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电气性能测试必知_第1页
液晶电视电气性能测试必知_第2页
液晶电视电气性能测试必知_第3页
液晶电视电气性能测试必知_第4页
液晶电视电气性能测试必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性能测试应知应会电性能测试应知应会 整理编写 整理编写 韩秋峰韩秋峰 概述概述 1 彩色电视机的性能参数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分别为电 光 声 色 2 公共通道的部分参数 它是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有部分的参数 包括与高频调 谐器 图象信号处理电路 伴音信号处理电路 扫描及同步电路 电源电路等有关的 电性能参数 3 解码电路部分参数 解码电路是彩色电视机特有的电路 它包括色度信号放大器 梳 状滤波器 同步解调器 彩色同步电路 幅载波恢复电路等有关的电性能参数 4 图象重显部分性能参数 主要与彩色显象管及其周围电路有关 包括全屏最大亮度 图象对比度 白平衡误差 白场色度不均匀性 基准白色度坐标误差 清晰度 会聚 误差 亮度均匀性等 5 声性能部分参数 它主要与扬声器 音频放大器 机箱结构等有关 包括伴音通道声 压频率响应 伴音通道平均声压 伴音通道声压谐波失真 伴音通道的最大有用电输出 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等 二 有关名词术语 1 分贝 decibel 分贝 分贝表达两个特定或未指定功率值之比 表示这一比值的分贝数即等于该比值以 10 为底的对数的 10 倍 通常用符号 decibel 分贝表示 分贝同样可以用电压和电流之比表 示 当参考点的阻抗相等时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分贝数 10lgP1 P2 20lgU1 U2 或 20lgI1 I2 2 亮度 亮度 是指发出 到达或通过由给定方向某单元锥体 在规定的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光 通量 dIa 与锥体的立体角和垂直于给定方向平面的单位面积上正交投影区的乘积 dScosa 之比值 dIa dScosa 单位为坎得拉 平方米 cd m2 3 图象调制度 用线性标度的图象调制度是指在任一给定的瞬间的图象信号电平 0 图象调制度相当于黑电平 100 图象调制度相当于白电平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 图象信号采用调幅制 调制度为 87 5 峰白信号时 载波电平 调制度为 12 5 4 复合视频信号 复合视频信号是有图象信息 亮度 色度和完整的同步信息所组成 它符合各国使用 的电视制式 5 标准电视测试信号 标准电视测试信号是由图象信号对图象载频进行负极性调制 调制度为 87 5 射 频伴音信号以 1000Hz 音频调制 调制度为 30 图象载频电平与伴音载频电平比为 3 162 1 简写为 3 1 三 标准测试条件 1 标准大气条件 环境温度 15 C 35 C 优选为 20 C 相对湿度 25 75 大气压力 86Kpa 106Kpa 2 屏蔽室 测量应在不受来自外界的射频和低频电磁场干扰的屏蔽室内进行 以保证测量的 准确性 对电磁屏蔽室的要求是在标准测量范围内 要求屏蔽室对外界电磁场干扰的衰 减为 60 90dB 3 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 为了确定电源电压变化对电视机各种性能的影响 应进行补充测量 给定额定电 压而未给出容差 或给定额定电压几容差时 均应在与给定额定电压有偏离的过压或欠 压下进行测量 4 射频输入信号 输入信号装置的主要要求为 1 保证输入端 输出端双向阻抗匹配 2 射频输入装置的衰减量尽量为整数倍 3 两个或多个信号源之间的相互隔离度要好 避免造成信号源之间的相互干扰 标准输入信号电平要求为 标准输入信号电平的优选值为 50dB mW 也就是加入电视机天线输入端的图 象载频电压为 300 阻抗输入时为 1800uV 75 阻抗输入时为 900uV 信号强度为 60dB 5 音频防真负载 音频防真负载为一规定的电阻值 一代替输出的喇叭 扬声器 或有给定特性阻 抗的音频传输线 其大小有音频输出功率测量所用的有关端子决定 要和测量的扬声器 的阻抗等阻值 6 测试的产品和测试仪器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 为此要热机情况下才能 够进行 一般热机时间为 15 分钟 四 调谐与调整 1 彩色电视机在测量前 必须的准备工作 使其工作在正常标准状态下 为此要进 行必要的调协和调整 2 调谐和调整的要求如下 1 调谐指示要准确 2 图象清晰度为最佳 3 图象彩色重显质量同样为最佳 4 对本频道伴音抑制或对邻频道的图象信号抑制为最好 5 满意的伴音重放 即声音失真最小和噪音最小 6 图象中频载频调整到标称值 3 调谐的必要性 彩色电视机的正确调谐 对准确测试彩色电视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如 图象通道 噪波限制灵敏度 伴音通道噪声限制灵敏度 选择性 AFT 作用范围 图象清晰度 差拍干扰比 亮度和色度通道线性波形的影响 等 的影响很大 如果没有 调谐到最佳 测试出来的误差很大 严重影响到测试结果 五 标准图象和标准图象输出电平 1 使用 75 的彩条信号 2 使用的电平为 70dBuv 六 标准伴音输出电压 彩色电视机输出到扬声器端的音频功率 规定为最大有用电输出功率标称值的十 分之一 用 1kHz 信号调制 调制度为 30 U0 0 1P0R0 P0 为电视机伴音通道最大有用电输出功率的标称值 U0 为标准输出电压 R0 为扬声器的标称值 七 测试仪器 电性能测试 1 号房 序 号 仪器型号 序 号 仪器型号 1 多频道信号发生器 PAL NTSC SFM8音频分析仪 AP systemtwo 2 测试信号发生器 SAF9彩色分析仪CA 210 3 视频分析仪 VM700T10功率计WT1030 4 视频转换开关 VX13A11数字万用表FLUKE45 