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物理选择题库_第1页
工科物理选择题库_第2页
工科物理选择题库_第3页
工科物理选择题库_第4页
工科物理选择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时间 空间与运动学 1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运动物体加速度越大 速度越快 B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越来越小 速度也越来越小 C 切向 加速度为正值时 质点运动加快 D 法向加速度越大 质点运动的法向速度变化越快 2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 已知质点的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jir 22 btat 其中 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3 一个气球以 1 sm5 速度由地面上升 经过 30s 后从气球上自行脱离一个重物 该物体从脱落到落回地面的 所需时间为 A 6s B s30 C 5 5s D 8s 4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 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上的船向岸边运动 设该人以匀速率 0 v 收绳 绳长不变 湖水静止 则小船的运动是 A 匀加速 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减速运动 5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 jir 33 sm4 3 tm 则质点在 2s 末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为 A jajiv sm48 sm48 sm3 211 B jajv sm48 sm48 21 C jajiv sm32 sm32 sm3 211 D jajv sm32 sm32 21 6 一质点作竖直上抛运动 下列的 tv 图中哪一幅 基本上反映了该质点的速度变化情况 7 有四个质点 A B C D 沿Ox轴作互不相关的直 线运动 在 0 t 时 各质点都在 0 0 x 处 下列各图分 别表示四个质点的 tv 图 试从图上判别 当 s2 t 时 离坐标原点最远处的质点 8 一质点在 0 t 时刻从原点出发 以 速度 0 v 沿Ox轴运动 其加速度与速度的关 系为 2 kva k为正常数 这质点的速度 与所经历的路程的关系是 A kx evv 0 B 2 1 2 0 0 v x vv C 2 0 1xvv D 条件不足 无地确定 2 9 气球正在上升 气球下系有一重物 当气球上升到离地面 100m 高处 系绳突然断裂 重物下落 这重物下 落到地面的运动与另一个物体从 100m 高处自由落到地面的运动相比 下列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 A 下落的时间相同 B 下落的路程相同 C 下落的位移相同 D 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10 质点以速度 231 sm1 sm4tv 作直线运动 沿直线作Ox轴 已知 s3 t 时质点位于 m9 x 处 则该质 点的运动方程为 A tx sm2 1 B 221 sm 2 1 sm4 ttx C mttx12 sm 3 1 sm4 331 D mttx12 sm 3 1 sm4 331 11 已知质点作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 ta sm3 sm2 32 当 0 t 时 质点位于 0 0 x 处 且 1 0 sm5 v 则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A 33221 sm 2 1 sm1 sm5 tttx B 3322 sm 2 1 sm1 ttx C 3322 sm 3 1 sm 2 1 ttx D 3322 sm1 sm1 ttx 12 一个质点在Oxy平面内运动 其速度为 jivt sm8 sm2 21 已知质点 0 t 时 它通过 3 7 位置 处 那么该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矢是 A jir 221 sm4 sm2 tt B j7irm sm4 3 sm2 221 tmt C j 8m D 条件不足 不能确定 15 13 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 运动方程的标量函数为 tyytxx 位置矢量大小 22 yx r 则下面哪 些结论是正确的 A 质点的运动速度是 t x d d B 质点的运动速率是 t d d r v C d d t r v D d d t r 可以大于或小于 v 14 质点沿轨道AB作曲线运动 速率逐 渐减小 在图中哪一个图正确表示了质点 C的加速度 15 以初速度 0 v 将一物体斜向上抛出 抛 射角为 o 45 不计空气阻力 在 g v t cos sin 0 时刻该物体的 A 