 制订本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计划 组织 本专业委员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并做好总结工作 2 组织评议 审定与本专业学科有关的学术论文 推荐优秀论文和科普作品 3 掌握本专科的国内外科技动态 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承接有关部门委托的咨 询工作 4 组织本专业的继续教育 举办学习班 推广新成果 新技术 新方法 5 发现和推荐优秀科技人才 联系本专业科技人员 反映他们的意见 要求和建议 6 指导各市学会有关专业学科的学术活动 沟通与有关专业委员会的业务联系 第二条 申请成立专业委员会的条件和办法 1 随着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和针灸科学技术的发展 该专业已形成专门学科 建立专业 委员会后 其学科领域及工作任务与其他专业委员会不重复 2 有一定数量从事本专业学科工作的会员 并有学术上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热 心学会工作 有一定学术威望的科技骨干力量 3 能独立开展省内外学术活动 汇编相关学术资料 4 申请成立专业委员会前 一般应先成立专业委员会筹委会 待条件成熟后再正式成立 专业委员会 5 申请成立专业委员会应由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3 7 人作为发起人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 职称的本会会员 提出成立专业委员会的报告 说明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现有队伍的情 况 成立的目的 任务 必要性和可能性 活动范围和内容 本专业学科的有关论著 科技 成果 向省学会提出申请 并填写新建专业委员会的申请表一式三份 6 省学会受理申请报告后 先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 然后将有关材料送组织工作委员会 初审 组织工作委员会提出初步意见后 提交省学会常务理事会审批 7 经审批同意组建的专业委员会 由省学会正式行文批复 在原发起人的基础上组成筹 备组 成员以 5 8 人为宜 在省学会领导下 由学术管理部会同筹备组共同协商 提出全省 委员的建议名单 原则上由占全省 2 3 以上省辖市的委员组成委员会 委员所分布的地区和 单位应有代表性 不宜过分集中 如发起人年龄超过 60 岁 原则上不进入委员会 特殊情况 经常务理事会同意后可参加 在征求省辖市学会及有关单位的意见并确认其会员资格后 确 定委员人数 报省学会秘书处 8 自常务理事会批准成立专业委员会之日起 一年内应完成组建工作 否则即自动取消 成立资格 9 专业委员会成立后 应及时将有关材料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审查备案并出具证明 同时向江苏省民政厅办理登记手续 第三条 申请专业委员会挂靠的条件和办法 1 凡在相关专业学科中有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力量 并能 对学会及专业委员会提供一定人力 物力和财力支持的医疗 教育 科研单位 均可申请相 关专业委员会的挂靠 2 符合申请专业委员会挂靠条件的单位可提交申请 由省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派专人考 察后 视考察结果予以审批 3 凡获得相关专业委员会挂靠的单位 须每年与省学会签订挂靠协议 对能够认真履行 挂靠协议条款的单位 下一年可正常续签协议 如挂靠单位无能力履行协议条款 下一年协 议自动取消 不再续签 4 针对各挂靠单位履行协议的情况 如发现挂靠单位藉专业委员会名义从事违反法律 法规的活动以及有损害省学会声誉的行为 省学会将保留随时取消挂靠协议的权利 并追究 相关责任人的连带责任 第四条 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和委员任期 1 专业委员会实行委员制 委员实行竞聘制和聘任制相结合 由省学会办公会议对委员 候选人申报的材料审定后 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选举后颁发委员证书予以聘任 并由省学 会正式行文至各委员所在单位备案 2 专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 1 人 副主任委员 3 8 人 秘书长 1 人 副秘书长 1 2 人 主 任委员因故空缺时 设常务副主任委员 1 人主持工作 3 专业委员会设学术秘书 1 2 人 协助主任委员处理日常具体工作 4 专业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为 3 4 年 主任委员任期原则上连任不超过二届 副主任委 员连任不超过三届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隔届可以再任 第五条 专业委员会的换届方法和注意事项 1 专业委员会应及时换届 换届工作应在省学会领导下 由学术管理部负责会同各省辖 市学会及有关单位组织实施 2 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应是本学科中水平较高 学风正派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能联系 和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 热心承担学会工作的学会会员 主任 副主任委员除具有上述条件 外 应起到省内本学科带头人作用 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3 委员名额的分配应注意本专业学科各主要领域及工作需要 适当考虑地区 部队和系 统外的分布 但不平均分配 原则上同一单位中分配名额为 1 名 主任委员所在单位 名额 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放宽 主任 副主任委员人选的分布要发挥各地的优势 不宜较多集中 在某一地区和某一单位 4 专业委员会换届 委员更新的比例不应少于 1 3 要注意选拔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进 入专业委员会 50 岁以下的委员比例一般不少于 1 3 新增委员的最高年龄一般不超过 55 岁 凡年高体弱或离休退职 或本人不愿继续连任 或不热心参加学会工作 以及调离本专业从 事其他工作者 均不再续聘 连任委员年龄一般不超过 60 岁 特殊情况另定 正副主任委员 年龄可适当放宽 5 专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由各市学会或有关单位从本地区 本单位学科带头人中挑选 或由上届正副主任委员提名推荐 第六条 表彰奖惩 1 省学会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先进专业委员会和先进个人的工作 对评选出的先进专业 委员会和先进个人发给证书和奖金 2 根据民政部社团管理的有关规定 专业委员会每年均应安排一次与专业相关的活动 至少每两年应举行一次综合性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研讨会 并做好年度总结和上报年检材料 专业委员会不能正常开展活动 经组织工作委员会审议并报请省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予以撤 销 专业委员会违反学会 章程 及上述规定 由省学会给予通报批评 情节严重者 经常 务理事会审批 予以调整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直至撤销该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委员 如无特殊情况连续 2 次未能参加学术活动则作为自动放弃委员资格 经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讨论 提请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取消其委员资格并发文予以公示 