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20132013 年题组年题组 1 2013 广东文综 13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 重本抑末 此所以抑并兼 长廉耻 也 今富 商大贾 多放钱货 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 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 中央集权削弱 C 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 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 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考点 重农抑商 答案 C 2 2013 山东文综 10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贾人有市籍 及家属 皆无得名田 以便农 敢犯令 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 增加赋税收入 C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 保护小农经济 考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D 3 2013 浙江文综 16 唐文宗太和六年 832 年 宰相王涯上奏 商人乘马 前代 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 雕鞍银镫 装饰焕烂 从以童骑 骋以康庄 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 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 错误的是 A 经济地位优越 B 政治地位低下 C 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 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考点 唐朝抑商政策 答案 C 20122012 年题组年题组 1 2012 福建文综卷 15 司马光奏议 载 夫农 工 商贾者 财之所自来也 2 公家之利 舍其细而取其大 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 农 工商贾皆乐其业 而安其富 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在这里 司马光 A 坚持 重农抑商 政策 B 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 提出 农本商末 观点 D 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答案 B 2 2012 北京文综 12 秦汉至明代 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 层认为商人 A 不事生产 B 不尊儒术 C 不敬宗族 D 不纳租税 答案 A 3 2012 全国课标卷 24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 并将豪强大族 田宅逾 制 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 各地财产达 300 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 明当时 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答案 C 4 2012 全国大纲卷 13 唐太宗说 工商杂色之流 止可厚给财物 必不可超授 官秩 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 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 防止官商勾结 B 维持社会等级 C 重义轻利 D 重农抑商 答案 B 5 2012 全国大纲卷 14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 山右 今山西 大约商贾居首 其 次者犹肯力农 再次者谋入营伍 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 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 出当地 A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答案 D 20112011 年题组年题组 1 2011 重庆文综 12 子曰 管仲相恒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孔子称赞管仲 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恒公 恢复了周礼 尊崇周王 会盟诸侯 3 实行了 初税亩 北御夷狄 南制楚蛮 A B C D 答案 C 2 2011 全国文综大纲卷 13 明后期 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 劣质米 交租 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 拖欠地租 渐以成风 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 于是称 贷 借高利贷 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 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答案 D 3 2011 福建文综 15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 夫 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 主之所贱也 吏之所卑 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 A 朝廷重农 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百姓皆重商轻农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答案 D 4 2011 江苏单科 1 明朝张瀚称 善为国者 令有无相济 农末适均 则百工之事 皆足为农资 而不为农病 顾低昂轻重之权 在人主操之尔 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 是 A 农业仅赖百工 B 百工亦为本业 C 农工比重适当 D 农工任其消长 答案 C 5 2011 海南单科 2 西汉 文景之治 垂范后世 汉高祖 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 租税以困辱之 至文帝时 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 百姓 皆背本趋末 晁错 称这种现象是 俗之所贵 主之所贱也 吏之所卑 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 好恶乖迕 这表明汉初 A 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 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 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 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答案 A 20102010 题组题组 1 2010 广东文综 13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 文献中出现了 庄园 一词 被指圈占的 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 庄园 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 井田制得以恢复 B 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4 答案 C 2 2010 海南单科 3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 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 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租佃关系的盛行 C 土地的高度集中 D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答案 C 3 2010 浙江文综 18 明代沉船 南澳一号 发掘引起社会关注 学生以此为题进行 研究性学习 搜集的一条史料是 明中后期 有大臣 请开市舶 易私贩而为公 贩 不得往日本 亦禁不得以硝黄 铜 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 几三十 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 海禁 政策 答案 C 4 2010 四川文综 16 重农抑商 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 列理解错误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答案 D 20092009 题组题组 1 2009 辽宁 宁夏文综 26 北魏首创均田制 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 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 众人集体生产 B 田庄规模生产 C 个体农户耕作 D 官府募民耕作 答案 C 2 2009 广东单科 4 中国古代 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 盗贼 这反映当时朝廷 A 要求民众纳税 B 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 不要求民众纳税 D 只要求部分 盗贼 纳税 答案 A 2 2009 天津文综 2 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 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明朝的 鱼鳞图册 明朝的 鱼鳞图册 5 B 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 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 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答案 D 3 2009 山东文综 10 16 世纪晚期 山东某地开始出现 地多烟草 木棉 转卖四方 五谷之利不及其半 的情况 这说明当时该地 农业经济衰退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 B C D 答案 B 4 2009 四川文综 14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 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 不少书籍 原板未 行 翻刻踵布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文学兴盛 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 A B C D 答案 A 20082008 年题组年题组 1 2008 上海历史 5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 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西周 北魏 唐朝 明朝 A B C D 答案 B 20072007 题组题组 1 2007 山东文综 15 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年 来到中国 这一年他可 能经历的事情是 A 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 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 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D 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Z X X K 答案 A 2 2007 重庆文综 1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 B 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 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D 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6 答案 C 3 2007 上海历史 B 组 6 右侧是 18 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 最重要的中国藏品 目录 从中可以推测 A 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 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 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 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答案 C 二 主观题二 主观题 1 2013 广东文综 38 27 分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 13 14 世纪 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 欧洲在其中一直处 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 印度相比 还由于欧 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 丝绸 瓷器 棉织品等商品时 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 多 数情况下只能以金 银等贵金属交易 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 世纪欧洲在世 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 18 世纪 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 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 并在其中发挥 日益增大的影响力 到 19 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 白银资本 等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指出与 18 世纪相比 19 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 的相对 