法向加速度为 g B 法向加速度 为 g 3 2 C 切向加速度为 g 2 3 D 切 向加速度为 g 3 2 16 一质点从静止出发绕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变速圆周运动 角加速度为 当质点走完一圈回到出发点时 所经历的时间是 A R 2 2 1 B 4 C 2 D 不能确定 3 17 一飞轮绕轴作变速转动 飞轮上有两点 21 PP 和 它们到转轴的距离分别为 dd2 和 则在任意时刻 21 PP 和 两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1 aa 为 A 2 1 B 4 1 C 要由该时刻的角速度决定 D 要由该时刻的角加速度决定 18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 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则其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是 A 与速度成正比 B 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C 与速度成反比 D 与速度平方成反比 19 抛物体运动中 下列各量中不随时间变化的是 A v B v C tv dd D t ddv 20 某人以 1 hkm4 速率向东前进时 感觉到风从正北方吹来 如果将速率增加一倍 则感觉风从东北吹来 实际风速和风向为 A 1 hkm4 从正北方吹来 B 1 hkm4 从西北方吹来 C 1 hkm24 从东北方向吹来 D 1 hkm24 从西北方向吹来 C C B B A A C C B B D D A A A A C C C C A A B B C C C C D D B B A A B B D D D D 牛顿运动定律 1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 物体速率不变 所受合外力为零 C 速率很大的物 体 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D 质量越大的物体 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 2 物体自高度相同的 A 点沿不同长度的光滑斜面自由下滑 如右图所示 斜面倾角多大 时 物体滑到斜面底部的速率最大 A 30o B 45o C 60o D 各倾角斜面的速率相等 3 如右图所示 一轻绳跨过一定滑轮 两端各系一重物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2121 mmmm 且且 此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 今用一竖直向下的恒力 gm1 F 代替 1 m 系统的加速度为 a 若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力 则有 A aa B aa C aa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4 一原来静止的小球受到下图 1 F 和 2 F 的作用 设力的作用时间为 5s 问下列哪种情 况下 小球最终获得的速度最大 A N6 1 F 0 2 F B 0 1 F N6 2 F C N8 21 FF D N6 1 F N8 2 F 5 三个质量相等的物体 A B C 紧靠一起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如下图 若 A C 分别 受到水平力 1 F 和 2 F 的作用 F1 F2 则 A 对 B 的作用力大小 A 21 FF B 21 FF 3 1 3 2 C 21 FF 3 1 3 2 D 21 FF 3 2 3 1 6 长为l 质量为m的一根柔软细绳挂在固定的水平钉子上 不计摩擦 当绳 长一边为b 另一边为c时 钉子所受压力是 A mg B l cbmg C l blmg D 2 4 l mgbc 4 7 物体质量为m 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今在力F作用下物体向右方运动 如下图所示 欲使物体具有 最大的加速度值 则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应满足 A 1cos B 1sin C tg D ctg 8 质量分别为m和 m 滑块 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如下图所示 m和 m 间静摩 擦因数为 0 滑动摩擦因数为 系统原处于静止 若有水平力F作用于上 欲 使 m 从m中抽出来 则 A gmmF 0 B gmmF 0 C gmmmF 0 D m mm mgF 9 如下图所示 质量为m的均匀细直杆AB A端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 杆身与竖直方向成 角 A端对壁的压力大小为 A cos 4 1 mg B mgtg 2 1 C sinmg D sin 3 1 mg 10 一质量为m的猫 原来抓住用绳子吊着的一根垂直长杆 杆子的质量为 m 当悬线突然断裂 小猫沿着杆子竖直向上爬 以保持它离地面的距离不 变 如图所示 则此时杆子下降的加速度为 A g B g m m C g