拟建专业委员会名称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 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李七一 男 1951 年 7 月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 江苏省中医院 副院长 教授 主任医师 陈晓虎 男 1962 年 11 月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 江苏省中医院 心内科主任 教授 主任医 师 韩 旭 男 1965 年 1 月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 江苏省中医院 教育处处长 副主任医师 顾 宁 男 1963 年 5 月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 南京市中医院 心内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万 琪 男 1959 年 1 月 南京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神内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刘新峰男1964 年 11 月 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刘春风男1965 年 2 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教授 主任医师 朱大龙男1956 年 12 月 鼓楼医院内科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张琪 女1961年1月常州中医院院长 主任中医师 筹备 组成 员简 况 邹建刚 男 1965 年 9 月 8 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副主任 副处长 本 专 业 省 内 外 进 展 存在 问题 及专 业队 伍情 况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 是研究络病发病特点 病机变化 临床表现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及治法方药的应用理论 络病学是研究中医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临 床学科 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与过程 系统研究络 病发生发展及辨证治疗规律 初步建立 络病证治 体系 推动络病学学科建立与发展 对 于促进中医学术发展 提高现代多种难治性疾病诊疗水平 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络脉及络病理论是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 经络学说的建立而 出现的 该书对络脉生理 病理及治疗作了初步论述 东汉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把经络学 说应用于外感热性病建立六经辨证 并创立了旋覆花汤 大黄蛰虫丸 鳖甲煎丸等络病治疗 名方 络病证治微露端倪 清代叶天士将络病理论应用于外感温热病建立卫气营血辨证 提 出 久病入络 久痛入络 说 发展络病治法药物并广泛应用于疼痛 中风 痹证等内伤 杂病 从而形成络病学说发展史上三个里程碑 清代医家也对络病学说未能受到充分重视大 声疾呼 如清代名医喻嘉言所说 十二经脉 前贤论之详矣 而络脉却未之及 亦缺典也 叶天士疾呼 遍阅医药 未尝说及络病 医者不知络病治法 所谓愈究愈穷矣 可 惜的是叶氏身后二百余年仍未引起关注 虽不乏善陈 屡有验案 但未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亦 未形成完整的络病学说理论体系 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也是留给当代医学工作者的重大 历史课题 为推动建立络病学学科 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开始进行络脉与络病研究 河北以岭医药研 究院吴以岭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坚持络病学说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研究 并承担了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课题 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该课题研究中提出络病学说理论框架 三维立体 网络系统 从时空与功能的统一性研究络脉理论 系统探讨络病发病 病机 辨证与治疗 使络病学说理论体系初步成形 运用络病学说指导临床难治性疾病治疗 已完成国家级及省 部级课题 6 项 研制出治疗心脑血管病 肿瘤 外感热性病的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中药 2004 年 11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了该课题鉴定 与会专家认为 该项研究按照中医学 术自身发展规律对络病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 初步建立 络病证治 体系 首次形成系 统络病理论 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属国内外创新性科研成果 该项研究获得 2006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课题鉴定的基础上 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共同编写出版了系统 论述络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专著 络病学 并获得 2005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 一等奖 将 络病学 专著改编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2006 年 8 月召 开了 首届全国 络病学 教学研讨会 全国有 20 余所高等医药院校开设面向本科生 硕 士生和博士生的 络病学 课程 这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络病理论研究过程中 形成了包括中医 西医 中西医结合 生物学 物理学等多学 科专家在内的专家群体 建立了国家二级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 络病分会成立 两年来 充分发挥多学科专家群体优势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组织申报国家级及 省部级重点课题 申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不仅推动了络病学学科自身发展 而且吸引更 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络病理论研究 在络病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江苏省内的专家也作了大量的工作 例如 江苏省中医院李 七一副院长的 通心络对冠心病 APOE 基因多态性及证型的影响与机理研究 列入江苏省自 然基金课题 鼓楼医院徐运主任承担的 通心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 和徐标主任承 担的 通心络对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先后列入国家自然基金课题 江苏省人民医院 黄峻院长研究发现 通心络可改善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促进急心梗后侧枝循环的形成 神 经内科万琪主任研究发现 通心络能够保护血脑屏障 苏州大学刘春风教授研究发现 