5 AM FM 信号发生器 SMG12交流调压器TDGC 6频谱分析仪 HP 8591C 13DISTRIBUTORRS 7 60MHz 示波器 VP 5566A14测试信号发生器HS5368A 15 测试信号发生器 SECAM SGSF 电性能测试 2 号房 序 号 仪器型号 序 号 仪器型号 1 多频道信号发生器 PAL NTSC RT83B8音频分析仪 AP systemtwo 2 测试信号发生器 TG71BX9彩色分析仪CA 210 3 视频分析仪 VM700A10功率计3183 4高清信号发生器MDW186211数字万用表FLUKE45 5 AM FM 信号发生器 6061A12交流调压器TDGC 6频谱分析仪 HP 8590L13DISTRIBUTORSLB9002 7 60MHz 示波器 VP 5566A14高清信号发生器881 仪器连接图如下 T V 电路 扬声 器 显示 器 示波器 音频分析 仪 视频分析 仪 彩色分析 仪 功率计 测试信号 发生器 音频分 析仪 视频开 关 多频道信 号发生器 AM FM 信号发生 器 DISTRIBUTO R 5测试信号说明测试信号说明 5 1 测试信号 5 1 1 复合测试图信号 复合测试图信号是由黑白和彩色信号分量的组合组成 为给电视系统性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该图至 少包括下列内容 用于检查线性和彩色会聚的圆和具有等间距的水平线和垂直线 用于检查宽高比的标记 用于检查灰度等级的已知亮度标度的 5 到 10 个亮度阶梯 在图像面积的中央和四角有垂直和水平清晰度的楔形束 不等宽度的垂直条或黑一白和白一黑阶跃的针和水平块 用于检查过冲 反射和低 频响应 基准白电平和黑电平 用于检查图像的最大和最小亮度 用于检查解码工作 彩色阶跃和亮度 色度时延不等性差的彩色区 测试图信号的平均图像电平 APL 应约为 50 5 1 2 彩条信号 彩条信号是由垂直色带组成 由 CCIR 471 1 建议书规定 按亮度高低从左至右依次排列 对于 PAL 制的电视机 采用分场 100 0 75 0 彩条 5 1 3 白格图形信号 白格图形信号是在黑色背景上形成白格 用于 测量显示的会聚误差或重合误差 格子测试 图是由等距的水平直线和垂直线组成 并形成矩形格窗 当标准宽高比为 4 3 时 线数为 13 I7 标准宽高比为 16 9 时 线数为 13 21 5 1 4 平场信号 全白 全灰和全黑信号 平场均信号就是全场平坦幅度信号 视频幅度从 0 到 100 正弦可调 全白 全灰和全黑信 号就是视频幅度分别为 100 50 和 0 的平场信号 5 1 5 白窗口信号和宽白窗口信号 白窗口信号就是在黑色背景上形成白色矩形窗口 见下图 窗口的宽度是有效图像高度 H 的 1 6 窗口信号的幅度从 10 到 100 可变 该信号用于测量电视机的亮度 宽白窗口信号是宽度为标称图像高度 1 2 的矩形窗口 其幅度从 10 到 100 可变 若采 用 PLUGE 信号 则可不用该信号 测试宽屏幕显示时 虽然背景的宽高比需改变 仍可采用同 样的窗口信号 5 1 6 黑白窗口信号 黑白窗口信号是在 40 灰度背景上形成一个白色正方形窗口和四个黑色正方形窗口 见下 图 窗口的尺寸与白窗口信号的大小相同 该信号用于测量电视机的对比度 对于宽屏幕显示 虽然背景的宽高比需改变 仍可采用同样的窗口信号 H a b 正方形边长 a 1 6 H 黑色正方形与白色 正方形相隔 b 1 12 H 5 1 7 两阶梯信号 5 1 8 复合正弦波信号 复合正弦波信号是由叠加在灰信号上幅度为 40 峰 峰值的可变频率正弦波组成 正弦波的 频率从 100KHz 到 6MHz 可变 并与行频的谐波锁定 正弦波分量的幅度改变到 100 用于测 量水平分辨率 5 1 9 PLUGE Picture Line Up Generating Equipment 信号 该信号是由三个窄黑垂直条和四个上升的灰度条组成 分别位于黑色背景的左 右两侧 左右条 的电平分别置于低于背景电平 2 和高于背景电平 2 中心条的电平等于背景电平 5 1 10 白 PLUGE 信号 图像的左边与 PLUGE 信号相同 右边是由 100 峰值白信号组成 总的图像的 APL 约为 50 5 1 11 2T 脉冲和条信号 2T 脉冲和条信号是由正弦平方脉冲和正弦平方条组成 脉冲的半幅值宽度和条上升时间等 于 2T T 0 1 s 用于除 N 制以外的 625 行制 条的半幅值宽度 625 行制为 5 32H H 为行 扫描周期 5 1 12 调制 2TC脉冲和条信号 调制 2TC脉冲和条信号是由 2TC脉冲 条信号和 50 Y 信号组成 其中 2TC 10T T 与 2T 脉冲和条信号中的 T 的概述相同 条的宽度也与 2T 脉冲和条信号的概述相同 为了避免解码器 中过载 副载波的相位应为绿色或品红色 5 1 13 水平条信号 水平条信号是在黑色背景上形成水平白条 其宽度等于有效图像的一半 5 1 14 阶梯信号和 APL 可变阶梯信号 通常用上升的 5 阶梯信号作为测试信号 APL 可变阶梯信号是由一行阶梯信号和四行平坦信号组成 总的信号的平均图像电平从 10 到 90 可调 它是通过由 0 到 100 改变平坦信号电平的幅度来实现的 1 信号波形 5 阶梯 2 APL 可变阶梯 5 1 15 彩色阶梯信号和 APL 可变彩色阶梯信号 彩色阶梯信号是将色副载波叠加在阶梯信号上 其幅度等于色同步信号的幅度 APL 可变彩 色阶梯信号是平均图像电平可变的彩色阶梯信号 100 50 0 100 50 0 1 信号波形 2 APL 可变阶梯波 5 1 16 色度信号调制的阶梯波 色度信号调制的阶梯波指在平坦电平信号上叠加副载波调制的阶梯波 阶梯为上升的五级阶 梯 副载波的相位可变到彩条的每种颜色上 平坦电平信号的幅度和副载波的最大幅度分别为 75 饱和度彩条的亮度和色度分量 5 1 17 Y C 定时测试信号 测试图是由三个等高的水平条组成 由色差信号组成的测试图的上部和下部是相应于亮度电 平上的绿和品红色 色条的宽度等于彩条信号的条宽度 中心条是由在黑色背景电平上的 7 个 2T 脉冲组成 中间的脉冲与彩色阶跃中心相一致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脉冲分别与 300ns 和 300ns 相对应 第二个和第六个脉冲分别为 200ns 和 200ns 第三个和第五个分别为 100ns 