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气瓶安全知识常识_第1页
工业气瓶安全知识常识_第2页
工业气瓶安全知识常识_第3页
工业气瓶安全知识常识_第4页
工业气瓶安全知识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瓶安全常识气瓶安全常识 盛装压缩气体的钢瓶 按其盛装气体的性质 可分为易燃气体 助燃气体 剧毒气体和不燃气体四大类 因其性质特殊危险性大 不同性质的气瓶有特殊 的环境和安全措施要求 选择 个方面常见的消防安全知识 以供参考 一 气瓶为什么要戴安全帽 充装各种气体的钢瓶 在瓶嘴上都有一个控制气体进出的瓶阀 在这个瓶 阀上配戴上帽子 以保证瓶阀不受机械损伤 保证安全 它是气瓶的一个重要 附件 人们称之为安全帽 因为钢瓶的瓶阀大都是用铜合金制成的 比较脆弱 尽管有的是用钢材来 制造 但由于它的结构比瓶体细小 旋在瓶体上面使瓶颈与瓶阀接头间形成一 个直角 它既是瓶体的脆弱点 又是瓶体的突出点 最易受到机械损伤或外来 的冲击 如果在搬运 贮存 使用过程中 由于损伤不慎 气瓶的跌倒 坠落 滚动或受到其他硬物的撞击 易出现瓶阀接头与瓶颈连接处齐根断裂的情况 瓶颈或瓶阀断裂的后果 造成瓶内的高压气体失去控制 使高压的气体喷 出 其反作用力使气瓶向反方向猛冲 能使机器设备 建筑物受到损坏 甚至 造成人员伤亡 瓶内高速喷出的气体将由气瓶内气体的性质决定而带来更加严 重的二次事故 如火灾 爆炸 中毒等 如瓶内充装是可燃气体 由于高速 喷射的激烈摩擦而产生的静电或遇其他火源便可引起燃烧爆炸 另一方面 瓶阀暴露在外面 在搬运 贮存过程中 很易侵入灰尘或油脂 类物质 从而带来危险 而戴上安全帽就可防止灰尘或油脂类物质的沾染和侵 入 为了消除上述的危险性 所以要求制瓶单位在钢瓶出厂时都要配有安全帽 用气时把安全帽旋下放到固定地点 用毕后及时把瓶帽戴上旋紧 切勿乱扔 在搬运装卸时切忌忘戴安全帽 充气单位对于钢瓶无安全帽者不得给予充气 二 氧气瓶为什么不能沾染油脂 氧气瓶特别是瓶口为什么不能沾染或接触油脂类物质呢 这个问题并非是 从事使用操作和贮运的管理人员所完全熟知的 油脂 特别是含有不饱和脂肪 酸的油脂 很容易气化放热 油纱头 油布所以能自燃就是由于在空气中发生 氧化作用 聚热不散 当达到自燃点时而引起自燃 而油脂在空气中气化速度 较慢 产生的热量很快散发 一般不易聚热自燃 由于纯氧有极强的氧化性 它能促使可燃物的猛烈燃烧 油脂类物质遇到了纯氧 其气化速度大大加快 同时放出大量热量 温度迅速上升 很快就会引起燃烧 如果氧气瓶口沾上油 脂 当氧气急速喷出时 油脂迅速发生氧化反应 而且高压气流与瓶口摩擦产 生的热量又进一步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 沾染在氧气瓶或减压阀上的油脂就会 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这就是氧气瓶特别是瓶嘴及与氧气接触的附件严禁接触沾 染油脂的原因 那么 我们在贮存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防止氧气瓶等沾染油脂 应采以哪 些措施呢 一 氧气瓶上及贮存氧气的库房应有严禁油脂的标志 提醒人们注意 除了氧 气瓶不准接触油脂外 包括与氧气接触的附件 如减压阀 焊接炬 输气胶管 等 都不能接触油脂 二 贮存氧气瓶的库房及运输车辆都严禁与油脂类物品同贮 同运 如库房 车辆沾染有油污 要彻底清除掉 才能贮存或装运 三 氧气瓶在贮存 运输时要戴上安全帽 防止油脂或尘埃的侵入或氧气瓶嘴 受到机械损伤 四 对于使用 贮运操作及管理人员都不得穿戴沾染油污的工作服 手套等接 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五 如果钢瓶一旦粘染上油脂类物质 应该用四氯化碳或清洗剂等及时擦净 但切不能用可燃的有机溶剂擦拭 三 气瓶漏气检查四法 气瓶一旦漏气 除不燃气体外 其他三大类气体都极易引发火灾和人体中毒 因此 必须查找气瓶漏气的原因和掌握气瓶漏气的检测方法 气瓶漏气主要发生在瓶阀处 其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 瓶阀开关松动 失灵 瓶阀断裂 二 因瓶阀装置和瓶体热胀冷缩不一致形成裂缝 三 减压器与瓶体连接密封不严 检查钢瓶漏气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 感官法 即采取耳听鼻嗅的方法 如 听到钢瓶有 咝咝 的声音或者嗅 到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或异味 即可定为漏气 这种方法很简便 但有局限性 对剧毒气体和某些易燃气体检漏时不适用 二 涂抹法 把肥皂水抹在气瓶检漏处 若有气泡发生 则能判定为漏气 此 法使用较普遍 准确 但注意对氧气瓶检漏时则严禁使用 以防肥皂水中的油 脂与氧接触发生剧烈的氧化 三 气球膨胀法 用软胶管套在气瓶的出气嘴上 另一端连接气球 如气球膨 胀 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此法最适用于剧毒气体和易燃气体检漏 四 化学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 将事先准备好的某些化学药品与检漏点处的 气体接触 如果发生化学反应 