通心 络合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氯吡格雷相当 南京脑科医院狄晴主任研究发现 通心 络可有效保护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主任牵头 江苏省中医院 南京军区总医院 中大医院等江苏省内十多家三甲医院共同完成的 参松养心治疗室性早搏 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证实参松养心治疗早搏效果优于慢心律 并进一步推广到全国进行 多中心的合作 随着 21 世纪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以复杂系统非线性科学 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 兴起 络病理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经过多年的临床和基础的研究 已初步 形成了江苏省内的络病理论研究专家队伍 但是上述研究都是散在的独立研究 未能形成江 苏省内的整体协作研究组织 为进一步整合江苏学术资源 建立省中医药学会领导下的络病 研究专家团队和研究组织 对推动江苏地区络病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发起人情况 1 姓 名李七一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51 年 7 月 职 称 主任医师 教 授 职 务副院长最后学历 硕士 工作单位江苏省中医院邮政编码 210029 联系电话手机 单位电话 86612859 宅电 小灵通 工作简历 1975 年 10 月至 1977 年 12 月 江苏省洪泽临淮医院住院医师 1977 年 12 月至今 江苏省中医院住院 主治 副主任 主任医师 心内科 大内科副主任 药械处处长 院长助理 副院长 学 习 经 历 1972 年 4 月至 1975 年 8 月 南京新医学院中医系 大学本科 1985 年 9 月至 1987 年 7 月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 硕士 本人曾参加过哪些相关研究 95 年 1 月 养心托毒颗粒剂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获 2002 年 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 年 12 月 98 年 3 月 茱萸颗粒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免疫损伤作用研究 2004 年 10 月获得南 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 年 10 月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 临床研究 2004 年 10 月 益气活血养阴化痰法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及远期效应的评估 2005 年 10 月 抗心衰颗粒对大鼠 Ang II 受体干预作用的研究 本人的学术成果 论文或论著 1 1 出版专著出版专著 1 疑难病中医治疗及研究 95 年 10 月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鲍学全等主编 参编 2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学 96 年 3 月第一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胡佩珍等主编 参编 3 中医临床精典 内科卷 97 年 12 月第一版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参编 4 常见病毒病的中医诊治 98 年 6 月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副主编 5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治 01 年 8 月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 6 现代中医临床手册 01 年 6 月第一版 江苏科技出版社 副主编 7 高血压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04 年 7 月第一版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主编 8 中医内科学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众书 04 年 5 月第一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参编 9 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操作规程 06 年 8 月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 副主编 2 2 发表论文发表论文 序号论文题目发表杂志期刊号 1 化痰祛瘀治疗疑难病症九法 中医教育95 年第 5 期 2 周仲瑛教授论五脏痰瘀 北京中医96 年第 3 期 3 周仲瑛从痰瘀论治疑难病证九 法 江苏中医97 年 6 月 4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研究近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98 年第 3 期 5 养心托毒颗粒剂治疗急性病毒 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福建中医药 01 年 8 月第 4 期 6 养心托毒颗粒剂治疗急性病毒 性心肌炎 50 例临床观察 中医杂志 02 年 2 月第 2 期 7 冠心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56 例 分析 中医药学刊03 年第 10 期 8 中医药防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 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江苏中医药 05 年第 26 卷第 4 期 第 55 58 页 9 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研究现 状 江苏中医药 06 年第 27 卷第 11 期 第 76 78 页 主要发起人情况 2 姓 名韩 旭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65 年 1 月 职 称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职 务处长最后学历 博士 工作单位江苏省中医院邮政编码 210029 联系电话手机 单位电话 86516671 宅电 小灵通 51658899 工作简历 1988 年 8 月至今 江苏省中医院住院 主治 副主任医师 院团委书记 大内科党总支书记 教育处处长 学 习 经 历 1983 年 9 月至 1988 年 7 月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 大学本科 2005 年 9 月至今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心血管专业 博士 本人曾参加过哪些相关研究 2004 年 参黄冲剂延缓衰老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2005 年 痛痹胶囊对膝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 型胶原 mRNA 表达的影响及临床 疗效观察 2006 年 通心络对冠心病 APOE 基因多态性及证型的影响与机理研究 本人的学术成果 论文或论著 发表专著发表专著 1 中医疑难病方药手册 编委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 年 4 月 2 实用单方治病指南 