m mm D g m mm 11 一弹簧秤 下挂一滑轮及物体 1 m 和 2 m 且 21 mm 如右图所示 若不计滑轮和绳子的质量 不 计摩擦 则弹簧秤的读数 A 小于 gmm 21 B 大于 gmm 21 C 等于 gmm 21 D 不能确定 12 几个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有共同的底边 顶点也在同一竖直面上 如右图所示 若使一物体从斜面 上端滑到下端的时间最短 则斜面的倾角应选 A 30o B 45o C 60o D 75o 13 水平面转台可绕通过中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角速度为 台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 它与平台间的摩擦因数为 如果m距轴为 R 处不滑动 则 满足的条件是 A R g 2 B R g C g R D g R 2 1 14 水平放置的轻质弹簧 劲度系数为k 其一端固定 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滑块A A旁又有一质量相同的滑块B 如下图所示 设两滑块与桌面间无摩擦 若加外力将A B推进 弹簧压缩距离为d 然后撤消外力 则B离开A时速度为 A k d 2 B m k d C m k d 2 D m k d 3 15 用细绳系一小球 使之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它 A 将受到重力 绳的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将受到重力 绳的拉力和离 心力的作用 C 绳子的拉力可能为零 D 小球可能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5 16 一轻绳经过两定滑轮 两端各挂一质量相同的小球m 如果左边小球在平衡位置来摆动 如下图所示 那么 右边的小球 将 A 保持静止 B 向上运动 C 向下运动 D 上下来回运动 17 水平的公路转弯处的轨道半径为R 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 要使汽车不致于发生侧向打滑 汽 车在该处的行驶速率 A 不得小于 gR B 不得大于 gR C 必须等于 gR 2 D 必须大于 gR 3 18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升降机底板上 物体与底板的摩擦因数为 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上升时 欲拉动 m 的 水平力至少为多大 A mg B mg C agm D agm 19 可以认为 地球是一个匀角速转动的非惯性系 因此 通常所说的物体的重力实际上是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转 引起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由此可见 重力和地球的引力两者无论大小 方向都不相同 那么两者大小相差最多 的 应该是 A 在赤道上 B 在南北极 C 在纬度 45o处 D 在纬度 60 o处 20 如下图所示 1 m 与 2 m 与桌面之间都是光滑的 当 1 m 在斜面上滑动时 1 m 对 2 m 的作用力为 A 大于 cos 1g m B 等于 cos 1g m C 小于 cos 1g m D 无法确定 D D D D B B C C B B D D C C A A B B C C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B B C C A A C C 守恒定律 1 质量为m的铁锤竖直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 打在桩上而静止 设打击时间为 t 则铁锤所受的平均冲力大 小为 A mg B t ghm 2 C mg t ghm 2 D mg t ghm 2 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为 0 v 抛射角为 o 30 从地面斜上抛出 若不计空气阻力 当物体落地时 其 动量增量的大小和方向为 A 增量为零 动量保持不变 B 增量大小等于 0 mv 方向竖直向上 C 增量大小等于 0 mv 方向竖直向下 D 增量大小等于 0 3mv 方向竖直向下 3 停在空中的气球的质量为m 另有一质量m的人站在一竖直挂在气球的绳梯上 若不计绳梯的质量 人沿 梯向上爬高 1m 则气球将 A 向上移动 1m B 向下移动 1m C 向上移动 0 5m D 向下移动 0 5m 4 BA 两木块质量分别为 BA mm 和 且 AB 2mm 两者用一轻弹簧连接后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 如图所示 今用力将木块压紧弹簧 使其压缩 然后将系统由静止释放 则此后两木块运动的瞬时动能 瞬时静止时刻除外 之比 kBkA E E 为 A 1 B 2 C 2 D 2 2 5 有两个同样的木块 从同高度自由下落 在下落中 其中一木块被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 并使子弹陷于其 6 中 子弹的质量不能忽略 不计空气阻力 则 A 两木块同时到达地面 