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9页 8100字数+论文说明书+工序卡+工艺卡+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夹具装配图.dwg
夹具零件图.dwg
工序卡片11张.doc
工艺过程卡片.doc
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doc
钻孔装配图.dwg
零件毛坯图.dw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机 械 制 造 工 艺 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设计“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内容:1. 零件图 1张
2. 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套 4. 工艺装备(夹具)主要零件图及画总装图 1套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0 5机自国内
学生:_____
指导老师:
教研室主任:
___年___月
目 录
序言……………………………………………………………………………………4
一.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4
2零件的工艺分析……………………………………………………………………4
二.毛坯制造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5
二. 工艺规程设计
1基面的选择…………………………………………………………………………5
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5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面的加工(所有面)………………………………………………………………7
2.孔的加工……………………………………………………………………………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9
2.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0
3.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1
4 .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2
5.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3
6. 工序Ⅵ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4
7.工序Ⅷ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5
8 .工序Ⅸ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6
9. 工序Ⅹ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6
六.夹具的选择与设计………………………………………………………………16
1.夹具的选择………………………………………………………………………17
2.夹具的设计………………………………………………………………………17
七. 选择加工设备
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18
八.选择刀具
1. 选择刀具,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18
九. 选择量具
1.选择加工面的量具………………………………………………………………19
2.选择加工孔量具…………………………………………………………………19
3.选择加工槽所用量具……………………………………………………………19
参考文献…………………………………………………………………………… 19
序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生产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出了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件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零件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
一、 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连杆,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φ32mm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φ32mm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φ16mm孔装一棘爪,φ16mm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连杆绕φ32mm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由零件图可知,φ32、φ16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
1.φ32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φ16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2.以φ16mm孔为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6mm的端面和倒角及内孔φ10mm、M8-6H的内螺纹,φ6mm的孔及120°倒角2mm的沟槽。
这两组的加工表面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φ32mm孔内与φ16mm中心线垂直度公差为0.10;
(2)φ32mm孔端面与φ16mm中心线的距离为12mm。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组,再加工第二组,然后借助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二、毛坯的制造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根据零件材料HT200,确定毛坯为灰铸铁,生产类型为中小批量,可采用一箱多件砂型铸造毛坯。由于φ32mm的孔需要铸造出来,故还需要安放型心。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进行处理。
三、工艺规程设计
(一)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1)粗基面的选择
对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基准是合理的,按照有关零件的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当零件有很多个不加工表面的时候,则应当选择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大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从零件的分析得知,B6065刨床连杆以外圆作为粗基准。
(2)精基面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的原则。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能可靠的得以保证。为使基准统一,先选择φ32的孔和φ16的孔作为精基准。
八.选择刀具
1. 选择刀具,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
(1)铣刀依据资料选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径d=60mm,齿数z=10,及直径为
d=50mm,齿数z=8及切槽刀直径d=6mm。
(2)钻φ32mm的孔选用锥柄麻花钻。
(3)钻φ10mm和钻、半精铰φ16mm的孔。倒角45°,选用专用刀具。
(4)车φ10mm孔和φ16mm的基准面并钻孔。刀具:选择高速钢麻花钻,
do=φ10mm,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后角 =120°,45度车刀。
(5)钻螺纹孔φ6mm.攻丝M8-6H 用锥柄阶梯麻花钻,机用丝锥。
(6)拉沟槽R3选用专用拉刀。
九. 选择量具
本零件属于成批生产,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量具。根据零件的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和形状特点,参考相关资料,选择如下:
1.选择加工面的量具
用分度值为0.05mm的游标长尺测量,以及读数值为0.01mm测量范围100mm~125mm的外径千分尺。
2.选择加工孔量具
因为孔的加工精度介于IT7~IT9之间,可选用读数值0.01mm 测量范围50mm~125mm的内径千分尺即可。
3.选择加工槽所用量具
槽经粗铣、半精铣两次加工。槽宽及槽深的尺寸公差等级为:粗铣时均为IT14;半精铣时,槽宽为IT13,槽深为IT14。故可选用读数值为0.02mm测量范围0~150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参考文献
[1]李洪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出版社,1990
[2]任福军主编.简明机械制造工艺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3]艾兴 肖诗纲 主编.切削用量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