编委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5 月 3 医院管理论文选 编委 远方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 4 中华全科医学 第二卷 编委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年 12 月 5 卫生事业管理学 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材 自编 编委 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3 月 卫生事业管理学 补充讲义 卫生改革与发展 编委 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3 月 发表论文发表论文 19971997 年年 1 浅谈老年病治疗与用药原则 陕西中医 1997 18 10 2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之我见 国医论坛 1997 12 3 19981998 年年 3 通塞并用治疗老年病初探 中医药函授通讯 1998 17 3 4 汪履秋论治痹症初析 湖北中医杂志 1998 20 5 5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呆病 60 例的临床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 1998 25 12 6 中医辨证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 80 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12 3 19991999 年年 7 中医治疗急性胆囊炎 80 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 1999 8 1 9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老年性心肌梗塞 50 例 陕西中医 1999 20 1 9 老年便秘辨治六法 中医函授通讯 1999 18 3 10 浅论老年用药双向配伍法 湖北中医杂志 1999 21 9 12 中医老年病学谫论 亚洲医药 1999 10 4 13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 126 例临床总结 亚洲医药 1999 10 12 20002000 年年 14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 68 例的临床总结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0 13 11 20012001 年年 15 老年咳喘证治谫论 陕西中医 2001 22 4 20022002 年年 16 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阻塞性肺气肿 76 例 中医药学刊 2002 20 6 17 谫论老年五脏虚损证治 中华特色医药论坛杂志 2002 1 8 20032003 年年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炎 156 例临床总结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3 16 9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 78 例临床总结 华厦医药 2003 7 6 20042004 年年 20 张锡纯论治脑充血前兆类证探析 华厦医药 2004 8 1 21 中医老年病学谫论 中国实用医药 2004 2 1 22 老年病补脾法治验举隅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2004 6 12 20052005 年年 23 老年病补肾法治验举隅 中国现代医药 2005 4 2 P56 57 24 金匱要略 中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4 P455 456 25 谫论老年性中风后遗症的辨证论治 中医药学刊 2005 23 6 P1141 1142 26 基因与衰老的研究概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25 12 P28 29 27 李时珍的长寿术 银潮 杂志 2005 10 P60 20062006 年年 28 从桂枝汤证治的变化看 伤寒论 的辩证思想 华夏医药 2006 年第 1 卷第 3 期 P204 207 29 谫论传统中医思维方式与临床应用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6 年第 2 卷第 3 期 P226 227 30 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存在的问题 难点 思路与对策 现代保健杂志 医学创新研究 2006 年第 3 卷第 4 期 P97 98 31 基因与衰老的研究述要 中外健康文摘杂志 医药学刊 2006 年第 3 卷第 5 期 P14 17 32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述要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6 年第 19 卷 16 期 P1915 1916 33 APOE 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中国医学论坛 2006 年第 4 卷第 8 期 P50 52 34 谫论中医临床思维及其在临床教学中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中国医药学刊 2006 年第 4 卷第 8 期 P84 86 35 吴达证证治探微 中医药学刊 2006 年第 24 卷第 12 期 P2313 2314 36 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研究现状 第二作者 江苏中医药 2006 年第 27 卷第 11 期 P76 78 37 谫论张仲景重用生半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中国临床研究杂志 2006 年第 5 卷第 5 期 P115 116 主要发起人情况 3 姓 名顾宁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63 年 5 月 职 称主任医师职 务心内科主任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三附院 南京市中医院 邮政编码 210001 联系电话 手机单位电话 025 86626137 6225 宅电 86519487 小灵通 工作简历 1985 年起参加临床医疗工作 1998 年晋升副主任医师 2004 年晋升主任医师 教授 2002 年聘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6 年聘为南京中医药大 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2 年 2 月起担任心内科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心 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学 习 经 历 1980 年 9 月 1985 年 6 月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 本科毕业 1997 年 9 月 2001 年 6 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习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004 年 5 月 2004 年 11 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进修 本人曾参加过哪些相关研究 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 