B 被击木块先到达地面 C 被 击木块后到达地面 D 条件不足 无法确定 6 用锤压钉不易将钉压入木块内 用锤击钉则很容易将钉击入木块 这是因为 A 前者遇到的阻力大 后者遇到的阻力小 B 前者动量守恒 后者动量不守恒 C 后者动量变化大 给钉的作用力就大 D 后者动量变化率大 给钉的作用冲力就大 7 如图所示 木块质量 21 mm 和 由轻质弹簧相连接 并静止于光滑水平桌 面上 现将两木块相向压紧弹簧 然后由静止释放 若当弹簧伸长到原来长度时 1 m 的速率为 1 v 则弹簧原来压缩状态时所具有的势能为 A 2 11 2 1 vm B 2 1 2 212 11 m mm vm C 2 1 2 212 11 m mm vm D 2 121 2 1 vmm 8 质量为 20 10 3kg 的子弹以 400 1 sm 的速率沿图示方向击入一原来静止的质量为 980 10 3kg 的摆球中 摆线长为 1 0m 不可伸缩 则子弹击入后摆球的速度大小为 A 4 1 sm B 8 1 sm C 2 1 sm D 8 1 sm 9 一船浮于静水中 船长 5m 质量为m 一个质量亦为m的人从船尾走到船头 不计水和空 气的阻力 则在此过程中船将 A 静止不动 B 后退 5m C 后退 2 5m D 后退 3m 10 两轻质弹簧 BA 和 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BA kk和 今将两弹簧连接起来 并竖直悬挂 下端再挂一物体m 如图所示 系统静止时 这两个弹簧势能之比值将为 A B A PB PA k k E E B 2 B 2 A PB PA k k E E C A B PB PA k k E E D 2 A 2 B PB PA k k E E 11 一个轻质弹簧竖直悬挂 原长为l 今将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弹簧下端 同时用手托住重物 缓慢放下 到达弹簧的平衡位置静止不动 在此过程中 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而弹性势能增加 则 有 A 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弹性势能 B 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弹性势能 C 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增加的弹性热能 D 条件不足 无法确定 12 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1 保守力作功时 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 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 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3 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所以两者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以上论述中 哪些是正确的 A 1 2 B 2 3 C 只有 2 D 只有 3 13 质量为m的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 将发动机关闭 可以认为它仅在地球引力场中运动 当它从与地球中心 距离为 1 R 下降到距离地球中心 2 R 时 它的动能的增量为 A 2 E R mm G B 21 21 E RR RR mGm C 2 1 21 E R RR mGm D 2 2 2 1 21 E RR RR mGm 式中G为引力常量 E m 为地球质量 14 一个质点在几个力同时作用下位移 kjir m6 m5 m4 其中 一个力为恒力 kjiF 9 5 3 NNN 则这个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作的 功为 7 A 67J B 91J C 17J D 67J 15 设作用在质量为 2kg 的物体上的力 tF SN6 1 如果物体由静 止出发沿直线运动 在头 2s 的时间内 这个力作功为 A 9J B 18J C 36J D 72J 16 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m的小球 沿光滑环形轨道由静止开始下滑 若H足够高 则小球在最低点时 环对其作用力与小球在最高点时环对其 作用力之差 恰好是小球重量的 A 2 倍 B 4 倍 C 6 倍 D 8 倍 17 一质量为 20 10 3kg 的子弹以 200 1 sm 的速率打入一固定墙壁 内 设子弹所受阻力与其进入墙内的深度x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子弹进入墙 壁的深度为 A 3 10 2m B 2 10 2m C 22 10 2m D 12 5 10 2m 18 用铁锤将一铁钉击入木板 设铁钉受到的阻力与其进入木板内的深度 成正比 若铁锤两次击钉的速度相同 第一次将铁钉击入板内 1 0 10 2m 则第二次能将钉继续击入木板的深度为 A 1 0 10 2m B 0 5 10 2m C 2 10 2m D 2 1 10 2m 19 一个沿轴正方向运动的质点 速率为 5 