并出现某种外观特征 则断定为漏气 如检查 乙氯钢瓶可用棉花蘸氨水接近检漏点 若产生氯白雾 即证明漏气 检查液氨 钢瓶可用被水湿润后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气瓶漏气点 若试纸由红色变成蓝色 则说明漏气 此法仅用于某些剧毒气体检漏 乙炔作为一种理想的可燃气体 广泛地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 但是乙炔属 于易燃易爆的气体 它的点火能很小 约为一般易燃气体的 1 10 甚至有时 肉眼都难以看见 它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而 熔解乙炔气瓶又属于移动式的压力容器 溶解乙炔气瓶在使用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乙炔气瓶与氧气 瓶设置在同一个地点 无安全距离 乙炔气瓶水平滚动后 未竖直静放便投入 使用 乙炔气瓶表面温度在 40 以上 夏天露天作业无遮盖 乙炔气瓶未按规 定留余压 充装单位没有认真检查便充装等 这些问题 曾导致了一些伤亡事 故的发生 鉴于以上情况 安全使用溶解乙炔气瓶需要遵守以下几点 1 溶解乙炔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 新瓶的合格证应是齐全的 并与钢瓶肩部的钢印相符 使用过程中的气瓶 必须根据国家 溶解乙炔气瓶 安全监察规程 的要求 进行定期技术检验 2 乙炔气瓶使用前 应稍微打开瓶阀除去瓶口的脏物 安装好专用的乙 炔减压器 使减压器位于瓶体最高部位 并检查接头处是否有漏气 确认后调 整到规定压力再使用 3 乙炔气瓶一般应在 40 以下使用 当温度超过 40 时 应采取有效的 降温措施 4 乙炔气瓶表面颜色为白色 漆色应保护完好 不得随意更改 5 应选择安全的场所设置乙炔气瓶 不得靠近热源及电气设备 乙炔气 瓶应竖直摆放 防止丙酮流出造成燃烧爆炸 一旦要使用已卧放的乙炔气瓶 必须先直立静止 20 分钟后再使用 6 禁止敲击 碰撞乙炔气瓶 当瓶阀冻结时 可用 40 的热水解冻 严 禁火烤 7 乙炔气瓶搬运时应使用专用车 严禁用电磁起重机 缆绳吊装搬运 工作地点不固定且移动较频繁时 应装在专用的胶轮车上 8 乙炔气瓶必须装回火防止器 开瓶阀时 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一侧 动作要轻缓 瓶阀开启不要超过一圈半 一般情况只开启 3 4 圈 使用工作压 力一般在 0 02MPa 0 06MPa 9 严禁铜 银 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 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 合 金的含铜量应小于 70 10 乙炔气瓶内的气体严禁用尽 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 乙炔气瓶内应留 余压 0 1MPa 0 3MPa 防止其它气体灌进气瓶内 11 工作时 开启乙炔气瓶上的瓶阀扳手应留在瓶阀上 以便在偶然发生 事故时能迅速关闭阀门 12 停止作业时 应关闭瓶阀 卸下减压器 当确认无泄漏时 方可离开 工作地点 13 在室内或密闭的环境下使用乙炔气瓶 要防止泄漏 加强通风 避免 发生燃爆事故 如果乙炔气瓶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 为了做到临危不乱 抑制事故于萌发 之时 防止事故扩大 可按以下的方法操作 1 乙炔气瓶着火 1 若火焰较小 应尽快用宽松手套 或是较厚的布淋湿捂住火苗 使之熄 灭 2 在连接处着火时 应迅速将瓶阀关闭 关阀时人不要站在易熔塞正面 不要将乙炔气瓶放倒 3 若是安全阀和主气阀起火 应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那 时 人要适当靠近着火的气瓶 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将火焰扑灭 4 当乙炔气瓶着火 内部的压力增大 火焰可能一时难以扑灭 应用水喷 淋气瓶 以防气瓶受热造成爆炸事故 或采用绳索慢慢地拖拽等方法将着火的 气瓶搬到安全地带 5 若着火的乙炔气瓶是放置在通风不良的环境里 应立即采取防止火灾扩 大的措施 而乙炔气瓶上的火 可以不扑灭 让其自行烧尽 因为扑灭后会有 大量的乙炔气喷出 很容易引起爆炸事故或使人窒息 2 乙炔气瓶表面温度高 如果遇有乙炔气瓶表面温度过高 可把气瓶移至安全地带 或者连续注水 4 5 小时 也可将气瓶放入水池中冷却 此时 不可打开瓶阀用降低气瓶内部 压力的方法来降温 以免导致气瓶内分解反应加剧而发生爆炸 对出现气瓶表 面温度升高的异常现象 都要立即停止使用 并尽快与充装单位联系 3 乙炔气瓶丙酮喷出 乙炔气瓶内的丙酮喷出 会引起乙炔气瓶带静电 造成燃烧爆炸 丙酮消 耗量增加等危害 如果遇到气瓶内丙酮喷出 应立即停止使用 关闭瓶阀 将 气瓶放在通风阴凉处 静止 24 小时以上 再使用时 应尽量将乙炔气瓶流量开 小 若以上方法不能解决时 应关闭瓶阀 将喷丙酮的气瓶送回充装单位处理 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定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1 