四神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 究 已鉴定 江苏省中医药局重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生脉散防治经皮冠状动脉 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理研究 已鉴定 南京市社会发展项目 宁心痛颗粒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与药学研究 已鉴定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 目 中药冠心 号合剂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作用及药学研究 在研 南京市 社会发展项目 中药冠心 号合剂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作用及药学研究 在 研 国家 973 计划子课题 高血压病病证结合证候要素的研究 在研 江苏省 社会发展项目 粪便 P53 基因检测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大肠癌的意义 在研 等 科研项目 本人的学术成果 论文或论著 近年主要论著 近年主要论著 1 主编 教您防治中风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年 6 月 2 副主编 冠心病中医治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 5 月 3 副主编 全科医师临床医嘱速查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年 1 月 4 副主编 免疫功能减退中医治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年 4 月 5 副主编 血管与长寿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年 6 月 6 参加编写 中医内科学 中国传统医药丛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年 1 月 近年主要论文 近年主要论文 1 凉血通瘀注射液治疗瘀热阻窍型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研究 2007 年 2 月 辽宁中医杂志 第 34 卷第 2 期 2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2007 年 1 月 新中医 第 39 卷第 1 期 3 从补虚扶正角度防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思路探微 2003 年 10 月 中国中医药 信息杂志 第 10 卷第 10 期 4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2002 年 2 月 陕西中医 第 23 卷第 2 期 5 急性脑梗死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治则确立的思路与方法 2002 年 12 月 天津中医 第 19 卷第 6 期 6 四神饮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2001 年 10 月 中国中医药科技 第 8 卷第 5 期 7 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2001 年 4 月 医学与社会 第 14 卷第 2 期 8 周仲瑛教授辨治顽固心律失常经验 2001 年 3 月 中医教育 第 20 卷第 2 期 目前担任社会兼职 目前担任社会兼职 1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委员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 3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4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心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5 南京中医药学会心系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6 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7 南京医学会心血管专科分会委员 近年获奖 近年获奖 1 2007 年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三等奖 排名第四 2 2003 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一 3 2005 年南京市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4 2003 年南京市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 1 南京市行业技术 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 2 江苏省 六大人才高峰 资助对象 3 2004 年江苏省第二届优秀青年中医工作者 4 2006 年南京市首届优秀青年中医工作者 主要发起人情况 4 姓 名万琪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59 年 1 月 职 称教授职 务主任最后学历 博士 工作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邮政编码 210029 联系电话手机单位电话 025 83714511 6051 宅电 86603682 工作简历 1982 11 1986 7 原淮阴地区医院神经内科 任住院医师 1989 8 1992 7 第四军医大学一附院神经内科 任讲师 主治医师 1995 7 2006 2 第四军医大学一附院神经内科 历任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 医师 教授 科主任 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6 3 至今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任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学 习 经 历 1978 2 1982 11 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 读本科 1986 8 1989 7 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队 读神经内科专业硕士 1992 8 1995 7 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读神经外科专业博士 本人曾参加过哪些相关研究 一 脑血管病研究 1 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2 脑血管病风险因素的防治 二 神经干细胞研究 1 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研究 2 神经干细胞分化与调控研究 三 偏头痛研究 四 神经系统热损伤研究 本人的学术成果 论文或论著 一 获奖 1 1996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2001 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3 2005 年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二 论文 上述四个方面先后发表近 100 篇论文 其中 SCI 论文 6 篇 三 论著 近年主编或副主编 参加编撰 11 部专著 主要发起人情况 5 姓 