1 sm 在 0 x 到 m10 x 间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 y 方向的力的作用 设物体的质量为 1 0kg 则它到达 m10 x 处的速率为 A 55 1 sm B 175 1 sm C 25 1 sm D 75 1 sm 20 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 一长为l的轻细绳一端固定于斜面上 的点O 另一端系一小球 如图所示 当小球在最低点处时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使之恰好能在斜面内完成圆周运 动 则 0 v 的大小为 A 1 10 sm B sin5gl C sin3gl D sin2 gl CCDBCCCDBC DCACCDCACC ACBACACBAC CADBBCADBB 刚体定轴转动 1 定轴转动刚体的运动学方程为 33 srad2 rad5t 则当 s0 1 t 时 刚体上距轴 0 1m处一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3 6 2 sm B 3 8 2 sm C 1 2 2 sm D 2 4 1 sm 2 如下图 P Q R S 是附于刚性轻细杆上的 4 个质点 质量分别为 4m 3m 2m和m 系统对 O O 轴的转动 惯量为 8 A 50 2 ml B 14 2 ml C 10 2 ml D 9 2 ml 3 一刚体以 1 minr60 绕z轴匀速转动 沿着转轴正方向 如果某时刻 刚体上一点P的位置矢量 kjir m5 m4 m3 则该时刻P的速度为 A kjiv sm0 7 sm 6 125 sm 1 94 111 B jiv sm 8 18 sm 1 25 11 C j iv sm 8 18 sm5 2 11 D kv sm 4 31 1 4 两个匀质圆盘 A 和 B 的密度分别为 BA 和 且 A B 但两圆盘质量和厚度相同 如两盘对通过盘心垂直于 盘面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 BA JJ 和 则 A A J B J B B J A J C BA JJ D 不能确 定 5 关于力矩有以下几种说法 1 内力矩不会改变刚体对某个定轴的角动量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同一轴的力 矩之和为零 3 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两个力对同一轴的力矩之和一定为零 4 质量相等 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刚体 在相同力矩作用下 它们的角加速度一定相等 在上述说法中 A 只有 2 是正确的 B 1 2 3 是正确的 C 1 2 是正确的 D 3 4 是正确的 6 下列说法中哪个或哪些是正确的 1 作用在定轴转动刚体上的力越大 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应越大 2 作用在定轴转动刚体上的合力矩越大 刚体转动的角速度越大 3 作用在定轴转动刚体上的合力矩为零 刚体转动的角速度为零 4 作用在定轴转动刚体上合力矩越大 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越大 5 作用在定轴转动 刚体上的合力矩为零 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为零 A 1 和 2 是正确的 B 2 和 3 是正确的 C 3 和 4 是正确的 D 4 和 5 是正确 的 7 质量分别为m和 m2 的两个质点 用长为l的轻质细杆相连 系统绕过质心且与杆垂直的轴转动 其中质量为 m的质点的线速度为v 则系统对质心的角动量为 A mvl B 3 2mvl C mvl2 D mvl3 8 细棒总长为l 其中2 l 长的质量为 1 m 均匀分布 另外2 l 长的质量为 2 m 均匀分布 如 下图所示 则此细棒绕通 过O且垂直棒的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为 A 2 21 3 1 lmm B 2 2 2 1 12 1 12 1 lmlm C 2 2 2 1 3 1 12 1 lmlm D 2 1 2 1 12 7 12 1 lmlm 9 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 它的动量不变 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 它的动量不变 对圆心的 角动量不断改变 C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 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 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 改变 9 10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 地球在椭圆轨道上的一个焦点上 则卫星 A 动量守恒 动能守恒 B 动量守恒 动能不守恒 C 对地球中心的角动量守恒 动能不守恒 D 对地球 中心的角动量不守恒 动能守恒 11 