和 100ns 色差信号的幅度为 40 a Y C 定时测试图 b 信 号波形 5 1 18 单彩条信号 单彩条信号是在灰色电子背景上形成的单一垂直彩条 条的宽度约为有效行周期的一半 彩 色调 到 B Y 或 B 色同步的相位和幅度是可调的 副载波的频率也是可变的 变化范围为标称副载 波频率的 1KHz 信号行期间波形见下图 本信号用于测量解码器的色度信号的解调角误差和色同步稳定性 5 1 19 四行色差信号 仅对 PAL 制 四行色差信号是由叠加在 50 灰电平上的四行色差信号组成 将图像分成 16 行为一族 即 由 4 个色差行和 12 个无色行组成 如下图所示 该信号用于测量 PAL 制色度信号的解调角误差 5 1 20 棋盘格图形信号 棋盘格信号是一个亮度信号 图像由5 5 矩形组成 单个矩形的尺寸分别为图像的宽 度1 5 及高度 1 5 矩形框信号幅度分别为100 及0 5 1 21 隔行彩条信号 在交替行上为彩色信号 在各中间行上为黑电平 COLOR2RY 代表去除 B Y 分量的隔行彩 条信号 COLOR2BY 代表去除 R Y 分量的隔行彩条信号 5 1 22 极限八级灰度等级信号 极限八灰度等级信号是一个亮度信号 它是在 50 的灰色背景上产生 两排灰度等 级如图 5 所示 第一排灰度为 0 5 10 15 第二排灰度为 85 90 95 100 每个灰度矩形 占满屏面 积的5 并且具有与整个显示图像一致的幅型比 该信号用来调整电视机的标准状态 6 测试项目以及方法测试项目以及方法 6 1 增益限制灵敏度 增益限制灵敏度 概述 电视机的增益限制灵敏度指得到标准输出电压 电平 的 90 时射频输入信号的最 低电平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两阶梯信号或场频信号 测试频道 代表性的频道 输出信号 基带输出信号 测试方法 a 在标准射频输入电平条件下 被测电视机上用视频测试信号调制的某频道射频电视信 号 用示波器在电视机的基带输出端测量 获得的标准输出电压 b 降低输出信号的电平 直到输出电压减小到标准输出电压的 90 此时记录的射频 输出电平即为所需 为了避免噪波的影响 可使用视频输出电压的 50 灰度电平代替 100 电平 c 重复 a b 步骤测量其他频道 当噪波影响到测试时 可选取低通滤波器将噪波滤除 测试结果表示 列出各个所测试频道的结果 输入的信号电平 6 2 噪波限制灵敏度 噪波限制灵敏度 概述 噪波限制灵敏度指得到未加计权的信噪比 S N 为 30dB 加计权为 40dB 时的 射频输入信号电平 信噪比 S N 系指视频输出信号的黑到白电平的峰峰电压与信号的 50 电平测得的噪波电 压有效比值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50 的白场信号 测试频道 代表性频道 输出信号 基带输出信号 测试方法 a 在标准射频输入电平条件下 被测电视机上用视频测试信号调制的某频道射频电视 信号 用视频分析仪在电视机的基带输出端测量 b 将信号调整到 50 白场信号 在视频分析仪上测试 Noise 灰电平未加计权或计 权的 S N c 减小射频信号的电平 至到 S N 30dB 未加计权 或 S N 40dB 加计权 d 记录此时射频信号的输出电平 即为所需 e 重复 a b c 步骤测量其他频道 测试结果表示 列出各个所测试频道的结果 输入的信号电平 注 如果没有上述条件的 可以按照原来的三阶梯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6 3 双信号选择性 双信号选择性 概述 当存在有用信号时 测量电视机的选择性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信号 50 白场信号 输入信号 射频电视信号无伴音载波 测试频道 每个频段测试一个频道 输入信号电平 射频电视信号为 50dB v 输出信号 基带信号输出 测试方法 a 电视机输入射频信号 电平为 50 dB v 调制信号为 200KHz 正弦波 用频谱分 析仪或视频分析仪检测基带信号输出端 测量 200kHz 正弦波分量的电平 并把该电 平作为 基准输出电平 b 将调制信号改变为 50 白场信号 c 通过组合网络 将一个频率高于图象载波频率 200KHz 的正弦波信号与输入信号一 起输入到电视机 在视频信号中产生 200KHz 的差拍频率分量的电平 用频谱分析仪 或视频分析仪测量差拍信号频率及其电平 d 调节正弦波信号的电平 使得差拍分量的电平比基准输出电平低 12dB 此时正弦 波信号的电平即为 基准输入电平 e 在被测频道及其邻频道内选择测试频率 伴音载波频率和上下邻频的图象载波频率 对每一个测试频率 测出当得到 d 相同的差拍输出 电平时的载波信号的输入信号电平 如果在某个测试频率上达不到比基准输出低 12dB 的差拍电平 则应在输入信号 电平上加上与所差的电平的相应值 f 对其他被测频道重复 a 到 e 的测试步骤 测量结果表示 输入信号的电平与 基准输入电平 的差值 用 dB 表示 6 4 邻频道干扰比 邻频道干扰比 概述 邻频道干扰是测量电视机对上 下邻频道的抑制能力 下邻频道干扰主要是有用频道 的图象载波和下邻频道的伴音载波之间的差拍引起的 上邻频道干扰是由有用频道 的伴音载波和上邻频道的图像载波之间的互调产物以及与上邻频道信号分量的交扰 调制引起的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彩条信号或 VIR 信号 输入信号 带有伴音载波的射频电视信号 测试频道 代表性的频道 干扰信号的频率 在 n 1 和 n 1 频道 输入信号电平 50dB 70 dB 和 90 dB 测试步骤 a 被测电视机输入射频信号 输入电平为 70 dB 将电视机调整在标准图像输 出状态 b 通过组合网络 将用另一个彩条信号调制的下邻频道的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一起 输入到电视机上 调节干扰信号电平 在图像上产生可见干扰 c 减小或增加干扰信号的输入电平 直到刚刚觉察干扰 并记录该电平为 UdB d 将有用信号的输入电平分别调整到 50 dB 和 90 dB 对每个电平重复 前面的测试步骤 e 将干扰信号调整到上邻频道 重复 b 到 d 的步骤 f 对其他频道测试 重复 a 到 e 的步骤 结果表示 