名刘新峰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64 11 职 称 教授 主任医师 职 务科主任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邮政编码 210002 联系电话手机单位电话 025 80860454 宅电 小灵通 工作简历 1986 年 1988 年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 医师 1991 年 至 今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 师 科主任 2002 年 至 今 南京大学医学神经病学教研室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05 年 至 今 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所长 学 习 经 历 1988 年 1991 年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神经病学医学硕士 1998 年 2001 年 瑞士洛桑大学医学院 神经病学医学博士 2001 年 2002 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 博士后 本人曾参加过哪些相关研究 研究方向及相关内容 1 脑神经元损伤的修复 透过或避开血脑屏障的阻碍将神经保护剂递送到中枢 神经系统诱导干细胞的分化并修复神经元的损伤 2 脑血管内膜损伤的修复 3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与研究 颅内外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的术后神经功能 评分 认知 生活质量等改变及预防动脉再狭窄等方面的研究 近三年科研成果 1 加压素和内皮素参与缺血性脑水肿形成的机制 2005 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 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人 2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 外动脉狭窄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2006 年军队医疗成 果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本人的学术成果 论文或论著 近三年的主要论文 第一作者 1 Subtypes and One Year Survival of First Ever Stroke in Chinese Patients the Nanjing Stroke Registr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2006 22 318 329 SCI 2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SVZ stem cells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adult rats Stroke 2006 37 2 729 SCI 3 Effect of Intranasal Administrated Cerebrolysin on Ischemic Strok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2006 22 328 SCI 主要发起人情况 6 姓 名刘春风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65 02 职 称教授职 务副院长最后学历 博士 工作单位苏州大学附属二院邮政编码 215004 联系电话手机单位电话 67783307 宅电 小灵通 工作简历 1985 08 1989 08 苏州医学院附一院神经内科 医师 助教 1989 09 1992 05 苏州医学院附二院神经内科 医师 助教 1992 05 1993 05 苏州医学院附二院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讲师 1993 06 1998 09 苏州医学院附二院神经内科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1998 09 1999 06 苏州医学院附二院神经内科 副教授 主任医师 1999 06 苏州医学院附二院神经内科 教授 主任医师 学 习 经 历 1980 9 1985 8 上海医科大学医学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88 9 1991 9 苏州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1996 9 1999 7 苏州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1989 09 1990 11 法国 Paris Slapetriere 医院神经科 进修医师 2001 05 2001 09 法国 Grenoble 大学医院 高级访问学者 本人曾参加过哪些相关研究 1 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转运体改变临床研究 H200144 省卫生厅 2001 2004 2 胶质细胞在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所起作用研究 30170287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2001 2004 3 胶质细胞对帕金森病大鼠 DA 能神经元的作用研究 2004 年第二批江苏省六大高峰 人才培养基金 2005 2008 4 多巴胺转运体和囊泡单胺类转运体增龄性改变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 2005 年卫 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2005 2008 20 万 本人的学术成果 论文或论著 出版著作 出版著作 1 实用经颅超声多普勒诊断学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 北京 编者 2 临床超声多普勒诊断学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 北京 副主编 3 临床超声影像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北京 编者 4 神经病学 科学出版社 2002 北京 副主编 5 神经病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南京 主编 6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 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4 南京 副主编 主要论文 主要论文 1 Microemboli signal in patients with acuth cerebral infarction Journal of Neuroimaging 1997 7 3 264 2 42 例老年人脑出血后脑血流量的改变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7 16 5 308 3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脑梗塞患者脑血管反应性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7 16 6 366 4 大鼠脑出血后脑血流和脑水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 14 5 261 5 多普勒超声检测血循环中微栓的实验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9 8 3 184 185 6 大鼠大脑照射后海马区细胞凋亡与病理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 