有一半径为R的匀质水平圆转台 绕通过其中心且垂直圆台的轴转动 转动惯量为J 开始时有一质量为 m的人站在转台中心 转台以匀角速度0 转动 随后人沿着半径向外跑去 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 转台的角速度 为 A 0 2 mRJ J B 0 2 RmJ J C 0 2 mR J D 0 12 体重相同的甲乙两人 分别用双手握住跨过无摩擦滑轮的绳的两端 当他们由同一高度向上爬时 相对绳子 甲的速率是乙的两倍 则到达顶点的情况是 A 甲先到达 B 乙先到达 C 同时到达 D 不能确定谁先到达 13 如右图所示 一均匀细杆可绕通过上端与杆垂直的水平光滑轴O旋转 初始状态为静 止悬挂 现有一个小球向左方水平打击细杆 设小球与轴杆之间为非弹性碰撞 则在碰撞 过程中对细杆与小球这一系统 A 机械能守恒 B 动量守恒 C 对转轴O的角动量守恒 D 机械能 动量和角动量都不守恒 14 如右图所示 一光滑细杆可绕其上端作任意角度的锥面运动 有一小珠套在杆的上端近 轴处 开始时杆沿顶角为 2 的锥面作角速度为 的锥面运动 小珠也同时沿杆下滑 在 小球下滑过程中 由小球 杆和地球组成的系统 A 机械能守恒 角动量守恒 B 机械能的守恒 角动量不守恒 C 机械能不守恒 角动量守恒 D 机械能 角动量都不守恒 15 花样滑冰者 开始自转时 其动能为 2 0 2 1 JE 然后将手臂收回 转动惯量减少到原来 的3 1 此时的角速度变为 动能变为E 则有关系 A 3 00 EE B 00 3 3 1 EE C 3 00 EE D 00 3 3EE 16 一均匀圆盘状飞轮质量为 20kg 半径为 30cm 当它以 1 minr60 的速率旋转时 其动能为 10 A 16 2 J 2 B 8 1 J 2 C 8 1J D 1 8 J 2 17 长为l质量为m的均匀细棒 绕一端点在水平面内作匀速率转动 已知棒中心点的线速率为v 则细棒的转动 动能为 A 2 2 1 mv B 2 3 2 mv C 2 6 1 mv D 2 24 1 mv 18 如下图 均匀细杆可绕距其一端 l 4 1 l为杆长 的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杆的质量为m 当杆自由悬挂 时 给它一个起始角速度 如杆恰能持续转动而不摆动 不计一切摩擦 则 A lr 7 34 B lg C l g D l g12 19 一半径为R 质量为m的圆形平面板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绕垂直于平板 O O 轴转动 若摩擦因 数为 摩擦力对 O O 轴的力矩为 A mgR 3 2 B mgR C mgR 2 1 D 0 20 线度相同的滑块和匀质圆柱体 从同一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出发分别沿斜面向下滑动和纯滚动 不计空气阻力 若它们质量相同 则到达斜面底部时的动能 A 滑块较大 B 圆柱体的较大 C 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BABBCBABBC DADCCDADCC ACCADACCAD DCAABDCAAB 静电场 1 点电荷 Cq 6 100 2 1 Cq 6 100 4 2 两者相距 cm10 d 试验电荷 Cq 6 100 1 0 则 0 q 处于 21q q 连线的正中位置处受到的电场力为 A N2 7 B N79 1 C N102 7 4 D N1079 1 4 11 2 上题中 0 q 处于受到的电场力为零的位置时 0 q 距 1 q 的距离为 A cm33 3 B cm14 4 C cm67 6 D cm24 0 3 两点电荷带电总和为Q 当它们各带电荷 时相互作用力最大 A Q Q Q Q 2 B 4 3 4 QQ C 4 4 5QQ D 2 2 QQ 4 一半径R的均匀带电圆环 电荷总量为 q 环心处的电场强度为 A 2 0 4R q B 0 C R q 0 4 D 2 0 2 4R q 5 两根平行的无限长带电直线 相距为d 电荷密度为 在与它们垂直的平面内有一点P P与两直线的垂足 成等边三角形 则点P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d 0 B d 0 2 C d 0 2 2 D d 0 2 3 6 两根平行的无限长带电直线 相距为d 电荷线密度为 在它们所在平面的正中间有一点P 则点P的电场 强度为 A d 0 B 0 C d 0 2 D d 0 2 7 真空中两块相互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 其中一块电荷密度为 另一块电荷密度为 2 两平板间的电 场强度大小为 A 0 2 3 B 0 C 0 D 0 2 8 一均匀带电球面 电荷面密度为 半径为R 球心处的场强为 A 0 B 2 0 4R C 0 D 2 0 2 4R 9 均匀带电球面 电荷面密度为 半径为R 球面内任一点的电势为 A 不能确定 B 与球心处相同 C 与球心处不同 D 为零 12 10 一均匀带电的球形薄膜 带电为Q 当它的半径从 1 R 2 R 扩大到 2 R 时 距球心R 21 RRR 处的电场 强度将由 A 2 0 4R Q 变为零 B 2 10 4R Q 变为 2 20 4R Q C 2 10 4R Q 变为零 D 零变为 2 20 4R Q 11 题 10 中 距球心R处的电势将由 A 10 4R Q 变为 20 4R Q B R Q 0 4 变为零 C R Q 