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 经济原因 12 分 考点 工业革命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海禁 政策 答案 2 欧洲上升 中国下降 2 分 原因 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2 分 进行工业革命 对外殖民扩张 充分利用 既有的 1 很多漂亮的 上乘的男女服饰 2 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 3 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现象台 4 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 51 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 7 经济贸易体系 3 分 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 2 分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实行闭关 锁国政策 遭受西方侵略 3 分 2 2013 浙江文综 38 26 分 阅读材料 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 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 全赖此 棉织 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 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 盛泽镇 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 多织绸 收丝缟之利 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 惟湖以蚕 官赋私负咸取足焉 南浔镇 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1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阅读材料一 概括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10 分 考点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明清时期江南经 济 答案 1 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2 分 关系 农业经济为主 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2 分 变化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1 分 纺织业显著发展 2 分 市镇经济繁荣 1 分 资本主 义萌芽 2 分 3 2013 浙江文综 39 26 分 1750 1850 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阅读 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 1750 年 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 到了 1850 年 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 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 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到 19 世纪中期 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 埃及岌岌可危 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 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 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 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关键 是西方腾飞了 在中国落后的同时 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等整理 8 3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 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6 分 只列观 点 不说理由不得分 考点 比较东西方近代两种文明 答案 3 赞成 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理由 时代在演变 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 小农经济和 天朝上国 的保守观念 赞成 主要是 西方腾飞 理由 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 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跟西方拉大差距的 不仅有中国 还有其他东方国家 赞成 主要是 中国落后的同时 西方腾飞了 理由 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 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 生机勃勃 中国基本依然 故我 4 2013 全国新课标卷 I 文综 40 2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 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 齐国借助 边海 的地理条件 发展 鱼盐之利 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 汉代 海上丝绸之路 雏形即已出现 魏晋而后 僧人 附商舶 西行 求法 成为 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 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 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明朝前期 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 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 如 瀛涯胜览 星 槎胜览 西洋番国志 等 记录海行见闻 反映当时东南亚 印度以及阿拉伯 东非 等地的风土人情 山川形胜 明后期 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 在 筹海图编 中明确 提出 海防 的主张 欲航行于大洋 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 清政府常常采用 海禁 的办法 到鸦片战争前 各省水师战船 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中国通史 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 通商口岸不断增加 魏源认为海运 优于河运者有四利 利国 利民 利官 利商 1842 1846 年 茶出口增长一倍 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 1846 1856 年 茶出口又增长 55 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 海 关税收从 1861 年的 490 余万两增加到 1902 年的 3000 余万两 1866 年 左宗棠创办福 州船政局 附设福州船政学堂 1868 年 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 惠吉 9 号下水 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使我内江外海之利 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 年 海军衙门设立 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 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 商战 1904 年 张謇上奏朝廷 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 购置新式渔轮 发展海洋渔业 19 世纪 60 年代后 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 允许百姓出国 毫无禁阻 仅南洋 地区 就有中国移民 500 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 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10 分 考点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答案 1 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 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 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 和 平利用 以民间交流为主 海洋意识不足 5 2013 全国新课标卷 I 文综 41 12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 经济 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 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 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 9 图 10 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 答案 示例一 信息 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 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 信息 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 唐代 道 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10 6 2012 海南单科卷 26 12 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 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 方国珍之余部 入海为盗 且 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 记朱元璋认为 日本 安南 今越南 暹罗 今泰国 等 15 国 限山隔水 僻在一隅 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 禁 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 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 滨海人民被 断其生路 于是所在连结为乱 溃裂以出 嘉靖 年间 1522 1566 年 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 海商集团 走私贸易兴盛 海禁愈严 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识到 市通则寇转而为商 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 1567 1572 年 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 明廷 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 州月港兴起 农贾杂半 走洋如适市 闽人以其地近 且饶富 商贩或移居于吕宋 今菲律宾 者甚众 学者估计 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 1 亿两左右 促成了 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 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4 分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8 分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海禁 政策 答案 1 背景 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 续对抗 倭寇侵扰 海盗与沿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自动化软件定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四季盆景展示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法律手工制品店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输油管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农产品农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职业教育课程版权合作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识别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 2025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技术挑战与支付清算安全防护
- 民法典物权篇课件
- 南沙海战历史知识PPT南沙海战历史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 2023年河北省面向阿里籍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腹部触诊肛门直肠外生殖器
- LY/T 2692-2016榉树育苗技术规程
- GB/T 33982-2017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注册会计师CP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件
- 【2020】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词汇 词性转换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复习课件
- GJB标准化大纲
-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二级管配筋设计图册
- 同济大学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