乙炔气瓶在使用 运输 贮存时 环境温度不得超过 40 2 乙 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 不得任意涂改 3 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 回火防止器 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 好用 否则禁止使用 开启时 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 动作要轻缓 4 使用压力不超过 0 05Mpa 输气流量不应超过 1 5 2 0 米 3 时瓶 5 使用时要注意固定 防止倾倒 严禁卧入使用 对已卧入的乙炔瓶 不准直 接开气使用 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 再接减压器 使用 否则危险 禁止敲击 碰撞等粗暴行为 6 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 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 与明火的距离 要大于 10 米 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7 瓶阀冻结时 严禁用火烘烤 可用 10 以下温水解冻 8 工作地点频繁移动时 应装在专用小车上 乙炔瓶和氧气瓶应避免放在一起 9 严禁铜 银 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 与乙炔接触的铜合金器具含铜量须 得高于 70 10 使用中的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 剩余压力应符合安全要求 当环境温度 0 时 压力应不低于 0 05MPa 当环境温度为 25 40 时 应不低于 0 3MPa 11 在用汽车 手推车运输乙炔瓶时 应轻装轻卸 严禁抛 滑 滚 碰 12 装运时 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乙炔瓶向放置时 头部应朝向一方 装车高 度不得超过车箱高度 直立排放时 车箱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一 13 夏季要有遮阳措施 防止暴晒 严禁与氯气瓶 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 输 14 装运乙炔瓶的车辆禁止烟火 15 乙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 5 瓶 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 二级的厂房相邻建造 相邻的墙应是无门窗洞的防火墙 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16 乙炔瓶贮存时要保持直立 并有防倒措施 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品 同向贮存 贮存间与明火和散放火地点距离不得小于 10 米 17 乙炔瓶严禁放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 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瓶库或贮存间有专人管理 并设置 乙炔危险 严禁烟火 的醒目标志 18 空瓶与实瓶应分开 整齐放置 并有明显标志 三 使用乙炔瓶 应遵守下列规定 三 使用乙炔瓶 应遵守下列规定 1 使用前 应对钢印标记 颜色标记及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凡是不符合规定的 乙炔瓶不准使用 2 乙炔瓶的放置地点 重瓶与空瓶应分别存放 不得靠热源和电器设备 与明 火的距离不得小于 10m 高空作业时 此距离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距离 3 乙炔瓶使用时 必须直立 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 严禁卧放使用 4 乙炔瓶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或有放射线源的场所使用 5 乙炔瓶严禁敲击 碰撞 严禁在瓶估上引弧 严禁将乙炔瓶放置在电绝缘估 上使用 6 应采取措施防止乙炔瓶受曝晒或受烘烤 严禁用 40 以上的热火或其他热 源对乙炔瓶进行加热 7 移动作业时 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 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 运 必须用非燃材料隔板隔开 8 瓶阀出口处必须配置专用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 正常使用时 减压器指示 的放气压力不得超过 0 15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