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X万吨PVC树脂合成工艺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年产X万吨PVC树脂合成工艺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年产X万吨PVC树脂合成工艺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年产X万吨PVC树脂合成工艺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年产X万吨PVC树脂合成工艺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XXX 学校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年产 X 万吨 PVC 树脂合成工艺设计 专 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XXXX 年 XX 月 2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 1 目的 1 设计年产 X 万吨 PVC 树脂的合成工艺 2 熟悉氯乙烯脱水 精馏 聚合工艺 3 研究不同因素对氯乙烯聚合工段的影响 4 掌握反应釜的选择方法 5 熟练掌握各物料衡算和能量横算 1 2 意义 PVC是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的树脂品种之一 也是五大通用合成塑料之一 自1936 年工业化以后 其年产量日益增加 因PVC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力学性 能 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 包装材料 电子材料 日用消费品等 被广泛应 用于工业 农业 建筑 交通运输 电力电讯和包装等领域 是目前世界上 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 占世界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29 PVC树脂 通常由氯乙烯 CH2 CHCl 聚合的到 合成工艺简单 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 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 混合微悬浮法和微悬浮聚合法等 但随 着对PVC用量的增大 设计出有高生产能力的聚合工艺成为关键 而国内的 PVC生产工艺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 1 在技术方面 各企业主要采用单釜生产普遍采用70m 聚合釜及 成套技术外 而F135型聚合釜的研制和推广刚起步 使聚合大 釜型化的时间较晚 2 采用先进的引发和分散配方体系 密闭进料方式 防粘釜 3 技术 新型汽提干燥技术和集散型控制系统 DCS 等 提升了 PVC产品的质量 降低了能耗 提高了生产效率 4 通过电石渣综合利用 电石干法制乙炔技术的应用 改善了电 石法PVC 树脂生产环保性差的问题 5 因为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 目前一些特殊牌号的PVC 树脂国 内仍没有或不能批量生产供应 仍然必须通过进口解决需求问 题 目前 我国生产PVC的技术虽有很大提高 但生产产量大产能高的聚合工 艺生产线还较少 这使得我国PVC无论在产量上还是在牌号上与国外都有很大 差距 故亟需开发一套生产能力大 技术先进的PVC生产线 3 1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PVC 是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的树脂品种之一 也是五大通用合成塑料之一 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 包装材料 电子材料 日用消费品等 被广泛应用于工业 农业 建筑 交通运输 电力电讯和包 装等领域 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 占世界合成树脂 总消费量的 29 PVC 糊状树脂的工业化生产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 1931 年德国法本 I G Farbon 公司首先开展了 PVC 糊状树脂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并于 1937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美国的 PVC 糊状树脂于 1940 1945 年实现工业化 生产 英国 ICI 公司于 1942 年开始生产 Corvicp 牌号的糊状树脂 后来与 美国的 BF Goodrich 化学公司合并 成立了美国的 Gem 公司 在 1949 年开 始生产 Breon121 牌号糊树脂 与此同时 法国 意大利也开始生产 PVC 糊 状树脂 而日本的 pvc 糊状树脂的生产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1953 年 日 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开始生产 pvc 糊状树脂 相继住友化学公司 信越化学 公司也相继投人生产 2007 年 全世界聚氯乙烯糊树脂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超 过 300 万吨 年 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西欧 北美和亚洲地区 主要的生产厂 家有索尔维 Solvay 公司 维纳利特 Vinnolit 公司 欧洲乙烯 EVC 公司 阿托 Atochem 公司 中国台湾台塑公司 德国 Vestolit 公司 吉 昂 Geon 公司 LG 化学公司 挪威海德罗 Norsk Hydro 公司 美国西 方化学 Occidential 公司以及我国的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国外各 PVC 糊状树脂生产企业大多数拥有自己的专用生产技术和产品牌号为弥补由于生 产方法而造成的产品应用上的不足 大多数生产厂家同建有多种工艺路线的 生产装置 因此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近几年来 我国 pvc 产能 产量增长明显提速 产能增速又远高于产量 增速 2000 年以来 尤其是 2003 年 9 月我国 pvc 树脂反倾销成功后 进口 替代 发展低成本电石法工艺 导致国内 pvc 产能快速扩张 一直保持在 20 以上的高速增长 截至 2007 年 7 月 我国 PVC 生产企业达 100 余家 总产能为 13445kt 产量为 5511kt 同比增长 21 6 在技术方面 各企业 为提高单釜生产能力 除普遍采用 70m 聚合釜及成套技术外 F135 型聚合釜 