邻频道干扰比为有用电平的信号电平 设为 D 减干扰信号电平 D U 6 5 交扰抑制比 交扰抑制比 概述 交扰抑制比是测量电视机对由邻频以外的射频电视信号产生的交扰调制干扰的抑制 能力 既主要是由隔一个邻频到产生的交扰调制 但是也要检查在同一电视频段内 其他频道产生的交扰调制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彩条信号或 VIR 信号 输入信号 带伴音载波的射频电视信号 测试频道 在每一个频段测试一个频道 干扰频道 n 2 频道和 n 2 频道 输入信号电平 70 dB 和 90 dB 测试方法 a 将被测电视机输入射频信号 输入信号电平 70dB 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图像 输出状态 b 通过组合网络将彩条信号调制的下邻频道 n 2 的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一起输入 电视机 调节干扰信号的电平 使图像上产生可见的干扰 c 通过减小或增加干扰信号输入电平的大小 直到图象上的干扰可以觉察到时 记录 此时的电平 UdB d 将有用信号调整到 90 dB 重复 b 和 c 的步骤 e 将干扰信号调到上邻频道 n 2 重复 b c d 的步骤 f 利用上述的测试方法对其他频道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表示 有用信号的电平 设为 D 减去干扰信号的电平 D U 6 6 中频干扰比 中频干扰比 概述 中频差拍干扰是测量电视机对中频频带内由正弦波信号引起干扰的抑制能力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彩条信号或 VIR 信号 输入信号 有用信号 带有伴音载波的射频电视信号 干扰信号 正弦波信号 测试频道 每个频段测试一个频道正弦波信号频率 在中频带内可调 输入信号电平 有用信号电平 70dB 干扰信号电平 可调 测试方法 a 将被测电视机输入射频信号 输入信号电平 70dB 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图象 输出状态 b 通过组合网络 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一起输入电视机 调节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和 电平 使图像上产生可观察的差拍干扰 c 保持输入信号电平不变 调节正弦波信号的频率 31 5 38 9MHz 使图像上的差 拍干扰最大 然后减小干扰信号电平 直到差拍刚刚可觉察到 记录电平为 UdB 和最大干扰频率点 d 重复 a 和 c 步骤测试其他频道 一般只测试第一频道 和中频相差比较近容易 产生干扰 测试结果表示 有用信号的电平 设为 D 减去干扰信号的电平 D U 6 7 镜像抑制比 镜像抑制比 概述 镜像抑制比是测量电视机对镜像频带内由射频电视信号或正弦波信号产生干扰的抑 制能力 因为干扰主要是由干扰信号 即使是射频电视信号 的载波引起的 因此 在测量时采用正弦波信号作为干扰信号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VIR 信号或彩条信号 输入信号 有用信号 带有伴音载波的射频电视信号 干扰信号 正弦波信号 测试频道 在每一个频段内测一个频道 干扰信号频率 在镜像频带内可调 输入信号电平 50 dB 70 dB 和 90 dB 测试方法 a 将被测电视机输入射频信号 输入信号电平 70dB 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图象 输出状态 b 通过组合网络将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一起输入电视机 在镜像频带内调节正弦波的 频率和电平 使在图像上产生可见的差拍干扰 c 保持输入信号电平不变 调节正弦波信号的频率 Fp 2 38 2M 使图像上出现 差拍干扰最严重 然后减小干扰信号输入电平 直到差拍刚刚可觉察 记录干扰信 号的电平 U 和正弦波频率 d 将有用信号输入电平分别调整到 50 dB 和 90 dB 并对每一个电平重 复 b 和 C 的步骤 e 对其他测试频道重复 a 到 d 的步骤 测试结果表示 有用信号的电平 设为 D 减去干扰信号的电平 D U 6 8 互调抑制比 互调抑制比 概述 互调抑制比是用来测量电视机对由另外两个射频电视信号引起的互调干扰的抑制能 力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VIR 信号或彩条信号 输入信号 有用信号 带伴音载波的射频电视信号 干扰信号 两个正弦波信号 测试频道 每个频段测一个频道 干扰信号频率 可能引起不希望互调产物的典型频率的组合 例如 fn 2 和 fn 2 fu1 fu2 fif fu1和 fu2是两个干扰信号 输入信号电平 70 dB V 和 100 dB V 输出信号 基带信号输出 测试方法 a 将被测电视机输入射频信号 输入信号电平 70dB 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图像 输出状态 b 通过组合网络将一组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一起输入电视机 两个干扰信号置于相同 电平 同时调节干扰信号电平 同时在标称频率点附近改变频率 使得在图像上产 生可见的差拍干扰 c 减小干扰信号的输入电平 同时要保持两个电平相等 直到在图像上产生刚刚可觉 察干扰 记录此时的电平为 UdB d 对其他干扰信号频率组合重复 b 和 c 的步骤 e 将有用信号的电平调整到 90 dB 重复 b 到 d 的步骤 f 对其他测试频道重复 a 到 e 的步骤 测试结果表示 有用信号的电平 设为 D 减去干扰信号的电平 D U 6 9 中频差拍干扰比 中频差拍干扰比 概述 中频差拍干扰比是测量电视机对由图像载频加中频或图像载频减中频的频率信号与图 像载频差拍引起的干扰的抑制能力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彩条信号或 VIR 信号 