0 4 变为 20 4R Q D 保持 R Q 0 4 不变 12 题 10 中 以半径为R的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由 A 0 Q 变为零 B 零变为 0 Q C 保持 0 Q 不变 D 不能确定 13 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半圆环 带电为Q半径为R 环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2 0 2 2R Q B 2 0 8R Q C 0 D 2 0 4R Q 14 长l的均匀带电细棒 带电为Q 在棒的延长线上距棒中心r处的电场强度的量值为 A 2 0 3r Q B 2 0 9r Q C 4 22 0 lr Q D 15 题 14 中 在棒的垂直平分线上 离棒中心r处的电场强度为 A 22 04 1 2 lr r Q B 2 0 4r Q C 0 D 2 0 2r Q 16 一均匀带电的平面圆环 内半径为 1 R 外半径为 2 R 电荷面密度为 其轴线上离环心为x处的一点的电势 为 A x RR 0 2 1 2 2 4 B 2 1 2 2 0 2 RR x C 2 22 1 22 2 0 xRxR D 2 12 0 xRxR 13 17 题 16 中轴线上离环心x处的一点的电场强度为 A 2 0 2 1 2 2 4 x RR B 2 1 2 2 2 0 2 RR x C 2 22 1 22 2 0 xRxR x D 11 2 12 0 xRxR 18 如下图所示 由两半径分别为 R1 R2的扇形面积之差构成的均匀带电体 若电荷密度为 扇形的张角为 2 则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为 A 1 2 0210 ln 4 11 4 1 cos R R RR B 0 12 1 2 0 4 ln 4 1 cosRR R R C 1 2 0210 ln 2 11 2 sin R R RR D 0 12 1 2 0 2 ln 2 sinRR R R 19 两无限大带电平面平行放置 设它们的电荷均匀分布 电荷密度分别为 00 则两者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为 A 0 2 0 2 斥力 B 0 2 0 斥力 C 0 2 0 2 引力 D 0 2 0 引力 20 电荷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 球面半径为R 电荷密度为 将点电荷 q 由球心移至无限远处 电场力做功为 A 0 2 qR B 0 2 qR C 0 4 R D 0 4 R ABDBDABDBD BDCBABDCBA CAACACAACA CCDCBCCDCB 稳恒磁场 1 一个电流元 lId放在磁场中点O 当它沿 x 轴正向时 受力为零 当 它沿 y 轴负向时 受力沿z轴负方向 试问 右面各图哪一个正确表示了 该点磁感强度的方向 14 2 两长直导线载有同样的电流且平行放置 单位长度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若将它 们的电流均加倍 相互距离减半 单位长度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F 则大小之比 F F 为 A 1 B 2 C 4 D 8 3 空间内分布着相互垂直的均匀磁场和均匀电场如下图所示 今有一粒子 能够沿竖直方向穿过该空间 则 A 必带正电 B 必带负电 C 必不带电 D 不能判断 是否带电 4 一根导线弯成如右图所示的形状 当通以电流l时 O点处的磁感强度B为 A R I 2 0 方向垂直于 屏幕向外 B R I 4 0 方向垂直于屏幕向外 C R I R I 4 2 00 方向垂直于屏幕向外 D R I R I 4 2 00 方向垂直于屏幕向外 5 对于安培环路定理的正确理解是 A 若 l 0d lB 则必定l上B处处为零 B 若 l 0d lB 则必定l不包围电流 C 若 l 0d lB 则必定l包围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D 若 l 0d lB 则必定 l上各点的B仅与l内的电流有关 6 有一由N匝细导线绕成的平面正三角形线圈 边长为a 通有电流I 置于均匀磁场B中 当线圈平面的法向 与外磁场同向时 该线圈所受的磁力矩 m M 值为 A 2 3 2IB Na B 4 3 2IB Na C 60sin3 2IB Na D 0 7 一金属导体薄片置于如下图所示的磁场中 薄片中电流的方向向右 试判断上下两 侧的霍耳电势差 A ba VV B ba VV C ba VV D 无法确定 8 均匀磁场中放置三个面积相等并且通有相同电流的线圈 一个是圆形 一个 是正方形 一个是三角形 下列哪个叙述是错误的 A 每个线圈所受的最大磁力矩都相同 B 每个线圈在均匀磁场中只转 动而不移动 C 三个线圈处于图示的位置时所受磁力矩最大 D 三个线圈处 于图示的位置时所受磁力矩均为零 15 9 垂直于屏幕放置的平面电流如下图所示 其单位长度的电 流为 j 平面电流的两侧的磁场是均匀的 则平面上侧磁场 的磁感强度为 A j 0 4 1 沿x轴负方向 B j 0 2 1 沿x轴负方向 C j 0 2 1 沿x轴正方向 D j 0 4 1 沿x轴正方向 10 在无限长直导线右侧 有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