的研制成功和推广使聚合大釜型化成为可能 同时采用先进的引发和分散配 方体系 密闭进料方式 防粘釜技术 新型汽提干燥技术和集散型控制系统 DCS 等 提升了 PVC 产品的质量 降低了能耗 提高了生产效率 并通 过电石渣综合利用 电石干法制乙炔技术的应用 改善了电石法 PVC 树脂生 产环保性差的问题 目前 因为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些特殊牌号的 PVC 树脂国内仍没 4 有或不能批量生产供应 仍然必须通过进口解决需求问题 本设计针对该问 题进行研究 拟完善 PVC 合成工艺的设计 2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案 2 1 研究目标 设计一条年产 X 万吨 PVC 的合成工艺线 完成氯乙烯的脱水 精馏 聚 合 从而实现 PVC 产量增大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2 2 研究内容 通过对采集的 PVC 树脂生产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解析各种影响因素 同 时结合 化工原理 和反应釜的选择 完成对氯乙烯脱水 精馏以及最后聚 合工段的处理 达到 PVC 生产自动化 连续化的目的 为生产 PVC 树脂企业 提供便利 2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如何针对 PVC 树脂生产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集 分析影响 PVC 树脂聚合的因素 水分 引发剂 反应釜等 2 如何完成氯乙烯精馏工段 结合化工原理精馏部分内容进行计算 和分析 3 如何选择反应釜 针对 PVC 的年产量和特性对反应釜进行选择 4 针对此聚合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5 绘制工艺流程图和精馏工段图 结合 auto CAD 绘图软件进行绘图 并完成手工图 2 4 设计思路 对设计采取分步设计思路 分为五个步骤 分别如下 1 对氯乙烯精馏工段进行计算 为氯乙烯精馏工段提供数据参考 2 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为反应釜的选择和原料的用量提供数据依据 3 氯乙烯脱水工段设计 对 PVC 树脂合成原料进行脱水处理 为下一工段提供原料 4 氯乙烯精馏工段设计 对氯乙烯进行精馏处理 除去杂质为 PVC 树脂的合成提供原 料 5 反应釜的选择 根据 PVC 的年产量和原料及聚合物特性 结合反应釜选择原理进行 选择 2 5 主要任务 5 1 概述 PVC 树脂的特性 生产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2 研究如何去设计连续生产的 PVC 树脂生产线 并如何完善生产工艺 3 分析研究和计算 PVC 合成工艺的设计 设计思路和设计流程 4 完成工艺设计的计算说明以及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3 进度安排 第 1 3 周完成 3000 汉字以上的相关外文资料翻译 译文通顺达意 完成课题综 述 第 4 周结合论文题目和前期工作作出进度计划 写出开题报告 第 5 11 周完成年产 X 万吨 PVC 树脂合成工艺的框架设计及计算说明 第 11 13 周完成 PVC 树脂合成工艺的整体设计 第 13 17 周 绘制图纸 撰写论文 第 18 周交论文 验收 准备答辩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玉芳 伍小明 聚氯乙烯糊状树脂生产及市场前景 J 江苏氯碱 2009 2 13 18 2 杨涛 我国聚氯乙烯树脂生产 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预测 J 中国塑料 2008 2 1 8 3 李玉芳 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 J 塑料技术 2003 1 5 9 4 韩光兴 我国PVC糊树脂技术及法展加工应用 J 聚氯乙烯 2007 11 5 11 5 郝文生 安丰华 韩滔 干燥技术与设备 J 2008 1 49 53 6 付东升 朱光明 PVC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J 塑料科技 2003 6 3 60 64 7 培熙 张留成 聚合物共混改性 M 北京 轻工出版社 1996 4 8 8 N R Mano P p De et al Self crosslinkable Plastic Rubberblend system Based on Poly vinylchloride and Acrylonitril co Butadiene Rubber J J of Appl Polym Sci 1993 49 13 16 9 张邦华 宋谋道 等 PVC NBR共混体系的研究 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 程 1990 2 45 48 10 郑昌仁 张军等 PVC EPDM合金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J 高分子材 料科学与工程 1994 1 28 32 6 11 郭秀春 MBS PVC共混物体系的研究 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0 1 94 99 12 陈松茂 钟圣兆等 PVC MBS共混物相容性研究 D 高分子学报 1993 1 96 100 13 杨育芹 张光华 等 PVC ABS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J 高分子材料 科学与工程 1994 6 14 20 14 张邦华 张启华 等 聚氯乙烯与丙烯酸弹性体共混体系的研究 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0 3 82 86 15 H Inoue K Mats et al Thermal Crosslinking of Chlorinated Polyclimethylsiloxane Poly vinylchoride Blends J J of Ap pl Polym Sci 1992 46 363 16 周庆业 张邦华等 PVC LLDPE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控制 J 高分子材 料科学与工程 1994 5 76 80 17 Rai Ja Mik et al Blend of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 cized Poly vinylhloride TheRhelogical Morphologicaland Ma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J J of Appl Polym Sci 1990 39 1709 18 徐春晖 CPE改性硬质PVC J 塑料 1997 1 26 31 19 郑宁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