输入信号 有用信号 带有伴音载波的射频电视信号 干扰信号 正弦波信号 测试频道 每个频段测试一个频道 干扰信号频率 fn Fif 和 fn Fif 输入信号电平 70dB 测试方法 a 将被测电视机输入射频信号 输入信号电平 70dB 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图象输 出状态 b 通过组合网络 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一起输入电视机 调节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和 电平 使图像上产生可观察的差拍干扰 c 保持输入信号电平不变 调节正弦波信号的频率 使图像上的差拍干扰最大 然后 减小输入信号电平 直到差拍刚刚可觉察到 记录电平为 UdB 和最大干扰频 率点 d 重复 a 和 c 步骤测试其他频道 测试结果表示 有用信号的电平 设为 D 减去干扰信号的电平 D U 6 10 图像信噪比 图像信噪比 概述 在规定的信号强度下满足规定的图像信噪比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50 白场信号 测试频道 每个频段测一个频道 输入信号电平 70dB 输出信号 输出到显示端的信号或基带输出信号 其他 使用 567 3 统一加权滤波器 低通为 5MHz PAL 6 31 清晰度清晰度 概述 本条是主观评价显示图像的垂直和水平分解力 在复合测试图中根据楔形清晰度线的 可视极限来评价分解力 如果没有带有楔形清晰度线的复合测试图 则可用包括高频 正弦波分量的视频测试信号来评价水平分解力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复合测试图信号或具有 100 幅度的可调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输入信号 复合信号 Y C 或 R G B 信号 测试方法 a 将用复合测试图信号调制的射频电视信号加到电视机 调整对比度 亮度 色饱和 度使图像分辨率 亮度鉴别等级 色度都达到最佳状态 在显示图像的中心和边角 上 评价楔形的可视极限 并记下相应的分解力线数 b 用基带输入信号 以同样的方法评价图像 并记下分解力线数 替代法 a 将 100 幅度的可调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加到电视机 调整对比度 亮度 色饱和度 使图像分辨率 亮度鉴别等级 色度都达到最佳状态 b 改变正弦波信号的频率 直到图像中心刚好能分辨水平和垂直方向线数 c 测试结果为此时 F 80line d 用同样的测试方法测试出屏幕边角的清晰度 6 32 黑电平随平均图像电平变化的稳定性黑电平随平均图像电平变化的稳定性 概述 该指标表征图像黑电平亮度随图像信号平均电平变化的漂移量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PLUGE 信号和白 PLUGE 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输入信号 测试方法 a 将白 PLUGE 信号加到电视机 将对比度控制调到 1 1 4 规定的正常位置 b 减小环境照度 使电视机表面的照度低于 2Lx c 用亮度控制器减小亮度 直到使较暗的垂直条刚刚不可见 而较亮的垂直条和背景 黑电平 保持清楚可见 d 将白 PLUGE 信号改为 PLUGE 信号 测量背景亮度的变化 以 cd m2 表示 如果黑电平变化到比 PLUGE 信号的黑电平还黑 且不能测量 则先加 PLUGE 信 号 然后再变到白 PLUGE 信号 并测量其变化 6 33 对比度对比度 概述 能够显示图像的最佳状态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白黑窗口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测试通道 测试方法 a 在标准输入条件下 电视机的 RF 或基带输入端加上黑白窗口信号调制的射频电 视信号或视频测试通道 b 将对比度设定在最大位置 亮度为中间位置 背光设定在中间位置 c 利用亮度计测量屏幕中心白色窗口和四个黑色窗口信号的亮度值 L0 L1 L2 L3 L4 根据公式计算出对比度 对比度 Cr L0 Lbw Lbw L1 L2 L3和 L4的平均值 测试方法二 测试信号 全白场信号和全黑场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测试通道 测试方法 a 将对比度调整到最大位置 亮度设定在中间位置 背光设定在中间位置 输入全白场 信号到电视机中 使用亮度计测量屏幕中心值 L0 b 在同等的条件下 输入全黒场信号到电视机中 使用亮度计测量屏幕中心值 L1 c 根据公式计算对比度 对比度 L1 L0 6 34 色域覆盖率色域覆盖率 概述 表征均匀色度空间坐标中基色 R G B 所对应显色三角形的面积度量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全红场信号 全绿场信号 全蓝场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测试通道 测试方法 a 将电视机的亮度 对比度设定在中间的位置 背光设定在最大的位置 b 将全红场 全绿场和全蓝场信号分别输入到电视机上 用色度计依次测量屏幕中心 的色度坐标 r u r v g u g v 和 b u b v c 按色度坐标 u v 用以下公式计算色域面积及色域覆盖率GP GP 100 色域面积 0 1952 色域面积 1 2 r u b u g v b v g u b u r v b v 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用百分率 表示 6 356 35 可视角可视角 概述 由于屏幕的方向性 图像的亮度会随视角而改变 本条是测量在屏幕中心的亮度减小 到 1 3 时的水平可视角和垂直可视角 测量方法 将亮度计置于 电视机屏幕中心的测量位置 亮度计的位置应能水平和垂直地移动 保持观察距离不变 