杂志 2000 20 2 84 86 7 淀粉样蛋白对大鼠海马 额叶细胞外液氨基酸的影响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 1 57 8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神经细胞 bcl2 表达的研究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2000 8 2 101 103 9 淀粉样蛋白对大鼠额叶和海马细胞外液单胺类递质影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2 15 5 260 262 10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的影响因素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 36 416 418 11 脑梗死患者 纤维蛋白原 455G A 148C T 基因多态性研究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37 56 12 脂多糖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释放钙离子与活性氧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 6 406 407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 白细胞聚集体的变化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19 6 408 410 14 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脑梗死具有脑损害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 8 558 559 15 后循环缺血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9 773 775 16 Social support plays a role in depression in Parkinson s disease a cross section study in a Chinese cohort Parkinsonism 张斌霞 蒋晓霞 史兵伟 血脉通颗粒治疗颈动脉 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2006 22 3 162 164 南京中医药大 学学报 2 张琪 曾晓辉 刘产明 血脉通颗粒对试验性家 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 响 2006 14 3 146 148 江苏药学与临 床研究 3 张琪 张奕民 血脉通颗粒对颈动脉斑 块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 影响 2005 26 12 13 14 江苏中医药 4 张琪 曾晓辉 刘产明 血脉通颗粒对家兔动脉 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 用机理研究 2005 22 6 18 22 甘肃中医学院 学报 5 张琪 刘产明 曾晓辉 血脉通颗粒剂的制备及 其质量控制 2005 21 4 247 249 南京中医药大 学学报 6张琪 血脉通颗粒治疗颈动脉 粥样斑块 42 例临床研究 2005 20 6 36 37 国医论坛 7张琪 塑造医院优质形象 走 以品牌促发展之路 2003 11 43 中国卫生事业 管理 8 张琪 袁杰 吴立群 舒心合剂对急性心肌梗 死远期心功能及心肌的 保护作用 2001 23 6 417 418 河北中医 9 张琪 朱建军 袁杰 保元灌肠液治疗高血压 患者早期肾脏损害 60 例 2001 17 3 189 190 南京中医药大 学学报 10张琪 通心络胶囊治疗椎 基 地动脉型颈椎病 160 例 1998 7 41 42 中国新药杂志 11 张琪 陈健明 蒋晓霞 珍菊降压片对 期高血 压病左心功能和总外周 阻力的影响 1998 11 32 中成药 12 张琪 吴长富 缪胜尧 消渴益肾汤治疗糖尿病 肾病疗效观察 1994 16 5 8 9 河北中医 主要发起人情况 10 姓 名邹建刚 性 别 职 称主任医师 职 务 工作单 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联系电 话 手机单位电话 宅电 小灵通 工作简历 2006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科 2001 2005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心脏科 1996 2001 讲师 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1989 1996 住院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学 习 经 历 学历 学历 1993 1999 南京医科大学心脏科医学博士 1984 1989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医学学士 进修与培训 进修与培训 2002 8 2003 8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2002 5 2002 6 美国底特律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本人曾参加过哪些相关研究 主持课题 1 200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白藜三醇结合蛋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关系的研 究 2 2005 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人才项目 3 2004 年江苏省高校 青蓝工程 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4 2000 年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 心腔内超声指导右室室性心动过速的的 射频消融 5 2000 年 白藜三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基金 6 1998 年 白藜三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优秀青年骨干基金 参与其他省级课题多项 申 请 报 告 致 江苏中医药学会 自 李七一 题 关于成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的申请报告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独特组成部分 是研究络病发生 发展及其辩证论治规律 的应用理论 2004 年 11 月 吴以岭教授主持下完成的中管局课题 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管局组织的专家鉴定会鉴定意见 该项研究按照中医学术自 身发展规律对络病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初步建立了 络病证治 体系 首次形成系 统的络病理论 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属国内外创新性科研成果 在此基础上 出版了系统论述络病理论的 络病学 并在络病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包括中医 西医 中西医结合 生物学 物理学 等多学科专家在内的专家群体 于 2004 年成立了国家二级学 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 目前 络病理论已经成为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国内一批专家从文献整理 临床 研究 