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辛亥革命导学案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辛亥革命导学案 人民版人民版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 1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本课重点 本课重点 通过辛亥革命 认识推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辛亥革命导学 案 人民版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 本课难点 通过辛亥革命 认识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地位 一 辛亥革命的酝酿与爆发一 辛亥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一 背景 一 背景 1 危机严重 2 反动卖国 二 酝酿 二 酝酿 1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阶级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 3 思想基础 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 年建立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 时间 地点 纲领 即民族 民权和 民生三民主义 总理 意义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 武装斗争 1 革命党人起义 起义等 2 人民群众的斗争 保路运动 其中 的规模最大 意义 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三 爆发 三 爆发 武昌起义武昌起义 1911 10 10 1 1 领导 领导 共进会 2 2 主力 主力 3 3 结果 结果 占领武昌 成立 推举 为都督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4 4 影响 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起义 统治瓦解 二 中华民国的建立二 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 1 1 一 民国的建立 一 民国的建立 临时大总统 首都 国旗 以 纪年 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是一个以 为主体的政府 二 颁布 二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1 内容 内容 1 权利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主权在民 2 政体 三权分立 行使立法权 有权 行使行政权 司法权由 独立行使 3 责任内阁制度 2 2 意义 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 宪法 从法律上宣告了 的灭亡和 2 政体的确立 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一一 袁世凯攫取革命果实袁世凯攫取革命果实 1 原因原因 第一 帝国主义支持 对 施加了强大压力 第二 混入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 也从内部破坏革命 和帝国主义相呼应 第三 是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 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第四 是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2 过程过程 1 帝制的终结 1912 年 2 月 12 日 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2 通电声明赞成共和 提出辞职 3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 4 月 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 三三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1 1 性质 性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2 功绩 功绩 3 3 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 1 客观 相互勾结共同绞杀的 2 主观 自身的局限性 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国主义而耽于 狭隘的排满情绪 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只满足于清帝退位 脱离人民群众 反帝反封建是人民最迫切的要求 但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的纲领 人民群众热情丧失 也由于资产阶级害怕人民 不敢放手发动群众 在 中外反动势力进攻下孤立无援 同盟会软弱无力 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同盟会没有胜任它的历史使命 它既没 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又缺乏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 内部四分五裂 没有自己的武装 革命派虽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 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势力和新 军力量进行军事冒险 而始终末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军队 这些原因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4 4 认识 认识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 下列关于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 A 清朝湖北当局兵力空虚 B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准备 C 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 保路运动的有利时机 3 2 有人认为 从实力上讲 孙中山比起洪秀全俩 相差不知几千里了 而偌大的清 帝国不亡于洪 杨 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 何哉 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 对了 几颗炸弹一扔 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这反映出 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实力是否强大 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 B C D 3 之所以说 临时约法 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主要是因为它 A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 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 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 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4 清朝统治的结束 意味着中国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封建统治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5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 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 方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德国 6 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 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D 为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7 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帝国主义在华政治势力 B 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统治 C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 建立民主共和制 让人民享有民主自由 8 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巨变的是 A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 B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 C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 五四运动 的发生和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9 就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 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主 要因为 A 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 B 开启了中国现代化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一 1913 年对 300 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 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 孔子 孟子 孙中山 颜渊 诸葛亮 范仲淹 岳飞 王阳明 黎元洪 华盛顿 材料二材料二 1912 年 申报 载 虽然今日之共和 第有其表面已 人民既乏国民之常 识 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于共和国之组织 若选举 若会议 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 种种应尽享之权利义务感不谙熟 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 则共和政体之发生 仍依 据于事实 而非根本之原理 张静如 中国现代社会史 4 材料三 材料三 1916 年 新青年 载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 乃恶果非恶因 乃枝叶 之罪恶 非根本之罪恶 若夫别尊卑 重阶级 主张人治 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 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 则有因必有果 无数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孕产妇离婚育儿责任明确及财产公平分割合同范本
- 2025年专业医疗设备维修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2025小型企业员工薪酬体系与福利待遇管理合同
- 2025年高端办公环境升级改造及智能照明系统合作协议
- 原产地知识培训班课件
- 网络剧项目编剧聘用与版权共享管理合同
- 2025年影视制作专项财务担保协议
- 面试office办公软件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慧城市公共绿地草坪绿化与生态修复合同
- 2025年剧本改编为VR游戏及衍生产品销售合同
- 西安经开第一学校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
- 加油站股制合同标准文本
- 食堂火灾应急预案
- 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T-HAS 141-2024 合成超硬材料用叶蜡石
- DB33-T 1354.2-2024 产业数据仓 第2部分:数据资源编目规范
- 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CNAS-CL36-2012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 JJG 184-2024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容积检定规程
- 股权转让股东会决议范本
- 合作社和公司合作协议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