亮度计位置如下图所示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全白场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测试通道 测量步骤 a 将电视机的亮度对比度以及背光调整到标准工作状态 b 将全白场信号输入到电视机上 在额定观察位置 S0 用亮度计测量屏幕中心的亮度值 L0 c 水平移动测量仪的位置 至S1 和S2 处 当屏幕中心的亮度变为 L0 3 时得到左视角和 右视角 1 3 亮度的水平可视角即为左视角和右视角之和 d 垂直上 下移动测量仪的位置 至S3 和S4 处 当屏幕中心亮度变为L0 3 时 得到上视 角和下视角 1 3 亮度的垂直可视角即为上视角和下视角之和 如果在 S0 和房间的地板之间的下视角不足以测量 1 3 亮度 只要不影响显示性能 可倾斜 屏幕以增加角度 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用水平可视角 和垂直可视角 表示 6 36 亮度均匀性与视角的关系亮度均匀性与视角的关系 概述 由于电视机屏幕的方向性 电视机的亮度会随视角的变化而改变 本条是在屏幕 中心的亮度减小到1 3 时水平可视角和垂直可视角 从这些视角上观察亮度的均匀性 测量方法 将亮度计放在 电视机屏幕中心的位置上 亮度计的位置应能水平和垂直地移动 且保持观察距离不变 亮度计位置如可视角度的图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全白场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测试通道 测量步骤 a 将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工作状态 b 将全白场信号输入到电视机 在额定观察位置 S0 用亮度计测量图14 所规定的P0 点的 亮度值L0 c 水平移动测量仪的位置 至S1 和S2 处 当P0 点的亮度变为 L0 3 时得到左视角和右 视角 然后从左视角和右视角的位置按照上述测量亮度的均匀性的方法测试 d 垂直上 下移动测量仪的位置 至S3 和S4 处 当 P0 点的亮度变为L0 3 时 得到上视 角和下视角 然后从上视角和下视角的位置测量亮度的均匀性 如果在 S0 和房间的地板之间的下视角不足以测量 1 3 亮度 只要不影响显示性能 可倾 斜屏幕以增加角度 然后从上视角 下视角的位置测量亮度的均匀性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表表示 6 37 色度与视角的关系色度与视角的关系 概述 电视机屏幕上显示图像的色度随着视角的变化而改变 本条是测量色度随视角的变 化 测量方法 本条是测量电视机视角和色度的关系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全白场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测试通道 测量步骤 a 将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工作状态 b 将全白场信号输入到电视机上 用色度计在S0 位置上测量P0 和P5 P8 的色度坐标 u v c 从相应于 1 3 亮度的右视角 S1 位置 测量上述各点的色度坐标 d 对其它相应于 1 3 亮度的视角位置 S2 S3 和 S4 重复 b 的测量 e 由下式计算这些位置的色差 uk uk i u0i vk vk i v0 i 式中 uk vk 坐标差值 k 观察位置数 1 2 3 和 4 i 点数 0 5 8 i u0 i v0 S0处的色度座标 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用表表示 6 38 图像拖尾时间图像拖尾时间 概述 本条表征运动图像在屏幕上产生短暂残留影像的程度 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亮拖尾时间 正 测试图 亮拖尾时间 负 测试图 暗拖尾时间 正 测试图 暗拖尾时间 负 测试图 测量步骤 a 将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工作状态 b 将亮拖尾时间 正 测试信号输入到电视机 在电视机屏幕正前方适当距离观察画面上 的移动单元 c 观察到正好处于临界状态的图形单元时 则该图形单元对应的读数乘以测试通道场周期 即为测得的亮拖尾时间 正 d 若未观察到正好处于临界状态图形单元 却有两个图形单元接近临界状态 那么对应读 数的中间值乘以测试通道场周期 即为测得的亮拖尾时间 正 e 若观察到的各图形单元都呈分离的状态 将亮拖尾时间 负 测试信号输入到电视机 在电视机屏幕正前方适当距离观察画面上的移动单元 f 观察到正好处于临界状态的图形单元时 则该图形单元对应的读数乘以测试通道场周期 即为测得的亮拖尾时间 负 g 若未观察到正好处于临界状态图形单元 却有两个图形单元接近临界状态 那么对应读 数的平均值乘以测试通道场周期 即为测得的亮拖尾时间 负 h 所测亮拖尾时间为正值或负值 i 将暗拖尾时间 正 测试信号输入到电视机 在电视机屏幕正前方适当距离观察画面上的 移动单元 j 观察到正好处于临界状态的图形单元 则该图形单元对应的读数乘以测试通道场周期 即 为测得的暗拖尾时间 正 k 若未观察到正好处于临界状态图形单元 却有两个图形单元接近临界状态 那么对应读 数的中间值乘以测试通道场周期 即为测得的暗拖尾时间 正 l 若观察到的各图形单元都呈分离的状态 将暗拖尾时间 负 测试信号输入到电视机 在电视机屏幕正前方适当距离注视画面上的移动单元 m 观察到正好处于临界状态的图形单元 则该图形单元对应的读数乘以测试通道场周期 即为测得的暗拖尾时间 负 n 若未观察到正好处于临界状态图形单元 却有两个图形单元接近临界状态 那么对应读 数的平均值乘以测试通道场周期 即为测得的暗拖尾时间 负 o 所测暗拖尾时间为正值或负值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亮拖尾时间和暗拖尾时间表示 单位为毫秒 ms 6 396 39 亮度与功率比亮度与功率比 概述 本条表示电视机的亮度与整机消耗功率之间的关系 评价在电视机工作时消耗的能 