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6-1 基础+能力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6-1 基础+能力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6-1 基础+能力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6 16 1 基础基础 能力提升训练能力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3 3 考查清单 对 应 题 号 考查知识点 基础题能力题 启 发 古代辉煌的历程 1 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2 35 7 8 9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46 A 级 基础达标 1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 A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B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文化的发展 C 汉代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 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历程 秦朝统一了多民族文化 形成了统一的中 华文化 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故选 B 答案 B 2 早在秦汉以前 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到了五代 人们开始把联语题 于桃木板上 宋代以后 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相当普遍 一直到明代 人们才开始用红纸 代替桃木板 出现了沿用至今的春联 这主要说明 A 中华文化一成不变 B 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C 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解析 材料中对联的演变过程 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答案 D 3 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 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 汉字拉丁化的倾 向也尤为严重 王蒙沉痛地说 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 我们成了数 典忘祖的新文盲 这是因为 A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B 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C 每个汉字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解析 该题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题目实际上是要求说明汉字拉丁化为什么是我们数 典忘祖的原因 A B C 三项虽然都是对汉字的正确认识 但没有说明题干所指的原因 2 该题应选 D 项 答案 D 4 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维新运动出现 洋务运动出现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衰微的原因 故 正确 恰相反 维新运动有助于思想进 步 洋务运动有助于国家强大 故选 A 项 答案 A B 级 能力提升 5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一脉相承 的是 发源于黄河 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 变而来 北宋时的 资治通鉴 为后世所传播 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我国民族众多 方言也较多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是从时间历 程上证明 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是从汉字上证明 资治通鉴 为后世所传播是从 史书典籍上证明 我国民族众多 方言也较多 体现的是文化的多样性 不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 C 项 答案 C 6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2010 年中外文化交 流的热度继续升温 意大利中国文化年 俄罗斯中国汉语年 相继举办 我国主张世界 各种文明 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当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 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这一主张有利于 使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使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创造中华 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文化既体现民族性 又体现时代性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具体措施 适应时代发 展的要求 中外文化交流的热度继续升温 我国主张加强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取长 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既能保持中华文 化的民族性 又能体现时代性 同时有利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故 都符合题 3 目的意思 答案 D 7 中华世纪坛序中 大风泱泱 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者 唯我无双 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A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的特征 B 源远流长 绵延不断的特征 C 神秘莫测 至高无上的特征 D 一脉相承 求同存异的特征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 千古 和 天地并存 等词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为 B 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博大精深 A 不选 神秘莫测 至高无上 求同存异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 C D 不选 答案 B 8 对于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作用 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化的见证 汉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B C D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而不是汉字 故 错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汉字只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故 错误 是对汉字在中 华文化中的作用的正确认识 答案 C 9 2012 年中国壬辰龙年据说 有关龙的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 金文中 在甲骨文中 龙 字形如巨蛇 头很大 张着巨口 在金文中 龙 字从 巳 而 巳 字就是古 代的 蛇 字 龙最早成为帝王的象征 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古籍中有文将秦始皇喻为 祖龙 相传在汉初 刘邦母亲梦中与神人相遇 身附一龙 而后生下刘邦 刘邦利用龙 给自己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真龙天子 由此而生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 解读上述有关龙的传说 解析 本题以 2012 年中国壬辰龙年为素材 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