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导学案:4.3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三生物导学案:4.3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三生物导学案:4.3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三生物导学案:4.3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4 34 3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 导学案导学案 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 识别群落 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学习习重点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一 一 导导学学过过程 程 一 一 预习导预习导学学 1 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 1 种群的定义 2 种群的特征 3 群落的定义 4 研究群落的基础 2 群落的物种组成 1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 差别 2 丰富度 3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包括 4 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二二二 预习预习自自测测 1 有关下列各项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 同种个体形成种群 B 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 不同种群形成生物群落 C 种群和群落都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D 群落的结构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2 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释放松毛虫白僵病菌 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 虫的关系依次是 A 竞争和互利共生 B 捕食和寄生 C 捕食和互利共生 D 寄生和捕食 3 大 小鲈鱼高密度混养 蚜虫与草 蝗虫与草 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A 种内竞争 捕食 捕食 B 捕食 捕食 捕食 C 种内竞争 寄生 捕食 D 捕食 寄生 捕食 4 白蚁的消化道内生活着多鞭毛虫 多鞭毛虫能分泌一种酶来消化白蚁消化道内的食物 若杀死这种原生动物 白蚁就会被饿死 而多鞭毛虫离开了白蚁的消化道也不能生存 白蚁 与多毛虫的关系属于 A 种内竞争 B 寄生 C 共生 D 捕食 5 引起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当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 B 空气逐渐稀薄 C 阳光照射到山坡角度变小 D 云雾量增加 6 大多数生物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布的现象 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 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温度 食物 B 温度 光照 C 温度 温度 D 光照 食物 7 关于群落的结构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 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 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 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8 自然群落的两种有直接营养关系的生物 它们的种群密度相互呈负相关波动 从而保持 相对稳定 这种稳定最可能是由于下列哪项来调节 A 寄生 B 竞争 C 共生 D 捕食 9 自然界中 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 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 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概率较低 B 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 这有利于鲈鱼种群的维持 C 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斗争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 并依次占据资源 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 的 D 自然界物种间的捕食对一个物种有利 但会使另一个物种消失 三 合作探究 三 合作探究 1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阅读课本 71 页内容 思考 1 个体 种群 群落的相互联系 2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3 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群落的物种结构 1 群落的物种组成 观察课本 72 页图 4 8 和图 4 9 思考 这两个森林群落的主要差别 由此可得出何种结论 结论 3 种间关系 阅读课本 72 73 页剩余内容 回答 1 一个群落的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 2 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 各举例说明 3 群落的空间结构 观察课本中的图 4 11 图 4 12 图 4 13 思考 1 什么是群落的空间结构 2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 二 二 课课堂巩固堂巩固 1 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 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活动 吃高大乔 木的种子 煤山雀 黄腰柳莺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虹雉则是典型的森 林底层鸟类 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 该森林中共同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的关系 如煤山雀 黄腰莺间的关系是 血雉和昆虫的关系是 2 在这个森林中 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生物外 还有一类生物没有提到 它们主要是各 种 这类生物主要生活在 里 这类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3 上述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的明显的分层现象 该称为 2 如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 据图回答问题 1 此图表示的是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 状况 2 图中纵坐标表示该群落的 结构 具有明显的 现象 这些植被的分布 是受生物因素中 的影响 3 图中横排表示该群落的 结构 表明由于 等 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段的 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探究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材料 土壤中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 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探究问题 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 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还可以考虑在不同时间 如白天与晚上 或不同空间 如不同深度土层 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探究过程 1 准备 制作 因为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而且身体微小 因此不适于用 与 进行调查 常采用利用 取样以进行采集 调查的方法 记录 记录调查地点的 和 的主要情况 2 取样 选择取样地点 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 用手来回旋转罐子 将其按入土中 按压到罐底 与地表几乎齐平 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托出 将罐子中的土倒入 中 袋上应标明取样的 和 等 3 采集体形较大的动物 用诱虫器 简易法 放在瓷盆内 挑选动物 采集体形较 小的动物 可以用 采集 4 观察和分类 可借助有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