量与所显示亮度之间的转换效率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 该项目基于测得的亮度与测得的整机功耗两个参数 亮度与功率比用亮度值与整机消耗功率 之比表示 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用坎德拉每平方米每瓦 cd m2 W 表示 6 406 40 漏光漏光 概述 本条是在全黑场信号下测量电视机屏幕的亮度 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全黑场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测试通道 测量步骤 a 将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工作状态 b 将全黑场信号输入到电视机 在屏幕上选取亮度最大点进行测试 用亮度计测量显示屏 上该位置的亮度值 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用各点亮度的最大值表示 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 cd m 6 41 亮度启动特性亮度启动特性 概述 在起始工作期间内 电视机的亮度会随时间而改变 本条是测量电视机亮度随时间 的变化 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全白场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测试通道 测量步骤 a 将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工作状态 b 切断电视机的电源 当其温度接近测试室温度后再通电 c 将电视机输入全白场信号 并将电视机置于开机状态 d 在开机后的30 分钟内 记录电视机屏幕中心处亮度值变化过程 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用图表示 6 42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 概述 本条表征电视机由暗变亮和由亮变暗的响应过程 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全白场信号 全黑场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和基带测试通道 测量步骤 a 将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工作状态 测试设备按下图 连接 b 测量电视机从暗变亮所需的上升时间 如图所示t1 到t2 所需的时间 和由亮变暗所需的 下降 时间 如图所示t4 到t5 所需的时间 6 43 亮度曲线 包括色度坐标变化 亮度曲线 包括色度坐标变化 概述 本条是测量电视机从亮到暗的变化曲线 以及在不同亮度下色度坐标的变化范围 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全白场信号 测量步骤 a 将电视机调整到标准工作状态 b 将白场信号从电视机的各个端口输入 使用色温计测量亮度从 0 100 的亮度和色度坐 标 亮度变化每 2 为一个步进 c 分别记录每一个步进下的亮度和色度值 测试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用图表表示 6 44 黑电平黑电平 概述 本条是测量电视机的黑电平是否够暗 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1 9 窗口信号 窗口亮度为 100 底色为 0 的黒场 测量步骤 a 将电视调整到标准工作状态 b 将窗口测试信号输入到电视机上 调整窗口亮度从 100 往下调整 直到在屏幕上刚刚 可以分辨处窗口时的数据 观看距离为屏幕高度的 3 倍 和窗口信号垂直 c 记录此时的数据即为黑电平 注 北美的机器在测试此项时将 0 电平设定在 7 5IRE 处 北美信号的要求 6 45 SCART P16 和和 P8 的转换的转换 测试参考 EN50049 1 和 EN50157 1 的标准 6 46 彩色同步范围 引入和保持范围 彩色同步范围 引入和保持范围 概述 使彩色频率 相位同步的彩色副载波的频率变化范围 它包括引入范围和保持范围 测试信号 彩条信号 测试方法 a 标准输入电平下 输入标准彩条信号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 Fsc 频率 b 改变 fsc 向高低两端变化 调节到失去彩色 此时显示的频率值即为彩色同步范围的 保持范围 c 再改变 fsc 从失去彩色至重现彩色 记录此时的频率即为彩色同步范围的引入范围 6 47 同步灵敏度同步灵敏度 概述 同步灵敏度指电视机完全或部分失去同步 使图像质量降低到无法接受时的射频测 试通道电平 测试信号 复合测试图信号或方格信号 测试频道 代表性的频道 测试步骤 a 被测电视机加上用视频信号调制某频道的射频电视信号 标准射频输入电平 b 逐步降低测试通道的电平 每改变一次电平 都使信号完全断开 保持电视机 正常识别 同时使电视机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测试 c 记下因失去同步而使用图像变的不可接受时的测试通道电平 注意 有时因噪波 或干扰过 大是图像出现不可辨认 而不是由于失去同步而造成 这时同步灵 敏度变的无法确定 d 重复 a b c 测量其他频道 6 48 行同步范围 引入和保持范围 行同步范围 引入和保持范围 概述 本条是测量信号源同步频率变化时电视机的行同步范围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彩条信号或棋盘格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电视测试信号 测试通道电平 标准测试通道电平 测试方法 a 标准测试通道电平条件下 调整电视机到标准工作状态 将正常扫描频率的测试信号加 到电视机 b 增加信号的行扫描频率 得到使行同步失步或异常的最高频率 然后降低扫描频率 