创新药物等不同侧面探索络病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应用价值 进而开始了络病理论求 证的新历程 吴以岭教授首次提出络病研究的理论框架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 从时间 空 间和功能的统一性 对网络全身的络脉系统进行了高度概括 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 逐层 细分 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 虽庞大繁杂 却具有明显 的细化分层和空间分布规律 按一定的时速和常度 把经脉运行的气血津液输布 弥散 渗 灌到脏腑周身 发挥 行血气而营阴阳 的生理功能 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体内环境稳定的 网络结构 络脉和经脉时空上的差异性决定了生理功能的特异性 提出络脉有狭义和广义之 分 从广义而言 络脉运行气血津液 渗灌脏腑百骸 沟通上下内外 把由经脉纵向线形运 行的气血通过络脉的横向面性弥散到全身 发挥其对生命机体的渗灌濡养作用 从狭义的角 度分 络脉分为经脉之络 气络 和络脉之络 血络 气络运行经气 脉络运行血液 共 同发挥着 气主煦之 血主濡之 的功能 归纳络病久病入络 久痛入络 久瘀入络的发病 特点 指出易滞易瘀 易入难出 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 提出络气郁滞 络脉瘀阻 络脉绌 急 络脉瘀塞 络息成积 热毒滞络 络脉损伤 络虚不荣八大病理变化 创立络病辩证八 要和络以通为用的的治疗原则 将通络药物按照功能分为流气畅络 化淤通络 祛痰通络 散结通络 解毒通络 荣养络脉七类 制定络病症候与脏腑络病辩证论治规范 初步形成络 病证治体系 目前 络病学 教材也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2006 年在包括南京中 医药大学在内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班 硕士和博士班开设络病学课程 并获得中华中医药 学会科技著作一等奖 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 列入国家 973 课题 包括陈可 冀院士 陈灏珠院士 张运院士 等在内一大批中西医专家学者对络病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 的研究 这些均标志着络病理论研究已经由原来的散在研究进入到更多专家群体研究 规范 研究 深入研究的新阶段 也预示着具有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络病理论在中医学保持整体优 势并向微观深化的新时期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络病理论的求证过程中 江苏的医务工作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江苏省中医院 李七一院长承担了省自然基金的相关课题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黄峻教授 曹克将教授 万琪 教授 邹建刚教授 李春坚教授 鼓楼医院的徐标教授 徐运教授 朱大龙教授 南京军区 总医院的刘新峰教授 江时森教授 中大医院的刘乃丰教授都对络病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络病理论这棵奇葩 以严谨务实细致坚韧的治学态度科学的 求证着络病理论的内涵 围绕着共同的目标 让新兴的络病学进入现代科技之林 而奋 斗 前进着 江苏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的建立 对运用络病理论 促进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 创建内伤杂病和外感重症的新的病机学说 提高临床各科多种难治性疾病的疗效 都将具有 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同时必将推动江苏中医在保持中医理论整体 系统 辩证 恒 动理论思维特色的同时 充分借鉴现代科学方法 将古人用肉眼难以看到的络脉与络病改变 在微观领域逐渐清晰起来 从而促进络病理论体系的发展 完善 对促进中医学术理论的自 身发展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 江苏省已经在人才团队 理论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均具备成立省中医药学会络 病专业委员会的条件 且时不我待 故而特申请成立江苏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 必将 促进江苏中医药学术界在传承创新中再铸辉煌 此 致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筹备组 2007 年 6 月 26 日 本专科全省专家队伍情况 编号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1 李春坚李春坚 19671967 省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 副主任 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2 李新利李新利19551955 年年省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副主任 副主任 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3 刘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羊肉出口领域深度研究及产业发展与融资实施攻略
- (2025年)医学实验室认证专员能力等级考试试卷与答案
- 商业房屋租赁合同标准文本模板
- 2025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价值评估
- 2025碳化硅功率器件在轨道交通领域可靠性验证与成本分析
- 2025研究白酒酿造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核心企业风味原料传统工艺创新领域品牌信誉营销策略报告
- 2025研究所动力技术设备行业技术突破带给我们新机遇报告
- 2025研究出版食品加工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分析说明书
- 2025眼镜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渠道配合协作新模型消费者体验一致性追踪优化规划
- 2025眼镜行业市场深入调查及设计潮流与消费趋势分析
- 2025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肇庆市高要区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16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湖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79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汽车修理厂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方案
- 风电叶片运输安装施工方案
- 2025年陕工院计算机考试题及答案
- 空调租赁合作协议合同
- 北京三帆中学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5上海闵行区古美路街道招聘社区综合协管员1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GB/T 46406-2025科研项目数据管理指南
- 柔性灯带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心肺复苏指南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