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数列中的常见错误素材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数学 数列中的常见错误素材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数学 数列中的常见错误素材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数学 数列中的常见错误素材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4页
高中数学 数列中的常见错误素材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数列中的易错问题分析数列中的易错问题分析 1 1 1 12 2 2 nn S n nn SSn kb nnnn n 1nn n 1 n n n 1nn 一 数列基础知识上的常见错误 在数列概念考察上常见题型有 1 已知a 与S的关系 求通项a a注意分清与两种情况的讨论 形如a a f n 的递推数列可用迭代法或累加法 求通项a a 形如 f n 的递推数列可用累乘法 求通项a a 形如aa的递推数列可构造等差或等比数列求通项a 一 一 概念理解错误概念理解错误 例题例题 1 两个数列 两个数列与与的前的前项和分别为项和分别为 且 且 n a n bn nn S T 则 则 513 45 nn STnn 1010 ab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则 513 45 nn Snk Tnk 11 5 4 nnnnnn aSSk bTTk 所以4 3 故选 C 1010 ab 从可知 比值 随着项 513 45 nn STnn n S 513 n n T 45 n 数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设为常数 这里忽略了项数的可变性而致错 nkn 解析解析 设 则 513 45 nn Snnk Tnnk 1 108 nnn aSSnk 其中 1 81 nnn bTTnk 2n nn ab 108 81 nn 所以4 3 故选 D 1010 ab 例题例题 2 已知等差数列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的前 m 项 前项 前 2m 项 前项 前 3m 项的和分别为项的和分别为 n a 若 若 求 求 23 mmm SSS 2 30 90 mm SS 3m S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由为等差数列 得出为等差数列的结论是错误的 n a 23 mmm SSS 解析 设数列的公差为 则d 123 mm Saaaa 2 212312 mmmm Saaaaaa 31232213 mmmm Saaaaaa 1 1 2 m m Sam 21 31 2 mm m SSam 321 51 2 mm m SSam 所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232 mmmmm SSSSS 2 m d 所以 232 2 mmmmm SSSSS 即 3 2 9030 3090 m S 3 180 m S 二 二 公式应用错误公式应用错误 例题例题 3 已知数列已知数列 求数列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的通项公式 n a 11 1 2n nn aaa n a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错因一 知识残缺 忽视 n 1 时的检验 错因二 未明确规律 累加时误认为是 n 个式子相加而导致求和错 误 解析解析 由得 1 2n nn aa 1 21 2 32 3 43 1 1 2 2 2 2n nn aa aa aa aa 将这 n 1 个式子相加 得 231 1 222 2n n aa 21 n n a 当 n 1 时 此式子仍旧成立 所以通项公式为 21 n n a 例题例题 4 已知数列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的前项和为 求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的通项公式 n a n S32 n n S n a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在利用公式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只有时才能成立 1nnn aSS 2n 3 当 n 1 要单独验证 这一点易被忽视 从而得出错误结论 1 2 3n n a A 解析解析 当 n 1 11 1aS 当时 2n 1nnn aSS 1 32 32 nn 1 2 3n A 由于不适合上式 因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 1a n a 1 1 1 2 3 2 n n n a n A 三 三 审题不细审题不细 例题例题 5 在等差数列中 记 求数列的前 30 项和 n a331 n an nn ba n b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这里易错点是也为等差数列 而解题的关键是绝对值号内的 n b 的正负号进行讨论 当时 时 n a10n 0 11 n an 0 n a 解析解析 3012330 Saaaa 1231011121330 aaaaaaaa 755 1101130 10 20 22 aaaa 四 四 用特殊代一般用特殊代一般 例题例题 5 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231 1 3 5 7 21 0 n aaanaa 易错警示 易错警示 由于 1 21 n n ana nN 2321 1 357 23 21 nn n Saaanana n aS 2341 357 23 21 nn aaaanana 两式相减得 231 1 1222 2 21 nn n a Saaaana 1 2 21 1 1 n n a na a A 2 1 21 1 2 1 1 nn n ana S aa A 解析解析 上述解法只适合的情形 事实上 当时1a 1 357 23 21 n Snn 4 2 121 2 nn n 所以 2 2 1 21 1 2 1 1 1 1 nn n ana a aaS n a A 五 五 忽视分类讨论思想致误忽视分类讨论思想致误 例题 例题 设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若 求数列的公比 n a n S 369 2SSS q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由 整理得时 应有 在等比数列中 是显然的 但是公比是可q 以为 1 的 因此在解题时应先讨论公比能否为 1 q 解析解析 若 则有 但是1q 316191 3 6 9Sa Sa Sa 1 0a 即得与题设矛盾 故 369 2SSS 1q 又由题意得即 369 2SSS 369 111 1 1 1 2 111 aqaqaq qqq 即 363 21 0qqq 33 21 1 0qq 因为 所以1q 3 10q 所以 0 解得 3 21q 3 4 2 q 二 数列综合题易错题分析二 数列综合题易错题分析 例题例题 1 已知 已知 对任意 对任意都有都有 23 123 n n f xa xa xa xa x nN 2 1 fn 1 证明 若证明 若 n 为正偶数有为正偶数有 1 fn 2 求证 求证 1 3 2 f 易错警示 易错警示 1 已知数列 已知数列 求 要分 n 1 和 2 若 若是等差数 n S n a1n n a 列 是等比数列 求的前 n 项和时用错位相减 但是不要漏掉最后 n b nn a b 一项 解析 解析 2 1 fn 2 123 1 n faaaan 1 1 21 nn SSn 11 n 当n 1时 a S 当n 1时 a 5 也适合上式当n 1时 所以 n a21n 23 35 21 n f xxxxnx 1 1 1 3579 11 21 n fnn 当为正偶数时 2341 1111111 3 5 7 23 21 2222222 nn fnn 11 22 f 23451 111111 3 5 7 23 21 222222 nn nn 2341 11111111 1 2 21 22222222 nn fn 即 231 111111 2 1 21 1 222222 nn fn 1 1 1 2 2 21 1 1 2 2 n n n 1 3 32 2 n n 3 例题例题 2 已知数列是递增数列且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n a 2 n ann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因为为 n 的二次函数 它的对称轴方程为 所以 2 n ann 2 n 若使数列为递增数列 则必须使 即得 本题的陷阱 在 2 1 2 2 1 它只是数列为递增数列的充分条件 并非为必要条件 所以解此题用此法是错 误的 解析解析 因为数列是递增数列所以对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 n a 1nn aa 2n 1 又因为 nN 所以 3 例题 3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且 2 log 1 n anN 13 3 9aa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6 2 证明 213243541 11111 1 nn aaaaaaaaaa 易错题分析易错题分析 错因一 是等差数列 只要知到首项与公差可知 2 log 1 n a 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 往往只想求的通项公式 而忽 2 log 1 n a 2 log 1 n a 视从三项入手 错因二 设 是等差数列 由题意得 2 log 1 nn ba n b 13 b b 而不是 此处容易发生审题错误 以为求的是 12 b b 12 b b 解析 1 设 则是等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