并 通过行扫描的标称频率向低端变化 得到使行同步失步或异常的最低频率 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与基准频率之差分别为行同步的正 负向保持范围 c 将信号的行扫描频率调高到行同步失步或异常 然后向低端改变行扫描频率 得到使行 同步恢复同步的最高频率 同样 从行同步失步或异常的最低频率开始增加行扫描频率 得到使 行同步恢复同步的最低频率 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与基准频率之差分别为行同步的正 负向引入范围 测试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频率 Hz 表示 6 49 场同步范围场同步范围 概述 本条是测量信号源同步频率变化时电视机的场同步范围 测量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彩条信号或棋盘格信号 测试通道 射频电视测试信号 测试通道电平 标准测试通道电平 测试方法 a 标准测试通道电平条件下 调整电视机到标准工作状态 将正常扫描频率的测 试信号加到电视机 b 增加信号的场扫描频率 得到使场同步失步的最高频率 然后降低扫描频率 并通过场扫描的标称频率向低端变化 得到使场同步失步或出现异常时的最低频 率 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与基准频率之差分别为场同步的正 负向保持范围 c 将信号的场扫描频率调高到场同步失步或异常 然后向低端改变场扫描频率 得到使场同步恢复同步的最高频率 同样 从场同步失步或异常的最低频率开始 增加行扫描频率 得到使场同步恢复同步的最低频率 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与基准频率之差分别为场同步的正 负向引入范围 d 在此测试期间 电视机的行扫描频率应置于正常频率位置 测试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频率 Hz 表示 6 50 眼高测试 基带和射频输入 眼高测试 基带和射频输入 概述 在眼高的比率发生变化时 图文的显示情况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PHILIPS 图文测试信号 测试输入 RF 和基带输入 测试方法 a 在标准的是输入条件下 电视机上加入有射频调制的图文信号或从基带输入图文信 号 b 调整输入图文信号的眼高比率 直到图文开始有乱码出现 刚刚出现 不能超过一 个错误 c 记录此时输入的眼高比率即为所需 测试结果用百分数 表示 6 51 图文与噪声的关系图文与噪声的关系 概述 图文信号对噪声信号的抑制 噪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图文的正常显示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PHILIPS 图文测试信号 测试输入 基带输入 测试方法 a 将图文信号通过基带输入加入到电视机上 同时将图文的眼高设定在 80 b 在输入图文信号的同时加入噪声信号 逐步增大噪声的幅度 直到图文出现错误或 乱码时 记录此时的噪声幅度 U0 c 将记录的噪声幅度与同步头 Um 300mV 的幅度相比 相比的结果即为图文和 噪声的关系比 关系比 U0 Um 100 测试结果用百分数 表示 6 52 图文与交扰之间的关系图文与交扰之间的关系 概述 图文信号对相同频率下的抑制 干扰频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图文的正常显示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PHILIPS 图文测试信号 测试输入 基带输入 测试方法 a 将图文信号和干扰信号通过基带输入一起加入到电视机上 同时将图文的眼高设定 在 80 b 调整干扰信号的幅度 直到图文出现错误或乱码时 干扰有低频和高频两种 分别 记录两种状态下的幅度 U0 和 U1 c 将记录的幅度电平分别和同步头 Um 300mV 的幅度相比 相比的结果即为他 们之间的关系 关系比 U0 Um 100 U1 Um 100 测试结果用百分数 表示 6 53 哼声与图文的关系哼声与图文的关系 概述 图文信号对正弦波伴音信号的抑制 声音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图文的正常显示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PHILIPS 图文测试信号 测试输入 基带输入 测试方法 a 将图文信号和 1KHz 的正弦波伴音信号通过基带输入一起加入到电视机上 同时将 图文的眼高设定在 80 b 调整伴音信号幅度的大小 直到图文出现错误或乱码现象 记录此时输入的伴音信 号的幅度 U0 c 将记录的伴音输入电平和同步头 Um 300mV 的幅度相比 相比结果即为他们之 间的关系比 关系比 U0 Um 100 测试结果用百分数 表示 6 54 时钟的时间时钟的时间 概述 主要测试插入行同步头到时钟之间的时间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PHILIPS 图文测试信号 测试输入 射频或基带输入 测试点 基带输出点 测试方法 a 在标准输入条件下 电视机上加入有射频调制的射频信号 b 将基带输出信号接入视频分析仪上 调整到下面显示的波形 c 利用视频分析仪上的时间测试项测试从同步头到时钟的第七行 量取他们之间的 是时间 测试结果用时间表示 ns Colour Burst Line Sync Pulse 12 s 1 0 0 7 s Clock Run inFraming Code 66 6 White 1234567 6 55 时钟丢失前时钟丢失前 2 行和前行和前 7 行与图文的关系行与图文的关系 概述 主要测试丢失前 2 行时钟和前 7 行时钟时 图文的变化情况 测试条件 测试信号 PHILIPS 图文测试信号 测试输入 射频和基带输入 测试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